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40亿年前,在火星和地球的童年时期,相比荒凉、有毒的地球,火星曾是一颗温暖、湿润的星球。
哪怕是在今天,隐藏在火星沙尘之下的痕迹也充分说明:火星的表面资源丰富,地下蕴藏着充沛的冰冻水、矿物质,这些都是文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
不久的将来,火星上将出现火星人——我们地球人类,将前往火星定居。
但是如今的火星,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
这颗与我们毗邻的太阳系第四颗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表面积相当于地球的陆地面积,重力约为地球的2/5。
它自转一天是24小时39分35.244秒,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它也有四季,但是表面温度有从冬天的-133℃到夏天日间将近27℃的跨度,平均温度大约为零下55℃。
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非常干燥,这层稀薄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占95.3%,氧气含量仅0.15%。这里也有高山、平原和峡谷,整体上是一颗沙丘砾石遍布的沙漠行星。
地球人看一眼也大概就能明白,在火星求生会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在这样的环境中,1个人生活549天,2015年在电影《火星救援》里,男主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 饰)却做到了。
这并不完全是科幻,要知道《火星救援》这部电影是获得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全力支持,由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Neil DeGrasse Tyson亲自站台拍摄宣传片,在空间站首映的影片。它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得到科学家的论证。
有朝一日,普通人类如果也能够登陆火星,人们将如何顺利地展开吃穿住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科学家的讲述中,已经越来越具象——
住|用封闭的家抵御外部“险恶”
2019年春天,中国宣布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落地甘肃金昌市。该基地整体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5平方公里,包括总控舱、气闸舱、乘员舱、生物舱等九大舱体,可真实模拟航天员在地外训练和地外生存情况。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服责任总设计师李谭秋透露,下一步,我国将以“火星1号基地”为基础,在中国航天员中心技术指导和支持下,建中国首个航天地外生存实训基地,投入到探月球、探火星等中长期科研训练任务及科学实验中,并将在合适的时候对公众开放。
而在2015年,为准备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2015年,美国太空专家曾在一场闭门研讨会上达成共识,认为NASA可能在2033年把宇航员送入火星轨道,2039年派人登上火星), NASA开始了历史上最长的“隔绝实验”:6名参与者(3男3女组成的团队中,除一名法国太空生物学家、一名德国物理学家外,另外4名美国人分别是飞行员、建筑师、医生兼记者、土壤学家)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北坡、一个与世隔绝的圆顶屋里生活了整整一年,以模拟将来的火星岁月。
“金昌地形地貌独特,拥有与火星表面极为相似的地理地貌环境,适合开展航天员地外生存训练。”李谭秋分析称,金昌地势南高北低,山地戈壁交错,气候干燥,全年多风,昼夜、四季温差较大,可最大程度还原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存感受。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先生告诉钱报记者,模拟火星环境的实验,在哪里做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地球上,肯定找不到跟火星环境类似的地方”。
美国当时把模拟训练地放在冒纳罗亚,应该是能够制造一种视觉上的相似,火星上多含有氧化铁,是一颗红色星球,冒纳罗亚火山区也是这样的色调。
火星上表面有这样几个特点:
大气压只有地球0.7%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几乎没有空气;
火星相当寒冷,平均温度为-55℃;
人类探测器拍下来的火星图片,常常是一张“朦胧照”,那是因为火星环境非常干燥,经常有沙暴;虽然探测器曾经发现火星地下有水冰,但是是泥土和水冻在一起的,不容易加工;
同时,太空对火星的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健康危害非常大。
焦维新说,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首先需要一个封闭的家,能够避免外界的险恶环境,安全地度过一个个火星日。
NASA隔绝实验所建造的住所,是一个直径约11米、高约6米的圆顶小屋。参与者拥有自己的小房间,可以放下一张轻便小床和桌子,日常有类似奶酪粉和金枪鱼罐头的食物。他们平时与外界的联络只限于电子邮件,而且将人为延迟20分钟,以模拟太空通信。
吃|“昨天的咖啡会变成明天的咖啡”
如今货运补给飞船可以给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提供丰富的新鲜食物,因为空间站距离地球不到400公里。
然而到了火星上,人们就不能依赖地球的食物供给了,因为目前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人类“快递”运输时间至少需要9个月。
所以为了使人类在火星上生存,人们需要种植庄稼,作为持续的食物来源。
在近地轨道,生菜是太空中供给最充足的农作物。2014年,宇航员种出了红生菜,这标志着太空种植系统首次成功。
目前火星表面没有湖泊、河流或者海洋,移民火星,人们必须有自己的水补给来源。
未来在火星上的居民,也许将使用水回收设备WRS,真的能做到不浪费一滴水。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吴国兴先生告诉钱报记者,在国际空间站上,一滴汗、泪甚至是尿,宇航员都不会浪费。
通过水再生系统,宇航员将使用过的水回收、过滤,准备再次使用。就像一个宇航员曾经形容的:“昨天的咖啡会变成明天的咖啡。”
吴国兴介绍说:“美国科学家花了10年时间,耗费了25亿美元,才研究出了这套‘尿变水’系统。”
呼吸|出行要携带自制氧气系统
在火星上,宇航员不能自由地走出舱外去呼吸新鲜空(废)气。为了生存,人们无论去哪里,都得随身带着氧气供应系统。
在模拟火星的居住舱里,宇航员会使用氧气发生器。这个系统利用火星上升飞行器(MAV)的燃料,由发电机把二氧化碳变成氧气。
这个系统可以循环处理航天器中的空气,并高效稳定地供应可呼吸的空气。系统把水分子分解成氧分子和氢分子,氧气被释放进空气中,氢气被排进太空或输入Sabatier系统。Sabatier利用空间站的大气剩余副产品,再来生产水。
为了大规模的火星之旅,NASA正在努力从空气副产品中再生更多的氧气。
穿|“室外”活动必须穿宇航服
在居住舱外采样、维修、遛弯时,人们必须穿着宇航服。
因为要在火星上进行长时间的舱外工作,会在火星表面进行长途跋涉,所以人类必须有灵活、舒适,最重要是可靠的装备。
NASA正在研发一种能够支持在火星上使用的宇航服。工程师考虑了从火星漫步到岩石采样等等的一切需求。
NASA的“Z-2”标准探索宇航服,有助于解决一些独特的问题并提升相关技术,而这些技术终有一天会使这件宇航服服务于登陆火星。
超级沙尘是火星舱外活动要面对的一个挑战;火星行走带起来的红色土壤,可能影响宇航员和飞船内的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新宇航服在背后设计了一个服装站,宇航员能够在外面脱掉宇航服,将其收纳到这个装置中,自己则快速、干净地进入飞船内舱。
行|一部可靠的火星车必不可少
一旦人类在火星表面登陆,就必须在那里居住一年以上,才能等到下一次火星到了距离地球最近点时得以返回。这也是模拟项目定时一年的原因。
一年里,火星人类有大量的时间在周围地区开展探索工作。但是你肯定不想被限制在步行距离范围之内,为了走得更远,人们必须有坐骑——一部有力的、可靠的、灵活的火星车。
NASA的“多任务空间探索车”(MMSEV)能够面对多种环境,帮助解决探索范围,快速进出,辐射防护等问题。一些版本的火星车有6个可机动的轮胎,如果一个轮胎损坏,火星车可以把它升起然后继续行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