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句有“王苏州”的雅称,这是名副其实的事情。因为在不少文人的心中,谈起苏州,多会想起王稼句。作家范小青是王稼句大学时的同窗,曾写过一篇小文章《“苏州王稼句”》,其中有一段关于他的逸事:“有一回稼句的一个外地同学,给稼句写信,开信封的时候,记不得地址,就先写上‘苏州’和‘王稼句’,准备查到地址后再填上去,结果给忘记了,就把苏州王稼句丢进了信箱,最后远在苏州的王稼句还真的收到了这封信。”范小青由此谈到,王稼句不但是个文人,还是一个苏州的名人,“信件多,稿费单多,所以邮局记住了他的名字,知道他住在哪里,没有地址也能送过来”。此后,同学们就送了他一个“苏州王稼句”的雅称。范小青笔头一转,写到之所以会有“苏州王稼句”这个现象,“不仅因为他认得很多人,更因为他对苏州的热爱、认识和描写。”“稼句这些年出的书,绝大部分和苏州有关,苏州已经被他研究得如同自己家中挂在墙上的一幅画,每天看每天想,早就爱之入骨、熟之于灵魂了。”
王稼句
王稼句是位编辑,曾在《苏州杂志》和古吴轩出版社工作,为人作嫁衣之余,又点校、整理和编选了数千万字的书籍。这些书籍,均多与苏州有关,诸如《苏州文献丛钞初编》《苏州园林历代文钞》《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吴中文存》等多种;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关注苏州文史的学者,出版有专著《苏州山水》《苏州旧梦》《苏州历史名人》《苏州旧闻》《三生花草梦苏州》《姑苏食话》等数十种。王稼句登上文坛,乃是以文章闻名,至今出版各类文集近二十种。若论王稼句的文章写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以《笔桨集》《枕书集》《补读集》《砚尘集》《谈书小笺》《煎药小品》和《秋水夜读》为代表;随后的《看书琐记》和《看书琐记二集》是其厚积薄发的中年转折之作;此后他又陆续出版“小集”系列,目前已有《看云小集》《听橹小集》《采桑小集》《怀土小集》和《剪烛小集》五种。
王稼句早年文章学唐弢书话,刊于《读书》《书林漫录》,其介绍关注趣味相投的书籍,文章老练,但内容较为浅显,至《秋水夜读》一书,才略有改变。《追记周越然》《徐志摩的年谱》《毛边书琐谈》等篇,读来甚佳,这些文章有作家的个人印迹,真正有了“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和一点抒情的气息”,文章也写得行云流水,笔含情愫;另有《蟋蟀谱》《叶子》《苏州书坊旧观》等少数篇章,显出知堂“夜读抄”的痕迹,虽拣抄旧籍,但能娓娓道来,其中以《蟋蟀谱》一篇为最佳,颇有一种欲说还休的闲趣。自编集之外,王稼句亦有选集《栎下居书话》,选编早期包括从《枕书集》到《谈书小笺》的大多书话文章;《夜航船上》一书,选录早年《秋水夜读》之部分文章;还有《四时读书乐》,则多选录近年来所作文章;《坊间艺影》一书,选录其谈论民间艺术的文章;《王稼句序跋》,则选录其早年所作所编书籍的序跋文字。故而,若论王稼句的文章写作,其中最应关注的集子,应系其两册“琐记”和五本“小集”。
王稼句的两册“琐记”表现出来的功力、风味,大大超越了之前出版的所有集子。这与其多年孜孜不倦的读书积淀有关,也应系其此前沉浸于旧籍整理、编校所带来的意外收获。虽还是两册“书话”文集,但王稼句已由唐弢式书话,转变为“夜读抄”式的书话体。此一时期的书话,虽多由一本书籍引起,但只是一个写作的话题罢了,大多由此引申出来,谈论自己所读所想的东西,从而形成一篇知识性和趣味性皆佳的文章。《看书琐记》中的《绣像与小说》一文,由陈平原的著作《看图说书》而起,但又广征博引,对于此书所谈内容既有评论,又有补充,文章的纵深感和韵味皆出;而在《看书琐记二集》中,王稼句的文章《我的书房》《读书消夏录》《雨声里的书房》《书摊寻梦》几篇,风味可追知堂的《雨天的书》,堪称美文。另有《关于鸳鸯蝴蝶派》《〈浮生六记〉人物小考》《〈浮生六记〉伪作两记》等,均显出较深功力。
对于王稼句的两册“琐记”,《金性尧的最后想法》是颇值得注意的。文中引用上海文化老人金性尧一段话,有“深得我心”的评价。金性尧在其晚年文章《散文的境界》中,认为文章要有书卷气,并谈论道:“对于书卷气的含义,本来用不着解释,也很难说得具体,我的意思是说,散文作家还得和旧学结点缘,使人感到空灵中自有一种酽然之味,而不流于空疏;‘与公瑾交,若饮醇醪’,这也是我所向往的一种文境。只是不要生吞活剥,没头没脑地抄上几句。”金性尧还举例周氏兄弟、胡适、郁达夫、林语堂、朱自清、俞平伯等五四前辈的作品,更为其散文“书卷气”一说来增加底气。文章之道的惺惺相惜之外,王稼句与前辈金性尧,均供职于古籍出版社,出道早,有才气,好读书,能自学,爱写作,喜好风土,也均敬慕知堂文章,颇有些可以相提并论之处。以文章来论,他们都是文章作手,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皆好,颇有一些书卷气的。但相比前辈来说,周作人虽好写“读抄”体文章,但多还是隐含着一种特别的启蒙情结,这是后来者难以追慕的地方。
“琐记”之后,王稼句陆续出版“小集”系列,均按照周氏兄弟的编法,按照时间顺序,汇编成册,文章不再如早年写专栏书话的整体,但读来亦有一种参差之美。此后的王稼句,不再特别倾注于“书话”写作,而是更多关注于江南风物、文化名流、旧居古迹,更具有一种书斋闲话的风味。这其中,收录于《看云小集》的《春凳小考》堪称妙文,虽是关注一种少被人关注的家具,却能在文史著作中游刃有余地抄引资料,且对于这种特殊话题,又写出了一种修养和品位,实在难得;收录于《听橹小集》中的《柳如是小影》和《红豆庄的前世今生》,谈论柳如是,但均能够发人所未发,或谈画像,或谈旧居风景,从历史流转中见出人物风神和世事沧桑,乃是大家之作。《怀土小集》中的一篇《碧螺春汛》,谈江南名茶碧螺春,从文人旧藉钩沉中一路谈来,虽无法如知堂谈论饮茶的《苦茶》的那种曲折心曲,但就文章而论,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再有收录于《剪烛小集》中的一篇《遥远的市声》,则是谈论苏州街市上的叫卖声。
所谓文章作手,难在应酬文字,王稼句却能写出一种风流。王稼句的序跋文章,虽无话可说,亦能由此找出一些话题来,且写得款款有情,令求序者满意,读者亦颇有一种读了其序跋,所谈书籍则可抛却一边的感受了。诸如一篇《〈弱水书话〉序》,文章先从求序者的所在地甘肃张掖谈起,继而由作者搜购书籍,想到自己的交友和购*忆,再谈到他们共同喜好的知堂文章,由此婉转写出自己读写的两个心得,其一是知堂晚年文章虽然篇幅很短,不分段落,但却是一气呵成,且“炉火纯青”,而如今一些写作者洋洋洒洒,动辄数千言,“难免有点淡水气”;其二则是知堂文章虽杂,但其某门杂学,“比起现在自诩为专家的要精深很多,知识系统,思想深邃,作法上又别具一格”。“故而将杂学用之于文章,自自然然,游刃有余,不想如今一些所谓杂文之家,弄不好就露出破绽来”。这番写作读书的体会,既是对于友人的忠告,亦可看作一种夫子自道。
《听橹小集》中有篇《文夫先生二三事》,写苏州小说家陆文夫先生,曾以小说《美食家》闻名于世,而陆文夫曾是王稼句的伯乐,对其曾有知遇之恩。这篇小文章,虽然写得散淡,无非是吸烟、编稿、办杂志、用电脑以及出书这样的琐事,却展现了一个眼光深远、行事不羁、修养深厚的文人形象,其中饱含深情。文章结尾一段,忽然笔锋一转,写道:“文夫先生去世了,十三日上午,冒着细雨,给他送别。晚间有外地朋友来,一起吃酒,席间很沉寂,我醉了,竟呓语连连,说,‘苏州没有人啦’,‘苏州没有人啦’。”陆文夫先生与他的小说《美食家》,以及由他创办的《苏州杂志》,就像苏州的文化名片一样,令人称道,并因此有了一个“陆苏州”的美誉。在王稼句的心中,陆文夫先生就是苏州的文化代表,与苏州的风物、苏州的山水、苏州的美食一样,不可失去。如今,陆文夫先生去世已经十多年了,他若地下有知,对于这个苏州后生,该应是“大加赞赏”的吧。
参考资料:
《闲话王稼句》,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2007年4月,未公开出版
《王稼句书影录》,王刃编著,2018年,未公开出版
《栎下居书话》,王稼句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版
《王稼句序跋》,王稼句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1版
《看书琐记》,王稼句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1版
《看书琐记二集》,王稼句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12月1版
《看云小集》,王稼句著,三晋出版社,2009年8月1版
《听橹小集》,王稼句著,中华书局,2009年9月1版
《采桑小集》,王稼句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1月1版
《怀土小集》,王稼句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8月1版
《四时读书乐》,王稼句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9月1版
《夜航船上》,王稼句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1版
《剪烛小集》,王稼句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7月1版
(朱航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