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宝卷》解读一

《金花宝卷》解读一

首页角色扮演龙劫之颠倒乾坤更新时间:2024-05-09

明、清以来,在当地民间长期流传着《金花仙姑出生传》等系列经卷,群众俗称“嘛呢经”。它既是民间说唱文学,又是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嘛呢经的起源,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国有位赫赫有名的大法师鸠摩罗什,以及后来的大唐高僧玄奘,为了让印度佛法在东边日出的地方流传下去,不辞千辛万苦,把博大精深的佛学从遥远的西域和天竺带到中国,并在长安从事大规模的翻译工作。人们曾把鸠摩罗什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罗什法师列居首位,被誉为译经泰斗。

经过数百年的应化和弘扬,外来文化不断被本土文化所参予、渗透、融合,便形成了梵汉和谐的东方艺术,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合成风格,最终产生了唐代的变文、讲经文。

据《永靖县志》记载,汉传佛教约于十六国西秦前传入永靖地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金花宝卷”的嘛呢经,就是由唐代的变文和讲经文演变而来的。由于它受到俗讲者的孕育,历经宋的谈经、说参经、说浑经、讲史等,并受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内容包含儒、释、道三教,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内容掺杂其中。其结构为散韵相间。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街头巷尾、家庭院落。从大量的经本中发现,有些经卷是在当地人民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奇葩。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已经和当地的方言俗语、风土民情融为一体,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

如今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带雨菩萨降忠孝经》《金花仙姑小五更》《鹦鸽真经宝卷》《金花仙姑神经》《金花仙姑玄妙真经》《金花仙姑上丹功经》《金花仙姑降词》《金花仙姑难五更》《观音菩萨十劝人心》《金丹法窟真经》《十二把扇子》《八洞神仙》《十绣莲花》《王祥卧冰》《十二月修性》《十二盏灯》《戒烟经》《戒酒经》《工匠经》《士人经》《老来难》《九绣莲花经》等几十种手抄本珍贵经卷。

嘛呢经的经文以通俗的语言、生动曲折的情节、抒情婉转的曲调,直接或间接地劝化世人行善干好、堂堂正正做人。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礼义,即为臣者要忠君,为子者要尽孝,为官要清廉,办事要公正,见义要勇为,经商要诚信,读书要勤奋,聚财应有道,恶习不沾染,坏事不去干,家庭要和睦,邻里要团结,活人要本分,青史留芳名等等。由于经文形式灵活,唱读通俗押韵,素有“一段经一个音”之称。因为经文贴近群众心理,说出了群众的期盼,深受群众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传唱不绝。它不仅是我国“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是讲唱文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史、思想文化史等学科宝贵的研究史料。

永靖地区流传的“金花宝卷”和其它经卷不同的是,全文多由七字句或十字句组成,通篇均为韵文,短小精练,寓意深刻。僧人、道士从来不念此经,当地演唱者主要是中老年妇女,青年人比较少见。

《带雨菩萨降忠孝经》

是“金花宝卷”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卷,共分上、中、下三卷,是目前发现有纪年时间较早的明清善本。

天运乙丑年四月十二日,坛主史元贞遵循金花菩萨“四路里起祸端,四路有难;观看凡,不信有,老少遭愆;南边地路途上,要绝人烟;西边地路途上,豺狼造叛;五百雷,震中原,实在凶险;见今世,显道法,愚屠不见;讲不尽,说不完,思烂心肝;想逃劫,离不了,忠孝双全”的淳淳教诲,在白塔寺川替圣设坛演教《忠孝经》。

他在演教中,时而旁征博引,时而举例说明,时而形象比喻;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欣喜欢颜,时而手舞足蹈,聆听者无不动容。文如其人,演教者肯定是一位既懂道家的金木水火土,也知释家的生老病死苦,更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读此经可以看到他数百年前设坛论道、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风采。

他说,人人若能尽忠尽孝,个个都做孝子忠臣,国家就会长治久安,社会、家庭就会和谐相处。否则,干戈四起,国无宁日,百姓遭罪。因此忠孝作为道教之经典《道德经》的中心内容,历来都倍加推崇,并代代传承,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认为忠孝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孝是道德的基础、核心,是忠的前提,“能孝即能忠,能忠必先孝”。“故基立而百行端”,“忠孝双全”应成为每个人的道德准则。那么究竟怎样做,才算尽到“忠”和“孝”了呢?

他说,不同行业、不同职务的人,也包括黎民百姓,农工商学兵,只要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廉洁自律,努力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就算为国尽忠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违法乱纪,忤逆横行,昧礼欺天,买官卖官,中饱私囊,甚至野心勃勃,颠倒乾坤,应群起而攻之,以法而诛之。

在说到如何尽孝之事时,他更讲得淋漓尽致,头头是道。他说,父母养育之恩动天地,泣鬼神,作为儿女,一辈子也报答不了。唐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恩爱思念之情。可是有些人却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竟干出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罪恶行径。这种人天良丧尽,道德沦丧,猪狗不如,神仙不饶。乌鸦尚有反哺之心,何况人呢?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哪一样不是父母心血浇灌?香九龄温席、王祥卧冰、劈山救母的故事,为何久传不绝?只有一个答案:“孝于亲,所当执”。《礼记》上说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说明了后人应义不容辞孝敬、赡养老人的道理。“孝”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由上面半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意为儿子小时,父母疼爱他呵护他,抱着他;父母老了,反过来由儿子背着他,赡养他。故孝是一种亲情回报,是感恩。只要“尽己之分,行孝之事”,也就足够了。

坛主史元贞根据金花仙姑神祇,向世人提出了十条尽孝之道,条条切中要害,句句说到了大家心坎。故《忠孝经》是金花宝卷之精髓,是一部规劝世人改恶从善、孝敬父母、忠心报国的珍贵史料。

《鹦鸽真经宝卷》为寓言性的手抄本。它用飞鸟的“孝”来劝化世人孝敬父母,这是宝卷创作上的一大特色,也是此种说唱艺术突破公式化和概念化的束缚,向文学进一步靠拢的体现。

《五云宝山金花仙姑降辞》这篇短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云宝山“西仑脉注,虎踞龙盘,千山朝拱,辅弼水旋”的美景,也描述了“椿萱并茂,仓库盈满,国泰民安”的景象,同时也说出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的心愿。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金花仙姑驾临五云宝山观的日子,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扶老携幼纷至朝拜,以表达对带雨菩萨的无限敬仰和崇敬之情。其余在民间流传的嘛呢经,风格各具特色,内容因名而异,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还有神签500签,其中事签100签,药签400签(男、妇、幼、外科各100签)。事签,按天干顺序分为10组,每组10签,共100签。分上、中、下三种,上签又分上上、上吉、大吉;中签分中吉、中平、中下;下签只有下下。每签均用一个典故起名,如“诸葛隐南阳”,“苏武还汉”等。卜辞都是四句七言字型表明。广大虔男信女,凡遇有疑难急事,或心绪不佳时,常去寺庙抽签问卦,一旦抽上一个好签或滚上一个好卦,顿觉心花怒放,精神大振,慰藉平生。故在民间成为长盛不衰的虔诚信仰活动。滚卦呈圆柱形,共12个面,每面有两句卦辞,总共24句卦辞。如:“愿心大吉,福寿康安。祈祷问事,财路旺盛。瘟瘟远度,水火远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

注:2017年10月,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金花娘娘的传说》入列其中。

(编辑:白忠辉)

关山松树岘

吧咪山池庙

4月30日永靖县政府10楼会议室

(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