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带着五万秦国新军秘密进入河西之地,为什么要出动新军?因为以前的秦军也就是赢虔子岸那波人虽然厉害,战斗经验非常丰富,但是这帮人脾气不好,而且因为太子的案件,对卫鞅一直有记恨。不太好管理,他们的同袍又大多死在河西之地,再次来到河西,就很有可能会意气用事,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毁掉卫鞅的计划。
所以才出动新军。
此刻的魏国朝堂,正在商议怎么处理马陵之战的结果,庞涓被孙膑噶了,尸骨未寒,但魏国朝堂却认为他轻兵冒进,致使大败,把所有的战败罪责都推脱到了他身上。老龙贾说出事实想替他辩解,但是老魏王怎么可能处罚真正的问题根源?(太子申和公子卬)那可是魏国未来的国君。所以老龙贾也差点被噶了,多亏众臣求情才放了龙贾一命,把他下狱。所以说,有时候要看形势,不能只顾及事实,事实是太子申瞎搞,最后惨败,但是他是储君,你能拿他有啥办法?
魏国斥候发现秦军踪迹后上报朝廷,但是魏国朝堂不以为然。因为卫鞅变法的十年非常低调,而且是秘密练兵,所以魏国朝堂还以为秦国还是那帮人,还是那堆破烂装备。
太子申和公子卬都以为现在的秦军还和以前一样,肯定是软菜一盘,那不就是妥妥的军功吗?于是都请战,希望带领军队灭了秦军。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对于战争,不能不做侦查,不能不收集情报就胡乱猜想,公子卬和太子申一来就轻视秦军,犯了兵家大忌。
卫鞅明明可以偷袭魏国的河西军,拿下大块地盘,但是他没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他清楚,河西军只是一群老弱病残,而且没有主将,就算这么做成功了,也没啥大用,对方还会卷土重来。所以卫鞅给魏国下了战书,要双方来一场公平的战斗。
这一弄,魏国朝堂就想不通了,秘密进入河西,有便宜不占,反而要堂堂正正下战书,这是为什么?
其实卫鞅这么做还有一个考量,那就是在之前,嬴渠梁为了和平,已经和魏国签订了割地协议,如果偷袭,那就是单方面撕毁协议,这是要受到天下不齿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但是如果下战书,你魏国又同意了,那就不是秦国言而无信了,而是双方更改了协定,谁赢,谁就能堂堂正正占领河西之地,于情于理都符合。
这就是出师有名。
魏国同意了,派了公子卬为主将,这哥们让龙贾先去河西,主持河西军事务。他自己呢?一直拖,拖了好久才慢吞吞赶往河西,而且还带了乐队和美女,这哪是打仗的?这就是去旅游的。
魏国仅存的三万魏武卒就在公子卬手里,卫鞅听到消息,乐了。如果能把这三万魏武卒噶了,那魏国十年之内,不可能有力量收复河西。所以卫鞅一直等,等到公子卬到达河西后才开始相约开战。
这么一算,魏国河西军八万,公子卬手下有六万精锐,其中三万是魏武卒,总计十四万大军,而秦国只有五万,但是虽然数量远远少于魏军,但是魏军不知秦国新军底细。
秦国新军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出动过,除了本国高层,其他国家根本不知道其实力,公子卬掉以轻心,同意了卫鞅以两万步兵对阵三万铁骑。公子卬以为必胜,却没料到对方的秘密武器木锤发挥了巨大的效果,一个时辰就把他的三万铁骑给噶了。
在这里呢,要提到一个事儿,那就是当卫鞅提出以两万秦军步兵对战三万魏军骑兵的时候,公子卬的副将已经提醒他了。骑兵对战步兵是有优势的,一般的话,骑兵能够对抗两倍兵力的步兵,连他的副将都对此不齿。那么,连一个副将都知道的事儿,卫鞅会不知道吗,而且都当着卫鞅的面说了,但卫鞅依旧不改作战计划。那么公子卬居然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这说明公子卬这家伙确实是个傻帽,因为卫鞅既然敢这么干,那他肯定是有后招的。
主力一没,整个军队军心涣散,卫鞅趁胜追击,顺便把龙贾的河西军也收了。
俘虏了公子卬,又打败了魏国在河西的所有部队,卫鞅带着秦国新军来到安邑城下,逼迫魏惠王定立城下之盟。
收复了河西之地,秦国完成了自秦献公开始就一直未能了却的心愿,秦孝公为了表彰卫鞅,给他封了地,因为封地在商於郡,所以赐名号商君。从此,卫鞅变成了商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