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是烽火戏诸侯继《雪中悍刀行》后的又一力作,《剑来》刚刚发布不久,就频频占据新书榜和推荐榜第一,如今更是几乎日日蝉联小说热度榜第一名。
自打我读《剑来》以来,陈平安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就越来越活灵活现,就像是很多很多年的朋友一样。
陈平安是一位质朴的少年,打小是个勤劳、勇敢、有担当的孩子。在骊珠洞天小镇长大,小时候艰苦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肩膀上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是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
大家一起想一想,有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背着药框上山采药卖钱,只为给母亲治病?他想要这样吗?是父亲在锻炼他的性格吗?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留下病重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只能压在他的肩膀上,还不是为了生活所迫吗?换到我们身上,我们肯定会怨天尤人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而他没有,只是很可惜,他的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在陈平安的心中,虽然在他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他多少照顾,但是他仍然很感激自己的父母,甚至陈平安想,如果有下辈子,他还要当父母的孩子。
陈平安,是出生在俪珠洞天泥瓶巷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乍一看简直就像他的名字一般毫无出奇之处,普普通通。从小本命瓷就碎了,自此几乎成了天底下最没福源的那种人,再加上后来长生桥被打断,几乎可以说是变成了一个废人,是注定早死的命。而俪珠洞天断桥下的老剑条,在万载以前就存在了,可以说是世间最强大的武器之一,那么她为什么会选择认陈平安为主呢?
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穷人家的孩子陈平安早当家,父亲早亡的陈平安从小吃尽了生活的苦。很多时候他明明很难受,却从来不哭,坚强的让人无法想象。他自己一个人照顾着生病的母亲和自己,所以他做什么都很努力,当然也都做得好哪怕做不好,也会努力去让自己做到最好。陈平安想尽了办法去救治生病的母亲,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在杨老头的药铺门口跪了多久,为了给母亲采药走了多少大人都不能走的路。
陈平安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在浑浊的世界里,好像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总的来说都是污浊的都是为了自己私利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染缸,可以说充分展现了人的劣根性。所有人都在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像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逐争夺,自己就被环境影响变得对世界失望然后变成他们的一份子。而陈平安没有,他不愿这样,再多的考验,再大的磨难也没能让他改变初心。
《剑来》中的许多道理,都是通过主角陈平安的所作所为体现出来的。陈平安总是滔滔不绝,讲出许多道理。那些道理也很有思想性,也很能给我们以启迪。在陈平安走出骊珠洞天小镇后,用行动不断实践着自己的道理。而陈平安所知道的道理来自于哪里呢?一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总结,二是他听到的别人话中的道理。不管是什么道理,只要陈平安觉得有用,他都会记下来。记在小竹简上、记在心里。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想问了:他知道那么多道理有用吗?那么陈平安知道这么多道理有什么用呢?这些道理当然有用,人活着,不就是探究道理的过程吗?他想要更好地活着。只有知道这些人生的道理,他才能让自己活得明明白白的。
由《剑来》中的陈平安,我们就能够想到我们自己的人生。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呢?命运与坎坷不一定哪天会捉弄你一次。而对于人生,对于命运,我们唯一能做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知道些道理。不要怕知道的道理多,也不用担心知道的道理没有用,因为很多道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能转化成你走出困境的动力。
《剑来》中陈平安知道的很多道理,不都是这样吗?陈平安能说出,“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断江,摧城,开天!”仔细想想,何曾不是他的道理,那些小小的我们看不上眼的小道理支撑着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强者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