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人物原型浅析
《剑来》是烽火戏诸侯写的一本很有野心的小说,把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融入其中,里面出现的宗教、学说、事件、人物在历史中都有迹可循。下面小祸就浅析一下《剑来》里人物的原型,这里的原型不是只简单的复刻,而是借鉴了一些学说、事件、性格、名字绰号糅合进小说中的人物,有的人物甚至是借鉴了几个人物。
1、 至圣先师:原型孔子和仓颉。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修订六经,编撰《春秋》,言行记录为《论语》,曾问道于老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后世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主要理论思想有: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等等。仓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创造了汉字。小说中至圣先师各方面都是以孔子为原型的又糅合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2、 礼圣:大禹、黄帝。礼圣的学说书中还没有明言,礼圣也没正式出场过,只有一个画面是从青冥天下带回浩然天下一个小孩。所以主要借鉴对象无法猜测,但是书中提到了白泽帮礼圣铸九鼎刻天下大妖名字于其上,借鉴了大禹铸九鼎的传说和黄帝求《白泽图》的传说。
3、 亚圣: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儒家学派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和孔子并称孔孟,言行编成《孟子》,唐朝时被韩愈列为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时被封为"亚圣公·树宸"被尊称"亚圣"。主要理论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法先王就是以先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性善论。书中亚圣弟子带的玉牌刻字"吾善养浩然气"" 得道多助"也都出自《孟子》。书中亚圣的最大原型为孟子
4、 文圣:荀子和王安石。荀子名况,字卿,被尊称 "荀卿",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主张性恶论,从而体现"礼""法"的重要性。提倡礼法兼施、王霸统一。书中的文圣很大一部分借鉴了荀子例如性恶论等,但是也有很大不同,历史上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人与生俱来的*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文圣在学说理论上借鉴了荀子的部分理论,而三四之争和神位下降并被赶出文庙则借鉴了王安石,三四之争落败对应王安石变法失败,王安石神像一开始在大成殿后被搬出大成殿在"两庑"配享,最终被赶出孔庙。历史上事功学派源于王安石"为天下国家之用"这点跟文圣的事功学说也是相对应的。
5、 伏昇: 伏胜。伏胜,字子贱,世称伏生,秦国博士,焚书坑儒时保存了《尚书》,自己撰写《尚书大传》,文学派开山祖师,被后人尊为圣人,配享孔庙。书中伏昇从名字到事迹都借鉴了伏胜。
6、 崔巉:曹植。曹植,字子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曹植文采飞扬,才华横溢号为"绣虎"。书中崔巉绰号"绣虎"借鉴了曹植,历史上曹植重视网络民间隐士,并作《七启》《七发》彰显招隐求贤、辅君济世为的态度,批评"耽虚好静"、"飞遁离俗"、"隐居大荒"的行为,也跟崔巉到处散布、启用棋子能对应。但是书中崔巉最大的学术主张是事功学说和外儒内法,可是在外儒内法的代表人物例如董仲舒和事功学派代表人物例如叶适、陈亮都没有跟崔巉十分符合的人物。
7、 齐静春:王守仁。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有《王文成公全书》。这里我说一下齐静春借鉴王守仁的几个点:一、齐静春贬诋骊珠洞天境界不降反升,对应王守仁被贬悟道,王守仁被贬悟道史称"龙场悟道"。二、齐静春开创山崖学院对应王守仁创建阳明书院传播王学。三、齐静春在骊珠洞天另辟蹊径三教合一对应王守仁精通儒释道三教教义并且将三教教义合而为一。四、齐静春提倡所有学问都要落到"行"字上,这点跟王守仁提倡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是一致的。毫无疑问齐静春的最大原型就是王守仁。
8、 钟魁:钟馗。钟馗,字正南,唐初终南人,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跟书中钟魁各方面都一致,除了长相。
9、 商家老祖: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书中商家老祖指点神道大佬转世的孙佳树,商家老祖原型是范蠡是作者实锤。
10、 杂家老祖:吕翁和尸佼。吕翁就是吕洞宾。书中没有描写杂家老祖的理论思想,黄粱福地忘忧酒参考了《枕中记》里黄粱一梦和《夷坚甲志·卷第一》中的《石氏女》喝残茶的故事。杂家老祖身份借用了尸佼,尸佼,尊称为尸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道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晋思想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留《尸子》二十篇。尸佼跟吕不韦、刘安为杂家三大祖师。
11、 名家老祖:庄子和邓析。名家老祖本人在书中还没有出现,只有一处东海老道人说了一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庄子的《庄子》一书。书中说这句话是名家老祖说的,所以名家老祖至少一部分借鉴了庄子。历史上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跟老子并称老庄。邓析是春秋时郑国人著作,《邓析子》实为后人伪作,但保留了邓析思想理论。名家第一人。书中名家老祖身份借用了邓析的身份。
12、 龙虎山天师:张道陵。张道陵,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沛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道是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由于张道陵开始炼丹修道于龙虎山,于是龙虎山可称为中国道教第一山。张道陵是正一道创始人,他是祖天师,又称第一代天师。书中张天师和龙虎山天师府都是以张道陵和正一道为原型的。
13、 火龙真人:火龙真人。火龙真人,本名贾得升,北宋人,隐仙派五祖,陈抟老祖徒弟,张三丰师傅。
14、 张山峰:张三丰。张三丰,名君宝(又名全一),字符元,道号三丰。元末明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正史记载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担任博陵县令,(1280年)辞官出家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 [2] 明史记载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今辽宁境内)。隐仙派六祖,火龙真人弟子。著有《玄机直讲》、《打坐歌》、《玄要篇》、《无根树》,被后代收积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不过,张三丰的杰作当称《无根树》丹词。书中张山峰以张三丰为原型创作的,跟火龙真人的师徒关系也能对应。
15、 徐远霞:徐霞客。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书中大髯刀客徐远霞虽是武夫但是好写游记,跟徐霞客相对应,名字也有参考徐霞客。
16、 金桂观主:张果老,姓张,名果,唐朝著名炼丹家。著有《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书中金桂观主张果名字借鉴了张果老。
17、 石柔:石懋,生卒年不详,一个作石柔,字敏如果,自号橘林,芜湖县(今属安徽)人,石禹勤孙。石大父亲石贩济(字兴宗),曾任江西彭泽县尉,为他的三个儿子(懋、凭、悠悠)建筑读书岩,后来黄庭坚来这题字,他誉为"橘林三少"。书中石柔名字借鉴了石懋。
18、 道祖: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书中道祖描写极少,但是提过至圣先师曾问道于道祖,这点跟孔子问道于老子相一致。
19、 白帝:刘仲甫。刘仲甫,字甫之,籍贯有济阳(今属山东)、江西、江南诸说。北宋哲宗、徽宗时独霸棋坛、所向披靡的大国手。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棋诀》存。书中白帝这种没有思想学说传世的人物一般都是没有历史原型的但是白帝不同,白帝善围棋,在白帝城挂有奉饶天下棋先字样借鉴了历史上刘仲甫在钱塘挂出奉饶天下棋先的事迹。
20、 中土读书人:苏轼和辛弃疾。书中崔巉跟魏羡提过中土有个厉害的读书人有沧海一粟和陆地芥子之叹。沧海一粟出致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陆地芥子借鉴了辛弃疾《水调歌头 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鵾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最后说说道家三脉和头冠,由于书中道祖原型为老子所以道家正统三脉原型就不能是三清了,我认为三脉是按三洞区分的,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洞真》之教,以教主天宝君为迹,以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为本。《洞玄》之教,以教主灵宝君为迹,以赤混太无元无上玉虚之气为本。《洞神》之教,以教主神宝君为迹,以冥寂玄通元无上玉虚之气 为本也。
历史上道家也不是按头冠来区分的。道教一般称三冠九巾,只是代称。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三冠非别是莲花冠、鱼尾冠、芙蓉冠。
芙蓉冠。道门三冠之一。唯有道教中高功法师上坛才可以戴此冠。因其外形乃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冠。唐时已在世间流行,宋沿袭其制。以金玉来制,以珠宝来饰。道教冠帽中最高等级。
太清鱼尾冠。道门三冠之一。唯有历代道教中太清派(信仰太上老君)的掌教之主才可以戴此冠。
上清芙蓉冠,又名莲花冠,乃道冠等级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师行科时方用。
道教三冠并不是区分门派的标志。
以上内容为祸害人间原创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采用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