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妖。
藕都吃过吧?这么粗,这么长,当吧间净眼,一嚼咔哧咔哧的,凉拌、炸藕夹。今儿我说个冷知识,这个藕别看吃时候又白又嫩,其实它是长在泥里的,长在泥里它还开花,你看三绕两绕我就把你绕糊涂了。
荷花,荷花不就是藕花吗!我也没说花开在泥里,这个在我们这不念ǒu,念nǒ。藕粉、藕夹、藕荷。藕荷是一种颜色,跟雪青差不多,稍微地红一点点,不是专业的基本上就分不出来,反正我是不分。以前我在毛衣厂上班,你知道毛线那个雪青跟藕荷你就没法分,不同灯光照着都比它俩差别大。
有的妖怪也叫藕花,你看这不是来了吗?花妖。商丘有个宋文学,客居杭州,他住这房子,门前就是西湖。到了夏天,荷花盛开,清雅怡人。宋文学最爱荷花,没事就对着荷花吟诗,完了自个写,写了能有上百首,就为了咏这荷花。
要说爱荷花最有名的得属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了。你看有的人家大门上就写着:爱莲世第,这家主人肯定就是姓周。我们不敢那么写了,家谱都没有了,捯不上去了。宋文学爱莲不输濂溪先生周敦颐。
有一天,宋文学又在门前坐着,倚着门托着腮,看着湖里的花,在这出神。忽然来了一只小船,船上两个姑娘,一红一紫,姿态甚美,而衣红者尤艳绝。俩姑娘干嘛呢?采莲,揪莲蓬头来了。宋文学看着,赏心悦目。
第二天,又来了,一连好几天,天天到,老来不就熟了吗?宋文学就主动搭讪。你看这搭讪也是门学问,哪叫含蓄,怎么来直白,一般人你还掌握不了。
我老家后院一个兄弟,跟早先那个弟妹怎么认识的呢?那个弟妹在路边等人,我们这兄弟看见了好像还是骑自行车,咔到跟前一站:"诶!"弟妹瞪了他一眼:"不够揍!"诶你说,人最后成了,那弟妹人可好了,反正对我挺尊重的。儿子现在都十好几了,后来俩人离了,没正形在那说呢。
怎么说说就跑题,接着说宋文学跟姑娘搭讪,说:"摇船这么危险,采莲又不是什么急事,你们不烦吗?"人家姑娘一笑,没说话,他还问:"我家就在这,上来喝杯茶吧!"姑娘还没搭理他,但是催着紫衣裳那个姑娘快走,那意思躲这榴芒远点。紫衣姑娘没听,摇着船靠岸了,问宋文学:"你真要做东啊?""做东,做东!"俩姑娘真上岸了,跟着宋文学进了屋了。
一问姓名,红衣姑娘说:"我叫藕花,这是我的丫鬟,叫菱花,就在湖上不远处住,本地人。""好名字,好听!"坐了一会,两个姑娘要走,宋文学就一劲挽留。菱花说:"不瞒先生,我们不是人。""诶姑娘,可别那么说,我也没说头一回见面就得睡觉,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菱花乐了:"先生别误会,我是说我们不是人,是花妖!先生若不嫌弃,请到湖上荷花深处,有一茎红鲜异常者,其下有菱花一簇,那就是小姐和我先生可以一块移回来,咱们就可以朝夕相处了。就看藕花脸一红,拽了菱花一把,两个人走了。
第二天,宋文学驾着小船,真找去了。找了半天,果然,有一株荷花,红俪朝霞,香逾冰麝,大花,脸盆那么大,往花下边一找,果然还有一簇菱花。雇了渔民,把两株花挖出来移栽到一口大缸里,从此闭门谢客,天天没事就坐在缸边看着这两株花:"怎么还不来呀?
到了第四天,宋文学实在觉着没意思了,睡觉,躺在床上睡觉,忽然听有裙子拖地的声音,睁眼一看,两个姑娘来了,大喜过望。藕花就说:"承蒙先生滋养,感激不尽,我们刚来,还很虚弱,所以就没出来,不好意思了。宋文学说:"那就及时行乐吧!"
后来有一天,宋文学出门,有两个朋友来访,到这一看没在家,就看见这两朵花了,爱的了不得,其中一个就要给摘走,另一个就说:"别别,都给人摘了还合适,大的别动,摘小的得了,"把菱花摘走了。宋文学回来,一看菱花没有了大吃一惊,藕花就跟宋文学哭诉,说菱花被两个恶客摘走了。
宋文学这怎么办?我去要回来去!藕花说:"你要回来也接不上,你现在把跟培好,精心照料,到了明年菱花就能回来了。"好好!宋文学去取了湖泥,培好了,精心照料。到了第二年,菱花始终也没出来,不但菱花没来,藕花也日渐消瘦。
宋文学说这是怎么的?藕花说:"唉,你不知道,菱花妹妹已做隔年冻鬼了,我虽然没死,可也一样不耐严寒,恐怕也快要与君永诀了。"那哪行,我得找大夫给你看!找来大夫,大夫一搭脉,"嗯?这脉很空,必有奇异!"胡乱开了一个方子,扔下就走了。
宋文学拿着方子去抓药,大夫又回来了,他好奇,正好藕花一个人在湖边漫步,这大夫就起了歹心了,上去抱住藕花欲行非礼,藕花急了,纵身往湖里一跳,大夫一看坏了要出人命!急忙伸手一抓,正抓着藕花的脚,咔嚓一声,脚掉了,拿在手里一看,是一节白藕,正好宋文学也回来了。大夫说:"这不是。这是妖怪!宋文学放声大哭,到湖里找,只见一朵莲花浮于水面,下边半截断藕,哭着把莲花捧回来,栽好了。结果过了一宿就枯萎了。宋文学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剃度之后出家了。后来四方云游,不知所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