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九龙壁
《素问·三部九侯论》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和“九”一头一尾,是天地之间最为重要的两个数字了。古人对“一”的崇拜,很可能是出于原始混一的观念,与“一”有关的神话,往往都与“开创”之地位有关。例如宋代以前,皇家祭祀的最高神被称为“东皇太一”,宋之后才被玉皇大帝取代。相较而言,古人对“九”的偏爱,则是执其另一端,充满了对远方的幻想,有更丰富的精神投射。在古人看来,“九”既是“终”,又是“无限”之始,所以李白诗曰:“疑是银河落九天”,王涯《汉苑行》也有诗句“二月春风遍柳条,九天仙乐奏云韶”。九天之上、九泉之下、九霄、九幽等词都是用“九”表示无限高远、深不可测。
汪中《述学·释三九》曰:“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在古代,“三”表示多,“九”则表示极多。在古籍中,“三”往往是泛指“多次”,如人们所熟知的“韦编三绝”、“三思而后行”等成语,说的都是多次而不是三次。古人对“三”推崇,大概是源于“礼以三为成”的传统,《礼记·曲礼上》曰:“卜筮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上旬,中旬,下旬,三卜筮不吉,则不举也。”这里“三”是占卜求吉的一个限度。“三”有“多”的意思,也是一个界限,中国民间历来有“事不过三”的说法,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等。不过,相比于“三”,古人对“九”更为偏好,往往愿意以“九”来表明数量极多,以夸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如“九曲黄河”、“九牛一毛”、“九死一生”等成语,其中的“九”都是“极多”的意思。此外,“九”还有着谐音“久”这一优势,通过数量上“九”的强调和重复,又有着“长久”的寓意,从而更受到古人的喜爱。
人们追求十全十美,数目字“十”代表着“满”,但古人又认为月满则会亏,物极则会反,盛极则会衰。相对而言,“九”恰好是在上升趋势中,而且是上升到了一个极点,是有限之极,因而“九”被看做是“至尊之数”。这种“至尊”的地位往往掺杂神秘性和神圣性,如上古时期与原始信仰有关的“九歌”即是一例。此外,佛道两教也都将“九”看做一个重要的修行之数。如佛教有“九谛”、“九禅”、“九僧”等,道家有“九转丹”,据说吃了就能成仙,道教的神仙社团“九仙”、“九真”、“九圣”等,也都是以“九”为编制名额。
《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授天书”场景
“九月初九”在民俗中被称为重阳节,“九”和“阳”等同成为人们的共识,要追溯到《周易》。《周易》大约形成于商末周初,其中的阴阳八卦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在《周易》中,数字“九”是一个重要的符号,也正是在《周易》中,“九”作为“阳”的属性被确定了下来。《周易》里面把阳爻称为“九”,把阴爻称为“六”。如我们熟悉的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其中“九五”就指的是乾卦从下到上第五个阳爻。
朱熹撰《周易本义》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九,“九”与“阳”对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九月初九会被称为重阳节了。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以看出,人们已将“九”阳的寓意与“九”长久的象征结合起来了,而且在曹丕的时代,九月初九这一天,已经形成了享宴高会的风俗。关于重阳节,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做法是“插茱萸”,这一习俗大约西汉时期就有了,《西京杂记》卷三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习俗在不断变化,比如唐代重阳节依旧盛行插茱萸,大多是女子和儿童佩戴,有些男子也佩戴;唐以后则流行起佩戴菊花,宋元以后,菊花大有超过茱萸的势头。不过,在古代,重阳日以阳驱邪、祈求寿命长久的愿望则变化不大。
清陈枚绘《月曼清游图·重阳赏菊》
其实,“重阳”这个词先秦时期就有,屈原的《远游》曰:“集重阳入帝宫兮”,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而“重阳”专指重阳节大概要到了汉代以后。诗词中最早提到重阳节的,可能是《艺文类聚·岁时中》收录的一首:“献寿重阳节,回鸾上苑中”。此外,人们熟悉的重阳节名句则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等等。
除了影视文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仪式、俗语往往也和“九”有关,如情侣送花、结婚发红包,多以“九”为基数;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这是对一个姑娘成长的赞美,也是九的倍数。每年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我们都要登高赏菊,而到了冬天,人们也还会唱着那首古老的“数九”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