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捐款超1.4亿元,宁波模范“老兵”退役不退志

20多年捐款超1.4亿元,宁波模范“老兵”退役不退志

首页角色扮演吉旺回忆无限刀更新时间:2024-06-04

“退役不退志!我以曾经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自豪。”

对于有过军旅生涯的退役老兵们来说,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也时常挂在嘴边。

八一前夕,一批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榜公布。在这份荣誉墙上,有两位宁波模范“老兵”,分别是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储吉旺、宁波市军分区后勤部离休干部胡瑞芝。作为曾经的军人,他们虽脱下戎装多年,但却一直以军人钢铁般的意志砥砺前行。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们,聆听老兵是如何炼成的。

饮水思源:20多年捐款超过1.4亿元

一条路通向大学校园,另一条通向部队。

1963年高中毕业后储吉旺迎来了人生的十字口。面对这份抉择,储吉旺选择了听从内心——参军入伍。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他:“当兵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

从战士到班长,时光飞逝,转眼来到了1968年,带着依依不舍,储吉旺结束了军旅生涯的退伍回到家乡宁海。而也正是这段5年的军旅生涯,成为他人生重要财富。他时常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则要后悔一辈。军旅生涯是我生命中无法释怀的记忆……”

从部队退伍后,带着那份坚毅,储吉旺从临时工起步,代课教师、工厂仓库保管员、农机二厂党支部代*、县客运站负责人……

不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全力发挥退伍军人不畏艰难的意志去尝试,干一行、钻一行。

20世纪80年代,储吉旺辞去宁海县汽车客运站的工作,“下海”办实业,在城北一片田野上挂出“宁海县塑料九厂”的牌子,靠东借西凑的3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的困难,远超储吉旺的想象。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挫折与险境,凭着军人坚定的信念与毅力,他百折不回、越挫越勇,终于打出了一片天地。

如今,储吉旺一手创立的“如意”公司生产的物流仓储设备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回顾创业,储吉旺感悟:“如果没有在部队养成的军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没有我的今天。”

饮水思源,在成功后储吉旺不忘回馈社会。

原来,1942年储吉旺出生于宁海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在党和政府资助他读完了学业。这也在他心里埋下了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捐款母校、救助战友、帮扶乡邻, 成功后的储吉旺以真情回报社会,这是他开心的事。

有一次储吉旺得知有个小女孩患了严重的疾病,家中无钱治病,他随即悄悄送去了6万元。即便是女孩出院后通过媒体寻找救命恩人,储吉旺仍不肯承认。因为在他心里坚守着行善助人不图名不求回报的原则。

自1995年起,他和当地民政部门牵手,设立爱心账户,给每个老战士每月发生活费,直到终老。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招收的下岗工人、部队转业退伍军人达上百人余人,其中有63名是退伍军人。

2003年10月,他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建立宁海“吉旺助医基金”和宁波“吉旺帮困基金”,至今已累计向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超过1.4亿元。

“我把企业比作一棵树,没有根,树不能成长;有根没有树,这个根不会长久。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如同树同根的关系,要‘树知落叶报土恩,人有孝善济苍生’。” 储吉旺的善行和爱心,感染了公司的员工。

如今,他还将继续播撒爱心,浸润社会。

保持初心:帮扶困难学生300余人

“只要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

轻声细语中透露出刚毅,不服老,说这话是年近九旬的胡瑞芝老人。

在胡瑞芝老人的家中,摆满了各类荣誉奖状、证书和奖杯,可在老人眼里,最看重的是“先进军队离退休干部 ”奖牌分量最重。因为这一荣誉,承载着她为之追求与奉献了一生的军队情结和军人气质。“不管穿不穿军装,我始终是一名军人!”

1930年12月胡瑞芝出身于山东的普通家庭,17岁那年她成为了一名党员并参军报国,经历战争的洗礼,直到1981年离休。

虽然离休,可老人并没有闲着在家安享天伦之乐,而是加入都关心下一代工程中来。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说起来在胡瑞芝老人“燃烧夕阳”助学中,老伴黄斌还是胡瑞芝老人帮困助学的启发者和引路人。

原来,黄斌离休后担任马园小学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讲革命传统故事,熟知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家庭经济情形。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得知浙江省青基会发出了一个号召,希望全社会帮助贫困山区孩子重返校园。尤其是希望工程那张大眼睛照片深深刺痛老人的内心。“打那以后,我便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去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不为别的,就想尽好一名老党员老军人应尽的本份。”就这样,黄斌和胡瑞芝这对革命伉俪开始了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业。

帮困助学,除了精神付出,还得实打实掏出“真金白银”。虽然两位老人的退休工资不低,但为了资助更多的孩子,老人不仅省吃俭用积攒学费,还断了自己子女的“念想”。原来老人早已是四世同堂,三个子女家条件都一般,小儿子至今仍租房居住,并且老家亲戚时常需要接济。在常人眼中,这肯定是先帮扶自家。可是老人却和子女说:“做人不能忘本,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的退休金是国家发的,一分一厘都来自于人民,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困难孩子上不起学,我们代表国家去资助,也算是回馈社会和报答人民。目前,你们的生活条件,虽然比上不足,但起码比下有余,每个人都衣食无忧,这就应该相当知足了。”

随着国家经济腾飞,两老的退休工资也水涨船高,寄给孩子们的钱也越来越多,帮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年下来,两老先后结对帮扶困难学生300余人,资助金额高达200余万元,但他们的生活始终没有改变,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包含着他们当年毅然选择从军的初心。

对于帮困助学,胡瑞芝老人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捐钱捐物,只能是扶贫;政治上帮助、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体贴、学业上激励鼓舞,结合起来才是‘内核’。”她先后给助学对象写过1900余封信,封封感人肺腑、句句沁人心脾,凝聚着她对孩子们的教导与期望。

水滴石穿,持续不断的通信,终于赢得了孩子们的交心。一有什么心事,他们总爱向这位慈祥的“奶奶”倾诉;一有什么进步和喜事,也爱向她汇报。日积月累,胡瑞芝老人已存满了两大箱各地孩子的来信。

“我们的理想目标是在有生之年资助满500人,但怕就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胡瑞芝老人说,帮困助学带给他们快乐,让他们越活越年轻,活像两个老小孩儿。只要还活着一天,他们就会坚持助学一天!

来源:浙江新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