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到达270°。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1.过冬节:冬节大如年
冬至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也叫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和清明一样,又被称为活节,之所以有如此称谓,是因为它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称其“长至”,是基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后的白昼,便一天天延长了。而我国民间更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或者称其“亚岁”,把它当作仅次于元旦(即今之春节)的节日。
冬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可以上溯到周代。当时国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于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这个规矩一直沿袭。魏晋以后,冬至贺仪“亚以岁朝”,并有臣下向天子进献鞋袜礼仪,表示迎福践长;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特别是在南宋,冬至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说法。由上可见,由汉及清,从官方礼仪来讲,说冬至是“亚岁”,甚至“大过年”,绝非虚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而冬至日总在十一月初一前后。此外,也与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观念有关。
而在民间,冬至节俗要比官方礼仪更加丰富。东汉时,天、地、君、师、亲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南北朝时,民间又有了于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唐宋时冬至与岁首并重,于是穿新衣、办酒席、祀祖先、庆贺往来等,几同过新年一样。明清时,官方仍然维持着一些基本的冬至贺仪,民间却不似过年那样大事操办了,主要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师这几个项目上,由此衍生出裹馄饨、吃汤圆、学校放假、百工停业、慰问老师、相互宴请及全家聚餐等活动,因而相对过年来讲,更富有个性。
到了今天,冬至已经不似过去那样正式,但是在南方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冬至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在贵州、湖南、广西侗族的聚居地,每年过冬节依然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没到农历十一月初一,人们会按照姓氏或血缘关系,从初一到初九,每天去一房族轮流过节,还有从十一月初一直到月尾,各家轮流过节。节日里,人们宰鸡*鸭,吃糯米糍粑,喝重阳节酿的酒,吃早稻时腌制的荷花酸鱼,全寨休息,小孩、妇女、客人都穿新衣、打糍粑,就连出嫁的女儿也要带着女婿“回娘家”。
2.占卜: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古代,由于人力在自然面前的力量显得十分渺小,所以人们特别关心未来一年的旱涝和丰歉,而作为曾经的岁首的冬至,人们尤其喜欢在这天进行占测活动,以便从大自然中寻求某些征兆。占测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以分为观测日影、观云、观风、观晴雨、看雪、看米价几个方面,巫师们根据不同的预兆对未来做出不同的预测。比如说在占卜活动中,有以冬至晴雨预卜年关阴晴的,如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湿。”意思是说,冬节如果有太阳,过年夜就要下雨;反之,则过年夜就天气很好。因冬至无定日,有人也以此推算冬天寒冻的时间,说“冬节在月头,寒冻年夜交;冬至在月中,无冻又无霜;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些民谚,其真实性如何是需要科学工作者来回答的。另外,也有人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媳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则预兆生男孩。也有一些地方将一把汤圆放在筛子里,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粒,则预兆生男孩,反之,则是生女孩。
虽然这些并不是科学的方法,但是,这些做法和结论都无疑给现代人以多方面的启发,充分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对把握未来、控制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大胆探索自然的精神。
3.吃冬节丸——祈求家人团聚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食文化。“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福建地区冬至时的一首儿歌。《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福建有冬至时吃汤圆的民俗,也叫吃冬节丸。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有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才子,父亲早逝,剩下母子相依为命。母亲为了让儿子念书,靠上山砍柴和帮人做工赚钱维持生计,她含辛茹苦,一心盼望儿子长大成人,能够考取个功名。儿子十六岁时,正逢朝廷举考,儿子决定赶往京城参加考试。临行时,他跪向母亲保证,一定要考取状元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由于家住边远山区,道路崎岖难行,又是第一次出远门,等到儿子到京城时,已过考试时间,回家已经没有路费了。儿子无奈,只好在外面边打工边自学,三年过去,他参加了科考,结果落榜了,只好再等三年,可第六年还是没有考上。儿子感觉无颜回去,决定继续等待下届再考,但那时交通不便,无法告诉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一去六年,毫无音信,母亲日夜思念,精神恍惚,于是就独自一人漫无目标地出门找儿子。
一直等到第九年,儿子终于考上了状元,他骑着骏马,敲锣打鼓,前呼后拥,高高兴兴赶回家里准备向母亲报喜,却发现家里门锁已锈,母亲不见,问及邻居,都说老母三年前就已出门,不知去向。儿子闻后如同晴天霹雳,泪流满面,他立即派人四处寻找,孝心感天。三天后,果然有士兵在深山老林发现一白发人,此人对山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且动作敏捷,见到人就跑,常人无法追上。儿子断定此人就是母亲。为了不让母亲受到更大的惊吓,儿子想起母亲过去最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食品。于是他吩咐下去,做了大量的糯米圆子,从树林深处到家里沿途的树木、柱子、门上都粘上糯米圆子。白发人在树上寻找食物时,发现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果子”,于是就沿着食物一路走出山里。由于吃到了粮食,精神越来越好,头脑逐渐清醒,刚好到了冬至这一天,母亲最终回到了家里与儿子团圆。
为了纪念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闽南人在冬至节的这一天,都有吃汤圆和祭墓的习惯,而且在吃汤圆之前,先要捞一些粘在家里擦洗干净的柱子、柜子和门上,那粘上去的汤圆要等到三天之后才可以把它摘下来,据说小孩吃了这汤圆,能防治流鼻涕,但要是提前摘下吃了,身上就会长出一个个白点。这种习俗一直被闽南人延续下来,并代代相传。
这个传说,是在精神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习俗的诠释。潮汕人多从福建迁移而来,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潮汕人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愿望,表现得更为鲜明。冬至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晒干。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箩筐)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
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也是因为到了冬至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夜便开始逐渐变短。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
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黏、热“甜丸子汤”。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在潮汕地区,一家人如有在外地工作的,还要留一些糯米粉等他(或她)回家时做汤丸吃,以示一家团圆。另外,还要经常留些糯米粉待客人,客人来了,便煮甜丸敬客。潮汕人在海外的很多,旧时华侨多在冬天回乡,明年春再出洋,所以留糯米粉以待亲人回乡,也是一种风俗,取甜蜜团圆之意。
4.贴冬节丸:祈神保护
在潮汕地区的农村,“冬节丸”除了用来食用外,它还有一个更特别的用途,就是在门框、碓臼、炉灶、米缸、犁耙、水车以及猪、鸡、鹅、牛等牲畜身上粘贴,祈神保护,祷祝牲畜平安过冬,新年健旺。在牛角上贴丸,这是对老牛表功。有些地方还要在水果树上贴上冬节丸,在树干上划破一点点树皮,把丸汤淋在上面,祈望明年果树能贴枝,结的果实像汤圆一样圆润饱满。
至于为什么要在门环上贴冬节丸,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有一年冬至,闽南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由于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丸给女儿吃,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最后父亲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节丸后便各奔东西了。后来,女儿嫁了一户好人家,日子过得不错,但她天天思念父亲,到了冬节的时候,更是忧伤万分。丈夫问起原因,她就详情告知。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丸,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前来找女儿团聚。就这样,这成了当地的习俗,一代代沿袭了下来。
潮汕还有一种奇特的习俗,就是要用汤丸给老鼠吃,也就是府县志多次提到的“谓之饲耗”一事,很少人能懂得其中道理。相传,稻谷的种子是先前住在田里的老鼠从很远的地方叼来给农民的。农民为答谢老鼠的辛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在一片土地的路边,总要留下几株稻谷不割,给老鼠食,饲耗即由此而来。后来有一个较贪心的人,割稻时一株也不留,割得净尽。老鼠没东西可吃,饿着肚皮跑到观音大士那里控诉,说农民忘恩失信。观音大士便叫它搬进农民家中去住,并赐了它一口坚硬的金牙,使它能咬破东西寻食物,从此老鼠就到处为害了。其实,稻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从野生原稻培育出来的,精收细打,颗粒归仓是对的,饲老鼠反而是不应该的,不过这毕竟是千百年来的民间传说而已。
5.数九:传统的智力游戏
在冬至这天,民间流行填字来作为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画,共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就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画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
总之,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民间还流行九九歌,这首歌由于地域不同、风俗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北京地区广泛传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堤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在内蒙古的边远乡村里,则唱成:“一九二九门叫狗,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六九消井口,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而在河北的蔚县地区则流传:“一九二九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破碌碡,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民谣中微妙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俗。
6.祭祖:人不能忘祖
冬至是中国传统阴节之一,所以,一到冬至那一天,在民间就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活着的人要到死去亲人的坟前祭拜,以示纪念。人不能忘祖忘宗,在重视传承的中华民族尤其如此。
冬至祭祖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地域间的差异性,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在福建、潮汕地区,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和冬至节,谓之挂春纸和挂冬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上山的道路易行,也便于野餐。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鲜蚶是必要的,取其吉利的意义。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后土之神。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潮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而错吃了,恐怕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而在海南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冬至祭祖活动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昌人把祭祖看得很重,每到这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尽量争取回到老家,很多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千里迢迢赶回来。冬至和春节都是农村人口最多的时候,不过冬至时人们在家待的时间短,扫墓归来,合家在一起吃顿饭便各奔东西了,而春节则会在家待上十多天时间。
在文昌市,祭拜祖先往往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祭祀的祖先一般不超过三代,直系男丁的所有家庭人员都要参加。首先各户祭拜各自的祖先,相同祖先则在一起合祭。祭祀品荤品有鸡、鱼、蛋、肉,素品有饭、糕,饮品有茶、酒,用品有冥币、冥衣、香、鞭炮等,一应俱全,这些东西要提前准备好,祭拜日挑上山。
到了祖先坟前,祭祀活动就正式开始了,一般而言,要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
一是清理墓地。海南地处热带,阳光雨水充足,每次祭拜都要用刀清理杂草杂木,避免其疯长。
二是呈奉祭品。祭品摆放在簸箕中,顺序有讲究,最前面是五杯酒,接着是五杯茶、五碗饭,最后也是五碗,分别为一块肉、两条鱼、五个红蛋、一块糕和一只鸡。
三是焚香祭拜。所有到场人员按男先女后、长先晚后顺序每人焚香五支,分别三拜土地公和祖先,拜毕将香插于坟头。
四是送金银。将准备好的冥币、冥衣、冥裤堆放于坟旁,用火烧尽。据说烧干净了祖先才能收到,才能“不差钱”。
五是放鞭炮。鞭炮是人们喜爱的东西,逢年过节、婚娶嫁女、入宅添丁离不开鞭炮;祭祀拜祖、送葬入土也要放鞭炮,只是这种文化始于何朝何代至今也没人明白。
六是给墓志铭添漆。方法是用毛笔给墓碑上的铭文上红漆,使碑文更加鲜艳醒目。
到此为止,冬至的祭祖仪式才算是全部进行完毕,之后便是收拾可利用的东西如鸡、鱼、肉、蛋等,回到供奉祖先牌位的老宅,再在室内祖先的牌位前进行一番祭拜,敬酒敬茶、上香叩拜这些仪式自然是少不了的。
所有的祭祖仪式完成后,各家各户取回各自的祭品,稍做加工之后便上桌供人们食用。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这个时候最开心的便是老人和小孩。饭后,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做生意的去做生意,该上学的去上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都散去了,村中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又将企盼的目光转向了春节。
南方为何有冬至墓祭的习俗呢?经专家研究,福建泉州安溪长坑乡的扫墓习俗很有代表性。安溪大部分人家都是在清明扫墓,与泉州大多地方无异。但是安溪长坑较为特殊,老百姓是在冬至扫墓。经调查,长坑冬至扫墓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避开春耕大忙时。据当地老人讲,清明时节,长坑雾气很重,土地湿润,常是阴雨连绵,加上地僻山高,山路不好走,又逢春耕大忙,遂改清明祭扫为冬至祭扫,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所以,在南方形成的冬至祭扫风俗,是老百姓根据中国墓祭的传统习俗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的产物,是南方民间生活历史的一种沉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呼唤。
7.祭天:与天地沟通
在古代,祭祀可以说是一项严肃而不可缺少的仪式,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对此都非常重视。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宗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在所有的祭祀仪式当中,最隆重的祭祀便是祭天了。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不过,周礼的仪式真正被用于祭天,其实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事情了。
由于祭天的仪式都是在郊外举行,所以也被称为郊祀。祭祀仪式在圜丘上举行,那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天帝嗅到气味,也就等于享用了祭祀。
随后,在一片乐声中,被称为“尸”的参与者登上圜丘。所谓的尸不是指尸体,它是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的。“尸”就座,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铡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8.祭窑神:保佑井下平安
冬至是极寒冷的“数九天”的开始,这天在过去是开始生火炉驱寒取暖的日子,石炭(即煤)和木炭是生火的重要燃料,而木炭是在窑中烧成的,石炭是窑里开掘来的,所以人们对窑神崇拜有加,冬天在围炉向火、身上消尽寒气、暖意融融的时刻,不能忘记窑神赐给煤炭的深恩大义,于是敬祭窑神就是顺理成章的。
宋尚学在《蔚县风情》一书中写道:“冬至祭窑神,白天进行。相传窑神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仙,专门管理地下的变迁,冬至日是他的生日。冬至这天,各小煤窑都要停工一天,披红挂彩,张贴对联,响鞭放炮,大摆酒宴。把宰好的整猪、整羊供放在窑门口,给窑神爷庆寿,并祈求窑神爷保佑井下平安、消灾免难。”
岳守荣著《寿阳民俗》一书也记载了山西寿阳祭煤炭神的习俗,并记载了当地流传煤炭神的神话传说。相传,七峰山中居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姑娘,独自住在一所窑洞里,养一只小羔羊做伴。她在引着小羊羔上山打柴时,遇到一个凶暴阴险的财主。财主见姑娘长得俊秀,想掠为己有,就命令打手们去抢捉姑娘。姑娘跑上山,财主和打手们也追上了山。山上忽然寒风怒吼,大雪纷飞。不长时间,财主和打手们全被冻死。小羊羔却把姑娘领进一个山洞里去避风雪。山洞里走出一位老爷爷,给了姑娘一块乌黑发亮的石头,姑娘立刻感到浑身暖烘烘的。姑娘想问黑石头是什么宝贝,老爷爷却不见了。姑娘回到家,就把黑石头砸开分给乡亲们,送到谁家,谁家就不冷了。从此,天一冷,姑娘便去山洞里向老爷爷要黑石头,拿回去分给乡亲们驱寒取暖。传说,那老爷爷就是煤炭神。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不可尽信,但也可以看出煤炭在从冬至开始的“数九寒天”里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9.拜师祭孔:最早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一向是我国的传统美俗,而冬至祭孔和拜师就是它的一种集中表现。
根据《新河县志》载:“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谓‘拜冬余’。”拜圣寿,“圣”指圣人孔子,就是给孔圣人拜寿。因为“冬至”曾是“年”,过了冬至日就长一岁,谓之“增寿”,所以需要拜贺,举行祭孔典礼。
《南宫县志》当中也有记载说:“冬至节,释菜先师,如八月二十七日礼。奠献毕,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释菜先师”就是一种祭孔的形式,是指以芹藻之礼拜先师孔子。古时始入学,行“释菜”礼。春秋二季祭孔则用“释奠”礼。“释菜”礼比“释奠”礼轻。为什么冬至祭孔较“春秋二祭”礼轻呢?因冬至祭孔是沿用的年礼,过年是开学学生要入学,祭圣人只是例行公事,不是专门举行的典礼仪式。
在过去,小学生会穿新衣、携酒脯,前去拜师,以此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冬至节,旧俗是由村里或者族里德高望重的人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长老带领学生拜先生。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民间至今仍有冬至节请老师吃饭的习俗,山西西北,招待老师的菜肴往往是炖羊肉等肉食。
在过去,冬至节又称豆腐节。被称为豆腐节,也跟拜师的习俗有关。据山西《虞乡县志》记载:“冬至即冬节……各村学校于是日拜献先师。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腐节’。”
除了拜师,祭拜至圣先师孔子也是冬至日里一项重要的活动。祭孔子拜圣时,有的悬挂孔子像,下边写一行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有的是设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不过这“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是后世皇帝封的。
据《清河县志》记载,在冬至祭孔时还要“拜烧字纸”。爱惜字纸、不许乱用有字的纸擦东西,在民间尤其在士子文人阶层非常看重,因为爱惜字纸是对圣人尊重的表现,如乱用字纸揩抹脏东西就是对先师的亵渎不恭,所以把带字的废纸收集起来,在祭孔时一齐烧掉,烧字纸时也要师生一齐跪拜。
冬至还要“隆释”,隆有“尊崇”之义,“隆释”就是敬师、拜师。此俗流行很广。民国前,各书院、学院和私塾均非常重视这一习俗;民国后,一些私塾还在奉行“隆释”。为什么冬至日要“隆释”呢?《藻强县志》解释说:“冬至士大夫拜礼于官释,弟子行拜于师长。盖去迎阳报本之意。”看来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如今,各地在冬至都不进行“隆释”活动了,这种习俗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冬至节还是给人留下了“我国最早的教师节”的好名声,获得了后人的纪念。
10.送鞋敬老:献鞋袜于尊长
我国历来有敬老的优良传统,民国以前的冬至节实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沿袭最久的敬老节。
冬至曾是“年”,在黄帝时就曾作为岁首,称作朔旦;周朝也曾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所以冬至节俗如祭祖祀仙、拜尊长等,都是相沿古年俗。祭祖是对已故去的老人、先辈长上表示尊敬不忘,数典忘祖被认为是不赦之罪。为了按时参加祭祖先、拜长上仪式,在外地工作或旅行的人必在冬至前赶回家,冬至和过年一样,要求在外的家人一定在节前赶回家来团聚。
在台湾还流行着“冬节没返没祖宗”的说法,就是说外出的人到冬节一定要回家拜年祭祖宗,否则就是忘祖、心里没有祖宗。冬至还要蒸九层糕拜祭祖先。九层糕包括甜糕、咸糕、萝卜糕、芋头糕、松糕等,在龟背形的糕面上砌成“寿”和用糯米分捏成的鸡、鸭、鹅、猪、牛、羊,用蒸笼分层蒸成,其用意是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向先人“荐新”、进飨,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在拜祭祖先时,全家跪在祖先神主木牌前,由家长述说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如这家人的祖先是福建某地,家长就祷告说:“我们家是从福建某地过来的,现在已经是第几代了。”冬至拜祖就这样在台湾代代相传,永不忘“根”。
女人出嫁后,在娘家看来也成了“外人”,所以冬至节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托词说在娘家过冬至会使娘家家业衰落、克公公。冬至这天,媳妇要把自己缝好的鞋袜奉给翁姑,表示祝愿老人长寿之意。这种敬老习俗,今天仍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
《山东民俗》一书载:“曲阜的妇女于节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赠送舅姑(即公公婆婆)。”冬至日向老人“荐袜履”在历代都是普遍流行的,很多古籍、方志有记载。如《梦华录》:“京师最重冬至,更易新履袜,美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献鞋袜于尊长的习俗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三国魏时代的曹植,其《冬至献袜履表》反映的是朝廷活动的礼仪,于我们认识“践长”和献鞋袜的真实含义很有帮助。
曹植说:“仪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指东汉章帝时崔姻的《袜铭》)。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并献纹履七量,附袜若干。”贡献鞋袜是为了“践长”,而“践长”的含义,是冬至日为了接受太阳的力量、践踏地上日影的古俗。因为这是接受太阳的气于身,所以产生了消灾迎福、得以长久的观念。
11.鸡母狗馃——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在澎湖海岛地区,有冬至吃鸡母狗馃 的习俗。
鸡母狗馃是一种米塑,就是用米粉捏成小巧玲珑的动物和瓜果造型。冬至节,人们以鸡母狗馃祭拜上天,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捏制鸡母狗馃,磨米粉是首道工序。磨粉分干湿两种磨法。磨干粉,直接把米放到磨盘里,边磨边加米。磨湿粉,要先将米放水里浸泡二三天,然后洗净放篾箩里晾干,磨的时候再加水,水里放点红色食用粉,这样,磨出来的粉是淡红色的,很好看。粉磨好后,倒进布袋里,扎紧口子,压上一块大石头,把水榨出来。也可放小木桶里,盖上一层纱布,然后压上草灰包,慢慢吸干水。
冬至前一天,主妇们把米粉揉好后,便招呼孩子们一起捏制鸡母狗馃。鸡母狗馃,顾名思义,形状都以鸡、鸭、狗、羊、牛、兔等家畜为主,也有黄鱼、虾、龟等海洋生物以及南瓜、玉米、菠萝等瓜果。捏出动物、瓜果的轮廓后,再剪出四肢、嘴巴、耳朵、鳞片、叶子等细节,眼睛用细竹签点出,如用黑芝麻点上就更栩栩如生了。
全家合作捏母鸡孵小鸡是鸡母狗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主妇们压好圆饼形粉团做鸡窝,再捏只翅膀半张的母鸡放在窝中央,孩子们有的揉些小圆粒做鸡蛋,围在母鸡身边;有的捏一些在壳里欲出不出的小鸡,有的捏憨态可掬的小鸡叠放在母鸡身上和身边,不一会儿,一幅亲子乐融融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了。
鸡母狗馃做好后,放到蒸笼里蒸,米香溢出后,还要再焖会儿才起锅,不然做好的动物、瓜果,容易塌脖子或掉瓜蒂。
祭完天后,这些鸡母狗馃都由主妇平均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早就垂涎欲滴,此时便迫不及待地啃起来。舍不得吃的,就藏起来。过一二天,鸡母狗馃变得硬硬的,嚼起来,很有劲道,味道也特别,除了米香,似乎还能嚼出瓜果的滋味。
冬至的鸡母狗馃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冬至,幼儿园里的老师会准备好米粉让孩子们学捏鸡母狗馃。
12.吃馄饨——冬至节气风俗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到了南宋,我国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13.吃“捏冻耳朵”——耳朵不被冻烂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14.吃赤豆糯米饭——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15.吃菜包——象征团圆
菜包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蒿等物,揉和做成米浆,待半干手工做成半月形的外皮,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作环饼(晋代时叫作寒具)。冬至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以前,祭拜之后还把“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16.吃狗肉——祈求好兆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现在贵州等地区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纷纷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17.吃年糕——年年长高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爱吃年糕。每逢冬至,杭州人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有壮阳补体之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目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奠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18.火锅——清代和民国时期也很盛行
老北京自清代起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据《王府生活实录》所载,每逢冬至入九后,皇宫王府内盛行吃以羊肉为主的珍馐火锅,“凡是数九的头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锅,甚至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锅,就是说,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十种不同的内容,头一次吃火锅照例是涮羊肉……”
这种吃冬至肉火锅之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间也很盛行,很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们,自冬至日起常去著名老字号饭庄“八大春”“八大堂”及“东来顺”“又一顺”等去消寒饮酒吃涮肉火锅。也有些人每逢九日相约九人一同饮酒吃肉,旧京时称为“九九酒肉”。席间要摆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时要用“花九件”(餐具)入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旧时称“消寒会”,故冬至又有“消寒节”之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