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一次,如何才能落子无悔?

人生只有一次,如何才能落子无悔?

首页角色扮演混沌学院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9

关注并标星↑↑[混沌大学]

每晚8点,捕获前沿商业洞察

2019上半年已经过去,我想请大家先静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半年前的今天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 你现在的工作,是你想要的么?

3. 你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4. 你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行业?

也许很多人的内心妄念纷飞、矛盾重重,既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离不开它;既想好好工作,又力不从心,于是随波逐流,“自毁”似的放飞自我,心中好像总有一块秘境,想让它鲜花绽放却又孤芳自赏。

其实,这就是你的“本我”被压抑了,让你找不到自我。于是,你焦虑,你挣扎,你彷徨,你无助。当你回顾往昔时,会发现,你焦虑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就像陷入一个死循环,不能自拔。

职场压力是对本我的一种压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释放这种压抑?如何抑制本我的不良举动,通过自我的调节与超我的监控,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所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是原始的自己,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能和环境的矛盾。这一部分是你知道的自己,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良心原则。

本我,非理性的自我

本我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我们工作是为了满足本我生活与社交的需要。只有工作才能赚钱,才能满足本我需求,比如聚会、购物、逛街等娱乐需求。除了娱乐需求之外,我们需要支付房贷、陪伴家人、赡养父母、抚育孩童等等,这是一种社会需求。

但工作是反本能的,人类天生喜欢享乐而不愿意付出辛苦,如果工作很累,我们会感到被掏空,亟需休息才能满血复活。这个时候,我们的自我会控制我们的本我,自我会告诉本我“不工作是不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天天说着“不想工作”,行动上却依然去上班。

也有一些成年人,他们不想工作,觉得工作就是浪费时间,于是“啃老”。但是他们真的快乐么?

不见得。因为“啃老”这件事本身是顺从本我贪图安逸,与竞争激烈的现实格格不入。人都是群居动物,在现实中,没有人会理解或支持“啃老”这种行为,因此他们也会内疚迷茫。但是他们的本我意识依然大于自我意识,所以并不会选择改变现状——改变都是痛苦的,本我的舒适区都是最自在的,这就是人性自私的一面。

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小山村的张梦,梦想走出大山、出人头地,于是努力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异,一路顺风顺水考上北大硕士,并被保送博士,但在博士最后一年张梦却以身体为由,选择肄业,在找了两次工作无果后,他选择在家待着。

这一待就是17年,只能依靠姐姐、姐夫及年迈父母救济,成为村里“五保户”。曾有记者问他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他回答,“不是找不到工作 ,只是那些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 案例来源:搜狐网2019年6月文章《北大博士生只想当老师,在家啃老17年: 我等着人来请我当老师!

张梦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没遇到伯乐,他读了那么多书,却无法使他获得成功与幸福。问题的根源在于张梦过度追求本我,对本我过度自信、释放,缺少自我的束缚。现今,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每年会有5万左右的博士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博士“已经满街跑”,有些人甚至戏称,“把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北口一堵,挨个问,各个都是博士”。

所以,你发现,即使读到了博士,你依旧无法做本我,无法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依旧面临残酷的竞争,在竞争面前,有些“巨婴”心态失调,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导致本我无法实现,不愿意面对本我的弱点,于是自毁前程。

其实你认为的本我是非理性的,非理性地认为本我能力不一般,只是发挥不好,错过机会。其实,比你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别人为什么能发挥好?你可能过度强调了别人的“背景”,你认为别人进大企业是因为家里有关系、运气好,但是没有看到更多的人是凭着一层一层艰难的面试才获得offer。

找工作时,你过度强调找你喜欢的工作,当入职后又发现,手头的工作我并不喜欢,产生我并不适合干这一行的想法。你会产生一些受本我快乐原则支配下不切实际的想法,诸如辞职了就解脱了,跳槽了就能在另一份工作中获得快乐了。

于是这个过程中,本我潜意识无法良性循环,不能协调“理想中的”和“现实中的”差距,你会以“我不擅长”为由仓促辞职。就像《围城》之中人们遇到的婚姻的困境——“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其实,没有完美的工作,正如很多人感同身受的,“因不了解而向往,因了解而厌倦”,循环往复,这也是人性弱点。

文学艺术的高妙除了能演绎小人物的悲剧,还能揭示背后令人颠覆错愕的社会现实。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其实本我也是地狱。《道德经》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石碑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

找工作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和城外的人无法相互理解。当城里的人出去后会发现,出去依旧是围城,甚至是一个让你立刻后悔的围城,你的灵魂依旧无处安放,你依旧看不清自我,辨不明方向,未来之路到底在何方?

可见认识自己有多难。其实使本我上瘾的东西,我们越应该回避。

当今社会,抖音、快手,甚至包括市场上的一些成功学,都给人带来短期爽感,让人欲罢不能。这是因为人的本我是想不劳而获的,能以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大的成功何乐而不为。那么,真实协调的人格到底是怎样的呢?

自我,焕发内在的能量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想承担的社会角色,即想让他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

成事的人,往往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方面,他们想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为行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自己所作的事情获得他人的认可。要想完成这个使命,他们会自我控制,放弃一部分本我享乐的心态。

乔布斯曾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律通俗来说就是自我约束。

在自律过程中,你会间歇出现愉快的、痛苦的、中性的体验。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是不确定的,你会受本我的支配,间歇性无法控制自己,比如通过喝酒、与别人争执来缓解压力,但事后又后悔,这是因为你的社会角色使你意识到你生气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已经压抑已久的本我。

这就是自我的不自洽。外部世界会告诉你成事的人往往很自律——比尔·盖茨几十年来坚持每周至少看两本书。而你也买了书,却放着不看,因为你看书的目的可能是功利的,是为了向成功的人看齐才买书,而不是享受知识本身带给你的收获与快乐。

其实,既然读书不适合你,那么你可以选择别的更适合你的方式。你总能找到最自洽的特质,并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过程中,你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告诉自己,怎么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自律的过程就是不断舍弃不符合自我价值观的本我,而自我价值观是通过不断接触新知,以一种批判性思维,跳出过去评估事情。

这里也许你会问了,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进行自我约束?有!

乔纳森·布朗与玛格丽特·布朗在《自我》这本书中提出“自我调节模型”,分为目标选择、行动准备、行动控制三个部分。

这个目标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升职,就必须了解在这个公司已经升职的人的特征,能力、贡献、人际交往、资源等等,然后弥补你所缺少的;就抽象而言,如果一个人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为目标,就意味着你要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存善念、行善事。

如果目标足够坚定,就会在心中提前预演“行动”,也就是说,你会联想出哪些行为可以实现或阻碍目标,并且不断修正行为。

如果一个人对于成功的信念足够强烈,那么他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对个人行为做出相应调整;如果一个人过于适应自己的情绪,任凭低落之情左右,那么他就会下调自己的目标。

由此可见,自律并不一定能带人获取成功的桂冠,但自律的过程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体验,无论是痛苦与喜乐,它都能使你更深刻地认识本我,更加爱自己,从而焕发出超我的力量。反之,不自律会慢慢消磨掉一个人的勇气、宽容、意志、明智、平和,甚至是容貌,使人变成一副慵慵懒懒、无所事事的样子。

超我,超越尘世的淡定

自律还不足以让你走上人生巅峰,这时候你需要“超我”。什么是超我?

超我就是一种超越尘世的淡定,纵使外界风云变幻,我心光一片

苏东坡用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真正的诗和远方,不是受到挫折后的归隐山林,而是在悲催的现实中依然能创造诗和远方。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他也曾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更多的是意识到——曾经的本我有点锋芒毕露、自以为是。在黄州,苏东坡日渐收敛,更加潇洒从容。

在那首《定风波》的题记中,他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自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疾风骤雨正如乌台诗案伊始对他的打击,如此猝不及防。同行人狼狈避雨,唯有苏东坡吟啸徐行。此时的他,不想去理会外部世界的人心险恶、甚至不想去搞清那些污蔑他的缘由,他身着蓑衣、浩然前行,用一颗赤子之心超越苦难,正是这种心态让他活出了精神的自我,达到了超我的境界。真正的超我,是从淤泥中开出的莲花,是从苦难中升华出更加卓越的自我。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写道,“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家兄的为人,遇见好人好事就极力赞誉,遇见坏人坏事就尽力斥责,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而不顾危害。)”在杭州旱灾时,苏东坡怀着悲悯的心情,就地方所见灾民的情况,上书《应诏论四事状》,阐述了陈州县官日夜摧残百姓,导致妻离子散、生计了无、民怨沸腾,却又对国家财政无所帮助的四件事:

1. 人民现欠市易被藉纳的产业,朝廷准许归还或赎回,而如今的情况却是——十之八九,不能还赎。

2. 积欠盐钱,朝廷已经允许按照市场本价归偿,但是提举盐事司官却“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3. 登极大赦前人户以产当酒的欠款,应该只纳官本。

4. 元丰四年挑选剔除的上供和买绢,应该卖给当地百姓,而不是继续催缴。

上书108天后,依然杳无音讯,于是苏东坡锲而不舍再次上书。由此可见,苏东坡真正做到了道德化的自我。此时的他,并不在意诉状会不会得罪人,会不会使自我再次被放逐,而是从官位的职责入手,以正义的道德观为民请命,这是何等的气概。

苏东坡与王安石,这对政治上的“死敌”,却实现了精神层面的“君子之争”。他们政治观点不同,但却惺惺相惜。乌台诗案,正是王安石以“岂有盛世而*才士乎”(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是不*士人)成功劝解神宗皇帝,使苏东坡免于一死。

在王安石下野之后,苏东坡去金陵看望。此时的两人,颇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他们真正抛开本我的执拗,自我的政见不合,以超我的精神静看庭前花开花落、天边云卷云舒。在脱离了尘世的牵绊后,两人在春和景明之际,棹一叶扁舟,挥毫泼墨,以诗会友,品茗听雨。这,就是君子之交,如此平和,如此真挚,如此超然。

那么,苏东坡实现了自我理想么?实现了。苏东坡虽然一生都没有实现政治抱负,没有官高爵显、富贵功名,但是他遵从自我的价值观做事,践行为官者的职责,即使被污蔑,被贬官,依然享受当下、造福一方。正是他经历的种种磨难,正是他的超然物外,才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成就了他不朽的声誉。苏东坡落子无悔,用生命诠释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个理想,是吾心的光明。

小结

拥有旷世之才的苏东坡怀才不遇,却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依然修苏堤,话诗文,烹美味,而作为职场人的我们,很多时候却抱怨没人赏识,自怨自艾,这往往是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知,对本我过于自信。这时候,你需要超我的调节。以下几个Tips也许有助于你实现超我:

如果你陷入工作焦虑,不妨跳出工作本身,以第三方的心态评估这件事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你需要提高的部分。要做到这点,就要不断学习、积累更多经验。以事实为依据,用正直与理性挖掘事物的本源,不主观臆断。

苏东坡的一生并不是孤独的,他拥有欧阳修、范镇、苏辙等至亲挚友,在他失落时给予他鼓励与关怀。而你要做的是,兼听则明,有些时候自己会陷入自我的死胡同,无法客观分析事情,这个时候你可以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交流,也许会有新的启发。

人这一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些时候,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你还要面对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人际交往等诸多因素。所以有些时候,只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愿你心中有智慧,眼里有光芒,手中有战笔,认清本我、调整自我、实现超我。愿你用善良与真诚、学识与践行、豁达与乐观去应对世间所有的无常。(完)

参考书目:

1. 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自我(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

2. 李一冰.苏东坡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03.01.

回复【初心】免费学习哈佛导师课程

泰勒本·沙哈尔:如何应对压力和保持专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