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唐宫夜宴》定妆照
《唐宫夜宴》火了,火得猝不及防又有据可循。不仅带火一个节目,更带火了2021河南省春晚。据悉,整台晚会节目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大年二十九 (2月10日) 19点30分,由河南卫视首播。
从立意到呈现,《唐宫夜宴》没有一股“推给你看”的自顾倨傲,却带着几分“邀你同赏”自信喜悦。除了5G AR技术将虚拟与现实无缝对接所营建的美轮美奂,以及将中国古典舞做当代演绎的守正出奇,观众更看到了一种久违的舒展,好整以暇且优哉游哉。从14位饰演唐朝女乐官的演员们身上,见得盛世应有的雍容气度,以及小儿女情态合该的俏皮可爱。更见得对节日节目欢乐属性本真的因循,和对“互联网 ”时代融媒体传播规律的尊重。
《唐宫夜宴》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视频发布截屏
“一群嘎嘎的小胖妞们叽叽喳喳去赴宴”
2021年元旦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郑州歌舞剧院的编导陈琳“喜提获奖证书”,她在朋友圈中晒出了《唐宫夜宴》一套九宫格定妆照,居中的证书图片表明该剧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提名。
郑州歌舞剧院选送作品《唐宫夜宴》获奖提名证书
她介绍说《唐宫夜宴》首演于2020年10月16日,河南洛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现场。据了解,中国舞蹈“荷花奖”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舞蹈类评奖活动。
青釉伎乐俑,瓷器,隋代,共9件,高21-21.5厘米,底径7-7.5厘米。2008年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置度村M8隋墓出土。由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现在安阳博物馆内展出。图自河南博物
古都洛阳,曾是大唐“东都”。清末民初,在这里出土的“唐三彩”(唐代盛行的一种釉陶)正是启迪陈琳创作《唐宫夜宴》的灵感之一。在接受省内媒体采访时,她介绍说一组色彩艳丽的“唐三彩”唐俑,“多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而河南省博物院展柜中陈列的一组静态的乐俑,鼓乐吹笙的造型,更让她有了“假如让她们活起来,会给今天的人们讲述什么故事”的想法。
张盛墓出土彩绘乐伎俑,陶器,隋代文物,一组共8件,高17~19厘米,1959年河南省安阳豫北纱厂张盛墓出土。 图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俑,也是偶人,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丧葬中较盛行的随葬明器之一。陶俑取代活人殉葬,本就是文明的进步。而说到乐俑造像,再没有《诗经大序》有云来得更形象,“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唐三彩中武士俑、天王俑和肥壮丰满的马、骆驼等,充分表现了国力强盛,而从脸部稍胖、体态丰满的女俑,则可以看出唐朝人以胖为美。
穿行文物间 《唐宫夜宴》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视频发布截屏
故事构思逐渐成型: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群嘎嘎的小胖妞们叽叽喳喳地去赴宴,这便是《唐宫夜宴》,原名《唐俑》的主题故事。“我们初衷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家乡文化。拿传统文化形象为创作元素进行编创,用舞蹈来呈现盛唐气象,同时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感。”陈琳说。有了具体的造型感后,她便想为这些女乐官们赋予生命和性格,“这些小姐姐们,有的撅起小嘴,有的在耍弄小心思,都结合了当代人的视觉审美,去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
定妆照
“古典舞对于舞蹈界而言,本来就非常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怎么突破以往的古典舞?如何能让老百姓看懂这个节目?”受唐代风尚影响,演员扮靓先要扮胖——盛唐女子丰腴的体态,决定使用垫了海绵的特制戏服来实现,但露在外面的脸部妆容,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让身材苗条的舞者们出现肉嘟嘟的脸孔。陈琳曾专门找化妆老师设计妆面,休息时她吃了几个葡萄,就在三颗葡萄入口,她发现自己一边脸被撑起来了,“我当时浑身汗毛都起来了,一下子就找到这个点”。后来,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葡萄被棉花球代替,演员们的两腮要塞进特制棉,以营造肉嘟嘟。
定妆照
除了这点“负累”,每位演员光头饰就有八件,两斤重的发卡戴在头上,活灵活现的背后着实可不轻松。14位演员一大半都是90、00后,她们决心演好这群女乐官给皇帝伴宴路上的故事。《唐宫夜宴》共分五个段落,演出时长长达7分01秒。在陈琳看来,这些乐官都是豆蔻年华,年轻俏皮,舞蹈动作和韵律都要往年轻化上走,“要欢快活泼”:时而低眉顺眼,时而颔首架肘,时而又弄姿扭胯,在列队碎步行进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推挤,这并不是舞台上混乱的NG,反倒显出一派童真谐趣。
湖面为镜理红妆 《唐宫夜宴》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视频发布截屏
《唐宫夜宴》第三段是讲这群女乐官路过一汪湖水,“那时照个镜子并不容易,姑娘们就都挤在湖边整理姿容,这也最见得少女情怀。”其中,吹笛子的独舞,表现了她们在见到皇帝前对家乡故人的思念。而双人琵琶舞,则体现了姐妹情谊。最后集体“照镜子”,则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唐宫号角响起,小儿女态的调皮可爱便要收敛起来,她们排着队走进宫墙,在大殿上表演给皇帝和今天的观众……演出结束,乐官们逐个定格,有位小姐姐回眸一笑,“我们想表达的是大唐盛世虽已经远去,今天的人们不要忘记过往悠久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瑰宝。”陈琳说。
吹笛子的独舞 《唐宫夜宴》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视频发布截屏
国宝、国风、国潮,“熟悉的陌生感”
“电视晚会一定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它有一定的娱乐性。今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调性就是好看、好玩,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温暖。” 晚会总导演陈雷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介绍说,节目《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同名作品改编而来,“我们先就看到了这个作品的诙谐幽默,这样的舞蹈作品并不多见。同时,它又是河南本土制造,上河南自家春晚不遑多让。本次河南春晚主题就是展现黄河文化,这就涵盖了中原文化甚至华夏文化,这个节目也符合定位。”
“改编后的‘唐宫夜宴’大概就缩短了一分钟,原有节目之上并没有大的调整,我们用电视化表达给它做了二次包装,利用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演员们在舞台录制了一遍,又在棚内录制了一天,最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合成。我们运用了5G 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陈雷说。
穿行名画间 《唐宫夜宴》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视频发布截屏
为了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同时,去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陈雷说这回节目的一大创新是加入了国宝、国风和国潮。一系列国家级文物宝藏——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唐三彩、《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山东徐敏行墓壁画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元素,把《唐宫夜宴》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奇妙夜”。唐俑们“活”了起来,穿行在博物馆的一隅,穿梭在各种文物之间。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看到很多河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的显示;一个转身,她们又走入国风韵味十足的山水彩墨中国画中,这里面隐藏着历代名画的影子;再回到池塘边、舞台上、盛唐的宫殿中,感受不同唐俑鲜活的人物个性和大唐盛世的氛围……
“观众会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穿戴造型看,一看就是从千年唐代走来。但她们身上个性化的一面,又和当下的人们毫无二致。”陈雷认为做电视没法按照严苛的历史记载去做综艺节目,而是要‘避重就轻、以小见大’。“从陈列文物的博古馆到陈列字画的美术馆,观众可以感受到一股国风扑面。所谓国潮则是一种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动漫感,你看最后的宫殿,虽然富丽堂皇有唐代元素,但更像是网络游戏制造的二次元世界。”
“不仅是一个舞蹈,还加入了国宝、国风、国潮,其实就是想呈现一种‘融’的状态,而‘融’有时候比跨界更难。”陈雷介绍说不只是《唐宫夜宴》一个节目,此次整台河南春晚都融入了“融媒体 ”概念,“包括太极表演《天地之中》,我们也把太极文化和当下的大国制造‘飞天梦’结合起来。”此次河南春晚弱化了主持人串场的概念,放大了节目本身。
《天地之中》剧照 图自河南卫视公众号
“整台晚会策划的时候,我们就带入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当初真是没想到现在‘出圈儿’出得这么火爆,但一开始我们就是冲着‘破圈’去的。”陈雷回忆说,从这两年的“双十一”晚会到B站春晚,他发现电视晚会原来的结构太过模式化,网络晚会‘拆条’的概念更明晰。“每个节目做得好,电视播出之后拆条放到互联网上,会吸引更多的受众,甚至是那些早就不看电视春晚的受众二次回看,多次传播。” 据说为了这台春晚,河南广播电视台调动全台宣传,大屏播出时在河南卫视,移动端则在河南卫视、民生频道、都市报道等8个快手账号,比大屏提前半个小时播出。
“电视不是窄众艺术。我们媒体人,最怕的就是陷入到一种自娱自乐,我们做的是接地气的群众文化。现在大家想得很明白,做节目歌颂人民,更要让人民爱看。‘老少皆宜,喜闻乐见’,是台领导经常给我们提醒的八个字。”陈雷介绍说,河南春晚能取得广泛关注和好评,有赖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各部门不再各自为战,而是通过竞聘,大家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协同合作。”
据了解,2020年金秋,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是集图文、音频、视频、多媒体于一体的广电全媒体宣传平台。全台各频率频道广告资源、各类新闻的发布、活动举办相统合协调,实现"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的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河南广播电视台统一合作对外窗口,形成河南广电对外联络的一张品牌名片。另据悉,截至目前,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已得到全国网友超5亿的点赞与浏览量,不少观众纷纷表示看不过瘾,特别想去河南博物院一睹文物风采。
(河南卫视供图,部分图片取自受访者个人以及供职单位社交平台)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亮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