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灵绘文化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合作交流~
上篇中为大家介绍了按地域文化背景划分的游戏美术风格,本篇我们将对不同游戏引擎的画面表现风格、常用游戏美术表现手段进行介绍。
PART1.不同游戏引擎画面表现风格
2D引擎- 2D低像素点阵
早期街机、掌机游戏盛行,2D低像素点阵游戏风靡一时,现在将其表现风格称为像素风、马赛克风。近年来很多游戏为了追求独特的美术表现,也设定成怀旧像素风格。例如经典2D沙盒游戏《Terraria》(泰拉瑞亚),除了高度自由的玩法,也因为美术风格收获了一大批像素风爱好者的青睐。
《超级马里奥兄弟》
《Terraria》(泰拉瑞亚)
- 2D Flash矢量
因为体积小、画面美观、传播快,操作简单等优势,加上趣味化的主题,曾经有一大批Flash小游戏火出了圈。当时由于可移植性强,Flash技术成为了绝大多数小游戏开发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因为HTML5 标准等新web技术出现, Flash逐渐没落,目前很多浏览器及Windows已经完全移除了Flash组件。
《黄金矿工》
《STANLEY博士的家》
- 2D纯序列帧动画
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张的图片按照一定的帧率播放,画面和细节表现好,但美术资源需求多,运行内存大,多用于写实风格游戏。
《皇家守卫军》
《部落冲突》
- 2D骨骼动画
通过改变模型的骨骼朝向和位置等来生成动画,美术资源需求较低,内存占用低,不过动作细节表现一般,会存在缺失部分细节的情况,比较适合机械、卡通风格游戏。
《乱斗堂3》
《刀塔传奇》
- 2.5D
2.5D游戏指同时采用2D与3D技术开发的游戏,采用三渲二的技术手段,即先建立三维物体、场景等资源,然后以某个角度渲染当前场景形成二维图片,保留了三维模型的立体感,使得2D游戏也能拥有3D的逼真效果。
《梦幻西游2》
《暗黑破坏神2》
2018年发行的《八方旅人》(中文译名:歧路旅人),就是一款优秀的2.5D游戏代表作。其开创的HD-2D像素风格十分惊艳,高清渲染的2D画面与复古像素点阵结合,现代光影特效的良好运用让画面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感。
《八方旅人》游戏画面
《八方旅人》游戏画面
3D引擎- 3D低模手绘
由于游戏引擎及电脑配置的限制,起初3D游戏采用低面游戏模型 color全因素贴图的方式制作,模型表现的最终效果依赖于贴图的绘制,视觉上呈现3D效果。
《流星蝴蝶剑》
3D手绘人物模型
3D手绘人物模型贴图
- 3D次世代
随着对游戏画质越来越高的追求,得益于游戏引擎、制作工具的迅速发展,次世代制作技术应运而生。
次世代人物模型
次世代人物贴图
次世代模型普遍采用游戏模型 ZB输出法线贴图 AO base color Roughness metallic等技术制作美术资源,对模型的贴图要求降低,通过引擎内光照系统调整明暗、光影,具有更加真实的质感和明暗表现。
次世代场景
- 游戏模型制作资源占用差异
*PBR: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即基于物理的渲染,渲染后呈现更加逼近物理真实的材质效果。
PART2.常用美术表现手段
- 平涂
一般用线条起稿,大色块进行概括填色,简化成明和暗两种基础调,不要求呈现太多的体积感。赛璐璐就是一种比较极致的平涂画法,颜色界限分明,很多日系动漫及二次元风格游戏作品都是用这种画法上色。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
《崩坏3》
- 厚涂
来源于油画技法,用刷子或画笔给予画面厚色,层层铺开,颜色过渡自然,几乎没有明显的交界线,使画面产生一种肌理感。这种画法重点在于塑造质感和体积感,很多游戏原画和插画会使用这种画法。
《王者荣耀》原画
《英雄联盟》原画
- 半厚涂
混合使用平涂上色技法和厚涂的方式晕染,画面清新整洁,同时具有一定的质感,常用于插画和游戏原画创作。
《阴阳师》原画
到这里,我们对游戏中的美术类型介绍告一段落了,大家如果有想要了解的游戏美术干货,可以在评论区或灵绘文化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灵感充电站⚡
下期再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分享不做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