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VS 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李白 VS 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首页角色扮演剑舞狂歌更新时间:2024-07-30

作者:林子大了

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原创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我们中国人向来喜欢搞个排名,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喜欢争个高低胜负。

在漫漫历史长河当中,如果让我们投票选出两个最天才的文人,那无疑是李白和苏轼,他们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蜀中多俊秀,文宗自古出巴蜀。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薛涛、杜甫、苏轼、杨慎,这些大文豪都和四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李白和苏轼就生于斯,长于斯,是不折不扣的“四川老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为蜀中做了不少代言。现在,四川江油市南的青莲镇,尚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名贤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太白遗风”。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虽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他从未忘记出身之地四川眉山。位于眉山城西南隅纱彀巷内的三苏博物馆,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李白的诗歌早在唐玄宗时就名满天下,冠盖京华,唐文宗更是向全国诏书御封“李白诗歌”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大唐三绝”。


而苏轼,是宋朝的“执牛耳者”,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高中状元(名为第二实为第一),得到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大力奖掖。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后来成为宋朝的“文坛领袖”。


他常和别人齐名——论文学,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论写诗,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论填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论他的综合实力,无疑是宋朝第一。


自古文人从政,能做到登峰造极的太少了。


李白早年就已诗名满天下,没参加科举,而是走了唐代很多文人走的“终南捷径”,通过卫尉张卿、玉真公主、道士吴筠、贺知章等人的举荐,进入唐玄宗的视野,进宫朝见那天,唐玄宗降辇步迎。


后来民间更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龙巾拭吐”“御手调羹”的演绎,虽然他“海县清一、寰区大定”的政治理想未能实现,但那段时光无疑是李白一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被封“翰林待诏”,给唐玄宗与杨贵妃做诗。


可惜囿于权力的斗争,或许也是李白狂傲的性格,终于在三年之后,被赐金放还。后来又在安史之乱中参与永王反对肃宗的叛乱被捕,后经好友高适迎救被流放夜郎,途中因代宗登极遇赦。


如果说李白的职场生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没有真正和政治挂钩的话,苏轼的一辈子则摸盘滚打在官场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在苏轼身上不断印证。


黄州、惠州、儋州,宋朝的历任皇帝对苏轼是贬无可贬,到最后一直发配海南岛,创下被贬历史第一。


若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不*文人”祖训的话,苏轼有几个人头都保不住的。



苏轼与李白性格上最大的一致之处正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自信,乐观,旷达。


李白本人以及他的诗歌完美代表了“万邦来朝,海晏河清”的盛唐气象,在他天才般的想象中,给我们展现了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自信和豪气。


余光中《寻李白》写到,“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无拘无束,逍遥独立于天地之间,任何时候都相信在人生逆旅当中,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而苏轼,更是天生的乐天派,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给许多人带来了蓬勃的力量。


在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中,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得意时,他不骄矜,该如何做还是如何,失意时,他不沉湎于泥沼,反而在里面苦中作乐,甚至把沼泽也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他是尘世里的一朵花,随处可以开放。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一个痛快淋漓,感性大于理性。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心安处是吾乡”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个沉着内敛,理性大于感性。


李白的诗亦如他的人,有一泻千里之感,代表了个性舒展的盛唐之音。


苏轼的词则豪放与婉约并存,代表了内敛理性的北宋文风。


叶嘉莹先生曾说,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轼。


苏轼被称为“坡仙”,李白被称为“诗仙”。


可是倘若以李白和苏东坡相比,还是有一个分别的,这个分别在于: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


而我理解,李白本就是仙,偶尔路过人间,留下惊艳的一道光,让世人敬仰。苏轼则完完全全是一个世间人,一直在修行,终于活成了世人羡慕的模样。


李白路过人间是个巧合,苏轼囿于尘世是个必然。


李白天才般的想象和瑰奇飘逸的描述,汪洋恣肆的语言,千古文人当中当属第一。


而苏轼的学识,诗词歌赋全方位的成就,则无人能敌。


据宋代笔记《庚溪诗话》记载:


宋神宗曾问身边的近臣,苏轼可以与哪个古人比作?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


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可见宋神宗虽然政治不认可东坡,但是极为推崇苏轼的学识。


正如一网友所说,李白是才气天授,青天白日里降下朵皎皎青莲,落于盛世,开于盛世,又超脱于盛唐的烟火繁华。


苏轼是后天成才,浩繁卷牍里砌出个矫矫孤松,生在北宋,长在北宋,一心多用尚且能广有建树。


李白和苏轼,在不同的时空下,写下不同的诗篇,一篇《将进酒》一篇《水调歌头》,一诗一词分别成为华夏大地两条母亲河的最经典名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余光中先生在《戏李白》里也说过:


有一条黄河你已经足够热闹了,

大江且留给你苏家的乡弟吧。

天下二分,都归了蜀人。

你据龙门,他临赤壁。

李白是神化了的苏轼,苏轼则是平民化了的李白,最后,还是引用余光中先生的一句话:


如果我要出去游历山水,

我就要选苏轼和我一起去。

李白太放荡了,不负责任,

杜甫太苦哈哈了。

苏轼最好,他最有趣,

也是一个知心朋友。

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此外的五千年都已沉寂,两个伟大的灵魂隔着时间的长河遥遥相望,举盏,仰饮而尽……

作者简介:

林泉,甘肃兰州人,90后文学爱好者,常年笔耕不辍,已累计写作诗歌、散文、小说20万字以上,作品散见于各报纸杂志,微信平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