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病秧子 蜕变为太极高手

从一个病秧子 蜕变为太极高手

首页角色扮演剑云歌更新时间:2024-05-09

万莲在舞剑

■王平/讲述 青竹/整理记录

母亲万莲今年62岁,现住在涟水县涟城街道,她是涟水县太极拳协会会长,国家级社会体育运动指导员,中华武术协会会员,江苏省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被列为当代著名文体人物并载入涟水县志。从一个别人眼里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到获奖无数的太极高手,母亲完成了生命的一次次蜕变。她创建涟水县太极拳协会,并多年如一日,义务教授群众太极、组织会员参加公益性演出……母亲人如其名,就如一朵娇然绽放的太极之莲,令人瞩目。

为摆脱病魔 她结缘太极

母亲原是涟城镇办企业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她三十多岁时,身体开始出现了状况,坐骨神经痛常常让她直不起腰来,严重时甚至寸步难行;美尼尔斯综合症让她时常犯眩晕,走路有时还会跌倒。

父亲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母亲,心疼了,寻思着解除她痛苦的良方。一次,父亲到五岛湖公园散步,看到有人在打太极,心下一动,回来后劝说母亲也试一试太极健身。第二天,好奇的母亲就来到五岛湖畔,立时被动静相宜、柔中带刚的太极拳吸引了,不禁跟在队伍后面“照葫芦画瓢”地学起来。谁知,才摆第一个动作,就因重心不稳,“啪”一下摔倒在地上。正在打太极的人笑她:“你这样哪能行呀?”

别人能打,我为什么不能打呢?倔强的母亲较上了劲,每天来到五岛湖畔拜师学拳。当时,县无线电厂有个从上海来的李师傅,他的拳术在涟水堪称一流,母亲向他学习两个多月,后又自己看光盘琢磨太极拳法。每天清晨,母亲都要来到风景秀美的五岛湖畔练习一两个小时。经过勤学苦练,一年后,她终于学会了一些基本功。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母亲的太极拳打得越来越好,身体也随之变好,曾经让她备受折磨的病痛竟然消失无踪了。

尝到甜头的母亲越发钟情太极拳,她认为如果没有结缘太极拳的话,可能自己一辈子都将生活在病痛之中,那么,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因心存感激,她每次练习太极拳格外用功,慢慢地,她从众多太极拳爱好者中脱颖而出,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成立太极拳协会 她发扬太极文化

母亲常会留意一些太极拳比赛,希望能和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切磋、交流,也希望自己能为家乡争得荣誉。

1998年,江苏省太极拳协会组织全省太极拳表演赛,母亲兴冲冲地赶往南京报名,结果人家告知:选手需由各地太极拳协会推选。母亲愣住了——当时涟水还没有太极拳协会!

空有一身过硬本领却无法为家乡争得荣誉,母亲很是沮丧。六合县太极拳协会得知情况后,邀请母亲代表六合参赛,她只好委屈求全同意了。

在这次比赛中,母亲虽然获奖了,但荣誉却属于人家,她心里没有一丝喜悦。回到家乡后,母亲思量:为什么不能在涟水组建太极拳协会呢?身为涟水人,我应该多为家乡争光才是!

母亲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几个太极拳爱好者,他们建议由母亲牵头,成立涟水县太极拳协会。不久,他们便根据组建协会的有关要求,向县民政局和体委打了报告。

当时,县体委对母亲的资格和资质表示怀疑,后来调查得知,她参加过1996年南京市第一次武术交流比赛,荣获中青年组42式太极拳一等奖、42式太极剑三等奖;1997年获得过国家体委发给的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且由她牵头举办过多次公益演出活动,她教会了几百名学员,在涟水乃至淮安市已经小有名气,因而很快批准了。

有了组织,母亲更忙碌了。协会以推进涟水全民健身为宗旨,以服务涟水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母亲和她的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工作,他们有计划地组织广大体育爱好者、晨练爱好者,学习健身系列、太极拳系列、敦煌系列及各种流派的健身拳、剑、棍、刀、枪、扇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武术活动。

为了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需求,他们广开门路,努力学习,提高教员的技艺,在拳法套路上不断有所突破。她和协会骨干曾多次走访涟水的几位知名的太极拳师,虚心讨教,系统地掌握了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剑等功法,还请境外拳友来涟交流。

协会骨干每次出差,都要去选购适合教学的武术套路录像碟片,这些碟片都是太极名家所录,讲说仔细,动作规范,参照学习比较容易;名家还会表演完整的套路,配以音乐,非常具有观赏性。母亲总是学得十分投入,因而很快就能学会碟片中教授的内容,也很快就能传授给学员。

20年来义务教学 她被人称道

母亲的名气越来越大。从1992年起,她常被一些单位、学校邀请教授太极拳。每次受到邀请,母亲都会一口答应下来,虽然劳累,但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太极健身,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多年来,太极拳协会先后开办500余期培训班,受训人员达9000余人次,他们还自办和协办各种表演活动50余次,国庆、春节、郑梁梅校庆、炎黄大学校庆、招商引资企业开张、敬老院慰问演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2005年春节,太极拳协会在北门闸广场演出,观众达3000多人。许多企业、政府部门、学校请他们上门免费教学太极拳,母亲常常亲力亲为,耐心地教授。对条件比较差的群众,母亲还会掏钱买录放机、摄像机、碟片等,赠于他们使用。

2011年,太极拳协会在城区已有晨练点12个,每日参加晨练近千人。协会成员们的辛勤付出,有力地推动了涟水县太极拳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县委大院、县供电局、县色织厂、县生产资料公司等单位慕名而来,找母亲上门教授太极拳。城区有的学校甚至把太极拳作为课间操,列入学校的体育教学项目推广,既可以让师生们健身防身,又可以修身养性。

母亲在有的单位一教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时间,但她从来不要一分钱报酬。她说:“请我教拳,是信任我,看得起我,是我的荣幸!打太极拳是我的爱好和乐趣,能让更多的人爱好太极拳,不要报酬我也心甘情愿。”

“为太极拳协会这么操劳图什么?”有人看母亲很辛苦,不解地问她。

“辛苦吗,一点也不!能看到这么多人认可我,跟着我学习,我高兴还来不及!”母亲为能发扬太极文化而自豪。

太极拳协会是民间组织,不可能采取行政命令,做事都靠动员,靠各人的爱好和自觉。开展正常练武并不难,难的是完成县里布置的公益性演出任务。每一次演出,都要进行几十天的排练,没有任何报酬。在排练时,先要把几十个会员一一通知到,有的电话通知,有的要上门通知,有的在辗转几个电话后才能通知到。母亲没有心疼电话费,但让她着急的是人到不齐——有的有事、有的不愿意。每当人员凑不齐时,母亲都要花费不少脑筋,为了全民健身,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母亲认为自己吃一点苦,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而每次成功表演、比赛取得荣誉,母亲就感到所有的辛苦、委屈都是值得的。

时光荏苒,不觉间,太极拳协会成立有21个年头了,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着,由当初的数十人发展到目前的健身站点数十个,会员数千人,并带动上万人参加太极健身运动,成为涟水县全民健身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一路走来,母亲和协会成员累并快乐着,满满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2009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42式太极拳女子老年组第一名,2010年友好城市庆世博中国木兰拳精英荟萃邀请大赛二等奖,2011年香港“武徳杯”第九届国际武术节纪念证书……

母亲个人荣誉更是不胜枚举:2009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太极拳械暨武术与健身学术论坛交流大会获青龙剑金牌;2010年5月,在江苏省木兰拳比赛中获一等奖;2010年5月,在江苏省武术段位赛中获太极拳一等奖、太极剑二等奖;2011年3月,在香港“武德杯”第九届国际武术节上,获42式太极剑第一名、女子F16太极扇第二名、女子F16剑术第三名,并获优秀教练员奖;2015年5月,在南京大麦若叶杯国际传统武术邀请赛中获金牌三枚……

来源:来源:淮海晚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