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时有一批官叫传奉官,他们没有经过内阁和六部的法定选拔程序,是直接被皇帝授予官职后安插进公务员体系的。
传奉官的出身很杂,有工匠、宦官家奴、画工、方士、道士、僧侣、伶人,大部分都是旁门左道人士,但有一个共同点——成化喜欢。
成化斗彩鸡缸杯,2014年2.8亿一只。它不是现在值钱,成化死了后就开始价值连城,目前高仿最多的是乾隆同志
嘉靖信道,但比起他爷爷成化来说只能算小巫见大巫,成化是佛、道、术、大19岁的女友都信都喜欢。
比如据成化20年的记载,光京城大慈恩寺、大能寺、大隆善护国寺三所寺院的番僧(不是汉僧)就有上千人,其中法王七人,有国师、禅师封号的数十人。这些封号可是有实际待遇的,法王相当于藩王规格,也就是说明朝原本把本姓王都迁出了京城,但成化又封进来几十个相当于藩王的番王。
这类人非常多,宗教人士能安置到寺庙道观,非宗教人士就是这批传奉官,被安置在文思院、营缮所、太常寺、鸿胪寺、通政司、礼部,当然还有锦衣卫。
举个例子,文思院是工部的九品小机构,一个长官正九品,两个副使从九品,就这么三人。但成化7年吏部档案记载的文思院副使将近300人,他们可不是只吃闲饭,有些本事大的进入体制后是有能耐活动升迁走的,光文思院出去的中书舍人就有20多位。
中书舍人一般供职于内阁、武英殿、文华殿,从七品官,负责写诰、敕书、国书、勘合底薄、兵部纪功、玉牒、王府底薄等机密文书,职务不高,但服务对象却是皇帝皇子。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父亲是啥官?紫薇舍人!这个紫薇舍人就是中书舍人的别称!
而进锦衣卫的传奉官也很有特点——以太监家属为主,这个好理解,东、西厂的领导都是太监。
太监当然有家属,兄弟或者侄子外甥,而且太监还有未去势的家仆,也是可以转正的。比如黄锦的弟弟是嘉靖赏的锦衣卫千户,隆庆赏黄锦的侄子锦衣卫指挥同知,而且世袭罔替!
再比如比黄锦还有名的大太监怀恩,怀恩的侄子马瑛就被封为锦衣卫百户。
明史宦官传里列出来的好宦官只有三人:怀恩、李芳、陈矩。
《大明王朝1566》中吕芳的原型就是李芳。
六、画工
明朝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但宫廷却需要画工,这类人的编制就挂靠在锦衣卫,官职高低取决于画工的水平,当然只是吃俸禄用的,不可能真参与锦衣卫的事务。
比如著名的花鸟画家林良、吕纪(林良的学生)、商喜、浙派画家吴伟、谢环,他们的官职都是锦衣卫指挥使。
林良画的锦鸡,绢本,属明代的宫廷画,现藏我家。
七、达官
归附的少数民族头领也安置在锦衣卫,这个很大,后面我单写一篇。
八、影视剧
大家熟悉的锦衣卫入选方式是导演定的,要求功夫高,长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