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天晴为何物,
只叫人加条秋裤。
降温就是如此猝不及防,
秋季校服终于在十月有了用武之地!
据天气预报,明后天气温还会回升,
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暖,
不要穿短袖装酷啦!
不然发烧可要去做核酸了……
这时候当然就需要——
几篇古诗文来温暖你的内心!
01
【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孟子,他是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分)
2. 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2分)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体现在论证的层层推进。如《天时不如地利》分三步推断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请加以简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文章的雄辩色彩也体现在善用排比,论证充分有力。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第二段,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答
1. 战国(1分) 儒(1分)
2. (2分) C
3. (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注意“故”、“是” “苦”的落实)
4. 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1分),再提出“地利不如人和”(1分),最后进一步阐述“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1分)
5.增强语势(1分),强调(有力论证)了一个人担当大任或成就大事,必须经历
各种的磨练与锻造。(1分)
点击查看
解
详
1.此题属于简单的背记题目,难度不大,平常注意积累即可。
2.结合题干信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强调的是人才要在磨难中造就,所以各个选项只有C是合适的。
3.此题翻译注意 关键词“故”、“是” “苦”的翻译难度不大。
4.此题分析《天时不如地利》的论证思路,前几年通常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无疑增加了难度。但是结合之前复习的阅读点击,即可得知文章分论点十分清晰。逐层概括即可。
5.分析排比的修辞难度不大,注意格式:突出强调……,增强语势。
点击查看
02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_____》。(3分)
7.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8.语段乙中“迁客*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_________。(2分)
9.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宋;词;岳阳楼记
7.(3分)D
8.(2分)轻松酒脱(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气洋洋)
9.(4分)说明:下列内容,答任意两点即可,如将意思拆成两点,当一点来算。
(1)亲人间的欢聚不必强求,离散也不必伤感。
(2)人世间不可避免“悲欢离合”。
(3)反映了作者向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
(4)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旷达)的思想感情。
(5)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慨叹。
1.本题考查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首先明确甲乙两文分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岳阳楼记》,作者分别是苏轼和范仲淹,他们都是宋朝人;语段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裁是词。
2.本题考查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选项中“语段甲两‘问月’”,第一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充分显露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悲伤,第二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并非是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A错误。B选项“语段乙写明月千里”是写“迁客*人”登楼的“览物之情”,并不是“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B错误。C选项甲语段具体写“婵娟”,可以说是抒发作者对“出世”“入世”的复杂情感,乙语段写月亮照映在平静的湖面像“沉璧”,以此写出了“迁客*人”喜气洋洋的心情,C选项“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不恰当。D选项“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正确。
3.“迁客*人”“登斯楼”时的心境原文中“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得失全部忘却,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总结概括轻松酒脱(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喜气洋洋)皆可。
4.首先对句子内容进行翻译,在结合情感进行分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前一句写出了人世间不可避免“悲欢离合”,亲人间的欢聚不必强求,离散也不必伤感。流露出了诗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豁达,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后一句写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一种祝福,反映了作者向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
点击查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