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运河》(局部) 梁震龙
编者按
千年运河源远流长,运河文脉积淀深厚。本版刊发的两篇作品,皆从运河文脉传承着眼,一南一北,为如何让古老的运河文化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激活传统与现实的联系,丰富和拓展人们的精神境界,提供了文学样本的参照。
作为京杭大运河起点的北京运河文化带,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在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千年文脉的格局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讲好北京运河文化带文脉传承的故事,激活传统与现实的联系,让它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丰富和拓展人们的精神境界,需要我们用心思考,有效传扬。
运河烟柳
生态意识是近年来的热词。在这一点上,大运河良好的生态建设,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运河两岸绿柳成荫,绵延生长,在通州诸景中就有“柳荫龙舟”“高台丛树”“平林烟树”等著名景观。在古今文人的笔下,运河烟柳是重要的表现对象。明代重臣徐阶诗云,“颇忆三江远,乘流意若何?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柳荫催系缆,欹枕听渔歌。”(《夏日吴侍御邀游通惠河》)水流深深,竹林密密,秋雨潇潇,秋意阑珊,柳荫系缆,渔歌入梦,有江南之意蕴。清人曹雪芹的好友爱新觉罗·敦敏诗云:“潞河曲港通渔溪,溪边钓艇春烟迷。晓来拂柳行两岸,绿荫深处莺声啼。得鱼不须上城市,沽酒且向蓬窗里。一声欸乃下沧浪,月上疏林回船尾。”(《春忆杂诗》)绿柳浓荫,拂柳而行,河溪幽曲,钓艇春烟,这也是北国江南之春日景象。当代运河文学的创始人刘绍棠笔下的运河风光“无柳不成书”,如《瓜棚柳巷》,开篇就是浓得化不开的绿柳风光:“十八里运河滩,像一张碧水荷叶;荷叶上闪烁一颗晶莹的露珠,那便是名叫柳巷的小小村落。村外,河边,一片瓜园。这片瓜园东西八篙宽,南北十篙长;柴门半掩,水柳篱墙。篱墙外,又沿着河边的一溜老龙腰河柳,打起一道半人高的小堤。棵棵河柳绿藤缠腰,扯着朵朵野花上树;枝枝桠桠,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鸟窝倒挂金钟。小堤下,水涨船高,叶叶扁舟,从柳荫下过来过去。”水柳篱墙,老龙腰河柳,绿藤缠柳,野花上树,扁舟柳荫,句句不离柳树,不愧是以柳为名的柳巷村。
在诸多树木中,柳树易于成活、生长快捷而遍植于大江南北,在文人*客的笔下,伤春悲秋,赠往留别,柳树是其吟咏的集中意象。运河两岸广植杨柳,成为通例。而在通惠河,却还有别一种意蕴。徐阶诗题《夏日吴侍御邀游通惠河》提到的吴侍御吴仲,正德丁丑进士。元代大科学家、水利建设专家郭守敬所开通州运河,明初湮废,粮皆由陆以运,费重民劳。吴仲以御史巡按直隶,疏请重浚通惠河。数月后完工,当年就运粮两百万石,兴利除弊,效益明显,不但皇家褒奖他,通州民众也非常敬仰他,在通州给他建了生祠,感激之情化作香火缭绕。吴仲外调处州离开通州时,特撰《通惠河志》,“恐久而其法浸弛,故於舟中撰此书奏进,得旨刊行。上卷载闸坝建置开浚事宜,而冠以源委图说”。《通惠河志》中记载说,在码头附近要多栽种麻和柳树。麻可以制绳,在漕船上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比如纤绳。柳条可以编织成箩筐,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供挑夫挑泥沙、挑石头用。如果遇到溃堤、溃坝,水流冲击力凶猛,泥沙、石块很容易被冲走。柳条就用来编成大筐,里面填塞石块,大量抛下便于固定,在治理决口等情况下很见成效。至今,通州民间都有“吴仲建闸遇鲁班”的传说,鲁班急难救场的故事屡见不鲜,而把吴仲编进民间故事,是给他立生祠之外另一种流芳后世的民间方式。由此,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天下通例与个人修为,融合为京东运河的氤氲景象,也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启示。
慷慨之气
大运河的文脉,还表现在它对于北京作为帝国文化中心形成中的促进作用。金元以降,运河北延,不但促进了漕粮运输和物流畅达,也将唐宋以来作为边城的北京变成政治和文化中心。曹雪芹的祖父曾经做过江宁织造,接待过乾隆下江南,“花的银子跟淌水似的”,林黛玉从扬州进京,也是乘船沿运河而行。来自欧洲的马可·波罗和鄂多利克、鲁布鲁克等都是沿运河而行南北,写出他们的中国游记,写出他们眼中壮丽的北京城,也写出梦幻般的繁华都市扬州和杭州。而元大都对他们敞开胸怀的接纳和任用,则是跨欧亚大帝国的博大胸襟。
明代大学者李贽亦曾客居通州而有诗云:“只在此通州,此地足胜游。清津迷钓叟,曲水系荷舟。面细非燕麦,茶香是虎丘。今宵有风雨,我意欲淹留。”李贽晚年在湖北麻城被视作异端邪说驱逐出境居屋被毁,是通州士人马经纶亲往湖北将他接到通州,得以安身,“今宵有风雨,我意欲淹留”,此之谓也。马经纶进士出身,曾任监察御史,因评议朝政见罪,削职为民,他欣赏富有叛逆精神的李贽,惺惺相惜。孰料李贽再遭厄运,被万历皇帝钦命治罪。马经纶冒着巨大风险陪同李贽入朝,又在李贽自*身亡后收其尸入葬于通州。明人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李卓吾墓”云:“卓吾生平求友,晚始得通州马侍御经纶也。其葬通州。卓吾老,马迎之,生与俱也,死于马乎殡。”汤显祖闻讯写下悼亡诗《叹卓老》,“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知教笑舞临刀杖,烂醉诸天雨杂花。”以此彰显文人风骨,为华夏文化保留逆权势抗流俗之一脉。通州民间故事中关于李贽和马经纶的生死友情及葬礼故事,则从民众舆论的角度回应了英魂义胆的壮举。这也是大运河文脉的慷慨之气。
治国情怀
大运河集纳文人生气,也扩散中央政权治国理政的纲纪与情怀。从园林景物的营造,到康乾二帝的南巡,都见其良苦用心。
乾隆诗曰:“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诗中所描绘的是颐和园中西堤的景色。满清八旗,发祥于草原骑射,底定中原之后,在承德和北京的皇家园林建设中,纷纷摹仿传统的江南园林景观,真心艳羡,或许有之,文化统合,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孔孟之道为形而上之精神,园林美景,则乃具象之证见。颐和园昆明湖是在郭守敬设计通惠河时修建的,是通惠河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与紫竹院、积水潭(包括今什刹海等)等形成通惠河的蓄水行水调节水柜。北京的水景,围绕运河建设而形成。乾隆十四年大规模扩展昆明湖,主要目的是增加通惠河水源、加强水源调节能力,西堤仿浙西杭州景色,却也不无仿照杭州西堤的水利功能之用意。苏轼和白居易在西湖筑苏堤白堤,初衷都是为了防汛抗涝。颐和园的西堤,分割昆明湖与团城湖、丰产湖,据水利专家介绍,也是为了形成阶梯蓄水,实现水利枢纽工程。
乾隆、刘墉、和珅的故事经过长篇电视连续剧的传播,流布甚广,通州民间故事中亦有乾隆与二大臣游通州的故事,关于“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巧妙对联,关于孰为皇家真正“聚宝盆”的辨析,非常富有地方色彩。
康熙亲政之初,就把平三藩、河务和漕运列为三件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清史稿·靳辅传》)。江南是富庶的粮食、丝绸和茶叶产地,漕运和商运,是关系京都命脉所在。如果说当年的丝绸之路使中国的农业产品向世界各地流通,大运河就是给帝国心脏供血的工程。运河沿岸的城市,通州、天津、济宁、常州、扬州、镇江、杭州等,都是最为繁华的都市和经济命脉所在,而江南也曾经是反清复明斗争最为激烈和持久的地域,文人文化最为发达,文人群体的反清意识也最为顽强。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巡行大运河的皇帝,足迹遍布运河两岸的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康熙和乾隆各有六次沿运河下江南,督查运河河务,考察官员政绩,了解两岸民情,朝泰山,祭孔子,都是为了表现对中原汉族文化的认同,为了政权的稳定和繁荣。
康乾盛世,其来有自。康熙《潞河诗》云:“东风吹雨晓来晴,春水高低五闸声,兰浆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座闻莺。”春天的景色,夜雨新晴,东风拂煦,春水如明镜而兰舟乍移,绿杨掩映中而莺声处处,确实迷人。“春水高低五闸声”又明确指称通州胜景之“闸泄涛声”,通惠河用多道水闸调节河水流量,便利行船,水闸形成的水面落差,使原本静谧的河水跌宕有致,涛声也格外动人。
乾隆写通州运河的诗作就更多。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亲赴通州考察潞河泛滥造成的灾情,感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艰辛,进而联想到名为永定河却经常为患人间的荒野狂澜如何能够制服:“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黍茎带沙痕,结穗欠丰壮。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怏。颇有为解者,云此河滩上。本为水由处,人不与相让。于兹得免潦,高田恐无当。我闻吁益颦,何莫非吾民。使人有余地,孰与水争利?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顺乎自然,兴利除弊,水畅其流,人丰其食,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过通州诗》,则讲到通州城郭的修葺:“树梢看塔影,烟外过通州。沙岭延东亘,潞河自北流。浮桥连巨鷁,野岸起闲鸥。发帑完城郭,无非保障谋。”绿树如烟,古塔耸立,沙岭山光,潞河水影,船头绘有鷁鸟的大船搭起浮桥,白鸥在河岸上飞翔,动静之间使得这幅山水画卷更为生动。结句说到完工不久的新建通州城墙,动用国库重金,正是为了通州和漕运的安全保障。
以此看来,大运河的流动是双向的,从江南和山东等地流向北京的是源源的物产,从北京向南流经诸多省市的,是皇家的意志和帝王的精神,其中不乏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关心民生民情等可资今天借鉴的理念价值。
(作者:张志忠,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