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钢,重返圆明园

在首钢,重返圆明园

首页角色扮演九州行之剑余年更新时间:2024-04-26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李佳霖

7月11日,"重返 · 万园之园"—— 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RE睿·国际创忆馆正式开幕。

在上世纪90年代,百年老首钢工厂见证了首钢工业的繁荣,2010年,随着最后一座高炉停产,首钢遭到废弃。如今,经过开发与整修,首钢园新晋成为了网红打卡圣地,冬奥会奥组委也选择进驻这里。

进入园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曾经的6号简仓,如今变身为冬奥会奥组委,被称为"最传奇的转身"。展馆楼曾经是首钢用于存储铁矿、氧化石、焦炭等炼铁原料的筒仓。如今保留了其原有结构的展馆,变身为全新的文化数字创意展馆,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展览现场

数字创意展馆的第一个展厅是一片纯白色的空间,这里保存了百余份海内外的圆明园档案。这里的每一份资料,每一册书本,甚至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份圆明园的记忆碎片,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探索、想象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圆明园。

在门的左侧,是一组不容错过的珍贵照片,从1873年现存最早的圆明园影像到2013年,它们记录了圆明园被毁之后的百年变迁。沿着场馆向里面走去,展示的是藏于圆明园管理处库房海晏堂的琉璃构件,精美绝伦,历经火劫依然瑰丽无比。走廊的尽头,是藏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现存最完整的西洋楼铜版画,还有世界上唯一一幅,也是第一次对公众展示的水彩上色版谐奇趣南立面图。

走过铜版画,是圆明园四十景,包括正大光明、武陵春色、坐石临流、蓬岛瑶台、九洲清晏、坦坦荡荡等,这些景点的名字,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们被历史遮住的神秘面纱,解开那被寄托着的梦想与向往。接下来的是圆明园样式房图档和圆明园大木作定例,它们从法国和美国漂洋过海归来,一份是圆明园建筑设计图档,一份记录了圆明园早期建设的工程用料,万园之园,皆始于此。

展览现场

坐落在记忆宫殿中央是一片阅读区,阳光透过穹顶圆形天窗,将这里的沙发照射的温暖舒适,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古建筑研究学会营造学社的早年期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也有吴良镛先生编撰的《圆明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有大量珍贵旧照。观众可以在此放松一下,翻阅书本,圆明园的历史,就在每个阅读者的手中。

顺着音乐的节拍,沿着盘旋的走廊进入下面的展馆,走廊开始变得幽暗。在这里,向下眺望,20米落差下是巨型筒锥。音乐响起,数道光柱从天而降,就像所有科幻小说描写的一样,刹那间,整座仓通瞬间变为时光穿梭机,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震撼人心。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感映交互展是清华大学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由数字圆明制作团队倾力打造,万园之园盛景在次元世界中再次重现。在悬空的环形平台上,覆盖场馆一周的激光投影同时亮起,进入了黑客帝国的矩阵世界,好似沉积百年的尘埃突然被一缕清风卷起,圆明园的遗址画卷缓缓展开;废墟中,逐渐出现了西洋楼的轮廓,坍塌的石构件重新归位;向下望去,一片片琉璃构件从巨型筒锥出现,缓缓升起,如众神归位般找到谐奇趣的百年旧照中他们本来的位置,海晏堂自其中重新拔地而起......

展览现场

在最后的第三展区,这里的布置充满爱与梦想,在这里,观众可以给孩子讲讲幕后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故事;也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四宜书屋;也可以与爱人一起描绘心中的曲院风荷,把每个人的故事,留在万园之园。

(图片来源于数字圆明制作团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