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地形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军事学科。
古代将军家学中,对于地图地形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也就有所谓的必经之路概念。
所谓关隘,就是在必经之路上的某个节点,这个节点是避不开的。
或者说,避开这些节点所付出的代价,会远远超过其攻击这些节点的成本。
其实,现代卫星地图、地形图很直观的能感受到这些。
襄阳,也就是一个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
进攻长江防线,想想是一个必须的进攻点。
或者说,打下襄阳以后,其后续进攻会更容易。因为襄阳是汉江上的重要节点,无论是从关中出来,还是从中原,只要想利用汉江,就必然不可能绕过襄阳。
因为襄阳城正卡在最关键的节点上。
难得的两个山脉中间的平地,更关键的是一条大河穿城过,而这条大河最后进入长江。
这里要在科普一个知识点,就是古代战争的后勤,其难度是远远超过现代战争的。
这里引用知乎@醉剑狂生的一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463476734
综上所述,古代粮食的运输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陆路运输,哪怕是仅仅七天的路程,都会消耗近一半的运输物资。而作为替代方案的海运虽然十分便利,但也有着种种限制。
所以大军行进路线,一定要便于军粮运输,这个是最最最基本的条件。
回到襄阳的地理位置,如果自北向南进攻,其东线跨淮河、长江防线。而西线,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汉水,顺流而下进攻武汉。
江汉平原就是没有天险了。
汉江是很好的运输通道,顺江而下非常方便。
如果不占襄阳,就要跨越山区,大军本身行进困难,而后勤补给更是困难重重,这个也是任何一个军事将领在考虑进攻路线时候必须要选择的点。
这个是一个城市,那么那些纯粹的某个关口又是为什么一定要打?
这里我们看看山海关。
在燕山山脉和大海之间,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在这个走廊最狭窄的地方,就是山海关。
如果东北的渔猎民族要进攻汉文化圈农耕区,不过三条路。
绕行张家口,这距离远,也有张家口作为重要节点城市。
或者穿越燕山山脉中的数条小路,比如著名的古北口也只一个重要关口。
最近的,就是顺着山海之间的狭长通道,过了葫芦岛,山海关就进入农耕区,路短好走,当然就要打下山海关。
所以,绕行,风险大,难度大,成功几率太低。
历史上有没有成功案例?其实也有。
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的经典战列。
考虑霍去病本身绕行也是避开的巴丹吉林沙漠,同时也是先到居延海,然后回击酒泉。
霍去病属于轻骑无负担长途奔袭,一路走得草原路线,全骑兵,全精锐部队,以战养战,沿途通过对游牧部落的掠夺来保证补给,并且还有天生的人形GPS加成,这个也是属于战术奇迹了。
这种战术奇迹,后人几乎不敢模仿。
就算是霍去病,其实也是为了夺占嘉峪关,控制河西走廊。
所以,那些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真就是不是说想避开就避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