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电影简史(下)

丹麦电影简史(下)

首页角色扮演黑暗时刻基拉历险记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5-11

丹麦电影简史(下)

作者:彼得·谢普澜

译者:王棵锁

编者按:

本文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师王棵锁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全文共三万余字。由于推送篇幅所限,将分为三部分发出,此为第三部分。

往期回顾:

丹麦电影简史 上

丹麦电影简史 中

译者按:

本文将按照年代顺序,详细论述丹麦电影史上每十年间的主要影片、主导趋势与类型、电影创作者以及这些电影产生的政治语境与机构体系架构。“丹麦电影史”涵盖了丹麦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逃避现实到直面社会现实,从家庭情节喜剧到道格玛(Dogme)运动,从主流到先锋,从动作片到纪录片在内的详尽历史,是对1890年代至今(2010年)丹麦电影发展演变的整体概览。

本文译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根据丹尼尔·桑德斯(Daniel Sanders)的英译版译出。原作者为彼得·谢普澜(Peter Schepelern,1945-),哥本哈根大学电影与媒介研究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电视文化、道格玛95和拉斯·冯·提尔电影等,主要学术成果有《叙事电影》(1972)、《丹麦电影》(1980)、《商业实践与批评理论中的电影类型》(1981)、《艺术元素:拉斯·冯·提尔的电影世界》(1997)、《百年丹麦电影》(2001,合著)等。

丹麦电影史第九节(1990-1999):

道格玛95宣言与新浪潮创作

政府推行的“50/50计划”获得成功的显著标志是1990年代喜剧电影的盛行。到90年代中期,一批新晋导演和演员掀起了一股创作浪潮。拉斯·冯·提尔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大声誉,而道格玛学派令丹麦电影备受国际电影界瞩目。出品了《欧洲特快列车》(Zentropa,1991)和许多道格玛电影的电影公司联合其它一些小公司在电影城(Film City)安营扎寨。按照《1997年电影法》规定,丹麦电影学会进行*,而电影检查制度被彻底废除。

01

1990年代的故事长片:喜剧与主流电影

进入1990年代,一批喜剧片的流行表明电影管理机构推行的“50 /50计划”的确成效显著。第一个吃螃蟹的制片人是勒涅·格罗斯滕(Regner Grasten),乘着新政策的东风,他推出了广受欢迎的家庭伦理题材影片“克拉姆一家”系列(Krummerne,第一部上映于1991年)。这些影片沿袭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家庭剧——如《四子之父》(far til fire,1953)和《老舅难当》(Min søsters børn,1966)等——的典型风格,商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更精准地捕捉到时代风气的是青春喜剧片。《初恋情人》(Kærlighed ved første hik,1999 )一炮走红,引领了“安雅与维克多”(Anja&Viktor)系列故事的风潮。格罗斯滕还监制了更具创作野心的作品,如彼得·施罗德(Peter Schrøder)的《被偷走的春天》(Det forsømte forår, 1991),影片改编自汉斯·莎菲(Hans Scherfig)的校园讽刺小说;以及根据记者里斯·诺加德(Lise Nørgaard)的回忆录改编的《只是一个女孩》(Kun en pige,1995)。

成长题材电影,如比格尔·拉尔森(Birger Larsen)的《北极熊的舞蹈》(Lad isbjørnene danse,1990),埃迪·托马斯·彼得森(Eddie Thomas Petersen)的《春潮》(Springflod,1990)关注青春和成长话题。也有主题更宏大的影片,如索伦·克拉-雅各布森的《圣彼得里的男孩》(Drengene fra Sankt Petri,1991),讲述了德国占领期间年轻孩子们抵抗侵略者的动人故事。马尔姆洛斯的《爱之痛》(Kærlighedens smerte,1992),展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心路历程。

奥勒·博内代尔(Ole Bornedal)的恐怖片《夜巡》(Nattevagten,1994)的主题也是青春。影片摄影师为丹·劳斯特森(Dan Laustsen),它打破了传统丹麦电影中温和故事讲述手法,代之以强烈的娱乐倾向,这要归功于对好莱坞式的戏剧法则和类型意识的师法。另一方面,埃里克·克劳森(Erik Clausen)的《离开水的鱼》(De frigjorte,1993),重点表现日常生活中失业对丹麦人自尊所产生的毁灭性影响。

奥勒·博内代尔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这一时期,较早成名的新导演有:罗勒·莎菲(Lone Scherfig)的苦乐参半的喜剧《生日之旅》(Kajs fødselsdag,1990),苏姗妮·比耶尔(Susanne Bier)的家庭伦理剧《离家的弗洛伊德》(Freud flyttar hemifrån,1991)。随后,两位导演都有了重大突破。首先,比耶尔拍摄了浪漫喜剧片《并世无两》(Den eneste,1999 ),影片售出了843284张电影票,成为票房最成功的新丹麦电影。莎菲则拍出了一部道格玛风格电影《意大利语初级课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2000),同样也是一部浪漫喜剧,约有820000位观众看过本片,影片也在国外广泛发行。

苏姗妮·比耶尔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还需提到的导演有:迈克尔·维克(Michael Wikke)和斯蒂恩·拉斯穆森(Steen Rasmussen)的《俄罗斯披萨布鲁斯》(1992年),默顿·亨里克森(Morten Henriksen)的战争电影《裸树》(De nøgne træer,1991),影片改编自塔什·斯寇-汉森(Tage Skou-Hansen)的小说,他的另一部影片《催眠师的第五个冬季》(Magnetisørens femte vinter,1999)也改编自柏尔·奥勒夫·因奎斯特(Per Olov Enquist)的小说。

在儿童电影中,彼得·弗林特(Peter Flinth)的中世纪题材影片《鹰之眼》(Ørnens øje, 1997)精彩地描绘了一个历史冒险故事。动画电影则有詹尼克·哈斯楚普的《鸟之战》(Fuglekrigen Ikanøfleskoven,1990),编剧本特·霍勒(Bent Haller)讲述了一个关于暴政和团结为主题的鸟类寓言;奎斯特·穆勒和施蒂芬·费德马克拍摄了带有迪斯尼风格特征的影片《丛林杰克》(Jungledyret,1993年)。还有约尔根·韦斯特加德的融合了真人表演和木偶的影片《聚光灯下的斯努克斯》(Snøvsen,1992),以本尼·安德森的儿童读物为蓝本。

02

向国际进军:比利·奥古斯特和拉斯·冯·提尔

比利·奥古斯特在获得奥斯卡奖后离开了丹麦。起初,他拍摄了瑞典语对白片《善意的背叛》(Den goda viljan,1992)以及同名迷你电视剧,影片改编自英格玛·伯格曼以他父母的婚姻为原型的剧本,本片为他赢得了第二枚金棕榈奖杯。随后,他开始了跨国制作,拍摄了根据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小说《幽灵之家》改编而成的影片《灵魂庄园》(The House of the Spirits,1993),以及《冰雪疑云》(Frø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1997),其编剧为彼得·霍尔(Peter Høgh),两部影片的制片人均为德国人贝恩德·艾兴格(Bernd Eichinger)。比利·奥古斯特还改编了不朽经典,拍摄了美国版的《悲惨世界》(1998)。

《冰雪疑云》海报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拉斯·冯·提尔拍完欧洲三部曲的终结篇——视觉方面锐意创新的情节剧《欧洲特快列车》(1991,影片的摄影师是亨宁·本特森)后,进入丹麦广播公司(DR)并开始拍摄迷你剧,如《医院风云》(Rigeti,1994年)及其续作《医院风云2》(1997)。该剧以哥本哈根大学医院里的行为怪异的医生为主角,融合了恐怖和喜剧元素,高度的娱乐性是提尔的一大突破。它也呈现出一些视觉试验风格,如手持摄影、颗粒感明显的画面和对传统电影叙事成规的刻意背离,这都是典型的道格玛电影概念元素。然而,他的下一部电影《破浪》(1996)则是矛盾尖锐的情节剧电影,杂糅了性堕落与宗教信仰元素,视觉上以一种原始的手持摄影风格进行讲述,遂又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破浪》剧照

Photo: Rolf Konow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3

新浪潮:1990年代的承继

90年代中期,丹麦电影出现了一场由年轻人掀起的艺术变革,一批年轻导演推出了各自处女作。除奥勒·博内代尔的《夜巡》(1994年)外,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Nicolas Winding Refn)的处女作《毒贩子》(Pusher,1996年)以暴力元素引人注目,第二部长片的《血流不止》(Bleeder,1999年)也讲述了一个塔伦蒂诺式的哥本哈根底层人的故事。罗蒂·斯文森(Lotte Svendsen)的《皇家布鲁斯》(Royal Blues,1997 )透着对社会的温和讽刺,她的长故事片处女作是《随鱼而逝》(Bornholms stemme,1999);乔纳斯·埃尔默(Jonas Elmer)执导了半即兴表演的影片《我们逃跑吧》(let ' s lost,1997); 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的短故事片《希南的婚礼》(Sinans bryllup,1997年)则集中关注土耳其移民的生活,两年后他推出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披萨大王》。浓郁的人文关怀是托马斯·温特伯格的典型风格,在其剧情长片《最伟大的英雄》(De største helte,1996)问世前,他就凭两部短片崭露头角:由其御用编剧博·汉森(Bo Hr. Hansen)撰写的《最后的道别》(Sidste omgang,1993,温特伯格的丹麦电影学院毕业作品)和《倒着走的男孩》(Drengen der gik baglæns,1994)。一批新演员也声名渐显,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参演了海外电影。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新的突破令丹麦电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与一个重要机构——Novellefilm(原名Dansk Novellefilm)息息相关。1994至2002年间,该机构培育了一大批年轻导演,包括罗蒂·斯文森的《皇家布鲁斯》、乔纳斯·埃尔默的《我们逃跑吧》、亨里克·鲁本·根茨(Henrik Ruben Genz)获得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提名的《兄弟,我的兄弟》(Bror min bror,1998)。2003年,鼓励青年才俊拍片的工作移交给了Talentudvikling(后演变为以“丹麦新银幕”为名的电影优才计划)。

04

道格玛95电影与“贞洁誓言”

这一时期,真正对丹麦电影产生影响的是“Dogme 95”运动。1995 年3月20日[1],拉斯·冯·提尔与托马斯·温斯特伯格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庆祝电影诞生百年纪念的活动上,发表了他们撰写的电影革新宣言,该宣言猛烈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内容肤浅、崇尚技术主义、商业气息浓重的电影——以好莱坞为典型——的电影风格。他们针锋相对地倡导的一种诚恳而纯粹的电影制作模式,并在“贞洁誓言”十诫(Vow of Chastity's Ten Commandments)中具体阐述。其中包括:实景拍摄,不增加人为道具;同期拍摄画面并录音(音乐必须有声源);手持摄影,不使用特殊的人工照明技巧;放弃所有可视化的剪辑形式。

早期的道格玛电影多出自“道格玛四友”(Dogme Brothers)之手。温斯特伯格的《家宴》(Festen,1998年)是首部道格玛电影,讲述了一个有关家庭秘密和谎言的故事,引起国际电影界的关注(影片的摄影是安东尼·多德·曼特尔,故事改编自一部与蒙斯·卢克福合作的广播剧)。实验风格最强的当属冯·提尔的《白痴》(Idioterne ,1998年,道格玛2号),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寻找其“内在的白痴”的故事。第三部道格玛电影是索伦·克拉·雅各布森的《敏郎悲歌》(Mifunes sidste sang,1999),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功成名就的生意人回到乡下老家的经历,为家庭伦理题材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道格玛4号电影,是克里斯蒂安 • 莱文(Kristian Levring) 的英语对白影片《沙漠中的李尔王》(2000年),讲述了一群受困于非洲沙漠中的旅行者的故事,影片有强烈的寓言色彩。

贾斯柏·亚吉尔在《净化》(De lutrede,2002年)中对道格玛四友的创作理念进行了纪录。这四位导演曾在两年前联合拍摄了风格诡谲的电视片《抢劫日》(D-Dag),在2000年元旦这天,电视台在四个频道并机播放了导演们拍摄的同时发生的四则抢劫银行的故事。

随着几部道格玛电影赢得了国际奖项,该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运动,丹麦电影也受到了国际电影界的广泛关注。运动的影响持续到新千年:罗勒·莎菲(Lone Scherfig)的《意大利语初级课程》(2000,道格玛12号作品),奥克·桑德格伦(Åke Sandgren)的《真正的人》(Et rigtigt menneske,2001,道格玛18号作品),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Ole Christian Madsen)的《基拉的理智:一个爱情故事》(En kærlighedshistorie,2001,道格玛21号作品), 苏姗妮·比耶尔(Susanne Bier)的《窗外有情天》(Elsker dig for evigt, 2002,道格玛28号作品), 娜塔莎·雅西(Natasha Arthy)的《婚礼》(Se til venstre,der er en svensker,2003) 以及道格玛电影的晚期作品,安妮特·欧森(Annette K.Olesen)的《罪行》(Forbrydelser,2004)。

罗勒·莎菲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由拉斯·冯·提尔和制片人彼得·阿尔贝克·延森(Peter Aalbæk Jensen)和Nimbus Film出资创办的Zentropa电影公司成立于1993年,温斯特伯格是该公司的核心领导。该公司联合了几家较小的电影公司,最终于1999年将设备和办公地点迁至位于哥本哈根西南郊区的电影城,此前这里是一座废弃兵营。

04

系列片制作: 丹麦电视电影的新走向

90年代中期,丹麦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视电影的新突破,一系列成功的电视连续剧取得了显著成绩。一部分影片更独特、更有艺术雄心,例如拉斯·冯·提尔的创新之作《医院风云》(1994-1997年,每部4集,共8集)和奥勒·博内代尔(Ole Bornedal)的《夏洛和夏洛特》(Charlot og Charlotte,1996年,4集)。同时,更重要的现象是丹麦广播公司(DR)舍弃了游戏类节目和电视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它们曾是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形式,而如今,电视台更专注电视迷你剧的制播。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实力最强的编剧是“索斯博(Thorsboe)兄弟”——斯蒂格(Stig Thorsboe)和彼得(Peter Thorsboe),牛刀小试之后(《村庄》与恐怖剧集《盲》),他们创作了引领潮流的电视剧《出租车》(Taxa,1997-1999,56集),赋予丹麦电视连续剧以美式剧作法则和行之有效的电影形式。

05

为艺术家造像:1990年代的传记纪录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的主流趋势是拍摄艺术家传记。艺术家传记片有:安妮·维尔薇的《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 ,1994);托马斯·吉斯拉松(Tómas Gislason)拍摄的《约尔根·莱斯传》(Fra hånden til hjertet,1994);克里斯蒂安·布莱德·汤姆森的《卡琳·布里克森:讲故事的人》(1995);托本·斯克约特·延森(Torben Skjødt Jensen)的《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我的作品》(Carl Th. Dreyer–Min metier,1995);贾斯柏·亚吉尔(Jesper Jargil)的《柏·柯克比:冬日景象》(Per Kirkeby–vinterbillede,1996);伊特·雷克斯(Jytte Rex)的《英格·克里斯滕森:知了存在》(Inger Christensen-Cikaderne findes,1998)[译注2];以及约尔根·莱斯的《诗人索伦·尤里克·汤姆森》(Jeg er levende-Søren Ulrik Thomsen,digter,1999)本片是一首电影诗也是一部诗电影。

《诗人索伦·尤里克·汤姆森》剧照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也有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纪录片:约尔根·莱斯的《海地:未定名》(Haiti.Uden titel,1996)展现了这个加勒比海国家的风貌,乔恩·邦·卡尔森在南美洲拍摄的《孤独成瘾》(1999)探讨了种族问题,雅各布·图森的《纽约地下铁》(Under New York,1996)讲述了在大都市地铁附近生活的人们的日常命运。有些纪录片描绘了更微妙的世界:克劳斯·杰德森(Klaus Kjeldsen)的儿童纪录片《片刻》(Et øjeblik,1999),丹·塞尔(Dan Säll)的《洛兰岛人》(Homo Lalandiense,1998)拍摄了洛兰岛的优美风光和岛上居民的生活,安雅·达尔霍夫(Anja Dalhoff)的《布隆德比巴比伦》(1996), 纪录了位于哥本哈根西南、多民族聚居的布隆德比(Brøndby)市的生活。

政治纪录片深受电视的影响。尼尔斯·维斯特(Nils Vest)的《自由城》(Christiania, du har mit hjerte ,1991),展现了乌托邦社会——克里斯钦(Christiania)的社区生活。亚历克斯·弗兰克·拉尔森(Alex Frank Larsen)的《血缘关系》(Blodets bånd,1990年)对丹麦政治丑闻“泰米尔事件”[译注3]真相的披露,导致1993年保守党政府垮台。对争议话题和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的纪录片,还有斯蒂恩·巴斯加(Steen Baadsgaard)和约尔根·弗林德·佩德森的《谋*罪》(Dømt for mord,1990年),它最终使嫌犯获释。

06

1997年新电影法

随着1997年新电影法的颁布,丹麦电影学会也进行了*(1998-2007年,亨宁·卡姆尔担任领导,其继任者为亨里克·博·尼尔森),国家电影委员会(SFC,即国家电影中心)和丹麦电影博物馆不再是独立机构,两者的职能被统一划归在学会的电影所职权范围,地址位于哥本哈根Gothersgade街。电影审查制度则完全废除,因此7岁以上的儿童在成人的陪同下,可以观看所有分级的电影。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是儿童与青少年媒体委员会的成立,它并制定了电影(以及游戏)的年龄分级标准。

【译注】

[1].此处系作者笔误。1995年3月13日,两人在庆祝电影诞生百年的会议“电影的第二个百年”(Le cinéma vers son deuxième siècle)上宣读了他们“用45分钟写完”的宣言,由此开启了道格玛团体的创作之路。道格玛共同体一共拍摄了30余部影片,并创建了官方网站(2008年关闭)。

[2].1935-2009,丹麦著名女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英格被誉为她所在时代最具实验性的诗人。代表作为《字母表》,本纪录片片名灵感即来自本诗。另有《草》、《四月的信》、《蝴蝶谷》等。

[3].反映斯里兰卡数百个家庭无法与其在丹麦的亲人重聚的调查式纪录片。“Tamil Case”是指时任丹麦国防部长的Erik Ninn-Hansen曾下令阻止斯里兰卡内战难民与其家属重聚的事件。

丹麦电影史第十节(2000-2009):

新世纪以来的丹麦电影

进入千禧年之后,受欢迎的影片类型有:续集电影、爱情喜剧和“硬汉动作片”。主流电影尝试建立经典类型并描述当代丹麦各阶级生活状况。DFI推行的优才计划——“丹麦新银幕”旨在促进电影语言形式的革新和叙事的开拓。最引人注目的类型片是纪录片,一种新的纪录风格在新千年取得了重大突破。

01

机构沿革与主要类型:

丹麦电影学会不仅是当代丹麦电影的核心力量,同时也对电视业(丹麦广播公司和丹麦电视2台)产生了广泛影响。1999年以降,已形成如下惯例:政府每隔4年制定一项电影规划方案,为下一阶段丹麦电影的发展绘制经济方面的蓝图。

由首席执行官亨里克·博·尼尔森(Henrik Bo Nielsen,自2007年起担任领导职务)领导的电影学会,其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领域:1.制片与发展规划部门,主要负责故事片、短片、纪录片生产,并扶持丹麦新银幕计划;2.观众和影院系统,致力于推动丹麦电影的宣传和对外营销,以及各类观众服务;3.博物馆与电影资料馆事务,这两个机构收藏电影器械、影片资料库和电影档案如海报、剧照等,同时也从事影片修复、电影文物的贮藏保护等工作。

当代丹麦故事片可以分为三大类:流行电影、主流电影和艺术电影。当然会有一些影片会糅合上述类型,但一般而言,影片生产大致可分为流行电影(主要靠“60/40计划”提供资助)、主流电影(由顾问计划提供支持),而艺术电影则通常被认为是更具实验性的、艺术创新较多的影片(资金来源主要是顾问计划或丹麦新银幕计划)。

电影教育方面,隶属于丹麦文化部的丹麦电影学院作为国立电影学校[译注1]是主要的电影教育机构。其他学校包括“Super 16”(创办于1999年)和欧洲电影学院(创办于1993年),以及哥本哈根大学(电影和媒体研究系)。

最重要的电影出品方是Zentropa娱乐公司,其主要负责人为彼得·阿尔贝克·延森(Petera Albæk Jensen)、韦比克·维尼卢(Vibeke Windeløv)、伊比·塔里尼(IB tardini)、梅塔·路易斯·弗丽雅(Meta Louise Foldager)和希斯·高姆·约根森(Sisse Graum Jørgensen),诺蒂斯克电影公司(Nordisk Film)自2008年以来与原*共同掌管该公司。其他重要的电影公司有:Nimbus Film,Grasten Filmproduktion,M&M Productions,Thura Film,ASA Film Production,Fine&Mellow,Cosmo Film,Angel Film等。另有国际化定位的动画电影公司A.Film。

02

续集电影和动作片:千禧年以来的流行电影

目前推行的“60/40计划”(1989年的“50/50计划”的升级版)从1999年开始实施,最多可以为影片提供60%的预算扶持(实际上,政府的资助约为40%)。该计划保证了流行电影的市场成功(约为175000张电影票销售量)。

作为流行电影的续集,这些影片通常被称为“罗马数字电影”,它们至今是丹麦流行电影的典范。皆大欢喜的家庭伦理剧电影多改编自经典,如新版的《老舅难当》(Min søsters børn)和《四子之父》(far til fire)。“安雅与维克多”系列(Anja&Viktor)的续作、1999年的《一嗝钟情》(Kærlighed ved første hik)为年轻人带了新鲜的言情故事。

Anja after Viktor剧照

Photo: Lars Høgsted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更成熟的喜剧片形式以苏珊妮·比耶尔的《并世无两》(Den eneste,1999)和罗勒·莎菲的道格玛风格电影《意大利语初级课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2000)为标志,这类浪漫喜剧摆脱了民间喜剧和家庭喜剧的影响,重点表现年轻人对伴侣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成为在国际上最成功的丹麦电影之一。其他典型的喜剧片还有:赫拉·乔芙(Hella Joof)的同性喜剧《最爱还是他》(En kort en lang,2001),格特·弗雷德霍姆(Gert Fredholm)的《孤掌也鸣》(At klappe med een hånd,2001)以及默顿·阿恩弗雷德(Morten Arnfred)的《萨拉的故事》(Lykkevej,2003)。

《意大利语初级课程》剧照

Photo: Lars Høgsted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新流行电影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安德斯·托马斯·延森(Anders Thomas Jensen)。作为编剧,延森对多种类型片的创作技巧驾轻就熟,但他最富原创精神的其实是流行的动作喜剧片——“哥们电影”,这类低成本电影多为神经喜剧,表现失意者们的故事。

他编剧的作品《盗匪情缘》(I Kina spiser de hunde,1999)由拉斯·斯邦·奥尔森(Lasse Spang Olsen)执导,虽未获政府资金支持,但它为这一类型电影在丹麦的流行铺平了道路。随后,他为多名导演写作剧本。詹尼克·约翰森(Jannik Johansen)执导的《盗画记》(Rembrandt,2003),托马斯·维尔姆·延森(Tomas Villum Jensen)的《谁才是导演》(Sprængfarlig bombe,2006)和《长生花》(Ved verdens ende,2009)。2000年,他独立执导了喜剧犯罪片《闪烁灯火》(Blinkende lygter,2000)。而《亚当的苹果》(Adamsæbler,2005)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一则带有寓言意味的善恶故事,巧妙地把暴力和喜剧元素融为一体。

03

丹麦的阶级制度、棋盘游戏与类型片:

当代丹麦电影的一位代表导演是柏尔·弗莱(Per Fly),他最受赞誉的影片三部曲——《长凳》,Bænken,2000年)、《遗产(Arven,2003年)和《*人罪行》(Drabet,2005年),分别讲述了丹麦底层、中产和上流社会的故事。这些影片并非社会写实主义影片,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情节剧,通过讲述个人的命运故事描绘一幅关于整个民族的宏阔图景,从而创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苏姗妮·比耶尔也借鉴了情节剧模式,如道格玛28号作品《窗外有情天》(Elsker dig for evigt,2002),与安德斯·托马斯·延森联合编剧的《血海兄弟》(Brødre,2004),后者于2009年由吉姆·谢里丹(Jim Sheridan)翻拍为美国版。获得奥斯卡提名《婚礼之后》(Eeft Brylluppet,2006年)为她赢得了到好莱坞拍片的机会,于是她拍了《遗失在火中的记忆》(2007年)。

《长凳》剧照

Photo: Ole Kragh-Jacobsen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一个明显的创作趋势是对日常生活的现实化表现。如贾斯柏·W·尼尔森(Jesper W.Nielsen)的《一切都好》(2002),安妮特·K·欧森(Annette K.Olesen)的《次要灾难》(Småulykker,2002)和晚期道格玛作品《罪行》(Forbrydelser,2004),帕普丽卡·斯蒂恩(Paprika Steen)的《结局》(Lad de småbørn,2004),雅各布·瑟森(Jacob Thuesen)的《指控》(Anklaget,2005)和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Ole Christian Madsen)的《瘟疫》(Prag,2006)等。上述影片的剧本初稿都出自基姆·弗帕兹·艾克森(Kim Fupz Aakeson)之手,他被誉为该时期地位仅次于安德斯·托马斯·延森的编剧。基姆凭借浪漫喜剧《并世无两》出道,但日后真正令他作品独树一帜的却是展现情感张力的室内剧,这些作品多着力呈现夫妻和家庭生活中充满痛苦的时刻。

尼尔斯·马尔姆洛斯一如既往地表现记忆。他拍摄了根据自己做医生的父亲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片《直面真相》(At kende sandheden,2002年)和反映高中生活的《爱之伤痕》(Kærestesorger,2009年)。童年记忆也是尼尔斯·阿登·欧普勒夫(Niels Arden Oplev)的影片《我们必胜》(Drømen,2006)的核心主题,彼得·舒瑙·弗格(Peter Schønau Fog)的《哭泣的艺术》(Kunsten at græde i kor,2006)改编自埃尔林·杰普森(Erling Jepsen)的小说,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的家庭里的充满创伤的成长故事。

《我们必胜》剧照

Photo: Ole Kragh-Jacobsen, Thomas Petri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经典类型的探索比以前更加大胆。惊悚片开始获得成功,其标志是尼科莱·阿尔赛(Nikolaj Arcel)的《国王的游戏/谁主沉浮》(Kongekabale,2004年),这部好莱坞风格的政治惊悚片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政治腐败故事。此外,还有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Nicolas Winding Refn)推出了他的“末路狂奔三部曲”[译注2]的第二部——俄狄浦斯式主题的黑帮电影《毒贩子2》(2004年),奥勒·博内代尔(Ole Bornedal)带着新黑色电影《再次上演的爱情故事》(Kærlighed påfilm,2007)回归影坛,以及拉姆尔·哈默里克(Rumle Hammerich)的《猎头者》(2009)。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Ole Christian Madsen)的大成本影片《弗莱蒙与希特伦》(2008年)取材于德国占领期的真实历史人物,故事充满悲情意味。尼尔斯·阿登·欧普勒夫的《龙纹身的女孩》(2009年)获得了国际成功,影片改编自斯蒂格·拉尔森(Stieg Larsson)的畅销小说。小众类型片有亨里克·鲁本·根茨(Henrik Ruben Genz)的《狂喜》(Frygtelig Lykkelig,2008年),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它把埃尔林·杰普森(Erling Jepsen)的原著小说处理得更加压抑暴虐。

《狂喜》剧照

Photo: Thomas Marott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尼科莱·阿尔赛(Nikolaj Arcel)也为其他导演创作电影剧本,包括汉斯·法比安·伦韦伯(Hans Fabian Wullenweber)的儿童动作电影《攀岩女孩》(Klatretøsen,2002年)、《龙纹身的女孩》以及儿童电影《亡魂岛》(De fortabte sjælesø,2007年),后者是丹麦首部使用3D特效制作的幻想片。

儿童和青春电影,有克里斯蒂娜·罗森达尔(Christina Rosendahl)展现少女成长的《成人仪式》(Supervoksen,2006年)和娜塔莎·雅西(Natasha Arthy)的《黑带女郎》(2007年)。最具原创性的创作者是施蒂芬·费德马克(Stefan Fjeldmark),他参与拍摄的《校园惊魂记》(Terkel i knibe,2004)是第一部完全使用3D特效制作的丹麦动画长片,影片改编自安德斯·马修森(Anders Matthesen)的同名广播剧(他还为影片绝大多数主角配音)。辛辣的讽刺和怪诞的风格,颇能代表现代丹麦儿童电影的水准。

《校园惊魂记》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04

“五道障碍”与“粉笔线”:2000年以来的艺术电影

更为独特的、带有美学实验风格的艺术电影,其受众相当有限,判断其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是票房高低,而更看重能否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好口碑或荣获奖项。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克里斯托弗·鲍伊(Christoffer Boe)。他的《爱情拼图/重建》(Reconstruction,2003年)讲述了一个细腻迷离的爱情故事。随后他拍了寓言式的影片《如歌的快板》(Allegro,2005年),一个被囚禁在自己艺术世界里的艺术家的故事。2006年的影片《镜头之外》(Offscren)带有元电影特征,片中的男主角、著名演员尼古拉斯·布罗(Nicolas Bro)用镜头纪录自己的家庭生活,却遭遇了噩梦般的婚姻危机。

《爱情拼图》剧照

Photo: Linn Sandholm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另有一些风格更独特的影片。如帕尼勒·费舍尔·克里斯藤森(Pernille Fischer Christensen)的《情欲香皂》(En soap,2006,编剧为基姆·弗帕兹·艾克森),一个陷入情感危机中的女人和一个等待变性手术男人之间的故事。这部电影和《镜头之外》一样,由“丹麦新银幕”提供扶助金。2003年成立的Talentudvikling(其前身是Novellefilm),旨在“支持和鼓励电影语言和叙事创新”。从该计划受益的影片还有:安德斯·摩根泰勒(Anders Morgenthaler)的《公主追*令》(2006)和《回音男孩》(Ekko,2007),马丁·德·瑟拉(Martin Thurah)的短片《沉沦的年轻人》(Ung mand falder,2007),以及马丁·赞维特(Martin Zandvliet)的获奖处女作《喝彩》(Applaus,2009),展现了一个深陷生活与艺术困境的女演员的故事。

艺术电影有:奥克·桑德格伦(Åke Sandgren)的道格玛18号作品《真正的人》(Et rigtigt menneske,2001)创意独特,讲述丹麦现代社会中陌生人的寓言;伊特·雷克斯(Jytte Rex)的《丝路》(Silkevejen,2004)是一部塔可夫斯基式的探索死亡问题的影片;西蒙·斯塔赫(Simon Staho)在纪录风格的《黛西之钻》(Daisy Diamond,2007年)中,刻画了一位怀着演员梦的悲情母亲形象。

在先锋电影流行时期,影响深远的作品是迈克尔·科维姆(Michael Kvium)与克里斯蒂安·莱默茨(Christian Lemmerz)的《觉醒》(2000)。影片长达462分钟,没有任何对白,只有配乐和视觉画面,很明显这是受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启发的意识流影像实验。

艺术电影的中流砥柱当属拉斯·冯·提尔,他极大地拓展了实验电影的边界。歌舞片《黑暗中的舞者》(2000)荣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导演邀请冰岛著名女歌手比约克(Björk)饰演悲情的女主角(她还担任了本片的作曲)。《五道障碍》(De fem benspænd,2003)制作方式更加奇特,著名导演约尔根·莱斯遵照他的五条戒律[译注3],创作了新版的《完美的人》(Det perfekte menneske)。

《狗镇》(2003)和《曼德勒庄园》(Manderlay,2005)是未完成的“美国三部曲”的前两部。通过展现女主人公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痛苦经历,影片对人类深层心理和社会机制进行了剖析。片中富有联想意味的布景和地板上的粉笔白线,效仿了制片厂时代莱希特式的视觉设计风格。《反基督者》(2009)则充满神秘象征,探讨的是女人的天性及其所透出的残酷。

05

更大的世界:丹麦电影走向国际

有声片问世以后,丹麦电影的国际发行举步维艰,更多地局限在本土市场。在电影史上,曾经有过些北欧地区发行的合作尝试,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一些流行电影就曾发行过丹麦版和瑞典版。1970年代以降,又有几次打入国际市场的努力。然而,本特·克里斯滕森(Bent Christensen)的《十月逃亡》(Oktober-dage,1970),埃里克·波林(Erik Balling)的合拍片(与英国)《敲诈》(Hændeligt uheld,1971),亨宁·卡尔森的法语片《离婚快乐》(Une divorce heureux,1975)以及邦·卡尔森(Bang Carlsen)的《休息时间》(1988)则以冰冷的事实表明,这些国际化的创作尝试有些水土不服。

其中的例外是拉斯·冯·提尔。他以国际知名电影艺术家的身份登顶影坛,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影片启用国际演员班底并且使用英文对白。他的早期电影创作还推动了电影法规的变革,1989年的电影法废除了丹麦电影应使用丹麦语对白的规定。

有些丹麦导演则直接在海外拍摄影片。比利·奥古斯特在德国和美国拍电影;奥勒·博内代尔把自己的恐怖片处女作《夜巡》(Nattevagten,1994)改编为美国版;苏姗妮·比耶尔受好莱坞邀请拍了《火线生死缘》(2007),而罗勒·莎菲的《成长教育》(2009)荣获奥斯卡三项提名。

《火线生死缘》剧照

(截图自丹麦电影学会会刊网站)

也有更复杂的国际制作。奥勒·博内代尔的《我是迪娜》(2002)改编自挪威畅销小说,演员来自法国、瑞典、英国和法国,故事发生在挪威但这些演员都讲英语。罗勒·莎菲的《威尔伯想自*》(2002)在苏格兰取景,全部启用当地演员。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为了拍《未知恐惧》(2003)和《日出英烈祠》(2010)足迹遍及丹麦、加拿大、英国和巴西。托马斯·温特伯格的《真爱的诠释》(2003)和《亲爱的温迪》(2005)涉及七个国家,克拉-雅各布森的《伯德街的小岛》(1997)和《甜蜜的美梦》(2003)也是跨国制作。

丹麦生产的合拍片最突出的是英语对白电影,其资金来源复杂,由多家欧洲电影公司以及其他投资方联合制片。然而,随之而来的恶果则是这些影反而片失去民族特色,成了所谓的“欧洲布丁片”,即便是好影片也难吸引观众,国内国外两不讨好。

06

警匪剧:丹麦电视电影的全盛期

随着一系列电视剧作品的流行,丹麦电视剧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而导演也成为一部作品最核心的创作力量。

斯蒂格(Stig)和彼得·索斯博(Peter Thorsboe)转写电视剧本(也各自独立创作),他们偶尔也会和汉娜·伦德布拉德(Hanna Lundblad)以及梅·布罗斯特罗姆(Mai Brostrøm)合写剧本,主要是警匪系列。如《重案一分队》(Rejseholdet,2000-2004,4季32集)、《雄鹰探长》(Ørnen,2004-2005,3季24集)和《守护者们》(Livvagterne,2009-2010,2季20集);丹麦电视2台随后推出了由埃迪·托马斯·彼得森(Eddie Thomas Petersen)执导的惊悚故事《小岛警察》(Strisser påSamsø,1997-1998,2季12集)。最成功的作品当属斯蒂格·索斯博(Stig Thorsboe)担纲编剧的《更美好的时代》(Krøniken,2004-2007,4季22集),该剧巧妙地将丹麦电视媒介史和家庭故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讲述了丹麦在1949-1972年间的社会历史变迁。

流行的电视剧还有:索伦·斯威斯楚普(Søren Sveistrup)讲述夫妻生活喜剧故事的“尼古拉与朱莉”系列(Nikolaj og Julie,2002-2003,3季22集),犯罪题材剧《*戮》和《*戮2》(Forbrydelsen,2007-2012,3季40集)。电影导演们则拍摄了更具艺术野心的迷你剧,如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以战后丹麦为背景的悬疑剧《蛛网》(Edderkoppen,2000,6集)和柏尔·弗莱(Per Fly)的《表演》(Forestillinger,2007,6集)。

这些作品也在国际发行方面取得了成功(有三部剧作荣获了艾美奖),它们多受到美国类型电视剧的影响,为丹麦电视剧创作者们提供了学习专业化的电视剧制作方式的机会。对当时的一些重要导演而言,这更是难得的机遇,它们包括:尼尔斯·阿登·欧普列夫(Niels Arden Oplev)、柏尔·弗莱(Per Fly)、罗勒·莎菲(Lone Scherfig)、亨里克·鲁本·甘茨(Henrik Ruben Genz)、奥勒·克里斯蒂安·梅森(Ole Christian Madsen)以及鲁穆勒·汉默里奇(Rumle Hammerich)。

07

个人与世界:新千年以来的纪录片

成熟的纪录片相继问世。如约尔根·莱斯制作了前作的姊妹篇《来自美国的新场景》(Nye scener fra Amerika,2003),安妮·维尔薇的《人类之地——我的格陵兰岛》(Menneskenes land-min film om Grønland,2006年),默顿·亨里克森(Morten Henriksen)的《正当*人》(Med ret til at dræbe,2003)探讨了德占期处决告密者所引发的争议;奥勒·鲁斯(Ole Roos)拍摄了著名演员勋伯格的传记片《伊布·勋伯格》(Ib Schønberg,2000),以及关于导演、编剧、演员兼制片人亨里克·斯坦格鲁普的纪录片《要么创作,要么死亡》(At skrive eller dø-Henrik Stangerup,2006)。

“新纪录主义”电影最引人注目,进入新千年后,该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家》(Family,2001)中,导演萨米·赛夫(Sami Saif)与费·安博(Phie Ambo)讲述了萨米寻找自己阿拉伯父亲的故事,把个人的家庭变故与公共话题联系起来。此外,马克斯·克策纳(Max Kestner)在才华横溢的纪录片《海上旅程》(Rejsen påophavet,2004)中,把自传性与更普遍的内容相结合。尼尔斯·弗兰森(Niels Frandsen)也沿袭了类似的手法,他的纪录短片《小儿麻痹症》(Epidemien,2001)将目光投向小儿麻痹症流行的1952年。

帕尼勒·罗斯·格伦夏尔(Pernille Rose Grønkjær)的《修道院》(The Monastery,2006)塑造了性情古怪的维戈先生和年轻的俄罗斯修女安夫罗西娅;阿斯各·莱斯(Asger Leth)在《太阳城的幽灵》(Ghosts of CitéSoleil,2006)描绘了海地太阳城险象丛生的黑帮世界;安德斯·奥斯特加德(Anders Østergaard)的《丁丁和我》(Tintin et moi,2003)展现了想象力丰富的漫画家埃尔热(Hergé)[译注4]的艺术人生,而致敬丹麦老牌摇滚乐队的影片《永远的盖索林》(Gasolin'4-ever,2006)创造过丹麦纪录片最高票房记录。

政治纪录片的代表作是托马斯·吉斯莱森(Tómas Gislason)的《最高刑罚》(Den højeste straf,2000),影片视觉风格颇有创新,讲述了两个丹麦人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的悲惨遭遇。伊娃·马尔瓦德(Eva Mulvad)的《幸福的敌人》(Vores lykkes fjender,2006),将目光投向阿富汗,纪录了阿富汗女政治家马莱亚·乔娅(Malalai Joya)参选议员的惊险遭遇。克里斯托弗·格德布兰德森(Christoffer Guldbrandsen)的电视纪录片《秘战》(Den hemmelige krig,2006)质疑了丹麦卷入美国反恐泥潭的政策。片中,在美军不履行《日内瓦公约》的条件下,丹麦特遣部队仍然向美军移交了一批阿富汗战犯。政治讽刺喜剧《日记》(Dagbog fra midten,2009),展现了国内政党自由联盟(Ny Alliance,又名“新联盟”)昙花一现的成功。安德斯·奥斯特加德的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的影片《来自戒严国家缅甸的视频报道》(Burma VJ:Reporter i et lukket land,2008),该片在缅甸偷拍了番红花革命[译注5]的珍贵影像。重要的纪录片还有,麦克斯·克斯特纳(Max Kestner)新版的、与约尔根·莱斯1971年旧作同名的影片《丹麦生活》(Verden i Danmark,2006)。12集系列纪录片《权力影像》(Magtens billeder,2004年),每集更换一位导演,以展开对社会争议话题的批判性纪录。

默顿·哈茨·卡普勒(Morten Hartz Kapler)的伪纪录片《刺*首相》(AFR,2007)甚至讲述了丹麦时任首相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被刺*的故事[译注6],打破了纪录片和叙事电影的界限。

【译注】

[1].1966年由著名导演西奥多·克里斯滕森(Theodor Christensen)创办,坐落于哥本哈根港附近的美丽小岛Frederiksholm上。学校专业涵盖了编剧、录音、纪录片、动画以及游戏设计、导演等7个领域,旨在为影视行业和媒体输送合格的影视制作人才,学制多为4年。自1992年以来,保罗·奈斯加德(Poul Nesgaard)担任校长,现任领导为温卡·韦德曼(Vinca Wiedemann)(2014年起)。

[2].雷弗恩编导的“末路狂奔三部曲(Pusher)”是丹麦犯罪电影的经典之作,由1996年的《毒贩子》、2004年的《毒贩子2:我的双手沾满血》以及终结篇——2005年的《毒贩子3:我是死亡天使》组成。三部曲讲述了虚构的哥本哈根地下贩毒分子们的恩怨情仇,风格上接近昆汀·塔伦蒂诺但叙事更沉稳、场景更写实。

[3].拉斯·冯·提尔邀请莱斯重拍其1967年的黑白纪录片《完美的人》,并且要求必须按照他所提出的电影创作的五道障碍来制作。

[4].本命乔治·勒米(Georges Remi,1907年5月22日—1983年3月3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代表作《丁丁历险记》,被誉为“近代欧洲漫画之父”。

[5].番红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指2007年8月至9月25日期间,在缅甸首都仰光发生的旨在反对独裁的缅甸军政府的示威游行,游行的主力由僧侣和市民构成。

[6].本片与加布里埃尔·蓝奇(Gabriel Range)的《总统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2006)风格相似,为制造讽刺效果,默顿将真实的胶片资料与CGI虚构画面相融合,导演本人、丹麦当时的首相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首相的同性恋情人(系影片虚构)以及很多政界要人都出现在影片中。

原文来自:

https://www.dfi.dk/en/english/danish-film-history/danish-film-history-1896-2009

Website 官网: http://kina.um.dk

Wechat Official 微信公众号: ambkina

Sina Weibo 新浪微博: 丹麦驻华大使馆

LinkedIn 领英: DKinChina

Facebook: AmbKina

Twitter: DKinChina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