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演类音乐综艺的节目 形态融合研究——以《幻乐之城》为例

唱演类音乐综艺的节目 形态融合研究——以《幻乐之城》为例

首页角色扮演幻乐之境更新时间:2024-05-11

关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文章以《幻乐之城》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音乐综艺《幻乐之城》的节目形态,对构成 《幻乐之城》节目形态的各节目元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幻乐之城》的节目形态受到媒介融合的影 响,其在音乐节目的基础上,出现多个不同种类节目形态相结合的偏向。以电视媒体为传播平台,承 载电影和舞台剧的模式,嫁接出具有电影感和戏剧场景的新电视节目形态。

一、《幻乐之城》的节目结构

湖南卫视和酷博特文化联合推出了一档全新原创音 乐综艺《幻乐之城》,它的出现给节目形态几近固化的 音乐综艺打开了新境地。在“内容为主,形式为先”的 竞争理念下,唱演类音乐综艺《幻乐之城》应运而生, 节目前期投入与后期制作都超越了同期其他音乐类综艺 节目,获得好评不断。独特的跨界节目形态一经播出 便受到广泛关注,其融合了不同节目类型,以电视为依 托,以电影为表现形式,将音乐与故事文本结合,通过 表演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幻乐之城》的出现是一次原 创综艺的本土孵化,它在电视综艺同质化、泛娱乐化环 境下脱颖而出。因此引起了笔者对于《幻乐之城》如何 利用原有节目形态孵化新态式的电视节目并延长生命周 期进行研究的兴趣。 电视节目构成整体的各元素之间的安排与组合,是 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对节目编排中结构意识的直观表现[1]。 《幻乐之城》与传统音乐综艺节目在节目结构上形成 差异。 节目类型定义为音乐创演秀,并非单一的音乐演唱形 式,其中结合了表演的形式进行演唱,并去除了传统音乐 节目的竞赛制度,未在节目中设置淘汰环节和晋级制度。 《幻乐之城》第一季整体节目为十二期,每期节目推出四 个音乐故事短片,短片由四位唱演嘉宾和四位导演分别搭 档拍摄而成,节目舞台主要分为棚内幕后制作音乐短片的 表演区域和台前观众与嘉宾的观演现场,两个区域由一条 “幻乐时空隧道”连接。

二、跨界融合的节目形式

( 一 ) 棚内综艺与电影结合

《幻乐之城》节目提出拍摄制作具有电影特点的真人 秀音乐节目,是棚内综艺与电影碰撞而成的一种新形式。 其节目形式源起十分久远,早在20世纪50年代电视与电影 的合作就开始出现。美国电影业为降低制作成本,拓宽传 播渠道,开始制作电视电影。中国开始关注电视与电影的 关系则是从1979年开始,早期电视与电影界的合作初衷是 为了缩减拍摄成本和自如表达影片内涵,电视与电影的关 系在今天依然密不可分。 节目在棚内拍摄时采用电影工业的标准化制作模式, 目的与早期电视电影合作相反,其为了提升节目质感,避 免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粗糙,内容低俗的弊端。棚内综艺节 目效果在追求表达效果具有电影精细质感的情况下,对拍 摄人员、演员的表演、导演切换等均提出了高要求。节目 要求每一个音乐故事短片风格均不相同,但总体标准为电 影质感的精细度,短片表演制作区域采用电影灯光布光方 法。现场布景,音响设备达到影视工业化生产标准,观影 区域使用多个Beam灯打造梦境般的沉浸效果。 同时,由于电影工业制作具有一定难度,对节目制作 有一定专业性方面的要求。在高强度制作的基础上结合实 时的场景化直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节目事故。在增强节 目观赏性、可视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各节目元素之间的 关系,也成为了一项新的挑战。

( 二 ) 音乐与舞台剧表演

《幻乐之城》中涉及的表演是对唱演者总体能力的考 核。在场景化直播的录制下,演员有的任何瑕疵都会被放 大,其中自我表情管理和与整体摄制组的配合被视为重要 的部分。剧场实践是对戏剧艺术的再分割,剧场表演包含 着演员对表演内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创作出合乎正常事 物发展轨迹的作品,舞台表演需要演员肢体、姿态和情感 上的和谐,而在第十期唱演嘉宾朱一龙演绎的作品《让我 留在你身边》中,朱一龙扮演生活乏味却时刻需要保持微 笑的小丑,遇到一个卖花小女孩带给了他生活之光。由于 扮演小丑需要在脸上画满油彩,他在歌唱时表演小丑内心 变化需要精准的肢体语言配合传递情感。在《幻乐之城》 的舞台上,唱演者演唱中的主题阐释也通过具体表演外化 出来,二者互为情感补充,打造沉浸式观演氛围。

三、沉浸式的节目视听元素

( 一 ) 去剪辑化的实时唱演画面

《幻乐之城》采用“一气呵成、一镜到底无NG”的形 式作为卖点,使节目在一众综艺节目里脱颖而出,节目分 为台前现场观演,台后实时实演实拍两个部分。 内容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元素,形式则是节目的外 在表达。孙宝国认为 “不同的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 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2]。《幻乐之城》节目组在 音乐综艺的基本规律上秉承音乐剧的原则,采用场景化直 播的形式。在节目中,内容与形式互为补充,既相互依赖 又相互影响。这种去剪辑化的形式满足了受众所需的真实 感和代入感,也使常规节目制作流程透明化,改变受众的 “审美疲劳”。《幻乐之城》以场景化直播的方式拉近受 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还原综艺节目中的艺术真实。在任 素汐演绎的《时光机》中,由于饰演父亲的演员需要在规 定时间内赶到下一场景中,在赶场的过程中不慎提前了两 秒钟,导致短片出现穿帮的问题。这一失误虽是短片的美 中不足,但紧紧扣动了观众的神经。“棚综+纪实”的方 式弥补了综艺节目同质化的缺陷,同时,“遗憾的艺术” 是另一种幻乐之道,满足受众对于新鲜感的追求。

( 二 ) 梦幻般的舞台设计

舞台的视觉系统是一个体系化工程,调动大众情感是 《幻乐之城》沉浸式舞台设计的目的和标准,周宪指出 “视觉文化当下的发展趋势是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 倾向于高度的视觉化”[3]。可见可视性与视觉理解及其解 释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 舞台灯光需要配合音乐节奏切换,场景设计为营造节 目氛围服务。在短片《听爱》中,为表现时间和天气变 化,模拟黄昏、夜晚的转换,暴雨、闪电的效果,灯光师 使用48盏灯进行光效的设计和搭配。同时,在台前观演部 分,通过舞台布置,以灯光辅助提升节目美感。台前舞美 使用形似音乐殿堂穹顶的造型,戏剧式的光影设计模拟 太阳平行光使光斑洒在观众席,主背景灯光显示为玫瑰 金色,使舞台有金碧辉煌的质感;在观影环节使用冷调蓝 光营造夜晚繁星的效果,能使观众视线聚焦于音乐作品本 身。《幻乐之城》在视觉文化语境下,为观众带来直观的 视觉震撼,展现独特的剧场艺术。

四、节目整体思考

《幻乐之城》受到综艺节目形态多元化的发展倾向影 响,在借鉴传统的电视音乐综艺单一唱作的模式下加入影 视表演。在其内容上具有包容性,同时强调参与感和互动 性,彭渊认为“《幻乐之城》是构建完美融合电影、电视 与音乐的创演大秀”。根据节目的具体需要将各电视节目 元素进行有机排列组合,发挥各节目元素的最大优势,使 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效应。

但综艺节目口碑与收视率之间难以平衡的现象屡见不 鲜,《幻乐之城》节目制作精良,注重电视节目的“工匠 精神”,但对节目话题度关注较少,且由于节目尝试化繁 为简,去竞技性的节目环节丢失了部分综艺节目中的紧张 感和危机感。除去大多数情节紧凑,制作难度大引人关注 的音乐故事短片,一些短片由于内容平缓,仅依靠节目自 身的不确定性和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吸引受众,难以维持收 视热度。在迎合受众偏好的同时处理好大众与文化的平衡 关系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关键问题,调整好良性互动关系才 能取得发展和进步。

《幻乐之城》的节目形态体现出了电视综艺不同节目 形态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多元艺术形式的跨界融 合、精益求精的工业化制作是《幻乐之城》节目的亮点所 在。节目打破了电视节目传播空间和电视节目形态之间的 界限,拥有高质量的节目表现力。同时,解决节目关注度 与口碑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问题,有望在未来看到先进的 电视节目制作和研发体系能与市场运作和市场鼓励机制相 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孙宝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分析[J].现代传播,2009 (5):62. [2] 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J].现代传播, 2007(2):61. [3]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