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竟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三山五园,竟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首页角色扮演九州仙境更新时间:2024-04-27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首都“四个文化”的典型区域,也是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培根固土、涵养文脉的重要承载地。

近年来,围绕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活化利用日渐丰富,一批老中青专家学者深入发掘三山五园历史文脉,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将三山五园的前世今生勾勒得日益清晰,不断为“三山五园”文化金名片的定位提供充足论据和细节故事。

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马文晓摄/光明图片

理念演进:园林设计反映治国理想

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是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先生的助手与关门弟子,她率领团队围绕“三山五园”进行了数十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图档和调研数据,“数字圆明园”被科技部列入《科技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科技档案》。

郭黛姮表示,中国的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当时的造园主旨是利用自然环境建造离宫别苑。这个阶段,园林建设是以帝王休闲为主,尚未形成规划设计的概念。而到了汉代,皇家寻求仙境的思想在园林中进一步体现,用“一池三山”象征仙境。

静宜园见心斋朱强摄/光明图片

之后的隋唐宋时期,造园主旨虽有所变化,但纵观这些的皇家园林,造园技巧虽在不断提高,造园规划从无到有,但设计主旨依然主要为了帝王自身休闲享乐而用。

而三山五园,在诞生伊始,就与历史上的皇家园林有着不同的规划理念——

此时康、雍、乾几位皇帝形成了园居理政的习惯,园林规划开始反映帝王的治国理想。它不仅仅表现在规划方面,更表现在景观的选择方面。

《三山五园与北京城复原全图》(局部)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绘制

通过复原雍正时期修建圆明园时的总平面图,郭黛姮团队发现,圆明园实际上是中国版图的缩影——整个园林通过对地形的改造,达到西北高、东南低,山丘与河流相间,西北象征着昆仑山,东南象征着大海。圆明园东侧设有较大水面,以象征中国版图所在的地形;园林的核心区象征着中国的版图就是九州,于是就出现了位于核心区的九州清晏,体现了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追求与向往。园中还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理想——希望万方安和天下太平,所以建造了“万”字房。

三山五园中还建有多种形式的书院,出现了很多书楼、书屋建筑,例如碧桐书院、汇芳书院等。有的建筑虽然不以书院命名,但藏书很多,也可以用来读书。

三山五园中农业景观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体形象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圆明园的淡泊宁静景观,就盖成“田”字的样子,来表现出关注农桑的思想。

两山公园的京西稻田朱强摄/光明图片

规模统计:至少31园,约18个故宫大小

人们肯定好奇,“三山五园”不就是3座山和5座园子吗?其实不然。

师从我国风景园林学大家孟兆祯院士的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强,是一名成长在北京的“90后”,他凭借对园林史浓厚的兴趣和对专业的执着,自发组建“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围绕“三山五园”开展深入的复原研究和文化挖掘工作。

在朱强等人考证并绘制的《三山五园与北京城复原全图》中,清代咸丰时期“三山五园”地区的完整格局以及它与北京老城之间的关系可一览无遗。其实,这“五园”只是其中的代表。整个“三山五园”地区就像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山水城市,规模超过了北京老城62.5平方公里的大小。

圆明园九州景区朱强摄/光明图片

原来,若严格按照权属分,三山五园曾包含有三类园林——第一类,是皇家园居理政的御园,共12座,圆明园(含附属园)是规模与艺术水平之首;第二类,是皇帝赐予宗亲和大臣居住的赐园,共11座,例如现存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内的清华园、朗润园等;第三类,是私家的宅园,由于留存甚少,其数量远不止8座,代表性的如海淀镇上遗存的礼王园。从规模和分布上看,御园大而分散,东西跨度达12公里、南北6公里;赐园和宅园小而集中,主要在海淀镇及畅春园、圆明园周边。

根据朱强团队的复原成果统计,仅仅御园面积总和就接近14个紫禁城。由此可见,随着西郊园林群的营建,皇家的生活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比如乾隆帝为退位后养老而建的长春园就有75.6万平方米,略大于紫禁城(约72万平方米)。以上三类可考的园林面积总和达到紫禁城的18倍。这些,还仅仅是整个“三山五园”山—林—水—园—田—村—寺—营—路的人居环境系统的一项。

令人唏嘘的是,经历了1860年由英法联军带来的浩劫和之后长年的战乱,今天可见的古建、园林不过是历史盛况的“冰山一角”,因此称“三山五园”为大遗址保护区也不为过。

香山金秋时节的银杏叶刘玉松摄/光明图片

造园手法:“淀园”“山园”各具特色,巧夺天工

“三山五园”的历史中,还蕴藏着“海淀”的含义和渊源。

海淀,其本意是广袤的水泊,“丹棱沜”就是曾经的一座大湖,它的水源主要是万泉河南端的泉眼群。乾隆帝曾在文章中描述道“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胜数”,由此打造了畅春园、圆明园等“淀园”群中由人工山水、房屋、花木、动物等构成的几百处景区,充分反映出古人因地制宜来创造居住环境的技艺与哲思。

与东部的“淀园”群相比,西部的三座“山园”则应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香山、玉泉山均为泉水丰沛的自然山林。古人将山中散布的泉水加以梳理,并以此作为造景的缘由。

比如,静明园的玉泉趵突是“燕京八景”之一,山上的峡雪琴音是为欣赏山顶泉;静宜园的栖云楼是利用双清泉造景,在韵琴斋则可聆听泉水跌瀑的声响,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景点是为欣赏奇石、秋叶而建。这两座宫苑更多的是对自然风景稍加点缀。

冬至前后,颐和园南湖岛十七孔桥日落前会出现“金光穿洞”景观。马志江摄/光明图片

颐和园(旧称“清漪园”)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则不同,是半自然、半人工的山体和湖面,昆明湖曾主要用作蓄水和水军操练。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宗教主题和写仿江南风景名胜的景点遍布湖区和山区,包括湖区的“一堤六桥”“一池三山”,以及万寿山上大报恩延寿寺(今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画中游、赅春园、惠山园(今谐趣园)等的景点。今天,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皇家园林,人们可从实地中真切领略到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由此不难看出,“三山五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是融汇了生态美与艺术美的世界级园林杰作,艺术美又涵盖了建筑美、文学美、意境美等多个门类,这些无疑是造福人们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值得不断地研究与发掘。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1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