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程,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近年来,朝阳龙城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的总体要求,紧紧咬住脱贫工作目标,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扶贫举措,对标对表,实行挂图作战。在704平方公里的辽西大地上,举全区之力,拔穷根,摘穷帽,对贫困实施全方位围攻,形成了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战果赫赫的喜人局面。
目前,龙城区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破旧的土石屋已变成了窗明几净的新居,那些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已变成宽阔平坦的硬板大道。昔日贫困的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了吃不愁、穿不愁、居不愁的好生活,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全区23万人民正满怀信心和喜悦,将同全市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工厂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带动脱贫
边杖子镇姑营子村龙硒土地股份合作社生机勃勃
光伏成为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香菇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造后的农民住房焕然一新
金风送爽,玉露生凉。金秋时节,记者来到龙城区,就该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深刻感受到这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发生的喜人变化,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为如期保质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该区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做好“完成、巩固、提升、预防”四个方面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强化以党建扶贫为引领、产业扶贫为核心、行业扶贫为保障的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了解,龙城区总面积704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辖6个镇、3个街道,69个行政村、21个社区。2016年,通过精准识别,全区共有贫困村30个(省级贫困村13个、市级贫困边缘村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10户10414人。
几年来,龙城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改革发展稳定政治责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2017年,龙城区被市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先后承办了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全省党建引领脱贫现场会和全省“百企联百村”现场会,“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四方联创”工厂化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全区30个贫困村已全部销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10户10414人,已脱贫5210户10414人,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并建立了减贫、带贫长效机制,确保全区平稳步入小康社会。
该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党的各级领导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而脱贫攻坚的核心在产业、重点在产业,产业发展决定脱贫攻坚的成败,“造血”功能决定脱贫措施的持久性。该区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之举、长久之计,采取组合式产业扶贫、叠加式收入模式,实现了产业叠加全覆盖。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该区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把党建引领放在首位,并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力进行。建立了由5个常委部门和区财政局包扶所有6个镇、88个区直单位包扶所有69个村、2223名机关干部帮扶所有贫困户、30个重点企业帮扶30个贫困村的长效脱贫包扶机制,确保责任无死角,任务无遗漏。
狠抓村班子建设,筑牢村级堡垒。该区重点从提高村*的能力素质上下功夫,主要通过回请一批、选拔一批等方式,选任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担任村*,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和重要力量。目前,能人型村*共55人,占比79.7%,其中企业家型村*共25人,占比36.2%。同时,对全区378名两委成员进行多次分析研判,建立了346人的后备人才储备库,并通过“三向培养”、走出去、镇村交流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为全区脱贫攻坚培养了队伍,积蓄了后劲。
狠抓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该区重点以“一村一品”为原则,深入挖掘村组资源、资产和产业优势,引导村集体加快土地流转、开发耕地资源,盘活闲置的房屋、院落、场地、生产设备、农业设施等资产,打造“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由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目前,全区69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有特色主导产业的村占80%以上,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从根源上带动贫困户脱贫。
狠抓基础保障,提升群众满意度。该区采取向上争取、财政拨付、社会资助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多部门联合不断加强党群活动中心和群众文化广场建设,形成村级阵地场所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年初以来,在“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上筹措资金达2000多万元,全区69个行政村办公场所全部达标,文化广场全部规范使用,为广大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区通过以上三项举措的实施,全区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带富能力明显增强,全区6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超过10万元的达50%,已解决8083人脱贫问题,带动率达100%,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以光伏产业为支撑
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到户全覆盖
光伏产业是龙城区主要扶贫措施之一,2020年区委、区政府按照“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带动持久、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原则,紧密结合龙城实际,充分利用原马山电厂尾矿库国有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区级光伏扶贫产业园,共分两期建设完成。一期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地240亩,装机容量8000千瓦,目前场内工程已完工,并于8月末并网发电,年发电收益480万元。二期项目投资2200万元,占地180亩,装机容量5900千瓦,目前正在履行招投标程序,确保10月末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收益360万元。
在2018年、2019年先后建成804个户用光伏扶贫电站、41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7500千瓦、年发电收益450万元。通过光伏扶贫方式,确保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人均增收1500元,持续增收25年。
以资源整合为依托
强力提升扶贫工厂减贫带贫能力
该区采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办法,充分整合农村现有土地厂房设备等资源,目前,已建成扶贫工厂17个,成为就地就近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有效形式之一。其中调整6个村的扶贫工厂建成智慧工厂,主要体现功能为:培训功能、展销功能、孵化功能、电商功能、大学生引领服务功能,其余11个已相继与企业合作、出租等多元形式实现复产。另外通过第三方评估将17个扶贫车间进行冠名权招租,从而使扶贫工厂在原有收入51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再次增收。通过招商引资、互利合作启动宝联勇久抵账设备,提高国有资产增值收入,增加减贫带贫能力,确保贫困户增收。
2020年初,因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扶贫车间的原有生产链、供应链严重受阻,部分用工数量较大的车间开工率不足,效益下降。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保持贫困户稳定带动能力,龙城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实际,决定采取“政府主导、因地制宜、扶企带贫、双招双引”的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全区17个扶贫车间开展*,目前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营。*后,资产委托经营总收益达到81.2万元,收益率达到11.8%,比2019年增加收入30.2万元,收益率提升了3.7个百分点。
创新实施智慧工厂扶贫。该区充分结合区劳动就业局业务职能,采取“就业专项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投资、就业部门协调指导、乡镇管理、村屯受益”的建设模式,挑选出6个扶贫车间,依托各镇现有的企业或产业特色,通过“党建带实体,合作社带贫困户,农村电商带文化旅游、商品展示、网络营销和创业孵化”等方式,打造龙城区智慧扶贫工厂(就业创业扶贫孵化基地)。利用智慧工厂这一就业创业扶贫新型载体,实现送项目到镇、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每个智慧工厂预计带动10-3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月工资可达到1500元以上,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全面开展委托运营扶贫。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根据各镇交通、区位、产业优势特点,积极开展招商,对其余11个扶贫车间实行委托运营,以资产收益加带动就业的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目前11个扶贫车间均已利用并产生收益。一是西大营子镇沟门子村扶贫车间引进种子加工和制种项目。二是七道泉子镇铁匠炉村扶贫车间引进朝阳乾海食品有限公司鸡蛋清洗仓储项目。三是召都巴镇李杖子村扶贫车间引进恩泽种植专业合作社葵花籽榨油项目。四是大平房镇八棱观村扶贫车间引进尚格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项目,东平房村扶贫车间引进苗木基地与乡村旅游项目,香磨村扶贫车间由村支部盘活利用。五是边杖子镇新房村扶贫车间引进医用口罩原材料熔喷布生产项目,朱杖子村扶贫车间已出租。六是联合镇北台子村扶贫车间引进服装加工项目,王三沟村扶贫车间引进彩石加工和塑料制品生产项目,西房申村扶贫车间引进香菇深加工项目。
拓展扶贫车间收益渠道。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车间的收益水平,有效拓展增收渠道,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经过研究论证,将全区17个扶贫车间冠名权对外招标,充分挖掘扶贫车间无形资产效能。通过公开招标与竞争性磋商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招商企业亚琦集团获得了扶贫车间的冠名权,冠名费为每年51万元。这不仅宣传了该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极大地提升了扶贫车间的收益水平,有力、有效地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以镇级产业为重点
着力开创脱贫发展新途径
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各地坚持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建设镇级村级产业基地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党支部、经济实体、农户、贫困户”模式,与企业、园区、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合资合作,采取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在贫困村建立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原材料基地,最大限度提高贫困户组织化程度,切实提高产业扶贫项目的收益率,实现产业基地有效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目前,全区已形成了西大营子万亩葡萄基地,边杖子大房申千亩果园基地,特别是近年来,龙城区联合镇在选准特色产业和激发产业活力上狠下功夫,结合乡村振兴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打造香菇特色产业,并以产业扶贫为主线,把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互促双赢,同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基地”先行打样“互促双赢”。联合镇辖12个行政村,6371户,19904口人,贫困村8个,其中省级贫困村3个,市定贫困边缘村5个,贫困户1003户,贫困人口1856人。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2013年以来,联合镇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在联合镇西房申村征地80多亩,成立了联合菌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3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基地。同时,以北台子村为龙头、借助联合菌业有限公司、组建了朴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助力精准脱贫,合作社优先吸纳贫困户入社,参与土地流转的贫困户每年可得到500元/亩流转土地资金,年底还可以得到不少于1000元的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贫困户子女在基地打工每年还可赚取1万元左右打工费。在拉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北台子村集体收入也得到明显增加,2018年北台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经“一审四议两公开”后,全部用于扶贫工作。
“田园”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有了北台子村的成功经验,联合镇着力以打造香菇小镇为重点,全力推进菌类产业在各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以北台子村为基点,先后流转土地800亩,建成6个香菇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大棚240栋,辐射性带动联合、西房申、大三家和林家沟等6个村,年产香菇750吨,产值700万元。2018年8月,又引进朝阳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了“农发田园综合体”,该田园是集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品种实验示范、技术培训、标准化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农业园,占地面积570亩、总投资6000万元,公司推行“龙头企业、加盟园区、农户(产业工人)”的商业运营模式,根据有关支持政策与金融部门合作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及保底收入,同时确定了入驻农户“购袋经营、合作经营、领养领种和务工取酬”四种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农户“零资金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精准脱贫举措。目前,该田园年生产香菇菌棒500万袋、产出香菇4000吨、总产值37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100户增收致富,新增就业300人,人均增收1.2万元。
效益“涟漪”缔造“品牌之镇”。随着香菇产业的发展,联合镇依托入驻企业辽宁联合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农发科技有限公司农发田园综合体2家企业,在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基础上,重点围绕香菇产业打造“一园一基地”。联合镇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体区是联合镇,辐射带动边杖子镇林杖子、兴隆沟等4个村及西大营子镇北山村;西房申村食用菌现代农业基地以西房申村为主,辐射北台子、大三家、林家沟、联合等6个村,全力打造香菇品牌之镇,并带动周边镇村共同发展香菇产业。2019年,又增加香菇基地3处,成立了朝阳市龙城区联农菌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了“联合九龙山”品牌,香菇产品初步实现了深加工,干香菇开始走入国内市场,在北京农产品展销会上,各种香菇产品受到相关领导及顾客的高度赞誉。同时新引进的朝阳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滑子菇及产品深加工,目前正在建厂中,将助推联合菌业产业发展。
目前,联合镇充分发挥组织力、领导力和战斗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三家、山咀等9个行政村都在以香菇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预计到2022年,联合镇香菇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亩,年产香菇6000吨,产值1亿元,可带动农户500户,户均收入3万元。
以特色产业为指导
大力发展扶贫项目示范基地
该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本着创新发展引导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建设扶贫项目示范基地收到良好效果。
边杖子镇山楂、林下辣椒种植主导产业示范基地,为镇级扶贫主导产业项目,争取扶贫资金投资60万元,建设规模100亩。共栽植山楂树5500株,栽植辣椒75亩,拟建库房1个、井房3座。到目前为止,山楂树和林下辣椒已全部栽植完毕。山楂树栽植完成三年后可做景观树出售,资产可达55万元,同时也可作为果品生产基地,预计第三至五年每年果品收入10万元,每六年进行丰产期,每年果品收入30万元;林下经济作物年预计可实现纯收入22万元。项目收益用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差异化分配,带动贫困户务工,形成长效减贫增收机制,实现扶贫主导产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辛杖子村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充分利用本村优势资源,积极实施村级产业基地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投入资金45万元,发展山楂树、林下辣椒10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稳定增收,户均增收500元。投入资金70万元,大力推进省级美丽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投入资金20万元,加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风民风整体向好,逐步向科学规划、村容整洁、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转变。
姑营子村龙城区龙硒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建立扶贫基地600多亩,106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88户贫困户是建档立卡户。在600多亩土地上,其中300亩在春天种油菜花、卷心菜、甜玉米、另300亩在秋天种白菜、萝卜、长豆角、向日葵、生产兴旺,收入可观,入股的村民除了分红。平时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一份工资。据介绍,入股的村民每户每年能增收4000元左右。在春天油菜花开和秋天向日葵盛开的季节,吸引了大批市内外游客,纷纷前来,观赏流连,成为乡村游的一大盛景。
以协作共进为重点形成行业扶贫大合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社会的责任,各行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奋发有为,合力攻坚,形成了行业扶贫大合唱。
狠抓就业扶贫 该区通过整合就业、环卫、林业、扶贫等专项资金开发保洁、护林等就业岗位,使全区所有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510人实现就业脱贫,目前已全部安置完毕,安置率达到100%(村级保洁员207人,护林员、水管员及环卫公益岗351人,大学生事业编60人,国企及域内企业、合作社1452人,外出务工440人),年人均工资净增收入5000元以上。主要做法是在全方位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共就业行业扶贫优势,突出抓好脱贫攻坚“三落实”,确保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帮扶责任等重点工作落实到位,有效施行就业扶贫“三个精准”。
建立健全数据库,做到“精准识别”。为了准确掌握全区贫困人口底数和相对完整的基础信息,该区就业局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情况进行普查登记。辖区内772名符合普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已实现灵活就业或稳定就业242人、有培训愿望的251人、有就业愿望的349人、既有培训愿望又有就业愿望的216人;在有就业愿望的349人中有149人愿意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经逐个筛查他们中有117人符合公益性岗位上岗条件。
为了形成就业服务长效机制,就业局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职业介绍中心、家庭服务业实训基地等9个业务股室与辖区6个镇和3个街道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了无缝对接,并积极协助和指导对接镇街加强对辖区内就业扶贫工作对象跟踪服务,走村入户填写发放《精准扶贫就业服务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城乡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主体的“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信息”服务活动,组成专门的服务小分队分赴辖区镇街,几年来共为辖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登门入户送去就业岗位5200余个、各类岗位招聘信息3700余个、送技能培训资料3000余份、送创业政策资料2200余份。
进村入户送培训,做到“精准到位”。充分发挥专属培训机构技工学校、家庭服务业实训中心和技能培训股的优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动与镇村联手,共同打造集培训、鉴定、输转、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就业扶贫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全方位、多层面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对象实现技能培训脱贫。
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到“精准实际”。按照准确把握“安置人数不得低于当地岗位开发总量的2%”的基本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培训需求的调查统计,确定了有公益性岗位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17人,并根据各用人单位上报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益性岗就业计划书,开发出乡镇道路养护、保洁保绿、文化广场清扫等适合安排大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岗位。
2020年为加大就业扶贫推进力度,充分利用就业专项资金、环境补助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扶贫开发资金等资金渠道,开发出农村临时性公益岗位100个,用于安置辖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且就业,年岗位补贴3000元(即月工资250元),目前已安置上岗31人。
狠抓兜底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为支撑,以五保供养、困难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政策落实到最困难、最需要、最期盼的困难群众上,切实做到贫有所济,难有所盼,残有所保,老有所养,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掉队。今年以来,该区针对全区未脱贫和收入5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通过“三减两增”(核减子女赡养费、灵活就业收入、照料护理费,增加定额救助政策、就业扶贫延退政策)兜底保障政策共纳入3285人,4月份开始享受低保金,兜底保障率达到83%以上。
狠抓危房改造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到目前,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163户,其中C级557户,D级606户。
区住建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保证措施,使危房改造公正高标准完成,一是加强组织指导,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次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通过广泛宣传,各村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三是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以农民自主自愿为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四是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狠抓百企联百村 年初以来,该区统战部、工商联积极组织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精准脱贫专项行动。目前,已组织引导区内35家企业参与行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施富有成效的扶贫项目,积极助力所包扶村精准脱贫,各企业通过与被帮扶村精准对接,现已初见成效。为科学推进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该区统战部、工商联坚持把“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精准脱贫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2020年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精准脱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任务。通过主动联系辖区内民营企业,确定了35家企业帮扶30个贫困边缘村。建立了工商联、帮扶企业、被帮扶村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微信群,搭建了沟通平台,鼓励各位民营企业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区民营企业帮扶贫困边缘村对接会,引导35家民营企业深入帮扶村了解情况,与村干部共同商定帮扶计划。引导各企业深入了解各贫困村的具体情况,立足产业发展,找准村内资源和企业优势的结合点,通过资金、技术、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增强贫困村内生力,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实现企业增效。指导各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好企业在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朝阳农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已为102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朝阳市铭丰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省级贫困村联合镇山咀村解决了村部漏水维修问题;辽宁人民康泰大药房有限公司资助2万元为市级贫困村联合镇下麻地村购买了两台清理垃圾电瓶车;朝阳黑猫伍兴岐炭黑有限责任公司赞助9.6万元帮助市级贫困村大平房镇公皋村建立村级光伏;朝阳弗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赞助2.5万元为边杖子镇火神庙村购置了一台环境整理垃圾车;朝阳市华盈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为烧锅村资助帮扶款1万元。另外,还有18家企业积极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共捐款175万余元。
目前,龙城区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即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伟大时刻,全区人民在龙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必将为我们恰逢其时的伟大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