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虎威 以坚韧不拔之志攻坚头号工程 以移山填海之力再造产业格局

重振虎威 以坚韧不拔之志攻坚头号工程 以移山填海之力再造产业格局

首页角色扮演虎威皓月传奇更新时间:2024-05-11

深中通道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引桥桥墩从中山向东部延伸。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2月25日,西部产业园灯都智造基地集中动工仪式在中山市古镇镇举行。叶志文 摄

3月23日,三乡镇2021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体签约暨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三乡镇琅环湖科创园举行。叶志文 摄

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望从翠亨新区突破。叶志文 摄

中山火炬区不断强化大湾区科技战略节点建设,扛起高质量崛起的使命担当。 叶志文 摄

伶仃洋畔,风光无限。

2021年6月17日中午12时,经历约12个小时连续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世界上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首座主塔完成封顶,伶仃洋大桥正式由下部结构施工转换至上部结构施工。海上,由钢箱梁组成的“长龙”一头连接着形似“鲲鹏”的西人工岛,一头随着钢箱梁架设施工推进向西延伸,最终在中山翠亨新区登陆。

南海浩瀚飞蛟龙,东西两岸架彩虹,登高远眺太平洋,伶仃洋上唱大风……两年前,来自深圳和中山两地的文艺创作者,来到位于翠亨新区的深中通道工地采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让他们看到了翠亨新区一桥牵手深圳、隔江比肩前海的未来。

如今,伶仃洋上“长龙”雄姿初现。从翠亨新区上空俯瞰,高端项目、重大平台建设一片热火朝天。近日,翠亨新区南部片区一个月内推出了四宗土地,总面积超2000亩、总投资超600亿元,其中三宗地在6月23日顺利摘牌,中山新濠雅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山德承投资有限公司、合肥万科瑞翔地产有限公司和深业泰然置地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分别竞得文旅生态城、湖畔科创产业园和码头片区项目地块。这些投资的背后,是包括国际娱乐巨头新濠国际、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等在内的知名企业。

与前海对望,深中通道架起了珠江东西两岸乃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山提出了全新的发展逻辑:打造“3 4”重大平台,举全市之力,将这项战略作为“头号工程”推进。翠亨新区,就是其中“3”核之中的重要成员。

6月11日,中山市重大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召开2021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中山市委*赖泽华在会上强调,要把重大平台建设作为决定城市未来综合竞争力的“胜负手”,以坚韧不拔之志,以移山填海之力,坚决打赢“头号工程”攻坚战。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迎难而上

破解土地碎片之困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号角。

2020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山向全市上下发出扛起历史责任、奋力攻坚克难,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号召。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山意识到,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前瞻意识,胸怀“两个大局”,充分认识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充分认识国内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马太效应”“虹吸效应”愈加凸显,在攻防两手的娴熟运用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实现攻守易势。

进入滚石上山的关键期,中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全力破解全市面临的土地碎片之困、产业升级之困、交通瓶颈之困、队伍建设之困。

回过头来看,在历经40年改革开放、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时刻,这次会议不仅系统地梳理出历史难题和发展瓶颈,更提出了下定决心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决心和魄力。在这次会议上,中山解决了再出发、解难题的意识和决心问题,也提出了系统性、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9个月后,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实施重大产业平台“头号工程”,明确“三年定格局、五年大突破、十年成示范型”的总目标。

重大平台对于中山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山市重大平台建设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对此有个明确的定义:作为中山代表“国家队”出征的主阵地、主战场,重大平台是落实省委赋予中山“三个定位”的重要举措,是协同推进“双区”建设的具体抓手,是中山走向大桥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战略举措,是重振中山虎威的突破口,是破解“土地碎片之困”的关键一招,是全市发展的希望所在、动力所在、未来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山必须把握关键、系统推进,全力推动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实现大突破大提升。

从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九次和十次全会所释放的信号来看,这座城市在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已经非常明确:共建“一核”主引擎,瞄准的是要发挥区位优势,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重点承接好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深圳高科技产业;共建“一带”主战场,聚焦的是加快融入沿海经济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强化与重要支点城市交通对接;携手“一区”共筑生态屏障,强调的是巩固提升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产业共建、社会共治、生态共享、发展共赢。

格局重塑

再造两个产业新中山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逻辑。

在全球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主动去泡沫、调结构必然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在全市上下迈出“重振虎威”第一步之时,中山提出勇探“盲区”、开拓“难区”、当好“战士”“勇士”的口号。

这是对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的摒弃,也是对畏难却步、瞻前顾后心态的突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山提出一个破解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队伍建设等“四个之困”的系统性方案——推进实施重大平台“头号工程”:加快推进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三个核心平台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四个万亩级产业平台前期工作,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重大平台的样板。

纵观中山近年来的发展,这一思路在近两年的行动中有所印证。

从2019年起,中山先后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引进大科学装置,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入和留住更多高技能人才,激活城市创新发展活力;2020年,中山提出“产业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科学划分”,对城市各个区域和产业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其中,东部片区将重点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中部片区实施“强心战略”,依托岐江新城,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区首位度;作为传统制造业集聚地的西部片区则规划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目标为打造湾区西部重要产业发展平台和新增长极。

从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产城空间优化思路逐渐浮出水面。

从发展规律来看,破解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队伍建设等“四个之困”并非一日之功,这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再造工程。

打造重大平台对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市来说,是对产业基础再筑牢的过程;对于一个奋力破局的城市来说,这是对传统发展逻辑的重塑;对于一个正迎来历史机遇的中山来说,这是对发展活力和发展优势的再激发。

七大产业平台的任务,是“强力支撑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即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改造升级,努力实现新增一个产业中山、改出一个产业中山——也就是再造两个产业新中山。

七大产业平台的版图,根据“东创、西强、南育、北拓、中优”这条脉络布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山瞄准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在东部,做好环湾创新发展带,对接广深高端资源;在西部,优化提升优势产业升级带,打好专业镇的下半场转型升级仗;在北部,利用土地存量和后发优势,引进优质大项目;在中部,发展大科学装置,把科创短板补起来;在南部,做好跟珠澳的衔接,再造南端的一个城市门户。

在这样的布局下,一个承接深圳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精准引进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龙头和先进制造项目的集聚区,呼之欲出。

从2021年开始,该市集中力量开展重大平台建设。根据规划,中山将谋划布局七个重大产业平台,总规划研究面积78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四成左右。当前,中山正集中力量打造连片面积超过450平方公里的珠江东西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包括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等片区,这也是大湾区环深圳城市最大的产业平台。

这样的力度,在大湾区城市中也是少见的。

再闯新路

“头号工程”攻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一场全新的产业格局。

重大平台是中山参与湾区竞争的“胜负手”。这场产业空间优化升级的发展逻辑,不仅涵盖了中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思路,有该市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决心,有加快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家电、家具、五金、灯饰等产业转型的新路径,也有完善城市配套、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雄心。

“3 4”产业平台的“3”,是中山城市“三核”,从东部向中部拉开一个城市发展新中轴。

在火炬开发区,一场推动高新区扩容提质再出发的行动正在全面铺开。按照目标,火炬区将接续推进创新主体倍增计划,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到2024年,跻身国家高新区25强。

翠亨新区则全面融入“双区”建设接轨深圳,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一体规划设计,统筹建设管理,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参与湾区建设的主阵地。

岐江新城的定位是中山“城市之芯”,通过统筹石岐、东区、港口等片区开发建设,打造城市未来新客厅,提高城市中心首位度。

“3 4”产业平台中的“4”则聚焦先进制造,目标是打造中山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根据规划,为承接深圳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每个平台聚焦1个主导产业,精准引进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龙头和先进制造项目,做优“中山制造”品牌,引领带动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从专业镇经济到平台经济——在重振虎威的路上,中山再一次找到了工业强市之路,再一次搭建了产业发展的新框架、力争闯出产业升级的新路子。

中山市重大平台建设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头号工程”摆在首要位置,瞄准长远发展所需,横下一心、真刀真枪破解“土地碎片之困”,下定决心打造承载5000亿级、万亿级发展体量的重大产业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中山要快马加鞭、提速增效,在区域竞合中迈开大步,在政策窗口中抢占先机,全力向上争取政策,提高平台能级,全面提升中山在全省乃至全国大局的分量和地位;要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善于胜利,统筹处理好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长远发展与眼前发展、行政藩篱与财政压力等关系,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更要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重大产业平台攻坚战。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中山只有坚持团结拼搏苦干实干不动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确保“头号工程”攻坚战攻出气势、攻出成效、攻出一片新天地。

中山“头号工程”大事记

2020年1月,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召开,向中山全市发出“重振中山虎威 加快高质量崛起”号召,明确要破解“四个之困”,建设大平台大园区。全会报告称,只有打造大平台,才能承接大项目、引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2020年10月,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实施重大产业平台“头号工程”,明确“三年定格局、五年大突破、十年成示范型”的总目标。

2020年12月,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山—深圳政企交流对接会在深圳举行,在展示推荐环节,中山重点对全市“3 4”重大产业平台建设规划及中山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进行推介。

2021年1月,中山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将新增或盘活用地不少于3万亩,包括整备1000亩以上的连片产业用地不少于7块,其中2000亩以上的连片产业用地不少于4块。

2021年2月,中山市委*赖泽华率队到广州,拜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汇报中山去年有关工作成效,就中山重大产业平台建设、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等工作,寻求上级部门指导与支持。

2021年3月,2021年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透露,“3 4”产业平台总规划面积超过700平方公里,占中山市总面积四成左右。

2021年6月,中山召开的重大平台建设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透露中山正狠抓城市设计编制、土地整备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筹备方案谋划等各项工作,高水平打造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大平台。

一线走访

翠亨新区:

以创新之力撑起湾区时代发展广阔天地

490米!

这是翠亨新区南部片区即将崛起的城市地标新高度——6月11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一则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这个编号为G28—2021—0029的地块上,未来将出现一座490米的高层建筑,也就是跟北塔项目遥相呼应的南塔项目。

这是翠亨新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高度——从5月18日公开出让的文旅生态城、码头片区“未来之门”、湖畔科创产业园项目地块,到此前的北塔项目,这个区域将勾勒出“上市公司 企业总部 科创产业 高端服务”的产城空间,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智创中轴线愈发清晰。

对标一流▶▷打造面向大湾区城市客厅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城市智创中轴线布局总面积超2000亩、总投资超600亿元的产业平台和高端配套,这在中山近十年产城空间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6月23日,文旅生态城、码头片区“未来之门”、湖畔科创产业园项目地块集中摘牌,投资方或者合作方都有大有来头:文旅生态城项目背后是国际娱乐巨头新濠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和香港主板上市企业雅居乐集团,矗立“未来之门”的码头片区项目由合肥万科瑞翔地产有限公司和深业泰然置地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湖畔科创产业园项目由中山德承投资有限公司竞得地块,竞得方将携手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在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领袖),在该地块上建设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

在横门水道到伶仃洋之间,翠亨新区南部自西向东划出了一条智创中轴线。这是外界对翠亨新区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的评价与认可。大型央企、深圳国企、知名港澳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子翠亨新区,是对翠亨新区区位价值的认可,是对中山重大平台战略的认可,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前景的认可。

一个全新的创新发展故事将在翠亨新区得到充分的演绎。而讲述这个创新发展故事,中山市在翠亨新区用了一个全新的逻辑。

改革开放40年,以专业镇经济为主要路径的中山完成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进程。迈入新阶段,中山顺应大湾区建设趋势,提出城市向东发展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山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打造面向大湾区的城市客厅和窗口门户的希望,放在了翠亨新区这片热土之上。

未来已来▶▷崛起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地标

在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中,支持翠亨新区建设作为其中的重点有专门阐述。按照规划,翠亨新区将打造为涵盖科创研发、健康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业、生态居住、交通枢纽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成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载体。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一则《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0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针对省人大代表梁士伦关于提请省支持中山翠亨新区发展的建议进行了答复。答复中有几个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望从翠亨新区突破。答复提到,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部署,就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翠亨新区与港澳创新合作、规则衔接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协调,促进翠亨新区高质量发展。

翠亨新区有望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答复提到,将结合自贸区政策复制推广,继续支持翠亨新区发展建设,推动翠亨新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翠亨新区人才高地建设迎来新契机。答复提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包括积极落实税收政策优惠,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从上面的答复中,我们可以找个有关翠亨新区未来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协同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未来已来。以创新之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崛起新地标,翠亨新区智创中轴线雏形初现。期待这片“创新脊梁”,撑起中山奔向湾区时代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线走访

火炬开发区:

为中山“头号工程”建设树标杆

近日,国家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火炬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活动仪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揭牌。

这是大湾区检验检测检疫领域的一件大事。一个检验检测检疫领域的“国家队”,把在大湾区的布局放在火炬区,如此重量级的部署,对中山乃至大湾区来说都影响深远。

由大湾区研究院落子火炬区这扇窗,追溯过去一年来在火炬区发生的几件“大事”,一场有关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重塑逻辑被串联起来——这也是高新区发展的起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三十而立▶▷坚持做好“高”“新”文章

在党的领导下,建区31年来,一批批建设者以意气风发的创业激情、舍我其谁的创业勇气和锐意进取的创业胆识,将一片荒地滩涂建成了一座充满创新活力、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环境优美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火炬区不断强化湾区科技战略节点建设,扛起高质量崛起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做好“高”“新”这两篇文章,强化创新“主引擎”作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十而立再出发,在党的领导下,火炬人坚守“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理念,全速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为中山“头号工程”建设树立标杆,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站在“三十而立”新发展阶段,火炬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能力、备战冲刺?中山市委副*、火炬区党工委*陈文锋提出,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先进制造强区不动摇,坚持团结拼搏、苦干实干不动摇,再创一个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努力做新时代的开创者、引领者。

2020年上半年,火炬区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推出“黄金四条”,目标是让企业“满血复活”;到“3·28”招商引资洽谈会,火炬区引进8个含金量高的产业直投项目,随后掀开政银合作新篇章,与国字号四大行推出政银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400亿元联合授信。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建设受到严峻考验。彼时,火炬区正在酝酿研究一系列“暖春计划”,大规模“抗疫贷”、推动复工复产“黄金四条”等举措,引起《人民日报》头版关注。

不为人知的是,当时火炬区还撬动了重塑产业版图的另外一端:住改工。把健康基地一片200多亩的住宅用地,改为健康小镇的工业用地。

根据当时的地价,火炬区住宅用地1亩地的价格接近1500万元人民币,而工业用地仅为70万—80万,两者相差18倍之多。

按当下的收益逻辑,住改工多少有点“吃亏”。但这个国家级高新区,要为更长远的布局考虑。尽管面积不大,但释放的决心却很坚定:哪怕是在经济生产最严峻的时刻,也要为工业发展挪空间、树牌子。

攻坚2021▶▷拿下“项目王”实现多领域突破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火炬区党政班子启动了跨城调研。

据公开报道,由陈文锋率队的代表团曾密集拜访北京、深圳、厦门、成都、长春、杭州、苏州等多地部门、机构和企业,其中涉及的企业不乏腾讯、南粤集团、海尔集团、东华软件、猫眼娱乐这样的“大腕”,而“大院大所”不乏中科院、中国检科院、长春理工、北斗应用研究院、南方医科大、暨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推动了包括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二期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消化病诊疗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等在内的创新平台建设。

上述这些行动,在今年开始陆续落地。

今年“3·28”洽谈会期间,火炬区拿下多个“项目王”:单个项目最高产值将达500亿元,为中山历届“3·28”项目产值之最;4个国家级重磅平台同时入驻,“国家队”进一步壮大;中山首个硕博联合教育培养研究院落地,人数规模逾千;10亿元以上投资签约项目有3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占全市签约项目43%;再次落地一个一类新药项目,产品有望成为国际首创……在党的领导下,火炬区在“攻坚2021”征程中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在六大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2021年5月26日,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正式揭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分别出任名誉院长和首任院长。

回望过去,是改革开放赋予火炬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光荣使命,是敢与皓月争光辉的“火炬计划”给了火炬区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展望未来,有了千千万万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奋进者,火炬精神、火炬动力就能继续传承下去。

火炬精神,为中山改革开放发展史留下了鲜明的精神印记,成为中山创新火车头的标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火炬人重整行装再出发:火炬区的未来从来都不是等靠要,火炬区的未来靠的是一往无前的使命担当和火炬精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