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
学子
21CIS
研学课堂
赏梦里乡村,游诗画江南,沉醉在如诗如画的水乡画卷中,沿着大运河探索杭城历史、自然风光、文化遗址、科技前沿、江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走进金陵文化,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科普植物中体悟生命的意义,在科技领域感受强国底蕴。初一初二的学子们收拾好行囊,跨越1500公里,分别开启了六天五晚的浙江、南京研学之旅,享一餐历史文化之饕餮盛宴。
在研学的过程中,学生分为新闻组、手绘组、文物组、摄影组等,以“自拍自写”的形式分别为研学之旅贡献了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和多彩的研学“画卷”,让学子们在各自领域中有了更深层的体验和收获。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所记录下的旅途“风景”。
「第一站」
浙绍线
初一研学之旅
“你一句春不晚,我们就到了真江南”,浙绍线研学围绕“寻觅杭州之‘醉’·品味江南韵味”大主题开展,并分为“初识杭州·自然之‘醉’”名人遗迹·文化之“醉’”“古今杭城·历史之‘醉’“智引未来·科技之‘醉’”“地域风情·江南之‘醉’” 五个课程,同学们从各角度去感受杭州的魅力,了解杭州文化,品味江南韵味。
自然之‘醉’
看看杭州自然风光之美,同学们漫步杭州西湖,感受西湖风光,寻觅西湖传说;在西溪湿地,亲近”地球之肾”, 认识湿地生态系统。
科技之‘醉’
走进浙江大学,了解前沿科技,树立科技梦和名校梦。世纪学子们聆听学霸讲解浙大历史,进入浙江大学最酷炫的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见识到了“绝影”lite 3机械狗,深度打卡国际顶尖的机器人创新项目,了解智能机器人,并进行了无人机试飞体验,感受科技的力量。
文化之‘醉’
在文化熏陶下,品味江南。同学们参观岳王庙,诵读《满江红》,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在兰亭赴一场“流觞曲水”诗词大会,近距离感受王羲之书法,培养雅士文化;在沈园感受江南园林,了解南宋诗人陆游的一生;来到鲁迅故居,欣赏鲁迅故里风貌,体会鲁迅文学魅力。
历史之‘醉’
同学们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走进华丽的宋城千古情,了解宋朝文化,欣赏宋朝建筑;探索良渚博物院,与良渚古城合影,感受良渚文明;参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感受大运河杭城段的发展与管理;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欣赏刀剪剑工艺,了解工艺发展史;在中国伞博物馆,学习伞文化,了解伞的起源与演变,回味戴望舒在雨巷中遇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的油纸伞;最有趣的是在手工艺活态馆,同学们体验了非遗传统手工艺制作,设计出自己最喜欢的油纸伞。
江南之‘醉’
总要去一趟江南,感受江南烟雨如梦。雕梁画栋的建筑,小桥流水人家,见证着历史沧桑,我们品着惬意的慢生活,陶醉在这江南诗意中。同学们走进江南水乡—乌镇东栅,感受江南民俗文化;去柯岩景区观看一场社戏表演,体会江南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
同学们还去拜访茅盾故居,赏析茅盾文学作品;了解茅盾先生生平与文学成就;到宏源泰染坊,了解当地特色非遗——蓝印花布的染制方法;认识百床馆,了解不同朝代床的样式区别。最后,学生们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分享乌镇所学所获,介绍乌镇水乡风土人情,在现场学生们还进行了游客新闻采访,锻炼协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部分作品
01
文学组
《人间忽晚,杭城已秋》
——潘恩李惠
在运河,热爱是对生活的敬畏尊重探索不同的美,是对生活的放肆探索。
——题记
京杭大运河,流转的是水和历史与文化。踏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条流动的历史长河。从北京到杭州,这条古老的运河不仅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一进入展馆,仿佛乘坐上了时光机器,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一幅幅生动画面呈现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一艘艘古老的船只静静地停泊在展台上,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从古诗中我们依稀可以窥见隋朝、宋朝当时的盛况。往来船只,络绎不绝,旌旗飘扬,拂浪翻飞。两岸商铺,人声鼎沸,昼夜不息,灯火长明。江南的瓷器、丝绸、茶叶,由一艘艘商船运往长安、洛阳,贵族争相购买。北方产出的食盐、粮食,也通过大运河输送到南方,补足人们生活。运河上还有渔船,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他们顺水行舟,日行千里,去往各方。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充满了艰辛与牺牲。数以万计的工人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才使得这条运河得以贯通。站在博物馆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更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繁荣与辉煌,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走进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我不仅领略了运河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乾隆皇帝有诗云:“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九里岗临御黄坝,
曾无长策已心惊。”让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吧!
《西湖》
——王晨曦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最美的地方莫过于西湖。
我站在苏堤上伫立,带着几分沉醉,默默的凝视着碧波荡漾的西湖:弥漫于天地之间的雾犹如密密的丝帘,为西湖盖上了薄纱,似乎能揭开,去寻找佳境......
坐在船上,在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引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与好奇,随着身子一起一伏的晃动,船便马上启动了。
泛舟西湖,微风轻抚,游船在湖中轻轻摇摆,好似躺在摇晃不定的摇篮之中;柔柔阳光的沐浴及青青湖水的滋润,让我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
随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我们来到湖中央。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绿水中隐隐约约露出亭台楼阁—那便是三潭印月。这般美景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三潭印月夜白鹿,园林疏影向谁秀。”
回到岸边,我与同学漫步于西湖边。清风吹拂起杨柳姑娘的秀发,柳絮抚过我们的脸庞,在湖边有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一眼望去一湖的荷花妖娆多姿,在荷叶的点缀下充满着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这美景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曲水流觞,兰亭题序》
——潘恩李惠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题记
眼前风景恰如周杰伦歌词里的那般:“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大白鹅在水池中嬉戏;火红的石榴挂在亭子旁;残荷仍挺立;风穿过树叶窸窸窣窣落在耳畔……
此刻,我的心情与王羲之以诗会友,甚至和他写下《兰亭序》的那天,有种莫名的相通。在如此风景中吟诗作赋,是怎样的风雅之事,现代人无从体会。
我只能以美景凭吊,去想象,去感知,当时的日光与场景,即便只能如此,这些想象出的景象穿越过千年时空,在与我对望时,就像照进心头的光,温暖地令人感动。
行走在兰亭
风里似乎都带着墨香
传来千年前曲水流觞的回声
秋日的光
在树干间蔓延
远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池中大鹅或高昂或展臂
都化作了王羲之眼中
用笔墨作的一曲起承转合
恰似柳叶抚过无风无浪的湖
凝固草木葱茏、熹光万丈
传送缕缕静谧悠长的东方韵味
如同惠风和畅的永和九年
提笔落下那一纸淋漓酣畅
《水乡》
——王释业
我是第一次接触真正的“水乡”。
人家的院子就是整条河,从院门一进便到了江南的交通工具——船。
小船也是,扁扁的,像小叶子,大致在河道里摇一会儿,就能看到了桥,桥是拱桥,大大小小,同或不同。
再者,就是小铺子,说是小,但东西多,剪影、青团、摇咕咚…但有一点吧,倒都是一样,老的老、破的破。
那里古声古色,寂静的几乎无声,像是沉睡记忆里的老城。
但也不是全无味,那的房子极有特色,青瓦木房,各种各样的“留声馆”。倒是有些趣味。
还是有些让人疑惑的。这美丽的地方,古气袅袅,却是哪吸引的人呢?
是平滑清静的河吧,是森森燕燕的树木吧,是远处山河吧……
都是,都那么美。
《岳王庙有感》
——王晨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走近岳王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重檐红瓦的建筑,那尖锐的屋檐高高翘起,仿佛要扎进天空似的,默默地诉说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无尽豪迈。
我迈过高大的门槛,沿着青石甬道,我们来到了正殿忠烈祠前。抬头望去,一块横匾悬挂上方,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心昭天日”。
我抬脚走进了宽敞的殿堂。只见一座巨大的岳鄂王彩像正注视着我,他身披紫袍,虎口大张,竟像真的要"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般,向着远方的匈奴大吼:"还我河山!"多少次浴血奋战,多少次出生入死,岳飞带领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赴死战斗!
踏过青石小道,我便看见了一生都精忠报国的将士陵墓。而在陵墓对面分别跪着两尊石像—就是这四个奸人害死了忠诚报国的岳飞。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杯皇帝亲赐的毒酒,便将这位英雄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风波亭。
正午阳光正好,清澈的西湖水上映出了岳飞的身影。他一生精忠报国,一生英勇*敌,这样的岳飞,怎能不让人由衷地敬佩呢?
岳王庙,让我心生敬意!
《“人”》
——唐璐瑶
“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鲁镇社戏》 便在一片静谧与喧嚣声交织的环境下缓缓拉开帷幕。
是顽强朴实的祥林嫂在旧社会糟迫害、受鄙视、勇于抗争却仍被人们嘲弄,被侮辱,她无言的抗争却依然抵不住冷漠。被封建礼教束缚、被封建迷信吞噬,最终死在漫天风雪中悲壮的人物。是处于社会最底层却依然卑贱,以贬低、嘲笑他人获得荣誉感,欺软怕硬的阿Q,还是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麻木不仁、生活上四肢不勤、穷困潦倒的孔乙己,都应征着一百多年前的“世界”是多么的残忍、腐败。
是窒息的。屏幕照出的那双眼睛与那种深不见底,犹如一口深井、又和深渊并无二异的嘴让人感到强大的压迫感、那种深陷其中的无助在这和平年代中我们又怎能感同身受?我们是人,那在一百多年前的那些人又到底是不是“人”?先生在书写的世界先生所创造的世界所创造的一个比现实还要现实的世界到底在记录着怎样的惨烈、悲痛。
我说我知道了、其实不然,我们从不知道。我说我不知道、并不正确,我们铭记。
在那个灰暗的年代,“我们”遮蔽双眼丢掉人性去祈求一捧血,“我们”褪去人皮成群结队吃掉一个人。嘘、怎么会死过人呢?那只是一场雨、一种药、一个馒头、“我们”说那是什么那便是什么,毕竟,尸体不会说话。
先生所书写的从不是一本书,那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时代,是一个惨绝人寰的世界。他自黑暗中醒来,眼眸望着眼眸。不知谁在背后饮血,露出锋利的獠牙。学医救不了中国人,那他便拿起笔,去成为一个“太阳”,去唤醒那些,甘愿堕于黑暗的心脏。
《赞鲁迅》
——赵亚楠
铁骨铮铮民魂起,刀光剑影不畏惧。
子时溅血不眠夜,先生从不惧风云。
《乌镇游记》
——唐璐瑶
“明月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清风拂过水面,带起阵阵涟漪,走过那古老的石桥,几代人的走走停停,轻轻抚摸桥身,手心传来微凉。微微带来潮湿的水气,柔滑细腻。空气中弥漫着雨丝与青草的香味,桥下流转着涓涓细流,也将那清韵的小屋相交辉映。
青石板路曲曲折折,却没有岁月的斑驳,反因年久的磨合变得光亮平滑,古旧的木门残雕与不知何处的暗香号召着曾经的典雅,小巷静谧安闲,屋檐上的瓦片反着自天穹而至柔和的光,在那溪边听雨,它就如朵云轩信笺上滴落的泪珠从那层层云中润下来的一样。
乌镇所有的房屋均临水而居,小屋空架在河流之上,远远看去,便如同只只游船,微风轻轻过,仿佛这水阁也要同这河流而去,飘飘荡荡,向远方。
雨丝也就那么细细的,飘飘然的融于水中,给小镇蒙上一层薄烟,头戴毡帽的船工轻轻摇着乌篷船,随着水流,行在梦中水乡。驶入那清韵悠悠的水墨画中。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小世界里,在这与河水一同荡漾的诗歌里,你我一起传颂一首诗歌,最忆这美丽江南。
乌镇
——赵亚楠
江南水乡就像一片浸泡了很久的茶叶,古老的历史将它深深的浸润,到了半夜也有人走在青瓷砖上细细品尝。
乌镇里是有许多街道的,纵横交错。有本地的,有外地的,甚至还有中国以外的客人。大家拍着照片,吃着小吃,旁边的楼房无比古老,有的墙壁还有许多的痕迹,历史的痕迹在他们身上悄然而过。
走进古老的博物馆,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息,大概是岁月的气息吧,无数件不同的衣裳,向我们展示着岁月的流逝。几位老人用着枯瘦的手向我们递出美味的食物,食物泛着光泽显得诱人。
随着风带来的花香,面前的便是肥沃的绿水,江南特色的河水。河水如同一面铜镜,倒映着一旁的房屋与店铺,水面的涟漪一阵一阵的荡开,漫步在河流旁,在阳光与蓝天下,闻着这古老的小镇的特殊味道,叶子在空中凋零,一片又一片。
乌镇向我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柔美的姿态,真实的到达了乌镇,我才明白了“复古”、“柔和”、“优美”。
印象乌镇,美在天然,美在韵味,美在悠闲而却风情!
02
手绘组
(作者:秦羽习、沈腾云、孙梦佳、王妙衣、杨子岩、岳汶兮)
03
摄影组
(作者:陈举烽、黄思洁、刘沐阳、陈瑞豪、王鹏瑞、谢影)
「第二站」
南京线
初二研学之旅
南京线研学以不同“文化”学习,围绕“只此金陵·文化润心”为大主题开展了“重识金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探究工业制造·领略强国底蕴”“探秘植物·探索生命”“科技逐梦·智引未来”五个课程。
重识金陵
同学们漫步在夫子庙、秦淮河观光带,欣赏远处山水园林与秦淮河边的庙宇学堂融为一体的美景,感受江南水乡韵味。街市热闹非凡,这里集结了儒家思想、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记载和乡土人情。同学们分组进行搜集素材、后期剪辑等,完成独属于秦淮河记忆的vlog。
同学们穿上古装汉服,走进科举博物馆,读经史子集,学习科举制度,现场还有体验线装书实践活动。同学们还到达有“江南第一楼”之称的阅江楼,感受明代人文历史和建筑特点;参观六朝博物馆,近距离触摸六朝历史文化,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成为小小讲解员,分组讲解一个朝代历史。
走进“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同学们参观中华门,他们在古代军事上、历史上、建筑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走进老门东这一南京传统居民聚集地,聆听讲解,观看老门东民居生活景象,观赏老门东的建筑史文化。在这里同学们随机采访路人对南京的印象和老门东老字号的故事,锻炼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参观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并聆听讲解,初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他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参观600多年历史的总统府并深入了解民国历史文化。同学们不仅参观了总统办公室,了解了总统的一天,还有制作总统的一天作息表的思维导图。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同学们来到雨花台,聆听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先辈英勇事迹,每一座丰碑都传颂着革命精神的不朽诗篇。现场组织开展了祭奠革命先烈仪式,簇簇鲜花寄哀思,烈烈英魂永长存。现场庄严肃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追思和深切缅怀。同学们还参观了渡江胜利纪念馆,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并自编自排了渡江战役胜利的诗歌朗诵,树立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铭记历史、尊崇英雄。
探秘植物·探索生命
走进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中山植物园,认识不同的植物,感受自然的魅力。同学们从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三方面进一步感悟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同学们根据图片自行寻找植物,识别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体会到科探的乐趣,完成研学手册任务。
探究工业制造·领域强国底蕴
你知道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吗?走进梅山钢铁厂、金陵金箔了解钢铁和金箔的发展史,学习钢铁、金箔分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同学们不仅学习了非遗文化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设计了自己喜爱的小书签,还参观了热轧工厂,感受工业制造的魅力,同学们从工业制造和工人角度上理解了什么是“钢铁的意志”。
科技逐梦·智引未来
同学们参观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东南大学建筑现代化创新展示馆,初步了解我国天文和建筑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强国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01
文学组
《游老门东》
初二二班 李佳丽
老门东,一个承载了老南京记忆的地方。来到这边试着放慢脚步,走进老街,脚踏斑驳的青石板路;观赏古色古香的深巷小院;品味老南京的人间烟火。青砖黛瓦、木梁雕窗、马头墙处处可见。游人如织,身着汊服的小姐姐,穿行其中。
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门东。
老门东地区位于南京的市中心,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南京古城的浓厚历史氛国。古老的石板路、传统的建筑、独特的胡同,无不彰显着这里的传统韵味。同时,老门东也承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南京的历史。
老门东看似不大,里面的小街小巷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这些街巷都有着奇奇怪怪的名字。这些街巷是老门东很有特色的一道风景,每条街巷都有着不一般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马道街”,相传这里是明朝富商沈万三家饲养的马场,经过马蹄长期踩踏,自然形成了马道,马道街由此而来,现在的马道街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马路两旁都是居民住宅。
我静静的走在街道上,街巷两旁一户户人家,一扇扇窗户,就像是一双双眼睛,告诉着路过的人们,这里有着尘封的往事和灿烂的现在。
窗,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桥梁,是一栋房屋最亮的视觉焦点,它是房屋的眼睛,承载着光与影的交流,透射着时光与情感的流转,街巷里这些嵌在古朴砖墙上的窗,有旧旧的、也有新式的……
窗,有的原汁原味保留着原始风貌,有的多姿多彩充满了时尚风流,或一目了然,或隐隐约约,或撩人心弦,或扑朔迷离,像一幅立体画,非常美妙,非常耐看,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些窗,代表了过去,也代表了现在,从枯萎中走向新生,在街巷里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老门东的美食。这里有着南京的特色小吃:盐水鸭、梅花糕、鸭血粉丝汤等等。都非常有南京风味。
老门东,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时光的守护者,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受到岁月温暖,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深远。仿佛时光停滞在这片土地上,将一切都凝固在了过去……
《游中山陵》
初二二班 刘梦寒
南京,一个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百年古城,它是掉落在东方的一颗明珠,它是在江南的一颗璀璨的繁星。我们也来到了南京,来领略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风貌。
南京,是一个风景丽秀的城市,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乌衣巷;有"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河;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鸡鸣寺;有"游艇如梭闻笑语,乐在玄武好假期"的玄武湖,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著名的钟山景区,坐北朝南,青松长柏环绕间,令它更加气势磅礴。它是中国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这座陵墓是由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而成,它的形状酷似一座大钟,寓意"警钟长鸣,唤醒民众"。
一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高大牌坊,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博爱",它是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书。踏过博爱坊,便是长达480米的主墓道,道路两旁矗立着南京的市树——雪松,犹如忠诚的战士,日夜守护着陵园。
沿着石路向前,绕过大殿,便来到一眼望不到顶的台阶,共有392级,代表着当时全国三亿九千二百万人民。我们拾级而上,来到顶部祭堂,再回头俯视,只见平台,而看不见台阶,令人不惊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来到祭堂前,拱门的门楣上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字样,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革命精神。祭堂内便看到了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孙中山塑像,他端坐在椅子上,手捧书卷,凝视远方,目露忧愁之色,为天下苍生而担忧。
出了祭堂,极目远望,我的脑海中闪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革命虽已成功,但吾辈仍需努力,未来的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一份力。
《金箔记》
初二四班 赵卢祎赫
金,乃重物,为贵家所用也。
但金为重,上水便可沉下底,舟称则不可托许也。苦制諸,财最为轻,欲制金箔则繁之制;先以全条化为汤金,结为偏偏。以轮轧之,使之薄如蝉翼。随至分离箔纸,后用木格之,使箔为方也。
苦欲箔襄字,则不易也。先用服笔得重淀漏至纸中,待缩欲牛之,则小心翼翼,轻将敌置,若有大气大力,则灭。
金贵,但重。以东汉起全已用之,延用年为中国重物。为人则惜金、善用金,勿虚乏,则可承年。
《金陵金箔》
初二二班 侯霁月
遇见了金陵,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古都。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金陵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址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来这里一探究竟。
说到南京,金陵金箔是最著名的南京特色。
南京金箔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发源于南京地区,又称金陵金箔,并有“中华一绝”之称,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
南京有距今2500多年生产金箔历史,占世界60%的金箔生产量。“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今中国许多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例如佛像、建筑物、文创产品贴饰金箔外,历史上将金箔更多地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金线和蚕丝织成绫锦称为织金,即今南京云锦的一种。贴金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其广泛用于皇宫贵族或佛像寺庙的贴饰,以表现其富丽堂皇或尊贵庄重。
金箔是由金子做成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质柔软,延展性大,经过特殊的锤打,可以使它成为极薄极薄的“箔”。
制成金箔的锤打工艺特别复杂。先准备好纸,这种纸色黑如乌金,称乌金纸。它比单面复写纸还薄,是用朝北长的竹子为原料,在水中浸泡十多年后加工成纸的。乌金纸是锤打的夹具,把十厘米见方的乌金纸2060张叠成一方块,称之为“家生”。每两纸乌金纸间,夹一片约五毫米见方的金片。一方家生中夹2040片,外面再包上牛皮纸。然后,一人 以3千克重的铁锤连续敲打,另一人用双手将家生作有规则的转动,经过3小时的锤打,就成为极薄极薄的金箔。这方家生除了里面夹的金片变薄以外,竟然完好无损,在有技术的老师傅手里,家生可连续用上10多年,乃至传给子孙。夹在家生中的2000多块金子小薄片,不仅上面几层的被锤打成约3厘米见方的薄片,而且2000多层的金片也被打成同样大小的金箔。
金箔代表南京也代表中国,它具有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遇见金箔仿佛遇见了金陵。
《雨花台——致敬革命烈士》
初二一班 黄子怡
“英雄非我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说到南京,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又或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纪念馆。而我们今天去到了雨花台,进行了缅怀先烈的活动,但是大家好像都对这个地方很陌生。
随着主持人的宣告,缅怀仪式正式开始。低头默哀一分钟,我想了许多,我深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一分钟结束,思绪来回现实,我们去到了烈士纪念馆。
老师给我们说现在有名字的只有1700多名烈士,大多都是无名烈士。生在和平年代的我,近距离重温烽火岁月,内心情绪不断翻腾,沧海横流方显民族本色,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拯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今天走进园林,缅怀先烈,致敬他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而我们致敬的却有那么多无名先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学习他们优良的品质。
在他们当中,有为了革命英雄牺牲的女战士刘胡兰,她将自己年仅14岁的生命停留在敌人的刺刀之下,却为我们留下了巾帼英雄的风姿;有为了抗日坚持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之际吃树皮,吞棉絮的杨情宇将军,他将生存,革命,胜利贯彻在生命弥留之际,却为我们留下了铮铮铁骨的热血男人形象。当历史厚重的尘埃被时代的大手拂去,我们更应该去追忆这些灿若繁星的英雄人物。
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
《初踏南京》
初二一班 赵雪凝
遇见金陵,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金陵(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一探究竟。
当我第一次踏足金陵的土地时,我被这个美丽的城市深深吸引。走在繁华的街道上,我能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蓬勃。不远处的紫金山下悬挂着一座座璀璨的高楼大厦,让人不禁想象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皇城,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所在。
金陵有着众多令人瞩目的历史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明代建造的紫金山城墙和夫子庙。紫金山城墙以其坚固和壮丽而闻名于世,每一块砖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岁月的沉淀中仍然屹立不倒。而夫子庙则是金陵文化的象征,这里供奉着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吸引了许多学子和游客前来瞻仰。
除了历史遗迹,金陵还有许多博物和艺术馆,展示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南京博物院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让人领略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而南京艺术学院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外,金陵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明蓝的玄武湖与金灿灿的秦淮河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游船行驶在秦淮河上,既能欣赏到城市的繁忙和现代化,又能领略到江南水乡的宁静和浪漫。
遇见金陵,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包容。在这里,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传承,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和深远,体验到金陵的魅力与韵味。
遇见金陵,我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上了这里的人和事。金陵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承载着梦想和希望。
南京
初二二班 谢谜语
古诗里形容的南京,是千年金陵梦,沧桑而浪漫,人们都说“一座金陵城,半部民国史”,我想是的。
梧桐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入了秋,南京就成了金陵,浅酌即醉。我们参观的一种种古迹,仿佛都在倾诉着朝代更迭的过往。
这里是南京,是江宁,金陵,南都,也是六朝古都。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城,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我们看到的一棵棵梧桐,地上铺的一块块石砖,都仿佛化为过去的一座座江山,需要我们自己掂量。
今天我们参观了科举博物馆,但我不想只参观这些,我还想看看千年流淌的十里秦淮河,看看开满樱花的鸡鸣寺。这是南京,但又不只是南京。
《梅山钢铁厂》
初二二班 王沁慈
今天我有幸参观梅山钢铁场,对这座钢铁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梅山钢铁场的规模令人震撼。当我站在钢铁场的高处,俯瞰着整个生产区域,眼前的巨大车间和高耸的烟囱让我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和魅力。钢铁场内设备齐全,流程严谨,机器的轰鸣声充斥着整个工厂。梅山钢铁场的生产设备非常先进,可以说完全不需要用到人力来管理。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各种高科技设备在不断运转,生产线条主动脉般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现代化的钢铁生产画面。
在我参观梅山钢铁场的过程中,我深深切切感受到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这座钢铁场作为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工厂,展示出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参观完梅山钢铁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从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工业规模的壮观,在这个地方充分展现了钢铁工业的魅力与骄傲。
02
手绘组
03
摄影组
(作者:胡浩翔、黄钰婷、于巍然、赖弈博、李俊翰、王映然、于魏然、张恒瑞)
「第三站」
研学汇报
初中部开展了“寻觅杭州之‘醉’·浸润金陵文化”江南文化研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展示中,学生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研学成果汇报,有新闻简讯播报、研学学生成果采访视频、诗歌朗诵、钢琴古筝演奏、江南伞舞等;摄影组、手绘组、文学组等设置了展板展示,尽显二十一世纪学子风采。本次活动设置了两位形象大使,初一年级——潘恩李惠;初二年级——张翕然,本次活动全程进行中英文播报介绍。
飞马广场上设置了学生作品展览,让家长和同学们参观,其中涵盖了学生们的摄影作品、文创手绘、文学写作、新闻采访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江南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独特理解,通过镜头和画笔,同学们以自己的视角来描绘出精彩的研学之行。
还记得你在浙江、南京研学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吗?初一二年级新闻组分别进行研学新闻简讯播报,整理了在浙江六天五晚的收获和在南京每一个景点的感悟。新闻组还分享了他们制作的新闻采访短视频,在视频中,他们勇敢在街头采访路人,并采访同学互相交流学习,记录下一个个精彩时刻。
杭州千年伞文化为梅雨时节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就如同这支江南伞舞,一把把油纸伞,舞动在清明上河图中,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诗朗诵《渡江战役胜利之舟》
诗朗诵《满江红》
同学们自编自创朗诵《渡江战役胜利之舟》诗歌,赓续红色精神;在朗诵《满江红》中赞扬民族英雄岳飞优秀品质。
古筝独奏《洞庭新歌》
钢琴独奏《Luv Letter》
歌曲表演《烟雨行舟》
一曲钢琴曲,让观众们仿佛近距离感受金陵金箔文化,回顾着同学们在金箔钢琴上演奏的画面。还有古筝演奏和歌曲表演,感受江南的美丽。
最美课堂在路上,浙绍线拉近了江南历史文化,南京线讲述了红色故事,同学们在聆听和感悟中成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