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王朝》主角丁宁手中的末花剑,说剑的庙堂与江湖

从《剑王朝》主角丁宁手中的末花剑,说剑的庙堂与江湖

首页角色扮演剑皇朝更新时间:2024-06-05

热播剧《剑王朝》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剑,主角丁宁手中的末花剑,小说中每个人不是修剑就是与剑有着密切的联系,巴山剑场梁惊梦一剑横扫天下,赵剑炉曾经是最厉害的修剑宗门,白山水的云水宫,岷山剑宗,仙符宗,灵虚剑宗……,这些江湖人和庙堂人对决构成小说一幅幅画面。

秦王手中的剑是皇后,皇后手中的剑是江湖人,江湖人手中的剑是一把破铜烂铁,而庙堂上的剑是人。有时候彼此是对方手中的剑,只是未曾表明;有时候是人是剑已经分不清楚,这就是江湖。

剑王朝剧照

人有庙堂与江湖,在我看来剑也有庙堂与江湖。

剑的庙堂

汉代刘熙所著《 释名·释兵》中写道“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这大概是汉语“剑”的名字来源。武经上记载剑是一种开双刃凶险异常,生而为*的武器,剑横可以劈,竖可以砍,直可以刺,剑的花招套路多和威力大,被称为“百兵之君”。

据说蚩尤与黄帝的武器皆是剑,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但这些只是一些文字的记载并没有考古发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发现5000多年前骨质短剑,剑的历史由此追溯到“庙子沟文化”时期。


考古 剑

西周时由于青铜炼器的发展,青铜剑开始大量出现,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剑是在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因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者青铜短剑,距今已有约三千五百年的历史,大概处在商代前期,而青铜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刀比剑更早出现,可见“刀剑无眼、刀光剑影”刀总是在剑的前面并不无道理。

青铜刀出现虽然早,但是由于其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平时人们只是把刀用作在生活中,到了西汉时期环首刀的出现刀在短兵器中的地位才确定。青铜短剑出现晚了点,从西周开始发展,特别是东周异军突起,成为短兵器的重要门类,这个时期剑的制造技术、加工技术成熟,从考古发现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可以看出制造剑的技术已经达到至美的境地,剑也成为步兵的兵器。

越王勾践剑

古人认为宝剑凝聚着天地精华,有着非凡的灵性与神性,是君子之器,古人对古剑有着特别精神感受,对剑有崇拜之意。

《尸子》说: “昆吾之剑可切玉。”剑可以削铁如泥,也可以令三军之众的威力,“卫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宝剑,一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说明剑在吴越人心中的地位,因为人们崇拜一种力量往往会把它神化,剑的力量虽然被夸大,但正说明剑有着一种超人的不可抵挡的威力与神秘性。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莫邪铸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欧冶子铸剑,“雨师洒扫,雷公击橐; 蛟龙捧炉,天帝装碳;太一下观,天精下之。”,古人铸剑不能以常理相言,干将莫邪铸剑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剑成,剑被古人赋予精神力量,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剑不再是破铜烂铁,而是一种精神象征,超越出剑本身*敌的意义。

干将莫邪剑

剑好似酒,好像卖的不是酒而是历史与故事,有了故事的剑更具有价值。古代的名剑不缺故事,干将莫邪夫妻为练剑而死,季孙相剑时看到莫邪剑的成和缺预示着吴国将霸而亡;鱼肠剑 “逆理不顺”;阖闾为葬小女滕玉以*生送死铸成湛卢剑;《越绝书》记载“郑国和晋国围攻楚国,楚国三年不解郑晋之围,楚王知道后就拿着泰阿剑登上城墙指挥士兵打败郑国和晋国”。剑似乎有了灵性,才有了灵性、神性,古人对待剑的态度上具有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神秘体验,产生了人剑合一的心灵感应,对剑的崇拜心理也愈来愈深。

前文也说了刀的出现其实比剑更早,但是剑的发展后来居上,因为刀的样式短小,很难形成对敌人构成威胁的存在,故在战场中不堪大用,而剑在春秋时期比刀更长,在讲究一寸长一寸强的兵器中,剑显然比刀更具威慑力。

鱼肠剑

剑用法越来越多,剑最初是单手执剑,后来有双手剑,所谓双手剑现在常指两只手握一把剑,双手剑的出现也从侧面证明剑变得越来越长,因为剑太长以至于重量加重,所以需要双手执剑才能发挥出剑的优势。

双手剑相对于单手剑的优势明显,在战场上受到君王的喜爱,后来成为一种地位、权利的象征,双手剑在历史上也辉煌过,但随着时代的改变及战阵变换,双手剑因耗费成本较大且对铸剑工艺要求较高,此类长剑逐渐消失在历史洪流中。

剑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刀更加受欢迎,有一个原因是刀具有短小缺点,但这种缺点并非不可改变。刀既然短小,那么自然可以把刀制造变更长更大。特别是汉代的环首刀的出现,刀的缺点完美被解决,刀比剑更耐用,更具有优势,剑也就慢慢退出战场的舞台。


在考古中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考古发现剑的数量远远少于刀,剑虽然逐渐没落,但剑的庙堂还在,剑

作为一项重要的礼仪而存在。

《晋书·舆服制》则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根据《晋书》记载在汉代天子刀文武百官都佩带剑,剑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说民》也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从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是谁都可以带剑,带剑也有严格的要求,带剑俨然成为一种礼仪制度。

从此剑不在是一把简单的防身武器,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剑的功能性越来越弱,装饰性愈来愈强。古人在剑上镶金嵌玉、精雕细琢,把剑打扮像一个俊俏的姑娘一样。

剑的江湖

剑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剑的独特气质在古代中国形成特别的传统剑文化,剑文化的形成受到的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的影响,正是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而这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

古代剑的文化更多是军事性、宗教性、等级性和外交性,而现在剑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多是娱乐性,剑的文化体现在影视剧、小说和游戏中,出场只有一人一剑和一条狗,这就是剑的江湖。

游戏中屠龙宝刀


关于 “剑”的文学体裁主要有诗歌和小说两类。在诗歌中, 剑被文人当作一种文学意象, 诗人借此表达情怀, 抒发感慨 。李白的诗歌有很多关于剑的叙述,李白本身就是一名剑客,他的身上有着剑客的浩然正气。小说创作中描写的剑术早就脱离中国武术中的剑术套路,小说中的剑术”融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侠士的正义之气 、佛教的神通和道教的法术, 剑术的招数可搬山倒海、翻云覆雨。

韩非子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剑的江湖就是侠客的世界,李白诗“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说尽侠客的潇洒与厉害,“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道尽侠客的正义与不问功名。侠客使用的武器多是剑,因为侠客使用剑所以他们也叫剑客,剑客给我的形象是剑法厉害,代表正义,经常来无影去无踪。

倚天剑

剑客的正义是徐克电影《七剑下天山》反抗清政府的缩影,剑客是金庸笔下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人物,《笑傲江湖》中的武当真武剑、《书剑恩仇录》中的凝碧剑、《碧血剑》中的镇派铁剑、《侠客行》中的黑白双剑、《倚天屠龙记》中倚天剑,也是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中的剑客燕赤霞的飞剑,剑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剑是死物,自然不会像人一样忧国忧民,剑的庙堂与江湖只是人赋予的意义,正是剑有了意义而超越出其本身拥有的力量。

这就是我所理解剑的庙堂与江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