李商隐情史 第七章 何郎得意初(3)

李商隐情史 第七章 何郎得意初(3)

首页角色扮演官人请留步更新时间:2024-04-29

在悲伤中,商隐理清思绪,为恩师令狐楚写下了文情并茂的墓志铭。兴元幕的同僚,包括楚的子侄都对商隐写的墓志铭大加赞赏。有人说,彭阳公得此墓志,可以无憾也!

然不管僚友们对商隐如何夸赞,他还是感到兴元幕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各怀异志,准备另谋出路了。而最让商隐不安的是,他越来越感觉到绹对他已相当疏远。在楚逝后,他和绹之间仿佛横亘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这鸿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宽,越来越宽。他想,他们也许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商隐在无限悲哀中回想他和绹在一起的那些亲密无间的日子。那时,绹恋着荷花,恋着阿叶,向他倾诉烦恼,毫无保留地向他诉说他和女人周旋时的种种无奈和疲惫。说实话,那时的绹还是有几分可爱的,虽然荷花和阿叶都恋着商隐,阿叶甚至用生命恋着商隐,然绹始终没有疑心他的女人会爱上商隐,也许那时的绹认为自己一个堂堂贵公子对女人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寒门少年吧?

往事如风。商隐惟愿一切的恩怨与误解都能随风而逝。他期待着以后的日子里能和绹友好相处,然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商隐在落落寡合中显得形单影只。这时,他和一个叫刘蕡的人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

刘蕡,一代名士。在大和二年的贤良方正试策中,因直言极谏宦官危害,要求文宗皇帝“揭国柄以归于相,持兵柄以归于将”,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将乱,海内将乱”,在士人中引起强烈反响。但他因此而得罪了掌握朝廷实权的大宦官仇土良。当时情势下,百官惊恐,无人敢授官给他。如今,十年过去了,他依然只是一个依附于他人的幕僚,郁郁不得志。

但商隐崇拜他,他认为真的名士就应该心忧天下,敢于直言极谏,就应该像刘蕡那样在邪恶势力面前毫不畏惧。后来,他真的做到了,但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十二月初,商隐和绹兄弟护送楚的灵柩自兴元赴长安。一路上,大家都悲戚端肃,绹更是衔哀致诚,不与商隐交接。商隐其实心里明白,绹不和他说话,不完全是由于悲伤,他只是要有意疏远他。

商隐在冰冷的空气中,感到进退两难,心情压抑至极。行至汉水与嘉陵江水之间的分水岭时,天气陡变,天空中布满铅色的阴云。商隐看着漫天的愁云惨雾和滔滔不绝的断肠流水,自感他和令狐兄弟间的情谊也将因楚的离世而成为一个分水岭。

分水岭,分水岭,商隐默念着这个地名,苦涩地笑了。他提笔展纸,写下了《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极,燕台哭不闻。

犹余遗音在,许刻镇南勋。

也许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欣慰的吧。最起码,楚是欣赏他的,爱重他的。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上皇帝的遗表和自己的墓志,而这两样,楚是那么郑重地交由他来写。被人赏识如此,夫复何求?

万般感慨中,不觉就到了陈仓县。在陈仓大散关,他们经过了圣女祠。商隐早就闻说圣女祠中圣女像美貌绝伦,一心想去瞻仰她的芳容。本来,在一个月前,他驰赴兴元的时候也可以去瞻仰的,但那时他忧心楚的身体,哪里会想到去瞻仰一尊神像。现在他又经过这里,岂有不去瞻仰之理?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那尊神像。是的,那圣女像确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美貌绝伦,可那又如何呢?她还不是被贬谪到凡间?人们甚至连她的名子都不知道!

他久久地凝视着那尊神像,不禁神思飘远 。他想到了自己的绝世才华,竟敌不过绹的一句话!他悲哀至极,竟忘了自己到底在神像前站了多久。他想,此番回到京城,他的前途究竟会怎样,他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吗?他不禁惘然。

惘然中,他写下了《圣女祠》,

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姐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不久,来到了凤翔府所辖的京西地区。到了这里,长安就快要到了。一天中午,绹兄弟昏昏欲睡,商隐一人走出客栈,信步向野外走去。十几天来的颠簸劳顿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想,在田埂上随便走走,看看青青的麦苗,也许心情会好些。

但他没看到青青的麦苗,只看到高田处长满东倒西歪的檞枥,矮田处长满杂乱无序的荆榛。继续往前走,他发现破败不堪的农具弃置道旁,饿死的耕牛还拴在树墩上。举目四望,村落萧疏,房屋残破,人迹几无。商隐的心纠结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了?农村几时变成了这番模样?但他没有停住脚步,他要走进村落,看个究竟。

他来到一户人家。推开柴门,他看见院中惨淡的冬阳下,一个黄瘦的妇人正唱着眠歌哄她怀中的孩子入睡。那孩子有四五岁的样子,她根本不想睡觉,几欲挣脱母亲的怀抱,口中嗷嗷叫着,娘,我饿,娘,我饿……

妇人看见院中站了一个陌生人,停止了哼唱,目光怔怔地看着他。孩子便挣开妇人的怀抱,准备向外跑。

孩子也怔住了。她抬头看商隐。商隐微笑着,弯下腰,把双手伸向她。

孩子先是胆怯的,继而便放松了下来。商隐抱起了她。那一刻,他想到了寄寄,寄寄也饿得嗷嗷直叫吗?

现在,他多么希望他的口袋里能有一只馒头或一块糖果。可他没有。一个未婚的男人,身上怎么可能有哄孩子的糖果呢?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揣在孩子的衣兜里。然后,他放下孩子,准备走出柴门。

妇人依然看着他,不发一言。她似乎是呆滞的,仿佛贫穷已让她没有了思维。

但在他跨出柴门的一刹那,一个老者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官人,请留步……

商隐转过身来,看着老人。

老人六十开外,白发萧疏。

官人,如若不弃,请喝小民一碗苦茶。

妇人站起身来,去灶下生火煮茶。

老人恭身施礼,商隐还礼。

官人,小民乡野之人,见识浅陋,然凭小民六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来看,您并非朝廷官员,亦非富商……

商隐一怔。但老人并未在意商隐的表情,只是自顾自地说,那些自称父母官的地方大员,哪个不是趾高气昂,飞扬跋扈?他们看小民的眼神只有不屑和鄙夷,他们哪里把小民当人!可官人您不是那样的。倘若小民有眼无珠,您确实是一位地方官员,那真是小民的福份!上个月,官吏来查访,说是查访,其实是抢掠,他们抓走了小民惟有的一只老母鸡,小民的女婿前去夺回,竟被他们抓进大牢里……

老人泪如雨下。商隐惊愕无比。他胸中愤怒的烈焰熊熊燃烧起来。

妇人倒上茶来。两只布满污垢的破碗里,倒上了浑黄的苦茶。

商隐没有迟疑,端起破碗,一口喝下。

敢问老人家,乡野生活何以就到了如此地步?这里以前可是乐土啊!

小民也不能尽解其中缘故。但官贪军暴,朝廷纵容姑息却是事实。自从甘露事变后,这里已有三年干旱。小民无以为生,只得为盗。民盗犹为可,可恨的是官兵亦盗。他们盗抢兼之,小民不胜惶恐啊!小民今日向官人倾诉了冤曲,也算是一吐为快了。官人喝完了这碗茶,还请快快上路,此地黄昏之后,劫匪尤其猖狂,官人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老人送商隐走出柴门,商隐疾步上路。站在田埂上,他回望疏落的村庄,眼泪流到了唇边。

那一刻,他发誓,他一定要做高官,做好官,救百姓于水火!他要义无反顾地在皇帝面前剖白心肝,即使额头叩出了血,他也无怨无悔。

值得庆幸的是,那晚他安全地抵达了客栈。在昏黄的烛光里,他满怀一腔热血,写下来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他不能不写,他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起来。京畿地区尚且如此,更远的地方又该如何啊!他要把这一首长诗献给朝廷,献给皇帝。

他在长诗的最后写道,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每每读到此,我都激动不已。他和京畿老人对话的场面无数次地在我脑中重现,仿佛当时我也身处其中。他的正义和至情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许多年以后,当我也成为一名朝廷重臣,直至兵部侍郎的时候,我一直以姨父的行事标准来要求自己,心怀天下,善待百姓。我想,姨父当初没有错爱我,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