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继续和大家聊金庸武侠世界。还是那句话,小编一家之言,欢迎各位留言拍砖。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韦小宝韦爵爷的,《鹿鼎记》是金庸老爷子封刀之作,这部作品金庸先生采取了与以往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主角韦小宝是个从小混迹烟花之地的小混混,从不下苦功练武,打架全靠金庸笔下大侠们所不齿的撒石灰捅刀子下蒙汗药等等各种手段。行事从来不讲单打独斗,只喜欢一拥而上,而且打不过就逃,实在逃不了就靠着三寸不烂之舌颠倒是非忽悠别人。总之一句话,韦小宝与其他大侠们处处反着来,唯独有一样他坚守,那就是为国为民,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方式方法胡搅蛮缠,但总的结果却是利国利民的,所以江湖上送了他个“反侠”的绰号。
想想韦爵爷走到哪里都能逢凶化吉,还能得享美人温柔,也是让人羡慕不已。原本在鹿鼎山都被苏飞霞一行抓住跟着她远赴俄罗斯了,结果一路上享尽齐人之福,还能在莫斯科教了苏飞霞公主两招中国老祖宗玩丢了的“投名状”,煽动火枪营造反夺权,助苏飞霞夺得女皇之位。更是带着使者回到康熙身边,与康熙王朝订下盟约,真是堪称“福将”。
而仅就这段事迹而言,历史上还真有一位“韦小宝原型”。清朝《檐曝杂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康熙中,圣祖尝遣侍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意思是康熙时曾派遣一位叫托硕的侍卫前往(俄罗斯)与他们谈边界的事情,托硕人长得帅,被(俄罗斯)女王所宠爱,去了三年才回来,和女皇在枕席边上商定了十八条盟约,直到今天两国都遵守约定。
不过呢,正史中记载的曾与俄罗斯进行边界谈判的人是大臣索额图,清朝大军兵临雅克萨城,对俄罗斯军队造成重创。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也是数百年来清朝政府对外签订的唯一一个相对公平的条约。至于这《檐曝杂记》中记载的是否有其事,已不可考,想来金庸大师博览群书,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有了韦小宝与苏飞霞女皇的一段佳话。不过话说回来,按金庸先生笔下说法,未尝不是韦小宝与苏飞霞这番枕席订约被后人所知记录在了杂记中,而韦小宝本来就是御前侍卫副总管,身份上也是符合的。只不过在签字的时候他鸡爪功手起笔落,画了个类似糖葫芦的玩意,后世不认得那是左右两个圆圈中间一个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