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呈 傅聪(分别系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讲师)
在新媒体和视觉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舞蹈影像”作为一种新兴艺术表达形式,为舞蹈艺术的传播和表现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拓展“舞蹈”这一舞台艺术的表达方式和交互边界。
舞蹈影像并不是对舞蹈作品的影像记录,它可以通过创意拍摄和后期剪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例如,通过运用特殊的摄影技术和视角,将舞者的舞姿与自然风景、城市建筑、虚拟3D特效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这种创新的舞蹈影像作品不仅展现了舞者的舞姿魅力,还通过与环境结合,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内涵;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舞蹈,拍摄和剪辑手法还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从舞蹈创作层面来讲,“创意”是融合舞蹈与影像的关键。传统舞蹈创作是在舞台和剧场中完成,舞蹈影像则是基于镜头语言的创作。舞蹈影像的创作不仅需要有舞蹈编创的能力、对戏剧表达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同时也要掌握镜头语言的表达方式。这也意味着舞蹈编导需要将以往在舞台进行的编创过程转入为镜头编舞的过程。此时,舞蹈的创作不仅仅需要思考动作动机,还需思考镜头动机、多空间调度以及叙事逻辑。由英国舞蹈家基娅拉·科贝塔出演的一则创意短片“Trust Journey”(《信任之旅》)展示了舞蹈结合戏剧蒙太奇的创造性视觉呈现。作品让舞者从在现实中的办公室跳舞,转到在自然之中“消除重力”漂浮着跳舞,舞者时而穿越几何方块的草坪,时而穿越峡谷。这一切的表达都基于AR(增强虚拟现实)影像技术的帮助。舞蹈编导使舞蹈语汇与虚拟现实巧妙融合,舞蹈则在现实与想象中完美转换,有效地表达出作品诠释的“信任”概念。
从舞蹈传播方面来看,舞蹈影像具有表达渠道多样性的特点。电视、电影以及新媒体媒介对舞蹈影像的呈现,都在不断地为舞蹈传播提供有效的路径。如《舞千年》等新媒体舞蹈作品,就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为舞蹈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舞千年》是由河南卫视与视频网站联合国内知名舞蹈院校、舞蹈团体推出的舞蹈文化剧情节目,将舞蹈转变为“舞蹈影像”进行表达。节目对舞蹈本体的演绎已经不仅仅是在传统舞台的层面,而且是将舞台放置在青山绿水、历史交错之中。如其中的盘鼓舞《相和歌》本是在舞台演绎的汉唐古典舞代表之作舞剧《铜雀伎》中的经典片段,在《舞千年》中则结合戏剧表现手法,让该舞的舞者从天而降,融入集市中为群众舞蹈,又通过灵活的场景转换进入宫殿,阐明其宫廷舞蹈的历史由来。舞蹈影像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捕捉到舞者身姿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以及舞台背景的每一处细节。伴随着镜头的空间移动,观众与舞台“面对面”的欣赏角度逐渐产生变化,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舞者的表情、动作和技巧,对舞蹈产生多维感知,与舞者共同感受舞蹈的魅力。舞台上的美妙瞬间,也可以通过舞蹈影像的方式得到永久保存。
舞蹈和影像的连接,连通了舞蹈的高雅和影像的通俗、精致。从观众体验感来说,普通观众与舞台上的舞蹈尚有距离,但更容易理解舞蹈影像。观众可以通过视频平台、社交网络获取舞蹈影像,在与网友互动交流中了解舞蹈影像作品表达的背景以及内涵,完成对信息的融合接收。可以说,舞蹈影像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作品,实现了对舞蹈艺术的普及,使舞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舞蹈影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舞蹈这门舞台艺术,也间接地为更多观众进入剧院做了有效铺垫,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拥抱这样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舞蹈专业从业者对待舞蹈影像的态度,关系着舞蹈艺术的发展与走向。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0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