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安澜|啼血的杜鹃鸟

大江安澜|啼血的杜鹃鸟

首页角色扮演决战王城破釜沉舟更新时间:2024-05-07

□赵庆胜

虽说不出正月都是年,但对于1276年的南宋来讲,那个王朝的正月却是黑暗无边的,面对兵临城下的元兵铁蹄,摇摇欲坠的皇城临安(今杭州)已经没有丝毫年味了。沮丧、惶恐、哀鸣、悲愤,弥漫在临安的大街小巷。王朝即将覆灭,皇族们放眼望去,这才发现那些原本他们曾寄予厚望的权贵高官们早已仓惶逃命。宋朝养士三百年,最后的考验时刻,面对即将崩塌的江山,已经很难再找到合适的词语去形容了。

1276年正月十九日,皇城临安笼罩在白茫茫的浓雾中。一大早,随着城门的渐渐开启,凶神恶煞般的浓雾越过护城河扑向文天祥(1236~1283年),旋即又消失在街巷中。文天祥策马转身,深情地望着身后送行的吏民,心中五味杂陈。他心里清楚,今日一别再无回头路,他知道30里外皋亭山麓驻扎的20万元兵虎狼之师,早已蠢蠢欲动,觊觎南宋江山多年的忽必烈,这次绝非单单为了城池和白银而来,他要的是你死我活和大宋一脉江山。

文天祥(1236-1283)。图片选自《历代名人绣像选》。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大宋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开始推崇“重文抑武”机制,大宋历代皇帝纷纷效之。靖康之变(1127年)后,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开始粉墨登场,王室贵族们纸醉金迷于纸绢上描绘心中向往的梦幻城邦,醉生梦死在宋词缠绵吟唱的家国情怀里,在温润青瓷那抹诱人的天青氤氲中,用烟雨江南装扮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风雅王朝,让酣然绽放的艺术之花掩盖住了社会种种矛盾,不断消退的战斗力和回不去的“老家”,成了北宋遗臣们心中永远的痛。

“靖康之耻”始终是大宋王朝深入骨髓挥之不去的耻辱记忆。绍定五年(1232年),宋理宗赵昀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执意答应蒙古联合抗金的请求。当宋人们载歌载舞“送走”曾经的敌国时,却不曾想又要面对军事实力更为强悍的蒙古。“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皇族们还在沉醉于西湖云影天光和西子曼妙歌舞时,忽必烈已经挥师南下,一路屠城掠地。德祐元年(1275年)七月,元军势如破竹越过长江天险,左丞相伯颜统帅20万大军分兵三路浩浩荡荡,剑指临安。

南宋皇太后谢道清急下《哀痛诏》,叙述了继君年幼,自己年迈,国家告急,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敌王所忾,共赴国难,朝廷不吝赏功赐爵。然而,所谓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也仅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而已。

此时39岁的文天祥正在江西赣州任知州,他接到诏书,望着临安方向,泪流满面,他想到了自己20岁荣膺科举状元时,宋理宗勉励他:“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自己为此还改字为宋瑞;他还想到了自己因为性格耿直得罪权臣贾似道被贬出朝外,但朝廷却从未抛弃过自己,食朝廷俸禄就应该替君解愁,这是臣子的本分。

文天祥手捧着勤王诏书痛哭流涕地对门客说:“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文天祥把母亲和家人送到弟弟那里,立即发布榜文,征募义勇之士,还捐出自己全部家财作军费,并且在战袍上绣上“拼命文天祥”五个鲜红大字,以表毁家纾难破釜沉舟之意,他要做南宋最后的风骨。

在“拼命文天祥”精神的感召下,在较短时间里组建起一支3万余人的爱国义军起兵勤王,为文天祥的生活中揭开了新的一页。

石雕文天祥像。

文天祥的这种义举,在当权宰相陈宜中等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猖狂”和“儿戏”,由于权臣作梗,文天祥迟迟未被允许进入王城。只到1275年的11月,临安城西北面的重要关隘独松关失守,元军铁骑进驻皋亭山山麓,文天祥这才被允许进入临安。此时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犹如汪洋大海之上的一叶孤舟,随时面临倾覆的危险。皇太后谢道清和多数官员们仍然痴痴梦想着以“岁币”和纳贡换取退兵,但终究是痴人说梦。

“断皋亭之山,天下无援兵。”三路元军会师于临安东北皋亭山,形成兵临城下之势。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九日,文天祥辞掉丞相职务,毅然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前往皋亭山元军大营。

尽管从临安到皋亭山只有30里路程,但这次文天祥却感到十分漫长,十分沉重,毕竟自己身上背负着的是大宋王朝300多年的繁华和荣辱。面对气焰嚣张的元军统帅伯颜,文天祥慷慨抗论,痛斥元朝失信。伯颜恼羞成怒,下令将文天祥囚禁起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南宋著名的事件“皋亭抗论”。

1276年二月初九,文天祥被元酋押往元大都(今北京),当船行至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终于在侍客杜浒的帮助下成功逃脱。文天祥越山泛海,历尽艰险,一路向南追寻流亡朝廷。他在永嘉(今浙江温州)江心屿短暂停留后,又历经九死一生辗转到福州,于宋端宗景炎初被任命为右丞相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后来,尽管文天祥兵败江西空坑(今江西兴国县境),妻妾子女被元兵俘虏,瘟疫也夺走他唯一的儿子,但他风骨不移,在偏居东隅的五岭以南,打响了南宋最后一场保卫战。

北京,文天祥祠。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自*失败后,写下了千古传颂的《过零丁洋》。在押往元大都的路途中,文天祥绝食八日,再次自*求死未成,于是决定与元军战斗到底,以死为大宋殉葬。镣铐能锁住他的身体,却无法锁住他的灵魂,文天祥在阴暗潮湿的牢狱里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正气歌》,与《过零丁洋》一样成为千古绝唱。

多次劝降不成后,忽必烈问文天祥:“你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坦然镇静地说:“我文天祥受大宋的恩惠,官为宰相,安能投降二主!愿赐之一死足矣!”(图片由CFP提供)

文天祥祠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公元1282年农历十二月初九,文天祥伫立在元大都的柴市口,向着南方故国大宋方向郑重地跪拜了三拜,写下最后的绝命诗,从容就义,终年47岁。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时隔近千年,文天祥与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一样,早已化作啼血的杜鹃鸟,魂归故土,在皋亭山,在故都临安,以及南宋的天空飞翔,哪怕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也要把王朝的记忆染成一片鲜红。

作者简介:赵庆胜,曾出版摄影作品集《激情瞬间》,散文集《岁月是片澎湃的海》。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