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不会被雨水淋坏的衣服啊?"这是小野田宽郎少尉在菲律宾卢邦岛进行潜伏和游击战的30年期间经常感慨的问题。
小野田等人所在的卢邦岛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西南115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由于地处热带地区,阳光非常毒辣,而每年持续几个月的雨季则会经常连续数日下着倾盆大雨,加上岛上遍布着茂盛的植物,身上的军服穿久了难免就会被磨得破破烂烂。相对于日晒,小野田更为担心的是雨淋对衣物的影响,因为不能防水的衣服对于身体健康和枪支弹药的保护都是不利的,这也是他会发出文章开头那句感叹的原因。
■小野田宽郎(1922.3.19-2014.1.16)是二战中最后一名正式投降的日本兵,图为1974年3月10日的投降仪式上,菲律宾空军总司令查看小野田宽郎的指挥刀,后者则面对镜头致以标准的军礼,当时可见他身穿的衣裤鞋帽全是各种材料的大杂烩拼凑品。
在卢邦岛上的30年间,军需补给完全断绝,小野田所率领的四人小组不仅生活拮据,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解决,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美军和菲律宾军警打死,然后抛尸在荒郊野外。他们的衣物损坏后只有自己修补,缝衣服需要针和线,针是用捡来的军用铁线做成的,先用火烧红,把一端锤薄,然后用凿子凿出一个小洞,接着把前端锤尖,再用火烧一次,线是用当地一种树木的树皮纤维制成的,缝补衣服时就像是制作剑道服那样纵横穿插。
■这张照片摄于1944年12月,小野田宽郎(右)开赴菲律宾前线之前与弟弟小野田滋郎(左)的合影。前者作为一名见习军官还佩戴着曹长的领章,虽然是哥哥却只能站在弟弟身后,看来日本军队的等级观念要高于兄弟间的尊卑之序。图中可见小野田宽郎当时身穿全套崭新的军服,和之后他在菲律宾打游击时的状况可谓天渊之别。
在卢邦岛上刚开始的三、四年中,小野田等人还能用帐篷碎布来缝补破损的衣服,可是很快就达到了极限,之后就只能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取了。小野田经过日本陆军中野学校(日军培养间谍的机构)的特训,该校的教科书中有一句话:"理想的游击战是取自于敌,无论武器、粮食和被服,都要依靠敌人获得。"可是当地人的衣服对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的小野田来说用处不大,那些手工缝制的麻布衬衫或短裤在林中行走时很容易被带刺或带钩的植物刮破。在战利品中最宝贵的就是美军转让的军需物资,当地居民也视如珍宝。在进行"物资征用"时,小野田等人先是开枪恐吓,把村民吓跑,然后将屋中存放的美军帐篷、军靴、毛巾、水壶等物品搜掠一番,这些东西总让他们高兴得不得了。
■小野田宽郎腰间的皮质弹药包,因为没有替换品所以30年间一直在持续使用,可见也有缝补的痕迹。
战斗帽的帽带只能用一两年就会坏掉,小野田的军官帽是毛线和丝绸混纺的,相对于普通日军士兵的战斗帽而言更为耐用,但戴了三年后也不堪使用,后来军帽全部都是他们自己缝制。有一首军歌的歌词唱道:"即使战斗帽也冻结……"每次缝衣服时,小野田就和他的伙伴小冢金七一等兵(1972年10月19日在与菲律宾军警交火中被击毙)一边苦笑,一边唱道:"即使战斗帽也坏了……"
■常年的野外生活中只能自力更生解决衣帽问题,小野田宽郎的战斗帽早已是后来使用各种材料拼凑的产物。
■小野田宽郎的战斗帽侧面细节,全是经过他自己手工缝制而成。
昭和49年(1974年)3月,孤身一人的小野田宽郎奉命投降,从密林中出来,当时穿的军服是他的伙伴岛田庄一伍长(1954年5月7日在和菲律宾讨伐队的交战中被打死)的军装重新缝制的,身体部分的料子是用从当地人那里夺来的夹克做的,袖子使用原先的裤管制作,都是耐用的尼龙制品。
小野田宽郎在回归现代社会后回忆30年游击战期间的生活,曾说到:"我们总是穿着衣服睡觉,有时衣服压在胸口导致呼吸困难,为了不压迫心脏和肺部,我们就把衣服往下拉。昭和40年(1965年)左右,卢邦岛上开始流行化学纤维制品,衣服全部是尼龙制成,塑料也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用它来挡雨或保护枪支。在雨季生活时,这些化纤制品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恩惠。"
■小野田宽郎投降时的近照,注意其军服上衣上的衣兜、袖子布料颜色各不相同,显然是不同衣物的拼凑版。
■小野田宽郎的裤子、绑腿和鞋子的特写照片,到处流露出东拼西凑、缝缝补补的痕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