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随笔|不舍微风——张培成的艺术渐进

策展随笔|不舍微风——张培成的艺术渐进

首页角色扮演洪荒之大圣门徒更新时间:2024-07-23

上海知名画家张培成大致可以算得上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对于这代人来说,个人的命运与时代之间牢牢绑定,洪流起起伏伏,喜与忧常常交织而至。而对于身处其中的艺术家而言,时代的特征总是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印记。“我不保守,我不懒惰,我一直往前走,享受着这种创造的快乐。”这是张培成在艺术上的自白。他可以说是一个“微风”荡漾,渐变求新的艺术家。

“不舍微风——张培成艺术展”当前正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展出,这也是艺术家在古稀之年对自己过去艺术实践的回望。

一、

认识张培成老师应该超过20年了,那时我漂在上海,他已然是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馆长。在我一个晚辈的眼里,张馆长潇洒而无不羁,温润而非陈腐,骄傲而不矫情,正是心中艺术家兼管理者应有的样子。后来我也当过美术馆的馆长,如今想来的确是有着些许的缘分。故而,这次张老师邀我策展,满口答应,既荣幸,也借此表达一份敬意。

展览现场 艺术家开幕导览

展览现场

对于张培成的作品,在各种展览中常会见到。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画院美术馆连续多年举办的“四季水墨”群展,张培成是其中不曾缺席的重要艺术家。借由这个展览,每年会看到多位名家的最新作品,竟成了一个可持续观察诸位老师创作变化的特别窗口。在我看来,张培成的作品一直在渐变着,不急不待。总体上,他的创作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风格到笔墨的实验,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彼时的青春感。2009年,“四季水墨”的展览前言,让我印象深刻:

中国画的笔墨难于突破的原因可能往往在于画家太重视笔墨,而忘掉了意蕴、真情及其方法。虽然很难说《四季水墨》展的作品在笔墨上有多么大的突破,但是至少可以说,画家的笔墨与表达的情境之间很和谐一致。 …… “抽象”的因素,都自然地融合到“家园”之中。这些似乎“过时”的笔墨构图开始有了“活”的人性因素。这里的“活”指的是当代人的人性。

展出作品

张培成的作品就有“活”的,更具“人性”的样态。人物变形的舒朗、多维空间的穿插、灰调子的律动,他都拿捏有度。但对他的了解一直处于感性而零散的状态,故而这次我很高兴借由策展的机会,开始做功课,对张培成的艺术历程有了相对完整地了解。至于展览,题目是最难的,推敲了多日之后,在脑海中跳出了“不舍微风”四字。《微风》无疑是张培成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这幅创作于1980年代末的画作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具有转折性意义。“不舍”出自《论语》。孔子与门徒观泗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熹注四书,以“进学不已”释读夫子之语,可谓发人深省。对张培成而言,“不舍微风”是一种情感——对过往的个人创新念兹在兹,不断回响;“不舍微风”更是一种态度——在已有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变化,砚田更是耕之不辍。

在我看来,张培成是一个“微风”荡漾,渐变求新的艺术家。他也称自己在艺术创作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为了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会去不断尝试、拓展。这让我想起了比张培成早生半个世纪的另一位江苏籍艺术家刘海粟。海老在创办上海美专时曾以“不息的变动”为学校寻找发展道路,树立先锋形象。巧合的是,张培成曾在本世纪初担任过8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馆长。两个“不安分的人”用“不息的变动”书写出各自的艺术轨迹,算得上一种跨世纪的缘分。

在展览的开始,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板块来呼应上海中国画院在程十发美术馆推出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项目,故而叫“时光砚田”,为观众呈现张培成的艺术历程。

张培成生于1948年,大致可以算得上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对于这代人来说,个人的命运与时代之间牢牢绑定,洪流起起伏伏,喜与忧常常交织而至。而对于身处其中的艺术家而言,时代的特征总是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印记。若以30岁作为分界线,在此之前,他们往往经历过宣传画、连环画的创作。而在此之后,其中的佼佼者多能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在艺术上寻求突围,逐渐找到个人的创作方向,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培成 揉碎忧愁 纸本设色 70×70cm 2020年

张培成的艺术也有着时代烙印。他1972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结业后留校任教,早年绘画主要以新浙派人物风格为主,创作过《儿童团长铁柱儿》(1972年)、《迎春展翅》(1974年)等连环画作品。1982年,张培成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在此接触到了以水墨写实为基础的“徐蒋体系”。一南一北的求学经历使其有机会对新中国以后最重要的两种人物画风格进行研究和学习,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造型基础,也丰富了创作的语汇。然而,促成其艺术变化的是另外一个契机。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界像整个国家一样,充满了未知与渴望,各种探索实验层出不穷。在中国画领域,突破传统写实风格的水墨构成实验成为当时的前沿方向之一。1980年代初,周思聪与卢沉的《矿工图》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与此同时,卢沉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水墨构成研究课程。这种新的探索为在此进修的张培成提供了风格转变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

1984年作《孔雀东南飞》

1980年代中期至末期,张培成一直在进行着变形的尝试。在视觉效果上,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些偏于壁画的质感,《孔雀东南飞》(1984年)和《张骞出使》(1986年)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两幅作品都以古代历史故事为题材,人物的变形主要通过动作幅度的夸张和形体的几何概括来实现,形象可以轻易识别。作品色彩较为鲜艳,整体典雅而厚重,弥漫着古典主义气息。另一类在气质上更接近传统的写意中国画,如《黑骏马》(1986年)、《神游》(1986年)、《大海》(1986年)、《田园小唱》系列(1987年)等。其中以《神游》最为优美,《田园小唱》系列最富情调。前者描绘四个动作各异的女性人体,用色单纯、线条劲健、构图疏朗,简洁的画面中洋溢着浓郁的生命气息;后者以捉蜻蜓、拣辣椒、逗瓢虫、赶大鹅等普通的农家趣事入画,以水墨描写为主,用笔简练稚拙,构图注重留白,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诗意。

张培成 《微风》 纸本设色 169×157cm 1989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89年,张培成的《微风》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作品以闽南渔汛季节的惠安女晒渔网的劳动场面为表现对象,将民间绘画的用色特征与具有变形意味的人物形象相结合,高纯度的红、蓝、黄配色和富于民族特色的碎花布元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切割式的不完整构图和富于拙趣的人物形体又显示出颇具现代感的形式意趣。以此为转折,在之后10年的创作中,张培成将这种民间色系与现代构成相结合的风格不断完善。其间的代表作有《挑绷绷》(1992年)、《沃土》(1994年)、《海之女》(1997年)等。在形式上普遍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主题多为乡土风俗、农家生活,画中人物多是乡村女性和可爱的儿童,动物则以家猫、耕牛为多。此外,碎花布衣服、传统年画、装饰性花卉图案等富有民间特色的元素也活跃于画中,共同构成了张培成民间风格绘画的主要面貌。至上世纪末,他的创作再次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风格的作品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色彩鲜艳程度下降、水墨或灰调面貌的作品占据主流。而在表现主题上,作者也从以往的乡土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向。以前的庭院、农房变成了公园、咖啡厅,耕牛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捉昆虫、挑绷绷变成了芭蕾舞、打网球……与此同时,从历史、神话、戏曲等传统资源中挖掘素材描绘出充满想象的画面,形成了张培成既丰盈又统一的创作样貌,也就是我们展览中呈现的主体内容。

张培成(左)与吴洪亮(右)

郎绍君先生在2007年的《舒适而有趣——读张培成的画》一文中写道:“张培成已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题材范畴、精神指向和画法风格,标志着其艺术上的成熟。现在面对的新征程,是如何向深度拓展。……在我看来,追求‘舒适和美感’的艺术也和其他类型的艺术一样,有不同的层次。成熟是一境地,有深度的成熟是另一境地。”十几年时间过去,张培成始终没有中断过对自己艺术的打磨和探索。这次张培成的个展就带有在回顾中呈现新貌的特点。我们既能够看到艺术家整体风格的连续性,又能够看到其中丰富的变化和演进。换言之,他一直在向着“有深度的成熟”不断迈进。从主题上看,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历史味象”“众生三千”和“洪荒幻境”三类。

《五卅运动》素描稿局部

“历史味象”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这部分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尺幅,在整个展览中都十分突出。展出的数幅作品传递了两种迥异的风格。较早的《五卅运动》素描稿(2008年)、《沧海桑田——崇明围垦》(2011年)最终作品都是以水墨表现为主,注重用线造型,兼以墨色和淡赭色渲染,呈现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感。

张培成 涿鹿大战 纸本设色 313×364cm 2017年

展览现场 《郑和下西洋》

张培成 玄奘西行 纸本设色 160×230cm 2022年

近年创作的《涿鹿大战》(2017年)、《郑和下西洋》(2020年)和《玄奘西行》(2022年)则充分显示了色彩的表现力。这些作品在整体上追求壁画的质感,稍早些的《涿鹿大战》用色较重,以红、黑、蓝为主调,显示出历史的厚度。其余三件作品则以偏灰的青、绿、红为主色,显得更加清新淡雅。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创作中大量借鉴了传统艺术的风格和元素。如《涿鹿大战》中的太阳、升龙、飞天等形象明显吸收了楚文化和佛教壁画的因素。《玄奘西行》和《郑和下西洋》中人大于山的处理手法和青绿色调的设计显然受到石窟壁画的影响,而人、马等造型特征又让人联想到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中的形象。广泛的借鉴显示出艺术家对于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更难得的是作者能将传统资源与自己的艺术风格充分融合。画中人物都是写实框架之内的“微变形”,稚拙而不抽象,无论与原始而神秘的楚文化特征,还是源自壁画的古朴造型手法均能契合。在某种意义上,张培成的主题性创作是在用稚拙消解沧桑历史的沉重,用生趣化解宏大叙事的空泛,以野史的笔法书写正史,在作品中制造了一种别样的生意。

张培成 壁画的畅想 纸本设色 180×290cm 2023年

“洪荒幻境”类型的作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艺术家思维从现实向理想的扩展。这些创作既是张培成风格实验的载体,也是其自由精神的延伸。从《女娲造人》(2020年)、《伏羲织网》(2022年)到《壁画的畅想》(2023年),在风格上是将中西壁画传统纳入个人创作的贯通融会,在思想上则是古与今的沟通、人与神的共鸣。事实上,在十多年前的《呐喊》(2012年)和《祈天》(2013年)中就能感受到艺术家对于原始生命力的呼唤。用线勾勒的人体简约而壮硕,他们或高举双臂或合掌膜拜,人群如墙体一般密集而结实。质朴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蕴藏着纯粹而磅礴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召唤式的作品不断进化,最终演化出了张培成的个人宇宙。在《洪荒世界》系列(2023—2024年)、《骑士》系列(2006年至今)、《丛林祥和·温存》(2024年)等作品中,我们发现艺术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创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洪荒世界·矫健》中是原始狩猎中的力量张扬,《洪荒世界·收获》中是桃花源般的宁静美好,《洪荒世界·欢乐》中是无功利性的生命舞蹈,《丛林祥和·温存》中是伊甸园式的快乐沉醉,而《骑士》系列更像是小王子与堂吉诃德的合体,充满了纯真和无畏。

借鉴壁画元素的作品局部

张培成 洪荒世界·矫健 纸本设色 150×360cm 2024年

张培成 洪荒世界·同舟共济 纸本设色 150×150cm 2024年

张培成 丛林祥和·温存 纸本设色 180×290cm 2024年

“众生三千”是艺术家眼中的红尘世界。这些作品虽然可以一并归纳到现实生活描绘的范畴,但内在的丰沛程度超出想象。其中有纯粹的情绪表达型作品,如《欣喜》(2010年)、《沉默》(2020年)、《哀怨》(2022年)等,多以水墨或灰调面貌呈现;有日常生活和感受的记录,如《绿色的风》(2016年)、《埃及壁画变体》(2019年)、《绿色的和弦》(2022年)、《欢乐飘过》(2022年)等,多是色彩明快、格调清新,抒情意味十足,观之令人轻松愉悦;还有类似写生性质的人物描绘,如以《她们》(2022年)为题的册页和《大千世界众生相》(2023年)系列。前作主要表现不同环境下动态、情绪各异的女性人体,后者则是构成意味十足的水墨头像。作品皆显露出艺术家对于周遭生活的盎然情致,不知疲倦地捕捉、挖掘着日常中的别样配方。张培成曾把自己比作一个艺术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着线条、色彩、形式的反复测试,再进行创作。其作品不断变换的图像正显示出一种持续的“实验性”。所有“笔底一挥”的精彩,此前却是反复的推敲、考量与实践。世间可称为艺术的本无“轻松”二字。

展览现场-作品《埃及壁画变体》(右)

展览现场-作品《大千世界众生相》 纸本设色 40×30cm×9 2023年

《大千世界众生相》 纸本设色 40×30cm×9 2023年

展厅中的自语

除绘画外,本次展览还呈现了不少张培成的陶瓷塑绘作品。虽然在内容和风格上与绘画相统一,但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物性,陶瓷质地上的图像具有比绘画更加强烈的原始气息,观之别有一番意趣。

展览现场

张培成曾说:“所谓艺术,好玩就好玩在大家面对同一个东西,每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表达的初始是语言,但表达的结果应该是风格。”应该说,张培成的艺术风格早已形成,但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也并未让人感到过度的模式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始终对不同的对象充满兴趣,甚至对同样的题材也能保持新鲜感。张培成在不同时期曾创作过两幅“大师”主题的作品。一件是1999年的《与大师相会》,另一件是2014年的《与大师同行》。两幅作品在画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着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都有西方的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等艺术大师风格的影子,也都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因素;都以各种植物来营造画面的环境;都在画面前方画了一头瞪着双眼的牛,等等。然而两者的区别更是显而易见,前者在色彩上以橘红色为主调,画面色彩和元素都呈现出明显的民俗特征,是张培成早期民间风格的代表。后者虽然同样色彩鲜艳,但却以蓝色为主调,大量运用渲染技法,呈现出氤氲而浑然的效果。前者以向日葵、竹子等植物来营造环境,后者则以芭蕉等植物为主。整体而言,《与大师相会》就像是一场欢腾热烈的丰收,而《与大师同行》则更像一次热带雨林的休假,格调与气质截然不同。两幅作品中的不变与变显示出张培成艺术发展上的渐变特征。在不同时期以“大师”为题进行创作的行为,既是对过往经典的致敬,也彰显出艺术家向着“大师”而行的心愿。

张培成 艳阳天 纸本设色 125×125cm 2023年

展览现场 作品《与大师同行》

“我不保守,我不懒惰,我一直往前走,享受着这种创造的快乐。”这是张培成最朴实的自白,也是最有力的宣言。我相信,年过古稀的他依然会以一颗“不安分”的心,汲取着“微风”的滋养,体验着“不舍”的乐趣,持续着“不息的变动”。

吴洪亮

2024年3月12日于北京画院

(作者系北京画院院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