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大全之物种比较(图鉴百科)

恐龙大全之物种比较(图鉴百科)

首页角色扮演猎龙高高更新时间:2024-05-11

基本知识:

方法与计算

恐龙的体型、形态和外观

本书中展现的恐龙的不同体型、形态和外观,是根据各个实例,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出的。我们的计算基于严谨的骨骼重建,除了本书作者外,参与完成复原工作的都是当今颇具权威的专家,如格雷戈里·保罗、斯科特·哈特曼、杰米·A. 希顿、瓦里·斯科南等。

恐龙的化石保存得越完整,就越容易且精确地展现出它在世时的体型和外观。不幸的是,很多恐龙只能通过非常少的骨骼,有时候甚至只能通过一块不完整的、残损的或变形的化石材料(骨头、牙齿、皮内成骨……)来辨识。对于这种情况,兽脚类恐龙的体型和外观可以通过系统发育、地理、形态和构造方面推测,以及通过与其亲缘关系近的动物保存更好的化石进行比较推测。由一块化石材料来计算恐龙的体型,我们力图做到精确和严谨,最大限度减小误差。例如:当我们拿到一颗单独的牙齿时,是通过与系统发育比较相近、骨骼更完整的其他恐龙的标本中最大、最坚固的牙齿进行比较而估算出完整恐龙大小的,这样即假设这块单独的牙齿是标本中最大的牙齿,从而我们可以尽可能保守地进行估算。

一只兽脚类恐龙有多重?

在历史上,人们提出过很多计算恐龙重量的办法。它们主要依据的是两个基础方法:异速生长模型和体积建模法。

异速生长模型依据的是被测量恐龙的躯体中不同骨骼的测量结果与动物体重之间的数学关系。为此,需要测定大量现代生物的数据,然后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一条回归线,这条线可以转变成一个数学公式,适用于已经灭绝的生物。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许多恐龙的体型非常巨大,呈现的比例也与当今的动物大相径庭,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是被放大了的。另一方面,获得的估算结果范围通常相当大,这是因为来自同一个体的各种骨头材料可能得出差异较大的数据,从而使结果的精确度较小。例如,一只恐龙的估算体重可能为7〜15 t。

体积建模法是基于所需估算动物的物理或数字模型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结果精确度取决于重建模型的精确度。为了使模型更加可靠,需要以科学真实的材料、骨骼测量数据、照片等作为依据,还要有比较广博的解剖学知识作为支撑。随后,一旦确定了模型的体积,将该结果乘以立方体的比例系数,就得到了动物自然尺寸下的体积。最后,用所得的体积乘以估算的活体动物的密度,就得到了它的质量。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很多情况下,需要计算的灭绝动物化石材料没有充分保存下来,不足以制作出一个精良的三维模型。

如今,在估算灭绝脊椎动物的体重时,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体积建模法。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先完成等比例的恐龙复原模型,并将模型淹没在小水箱里,通过渗出的水计算它的体积。现在这种方法已被更新,模型制作通常实现了电子化。

在本书中,我们决定采用体积建模法,例如,双图形整合(GDI)法。在估算恐龙质量时,该方法以其简易、快捷且非常高效的优点为人熟知。GDI法是1973年由杰里森创建的,一开始是用于从背面和侧面估算颅内模型的体积。后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将该方法运用于动物整体上。在GDI中,研究的躯体或者部分躯体被当作椭圆柱体,为此,需要从模型的两个面(侧面和背面)进行处理。模型被分为几节,每一节的体积通过每个面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得出。将每一节所得的数据相加,通过使用以下方程式,获得最终结果:

V=π(r1)(r2)(L)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积建模法正在逐渐完善,但如今仍有人对一些恐龙的估算体积结果提出异议。其中一个例子是估算暴龙标本(FMNH PR2081),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苏”(Sue)的体积。近些年发布的研究估算出它的体积为7〜10 m3;采用GDI法,通过严密的骨骼重建(图1)得到的结果为8.7 m3。

获得了恐龙的体积或各部分的体积之后,想要计算它的质量,就得弄清楚它身体的平均比重,或者不同部分的比重(视情况而定),将其乘以体积,就得出了相应的质量。另外,羽翼丰满的鸟类的羽毛重量通常占到动物总体重的6%,因此,羽毛重量应被加到在恐龙中演化程度较高、覆满羽毛的兽脚亚目恐龙的体重中。

比重

在这里,相对密度或比重(SG)是指相同温度、压力下,动物的身体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作为参考值,水的相对密度等于1.0。

需要说明的是,活体和非活体动物的比重会有所不同,因为在其呼吸系统中的空气量不同。理想情况是在活体动物放松的状态下(正常呼吸时)计算比重,这种状态是动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这时,肺部没有完全充满空气。然而,在计算不同动物的比重时,通常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而得到的结果不够精确。

由于恐龙已经灭绝,在模型中采用的比重一般是一个估算值。

为了更好地获取适用于兽脚亚目恐龙的比重,最好是用一些不同种类的现存动物作为例子,因为每个类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现存动物中,鸟类是唯一一种在颅后骨骼中形成大面积气腔的动物,它还具有由气囊构成的呼吸系统。这些是与蜥臀目恐龙(包括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共有的,而鸟臀目恐龙不具备的特性。鸟臀目恐龙可能与现存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更有可比性,因此,采用的比重在恐龙中变化很大。

分析出人类的密度或比重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为此,首先需要知道一个成年人的肺容量。

潮气量(TV):每次正常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空气容量;每千克大约为500 mL或7 mL。

补吸气量(IRV):在正常潮气量基础上,可以吸入的额外最大空气容量;通常来说约为3 300 mL。

补呼气量(ERV):在一次正常的平静呼气后,通过大口呼气,可以呼出的额外最大空气容量;一般大约为1 000 mL。

残气量(RV):大口呼气之后,在肺部剩下的空气容量;假定平均值约为1 200 mL。

图1 暴龙标本FMNH PR2081

大名鼎鼎的“苏”的骨骼精密复原。通过GDI法推算的总体积为8 700 L,在采用0.95的比重后,推算出的体重约为8 265 kg。

肺总量(TLC)是上述四个量相加之和,得出的结果为6 L空气,相当于人类总体积的8%。该比例(8%〜10%)对于陆生哺乳动物来讲是通用的,潮气量占到肺总量的10%,在陆生哺乳动物里也是典型的情况,但是不适用于水生哺乳动物,它们的潮气量可以达到肺总量的75%。

对于一个放松的成年人来说,在肺部的空气总量为RV(1.2 L) ERV(1 L)±TV(0.5 L)等于1.7〜2.7 L,占到肺部总容量的28%〜45%。当一个放松的人漂浮在淡水之上时,其比重等于1.0,处于悬浮状态,但是当大部分人呼出潮气量和一小部分补呼气量时,则会下沉,呼出的空气容量仅占身体总体积的1%左右,因此,人类的比重为0.99,实际上相当于淡水的密度。对于绝大多数的陆生哺乳动物来说,比重约等于1.0是通用的。

对于主龙类来说,除了鸟类,它们的肺容量远远小于哺乳动物。不少研究已计算出现存多种爬行动物的比重。科尔伯特1962年计算出的比重相当低,其中美洲鳄为0.89,珠毒蜥则为0.81。然而,科特在分析了9个个体后,计算出尼罗鳄的比重为1.08。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原因来解释:美洲鳄的低密度可能是因为被测量的是一个很年幼、体重仅为280 g的个体,其骨头密度可能比成年个体更小,肌肉和骨骼的比例肯定也要小得多,因而不应被采纳为代表性数据。而科特是在已死亡的个体上得到的结果,所以做标本分析时的肺可能完全排空了空气,有可能它们中的一些胃部存在胃石,因此,获得的结果数值偏高。在不考虑摄入胃石的情况下,对活体美洲鳄和鳄鱼,包括最年幼个体的观察显示:为了休息,它们有能力保持沉在河底。

在放松状态,美洲鳄与其近亲的比重应该约为1.00〜1.05。

另外,鸟类是当今与大部分兽脚亚目恐龙最相似的类群了。当估算恐龙的比重时,兽脚亚目恐龙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种类。这是因为:不同于哺乳动物,鸟类除了肺之外,它们在呼吸系统中还拥有气囊,并在其后颅骨中出现了气腔,因而鸟类的比重差异很大,并且相对较低。此外,鸟类周身通常覆满浓密的羽毛,这增加了它们的总体积。除了一些科(主要为陆生鸟类),大部分鸟类都拥有一个著名的腺体,那就是尾脂腺。它会分泌一些浸渍羽毛的油脂,形成防水效果,从而增大鸟类的浮力。因此,在计算比重时,排除羽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之后再加上估算的羽毛重量,并得到最后的总重量。

回到鸟类肺容量的话题,有两个不同的概念经常被混淆。鸟类的肺和气囊体积可以占到身体总体积的10%〜20%(1966),但这并不意味着,呼吸系统的总容量必定是身体总体积的10%〜20%,因为肺和气囊有其自身的体积(包括侧支气管、软组织、体液、血液……)。另外,很多研究并没有明确在总容量计算中,肺和气囊是否为充满了空气的情况。

对于鸟类而言,比重差异相当大,数值可从0.73、0.8、0.9变化到0.937。

黑兹尔赫斯特和雷恩1992年通过测量12个不同种类的25个鸟类样本,得到的平均比重为0.73。为了计算该值,完成对已死亡鸟类的研究,他们通过人工方式向其呼吸系统充气,所得的结果几乎不具有可信度,因为在正常的呼吸状态,鸟类的肺和气囊不可能完全充满空气。

飞行鸟类肺的总容量有可能达到身体体积的20%,高度发育的胸骨为它们的呼吸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它们的含气骨或骨外憩室中有可能存留一部分空气。在这些情况下,密度较小鸟类的比重在放松状态下约为0.85。

鸵鸟呼吸系统的总容量,与最轻的飞鸟相比还小很多,这是因为气囊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给肺换气,以适应飞行所需的高代谢率;鸵鸟因体型巨大,同时缺乏飞行能力,其代谢较慢,不需要空间较大的呼吸系统。因此,不难推测它的比重与飞鸟相比要高很多。

一只100 kg的成年鸵鸟呼吸系统的总容量(包括气囊)约占其身体总体积的13.5%。同时,潮气量占其呼吸系统总容量的10%。这些数据可与一些陆生哺乳动物相比。处于放松状态的鸵鸟的呼吸系统并未完全充满空气,而身体的肌肉、骨骼系统,以及大部分组织的比重超过1.0。所以对于这种鸟类可以推测:比重最小为0.9,有可能更接近于0.95。此外,假如你观察到大型陆生鸟类游泳,比如,鸸鹋或鸵鸟,可以明显看出这些陆生鸟类的比重高于飞鸟。前者在游泳时只有头部、颈部和小部分胸部露在水面上,这些占据了身体总体积的10%〜15%(图2)。此外,还可以留意到,它们在浮水时,身体向水面推进;当处于放松状态时,身体便沉向水下。因此,可以推断出,对于现在的大型陆生鸟类来说,其比重大约为0.9,甚至更高,该数据与韦尔蒂(1962)和亚历山大(1983)得出的结果相近。

动物的体型越大,它的代谢率就越低,肺的容量也就越小。这对各种动物都适用。同鸟类一样,在哺乳动物中也很明显;由海豚(鼠海豚)构成的一科,目前最小的鲸目动物,体型与人类差不多,肺容量和身体体积的比例跟我们的也相同,大约为8%。然而,在大型鲸鱼中,该比例减小到1.6%〜1.7%。

上述研究给了我们一些线索,让我们想到: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应该有一套比现在的陆生动物或飞鸟小得多的呼吸系统,并且身体密度更大。此外,兽脚亚目恐龙作为有气囊鸟类的祖先,它们呼吸系统的发育程度可能更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半水栖习性的动物演化出对潜水和游泳一定的适应性。例如,半水栖动物的骨头通常比纯陆生动物的骨头密实很多。这一特性有助于它们增加身体密度,以便更好地控制浮力。该类型动物的比重通常会超过1.0。近期一项关于棘龙的研究明确指出,这种兽脚亚目恐龙已完全适应了水生生活。这可以通过它的外部形态得到证实,它长骨的密实程度比其他兽脚亚目恐龙高大约30%〜40%。棘龙的比重可能可以与现存鳄鱼的比重相提并论。

图2 鸸鹋游泳场景的真实还原

鸸鹋大部分的身体(约为85%)没入水中。在放松状态时下沉更多,依靠双翅拍动的动作推动身体向上。这证明了大型陆生鸟类的骨头明显更密实,比重可能超过0.9。

综上所述,演化程度更高、体型更小的鸟类兽脚亚目恐龙是密度最小的恐龙,其比重可能约为0.85。一般来说,随着兽脚亚目恐龙身体体型的增大,比重也会升高,因为它们的呼吸系统体积所占比例将减小,就像现在的鸟类一样,骨骼会变得越发强壮密实。具有半水栖习性的兽脚亚目恐龙可能是密度最大的一种。

推算对采用的不同兽脚亚目恐龙的比重根据其体型大小、演化程度和生活习性而定。鳞片、丝状毛还是羽毛?

人们对每种恐龙的表皮属于哪种类型一直存疑,因为在各个标本上保留下来的结构不同,有鳞片、皮内成骨、丝状毛的遗迹,有些则显现出完整羽毛的痕迹。以前人们认为羽毛是鸟类独有的体表结构,但现在我们知道,羽毛不仅长在似鸟兽脚亚目恐龙身上,甚至还长在它们的一些远亲身上,比如,某些鸟臀目恐龙(库琳达奔龙、鹦鹉嘴龙、天宇龙)。此外,翼龙的丝状毛也有可能与其具有相同的起源,因为翼龙和其他恐龙都是由鸟跖主龙类演化而来(尽管对此还存有一些疑问)。

现在我们知道,和鸟类一样,有些恐龙具有不同于身体其他部分的鳞片和羽毛。由此可知,除了有明确证据,没有理由在复原恐龙时加上鳞片或丝状毛。然而,有必要考虑到这些带羽轴和倒刺的羽毛在似鸟恐龙和现代鸟类的类群身上都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始祖鸟身上发现了对称与不对称的羽毛,以及分枝状的丝状毛,而在其他初鸟类甚至与鸟类亲缘更近的恐龙身上,还发现覆盖的是单根以及与基部融合的丝状羽。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兽脚亚目恐龙都复原为窃蛋龙类或者近鸟类恐龙那样,身体全覆盖着羽毛。

恐龙的颜色

很久以前,想要知道恐龙的颜色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仍然如此,除非在某些标本中,羽毛化石里保存了黑素体(亦称之为黑色素体)。当物种的颜色已知时,我们尽可能精确地表现在了本书当中,若颜色不明,则是根据现代动物的生活方式、体型或生活习惯进行推测,以确保不仅只是为了美观效果,还很有可能与真实活体相符。在20世纪90年代,古生物学家们制作了一些未发表的草图,尝试绘制了各种恐龙可能的颜色,本书的插图中采用了不少这些草图。值得一提的是三只“虚骨龙”的草图(图3),整个身体呈棕红色,只有尾部带有白色条纹,可喜的是这种颜色图案于2010年在原始中华龙鸟身上得到证实。这并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因为采用了与其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种类的颜色,这里依据的是马来灵猫、小灵猫和南浣熊等。

图3 鲁本·莫利纳于1998年完成的“虚骨龙”复原图

该画作使用的颜色在12年后被证实与原始中华龙鸟身上的几种颜色相近,背景由马琳·莫雷诺绘制。

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一门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古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史前生物的形态,它们的生活方式,演化历程,与现今物种的关系,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 以及其他方面。古生物学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有三叶虫、菊石、恐龙和猛犸象。

恐龙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恐龙,我们通常认为它们是巨大的爬行动物,就像在不同文化的传说中出现的龙或羽毛蛇一样。但与传说不同,恐龙确实曾经真实存在过,并且它们的一部分后代——鸟类与我们共存至今。

恐龙的起源:鸟跖主龙类

鸟跖主龙类是一类非常敏捷的主龙类动物,爪子细长,双腿位于身体下方,这样使得它们能够完全以直立的姿势行走,不同于现在爬行动物常见的利用从身体两侧伸展出的四肢行走。它们可能长有某种类型的丝状皮肤结构,就像其后代翼龙和恐龙身上的一样。它们仅存在于三叠纪。

恐龙演化的中间形态:恐龙形态类

恐龙形态类是一种敏捷的肉食性或植食性动物,双足或四足行走。它们在三叠纪末期消失,只有它们的直系后代——恐龙存活下来。突出的演化特征之一是第I或第V跖骨消失,从而有了三趾型或四趾型的足迹。

著名的恐龙

恐龙演化支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特性,使它们在与同期其他主龙类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些特质也让它们在上亿年间统治整个陆地环境。它们的一些特点至今仍在现代鸟类身上遗存。

就颅骨而言,它们在颞区(上颞孔)呈现出宽阔的开口,这样能附着巨大的肌肉,从而提高了它们的咬合力。在眼眶区域,颧骨后端分叉形成眶后骨突和方颧骨突,其眶后骨突与眶后骨关节将眼眶与下颞窝完全隔开,其功能尚不明确。

颈椎骨凸起或隆起的神经棘与前后突(骨骺),能让颈部肌肉更好附着,提高行动速度。

前臂骨(肱骨)具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嵴,能让它们附着更多肌肉,从而有更大力量抓住猎物的身体。

股骨,也就是大腿骨,以不对称的形式向后呈现出小块凸起,称之为第四转子。这一结构能嵌入尾部肌肉,该肌肉为走路或奔跑提供强大的推进力。

踝关节(跟骨)与腓骨关节的连接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腓骨和跟骨对肌肉的附着无太大用处。现代鸟类的跟骨已经与腓骨融合消失。

认识原始蜥臀目恐龙

蜥臀目恐龙(Saurischia)是恐龙的一个类群,包括兽脚亚目恐龙(大多数是肉食类)、鸟类和蜥脚类恐龙(长脖子的巨兽)。它们脖子长、爪子大、脚趾强壮有力。它们出现在中三叠世,是唯一生存至今的恐龙类。

原始的蜥臀目恐龙是双足行走的恐龙,不能被明确归入兽脚亚目或蜥脚类恐龙。它们是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前后肢的每个爪有四到五个指(趾)头。它们仅存在于三叠纪。

令人惊叹的兽脚亚目恐龙

尽管也存在一些杂食性或植食性种类,兽脚亚目恐龙(Theropoda)仍然是中生代时期著名的掠食性恐龙。现在我们知道它们的体型存在巨大差异,有小型的蜂鸟(吸蜜蜂鸟),其体重大约只有2 g;也有大型的兽脚亚目恐龙,比如,南方巨兽龙或暴龙,大约有8.5 t重。

它们的特征在于其身体后部拥有半僵直的尾巴,并演化出了气囊。

成功的鸟类

现在,“鸟类”这一术语已经带有歧义,因为它最初是为了定义一群带有羽毛、双足行走、有喙和翅膀的脊椎动物而创造的。然而,科学的进步证实了几乎所有这些构造细节在恐龙身上都有发现,因而“鸟类”这个概念消失了。当然,传统上我们仍习惯把能飞行的兽脚亚目恐龙(初鸟类演化支)称为“鸟类”。

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我们都将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需要留意的是,身体覆满羽毛是现代鸟类的共有特征,它们并没有发育出近鸟类或伤齿龙类身上那种基部并合的丝状羽。

能飞行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特点有:牙根没有锯齿状的边缘;肱骨和尺骨长于股骨;股骨和髂骨向后伸长。在其演化过程中,现代鸟类演化出了短小的尾部,多块骨头融合,比如,尾综骨、复合的脊骨、综荐骨和颅骨。此外,它们失去了牙齿,演化出大型的气囊、带气腔的骨和有着巨大龙骨突的胸骨,以供飞行所需的强壮肌肉附着。

如今,世界上共有10 157种现代鸟类(包括近代灭绝的153种)。

研究最深入的恐龙形态类恐龙

西里龙

恐龙化石在早三叠世和中三叠世从翼龙化石中分离出来,是恐龙的直接祖先。

分类

中生代兽脚亚目恐龙的演化史

张演化分支图依次显示了恐龙形态类、原始蜥臀目、兽脚亚目和中生代鸟类的最主要分支。图中显示的是每个生物分类群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标本所处的时期。

物种比较

恐龙的分类

纪录:每个分类群中最大和最小的恐龙

对生物进行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了解其系统发育的阶段和在纷繁物种亲缘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当组成某个类群的物种数量众多时。传统分类法把四足脊椎动物分为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类方法已变得粗浅而远离实际。“爬行类”实际上是一种并系类群(它包括类群各成员的共同祖先,但不涵盖其所有后代),因此这种分类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实际上,鸟类由于是恐龙的直系后代,不仅与恐龙在解剖学上相似,而且也被列入恐龙形类的演化支中。

如今,专家把恐龙定义为鸟跖主龙类的一个类群,其特点是演化出了开放式髋臼(在髂骨、耻骨和坐骨之间形成的空洞,以此连接股骨,并且将腿保持在躯干下面);在肱骨上的脊骨粗大,有利于附着强健的肌肉;具有巨大的上颞孔,给予强大的咬合力。

鸟跖主龙类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

这是种巨型西里龙;它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相当。它生存于中三叠世(安尼期,距今2.472亿〜2.42亿年),分布在泛大陆中南部(现赞比亚)。它是植食性恐龙,双足或四足行走。它比其他任何一种恐龙形态类都要大,但在其生活时期,陆地上主要是食草的主龙和食肉动物,这些动物体型更大,行动速度更慢。同时期的西特韦高髋龙,可能是该类型中最大的。

体型不大但更健壮

巴氏巴西大龙(Teyuwasu barberenai):它可能是一种西里龙或晚三叠世的一种原始恐龙,分布于现巴西地区。不同于其他的恐龙形态类,它非常强壮,以至于人们曾将它与主龙类的重装鳄混淆。它长约2.3 m,体重约75 kg,尚不清楚是否成年。

鸟跖主龙类的特征与习性

头部大小不一,肉食性龙的牙齿形状为刀形,植食性龙的牙齿是圆锥形的,颈部中等长度,前后肢各有五指(趾),身体轻盈强壮,有中等至较长的尾巴。

食性:肉食性(捕捉小型动物),杂食性或采食特定的植物。

时间范围

从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距今2.512亿〜2.013亿年),从化石得知它们持续生存了4 99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

泰氏斯克列罗龙(Scleromochlus taylori):生存于晚三叠世(卡尼期,距今2.37亿〜2.27亿年)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苏格兰)。它是鸟跖主龙类中已知的最原始的属,接近于产生恐龙和翼龙的进化路线。它身体很短,体型非常小,体重约为麻雀的一半。其双爪更适应于跳跃,而非行走。在恐龙形态类中,最小的种类是克罗姆霍无父龙和埃尔金跳龙(Saltopus elginensis),它们的长度分别为35 cm和50 cm,体重分别为45 g和110 g,尚不清楚是否为成年个体。泰氏斯克列罗龙的长度是在赞比亚发现的西里龙的1/16,体重是西里龙的1/4 600。

最小的幼年标本

泰氏斯克列罗龙标本BMNH R3146B和BMNH 3146B的大小是标本BMNH R3556的85%。这两个个体的长度和重量几乎不超过15 cm和11 g。

最古老纪录

西特韦高髋龙、古老阿希利龙、西里龙科NHMUK R16303等恐龙化石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南部(现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地区),地质年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距今2.472亿〜2.42亿年)。足迹化石记录表明它们出现在三叠纪前期(奥伦尼克期,距今2.512亿〜2.472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南部和西北部(现德国、波兰及美国亚利桑那州),具有代表性的足迹化石有旋趾足迹和原旋趾足迹。

最早公布的种类

第一种被描述的鸟跖主龙类是泰氏斯克列罗龙(1907),它被认为是一种恐龙。在同一地区,三年后发现了第一种恐龙形态类恐龙:埃尔金跳龙,它曾在数百年中被认为是一种小型恐龙。

最新纪录

真腔骨龙未定种曾分布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塞森多夫虚骨龙足迹发现于泛大陆的中北部(现德国),地质年代为晚三叠世末期(瑞替期,距今2.085亿〜2.013亿年)。人们对在埃及发现的早白垩世早期似旋趾足迹和在秘鲁发现的晚白垩世晚期似阿特雷足迹的研究结果存疑,以为它们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四足行走动物留下的痕迹,因为原始恐龙形态类在三叠纪结束时就全部灭绝了。

最新公布的种类

西特韦高髋龙(Lutungutali sitwensis):生存于晚三叠世的泛大陆中南部(现赞比亚),公布于2013年。它之前被埋藏在陶威尔组地层。

最奇异纪录

巴氏巴西大龙是一种神秘的鸟跖主龙类。与任何恐龙形态类和原始恐龙相比,其身躯显得尤为健壮。它的外形让我们联想到同时期某些双足行走的蜥脚类恐龙。

蜥臀目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Ⅲ

伊斯基瓜拉斯托富伦格里龙(Frenguellisaurus ischigualastensis):生存于晚三叠世(诺利期早期,距今2.27亿〜2.18亿年)泛大陆东南部(现阿根廷)。它是三叠纪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几乎与现在的一只棕熊一样重,但它的体型在当时并非是占优势的,因为某些原始主龙类的体型更大,比如,伽利略蜥鳄。富伦格里龙可能是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的一个成年个体,但前者比后者更晚被发现。

一个虚假的竞争者

佩氏佝偻龙(Rachitrema pellati):生存于晚三叠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法国)。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恐龙,但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它其实是一种鱼龙,是与现代海豚外观类似的水生动物。如果它是一个蜥臀目恐龙,那么这种恐龙会具有一个巨大的椎弓, 它的体型将比富伦格里龙更大,长约6.6 m,体重达到695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恐龙的脑部大,牙齿呈刀锋形,脖子相对较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躯体较健壮,尾巴长。有些恐龙的下颌骨有两处关节咬合部,这种结构可以使下颌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撕咬大体积动物时的强大力量。

原始蜥臀目恐龙是从原始恐龙形类演化而来的,它们是兽脚亚目和蜥脚亚目恐龙的祖先。兽脚亚目和蜥脚亚目恐龙,再加上鸟臀目恐龙,便构成了整个恐龙类群。

食性:肉食性,捕捉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它们可能出现在中三叠世到晚三叠世(距今2.472亿〜2.013亿年),持续生存了约4 59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

标本VMNH 1751被错误地确定为一种克罗姆霍无父龙(Agnosphitys cromhallensis)。它是原始蜥臀目恐龙中最小的一只,长仅1 m,体重为1.3 kg。尚不清楚它是幼年还是成年个体。它曾生活在晚三叠世(瑞替期,距今2.085亿〜2.013亿年)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长度是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的1/5.3,体重是它的1/280。

最小的幼年标本

不完整股骨 ZPAL V.39/47(波兰)可能属于一只幼年艾雷拉龙科恐龙。人们还发现它与其他更大的个体有关联,这些个体可能长达2.4 m,重达34 kg,而最小的个体只有约1.35 m长,6 kg重。

最新纪录

一块属于克罗姆霍无父龙的带牙齿上颌骨,在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被发掘,这只恐龙生活于晚三叠世末期(瑞替期,距今2.085亿〜2.013亿年)。它可能和瓜巴龙类似,而后者属于恐龙形态类。

最古老纪录

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距今2.37亿〜2.27亿年)存活着很多种类的原始蜥臀目恐龙,其中有普氏南十字龙、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马勒尔艾沃克龙和月亮谷始盗龙,它们来自泛大陆南部到西部(现印度和阿根廷)。其他已知较古老的有中三叠世(安尼期,距今2.472亿〜2.42亿年)来自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的帕氏尼亚萨龙,它们可能属于非常原始的蜥臀目恐龙,但遗憾的是,这个标本非常不完整,不能够确定它的正确形态。跷脚龙足迹化石(法国)可能是已演化成的恐龙最古老的足迹纪录,地质年代处于中三叠世(安尼期〜拉丁期,距今约2.42亿年)。还有其他更古老的足迹(现捷克),但可能属于恐龙形类恐龙。

最奇异纪录

月亮谷始盗龙(Eoraptor lunensis):发掘于泛大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属于晚三叠世。它有非常大的双眼,并与兽脚亚目的曙奔龙一样,颌部有一些发育不全的牙齿。

最早公布的种类

原始“槽齿龙”(1905):发掘于泛大陆中北部(现波兰)中三叠世地层,可能属于一只恐龙,或者是一只原始主龙类动物。对于西里西亚“镰齿龙”(1910)也存在同样的疑问,它的牙齿类似于兽脚亚目恐龙牙齿。

最新公布的种类

帕氏尼亚萨龙(Nyasasaurus parringtoni):发掘于中三叠世的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1967年,它以“克氏尼亚萨龙”的名称出现在一篇论文中,但直到46年后的2013年才被正式展出。

兽脚亚目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一块地质年代处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来自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的大块椎骨,在一堆蜥脚亚目和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混合残骸中被发现。它可能属于一个名为中国“双脊龙”的大型标本,其体重比河马还重,它是一个危险的掠食者,除了体型比同期其他恐龙大,还因其身体瘦长而非常敏捷。“沙湾中国龙”(Sinosaurus shawanensis)的名称出现在一个网络上的恐龙列表中,并非正式命名。

第二大纪录

“禄丰角鼻龙”属于早侏罗世时期(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被发现有大型的距骨、跟骨。它可能是一个三叠中国龙的成年个体,长约7.5 m,重约82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颅骨有长有短,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刀锋形的牙齿,长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身形纤细,尾部很长。

原始兽脚亚目恐龙是从原始蜥臀目恐龙演化而来,它们是角鼻龙和巨齿龙的祖先。最成功的群类当属腔骨龙超科恐龙,其种类广泛分布,形态上也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食性:肉食性,捕捉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我们知道它们从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距今2.227亿〜1.45亿年)持续生存了7 77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

三叠原美颌龙(Procompsognathus triassicus):生存于晚三叠世(诺利期,距今2.227亿〜2.085亿年)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它的体重相当于一只白鼬,但尚不清楚是否为成年个体。有些专家怀疑该标本的颅骨属于一只类似于合跳鳄的主龙类恐龙。它的长度约是“沙湾中国龙”的1/9,而后者的体重是它的1 300倍。

最小的幼年标本

股骨TTU P 9201属于一只腔骨龙,和其他动物残骸一起被认定为得克萨斯原鸟化石。但它应该是一只未确定的腔骨龙超科的幼龙。如果我们将它与腔骨龙超科的其他幼年恐龙相比进行推算,它的长度约为43 cm,体重约110 g。

最奇异纪录

迭氏智利龙(Lepidus praecisio):发现于泛大陆西南部(现智利)的晚侏罗世地层。显现出奇怪的混合特征,比如,它为植食性动物,但具有非常宽的爪子。尽管找到的化石非常完整,但还是很难将其分类,只能把它放到系统发育的一个独立位置上。

最古老纪录

破碎迷人龙(Lepidus praecisio)和其他未确定的腔骨龙幼年标本残骸一起,可能构成了得克萨斯原鸟嵌合体,它生存于晚三叠世(诺利期早期,距今2.27亿〜2.17亿年)泛大陆的西北部(现美国西部)。以前,一些兽脚亚目恐龙的足迹(现阿根廷)可以追溯到中三叠世,但现在我们知道那些足迹属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距今2.37亿〜2.32亿年)。

最新纪录

迭氏智利龙生存于晚侏罗世(提塘期,距今1.521亿〜1.45亿年)。将军庙单脊龙和腔骨龙SGP 2000/2 生存于中侏罗世(卡洛夫期,距今1.661亿〜1.635亿年)泛大陆东部(现中国)。

最早公布的种类

鲍氏腔骨龙和洛氏敏龙(1887,区别于鲍氏虚骨龙和洛氏虚骨龙):生存于晚三叠世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们曾在最早的报告中被公布(尽管同年发布了另一个威氏“长颈龙”)。奥氏北极龙在它们之前12年被公布,但这些胸椎是属于兽脚亚目恐龙,主龙类还是冰脊龙仍存在争议。

最新公布的种类

破碎迷人龙(2015):发掘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得克萨斯州)晚三叠世地层。这是一只北美的古老兽脚亚目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敏捷三角洲奔龙(Deltadromeus agilis):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北部(现摩洛哥)。最大的标本(SGM-Din 2)复原后比一只公牛还重,其长度相当于两辆汽车首尾相连。三角洲奔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对于奔跑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的奔跑速度甚至可以超过著名的似鸡龙,它是神秘的似鸟龙类恐龙里最大的一种。

更长且更轻纪录

一块发掘于泛大陆中北部(现尼日尔)中侏罗世地层的前臂骨,先前从未被展出过,后来又丢失了。它被认为是似戈氏“轻巧龙”未定种。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它应该是最长的兽脚亚目恐龙,但体重比三角洲奔龙更轻。它身体长达8.5 m,体重为57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不大,长着微型牙齿,或者没有牙齿,长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前肢和掌部发育不完全,爪子适应涉水,身体非常轻。

最早的鸟吻类恐龙是小型的非专性肉食性动物,它们是从腔骨龙超科恐龙演化而来,是角鼻龙和巨齿龙的祖先。轻巧龙及其近亲从这条演化线中分离出来,演化出一些类似于似鸟龙类和陆生鸟类的适应性。不过“轻巧龙”这一著名的名称,其实并未被科学界所认可,后改为棘椎龙。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性和(或)植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恐龙出现于早侏罗世时期(距今约2.085亿年),尽管一些非常不完整的遗迹和遗痕反映它们可能出现在晚三叠世时期。它们灭绝于晚白垩世早期(距今约9 390万年)。从化石记录中可推测出,它们存活了大约1.146亿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难逃泥潭龙(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生存于晚侏罗世(牛津期,距今1.635亿〜1.573亿年),分布于古亚洲大陆东部(现中国)。它的体型相当于一只伊比利亚猞猁。至今为止,人们找到的所有难逃泥潭龙标本几乎都是未成年或幼年个体。它的体长是三角洲奔龙的1/4,而后者的体重是它的43倍。

最小的幼年标本

难逃泥潭龙的幼龙标本IVPP V15303是该类群中最小的一个标本。体长大约50 cm,体重为340 g。

最古老纪录

剑桥“牛顿龙”(“Newtonsaurus” cambrensis)是已知最古老的模式种,资料显示它生存于晚三叠世晚期(瑞替期,距今2.085亿〜2.01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硕大斯泰罗足迹群(之前被人称为鸟形迹或者三叉戟足迹)被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泽西州),同样古老,它们可能属于一只原始鸵鸟。

最新纪录

敏捷三角洲奔龙和似“轻巧龙”未定种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部(分别为现摩洛哥和苏丹地应)。一些似鸟龙留下的足迹被认为来自同时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以色列),它们可能属于这种类型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奇异纪录

难逃泥潭龙不同于其他已知的鸟吻类恐龙,因为它的成年个体没有牙齿。其整体外观与不会飞的鸟类非常相似。它的坐骨很长,这可能是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胃,就像植食性动物一样。

最早公布的种类

班氏轻巧龙(Elaphrosaurus bambergi,1920):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这是非洲最早被记录的兽脚亚目恐龙。HMN Gr. S. 38-44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标本,因优美的身材,以及快速奔跑的适应性,它曾在数十年间被认为是一种似鸟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西氏卡马利亚斯龙(Camarillasaurus cirugedae,2014):生存于晚白垩世中期,分布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西班牙)。它的信息在2012年以电子版的形式对外刊登,并于2014年正式发表。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角鼻龙未定种(Ceratosaurus sp):分布于泛大陆西北部、中北部,也可能在中南部(现美国西部、葡萄牙、瑞士、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是为人熟知的种类。最大的个体生存于晚侏罗世(提塘期,距今1.521亿〜1.45亿年),发现于津巴布韦。它的体重相当于两只大白鲨,身长超过一只虎鲸。尽管其体型巨大,但仍然比不上同时期的其他大型肉食性动物,这可能是因为它只取食某种特定的食物。由于它扁垂的尾巴、宽宽的牙齿和在其附近发现的鱼类遗骸,有些学者猜想它可能捕食水生动物,推测它是角鼻龙类的近亲。该类型最大的标本可能是一头大型劳氏角鼻龙,但目前没办法确认这个推测。

可能的竞争对手

角鼻龙未定种: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西部)。它比在津巴布韦发现的个体更小,长度为7.5 m,体重可能在1.35 t左右,但尚未成年。硕大“斑龙”在之前被描述成巨型角鼻龙,但今天我们知道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鲨齿龙类。

特征与习性

这类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很大,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又大又平整的牙齿,呈刀锋形,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身体纤细或健壮。

角鼻龙科是肉食性恐龙,它们从鸟吻类演化而来,是阿贝力龙超科的祖先。不同于其他更强壮、无惧于掠食所带来的物理性损伤的恐龙,长有非常华丽骨冠的角鼻龙科恐龙似乎不是无所畏惧的掠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距今2.013亿〜1.13亿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约8 83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I

伍氏肉龙(Sarcosaurus woodi):生存于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这是一个成年个体,长度是角鼻龙未定种的2/5,体重是它的1/27。尽管早侏罗世最小的标本是IGM 6625(现墨西哥),长约1.25 m,体重约4.2 kg,但遗憾的是,我们尚不清楚它是幼年还是成年个体。

最小的幼年标本

尹氏芦沟龙(Lukousaurus yini)的模式种体长将近1 m,体重不到2 kg。它一定非常年幼,因为同种最大的标本(V263)长度超过了4 m,体重达到144 kg。一些专家认为它是类似于角鼻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另有一些人怀疑它是一种鳄鱼。

最古老纪录

安氏肉龙(Sarcosaurus andrewsi):生存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它可能是一种原始角鼻龙。钩状安蒂克艾尔足迹和皮鲁拉图斯安蒂克艾尔足迹年代相同,这些足迹的几个趾头比例与卡梅尔足迹群的趾头比例非常相似,据此推断这些足迹群可能属于角鼻龙科。

最奇异纪录

里阿斯柏柏尔龙(Berberosaurus liassicus):生存于早侏罗世(现摩洛哥),可能是一只古老的阿贝力龙类,但其牙齿的形态表明它属于角鼻龙类。

最新纪录

近锐颌龙(Genyodectes ser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其特征是每个前上颌骨有四个牙齿,而角鼻龙只有三个。标本TNM 03041(现桑尼亚)和角鼻龙未定种(现乌兹别克斯坦)两者都发现于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距今1.13亿〜1.005亿年),它们可能都属于角鼻龙类。

最早公布的种类

梅氏角鼻龙(在1870年被称为斑龙):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瑞士)。它的信息仅基于一个前上颌骨的牙齿推测得出。

最新公布的种类

舒氏福斯特猎龙(Fosterovenator churei,2014):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怀俄明州)。它仅基于几个可能是幼年角鼻龙科恐龙的标本推测得出。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

重大伤形龙(Dryptosauroides grandi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的印度斯坦(现印度)。它属于阿贝力龙超科,体重相当于一只河马,长度几乎和一辆公交车一样长。根据其浅色的皮肤推断,它可能与它更小的近亲一样,捕食小型动物,或者吃同期的顶级掠食者——阿贝力龙科恐龙吃剩的腐肉。

其他竞争者

伊氏南手龙(Austrocheirus isasi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尚不清楚它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还是另外一个未知的种类,但其手臂不像阿贝力龙科那么萎缩。它体长约9.3 m,体重接近93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小,前上颌骨牙较大,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根指(趾),身体非常轻盈。

不同于一些有着前倾牙齿的恐龙,它们是几乎不挑食的肉食性动物。它们从角鼻龙科演化而来,是阿贝力龙科的祖先。该类群中最知名的当属西北阿根廷龙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侏罗纪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2.01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存在了约1.35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I

独特速龙(Velocisaurus unicu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大多数已发掘的标本都差不多大,整体比其他西北阿根廷龙科体型小。速龙的体重与一只家猫差不多。它的体长是重大伤形龙的1/7,体重是重大伤形龙的1/350。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新西兰发现了一只非常小的幼年恐龙个体的骨盆化石,该恐龙的长度应该不到20 cm,体重约5.3 g。

最古老纪录

里阿斯柏柏尔龙(Berberosaurus liassicus):生存于早侏罗世(现摩洛哥)普林斯巴期—托阿尔期,距今约1.827亿年,它可能属于原始阿贝力龙科,但是人们对此存在疑问。晋宁郑氏足迹与西北阿根廷龙超科留下的足迹一样,表现出足部的中趾比其他两趾长出许多的特征。它有可能是由一只生存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的泛大陆东部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留下的。

最新纪录

大虚骨形龙、独巧鳄龙、印度福左轻鳄龙、细贾巴尔普尔龙、巴拉斯尔似鸟形龙、摩比西斯似鸟形龙、重大伤形龙:它们都是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不过做出这些推测所根据的化石材料都非常不完整。它们都是同时期的恐龙,来自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拉米塔组(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 6 600万年)。它们中很多个体也许仅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一至两种。

最奇异纪录

诺氏恶龙(Masiakasaurus knopfler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部(现马达加斯加)。不同于其他任何种类的兽脚亚目恐龙,它的前部牙齿前倾且回钩,这可能是因为其食性非常特殊的原因。

最早公布的种类

布氏毖鳄龙(Betasuchus bredai,在1883年被认为是“斑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劳亚古陆中部(现荷兰)。它曾错误地被命名为“似鸟多鲁姆”。这一名称是指它有可能与似鸟龙类是近亲,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命名。

最新公布的种类

孤独小匪龙(Dahalokely tokana,2013):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马达加斯加)。正是这个时期,马达加斯加开始变成了一座岛屿。一些学者认为它属于原始阿贝力龙科。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的一大型阿贝力龙科恐龙(URC R 44)曾分布在冈瓦纳古陆西北部(现巴西),仅通过一块前上颌骨被识别出。它属于肉食性动物,体重约等于两只河马的总重,体长相当于两只湾鳄头尾相连的长度。一些强壮的阿贝力龙长着弯曲的牙齿,更适于抓住猎物以便把肉撕扯下来。此外,它们还具有灵活的下颚,避免在激烈活动中骨折。这些适应性对于捕获和*死小型或年幼的兽脚亚目猎物来说是很有用的。

其他竞争者

纳巴达圣王龙(Rajasaurus narmadensi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印度斯坦(现印度)。该种恐龙的成年复原模型是基于一些原被认为属于印度拉米塔龙的化石推测出的,实际上这些化石是由一些鳄鱼、蜥脚类巨龙和胜王龙的骨头组成的。纳巴达胜王龙大约长10 m,重3 t。有报道称:在冈瓦纳古陆中部(现肯尼亚),晚白垩世晚期有其他巨型阿贝力龙类,其体长有将近11 m,但仍未有正式的描述。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短,牙齿小且粗壮,呈刀锋形,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腿短且能涉水,身体笨重,表皮有鳞片存在。

阿贝力龙是肉食动物,从阿贝力龙科演化而来。它们擅长捕捉不同类型的猎物,一些长有比其他种类更宽的下颚,一些非常适应于快速奔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生存了约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

由于尚不知道许多小型阿贝力龙科恐龙的年龄,人们因此对于它们之中到底哪种最小仍存疑问。阿根廷的“肉食龙”未定种,巴西的“斑龙”未定种,印度的拉氏“大椎龙”和“斑龙”未定种的体型都是基于其可能是幼年恐龙推测出的。最小的一个成年标本是萨洛维塔哈斯克龙(Tarascosaurus salluvicus),它生存于晚白垩世中期,在劳亚古陆中部(现法国)被发掘。它的长度是标本URC R44的2/7,体重约是后者的1/40。

最小的幼年标本

标本CMN 50382在摩洛哥早白垩世晚期的地层中被发现,它留存有完整的股骨。它属于一只长1 m,重3.4 kg的小型肉食性恐龙。

最古老纪录

标本MSNM V5800可以追溯到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现马达加斯加)。还有更古老的是梅氏始阿贝力龙(阿林期,距今1.741亿〜1.703亿年,现阿根廷),它可能是一只阿贝力龙科恐龙。

最新纪录

马氏印度龙、盗印度鳄龙、拉氏“大椎龙”、马氏直角龙、古吉拉特容哈拉龙、纳巴达胜王龙都是同时期的恐龙。它们被发掘于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它们中的一些有可能是同物异名。同一时期还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凹齿似玛君龙和来自罗马尼亚的标本FGGUB R.351,但后者应该是一种鸭嘴龙类。

最奇异纪录

萨氏食肉牛龙(Carnotaurus sastrei):发掘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因为两只眼睛上方的两个小角而引人注目。其面部很短,而且比例与其他的阿贝力龙类差异很大。它的腿很长,双眼位置朝向前方,非常善于捕获行动迅速的小型猎物。

最早公布的种类

拉氏“大椎龙”(1890):发掘于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人们原先认为它属于蜥脚亚目恐龙,但后面推翻了该观点,因为发现它生存的年代较近,而蜥脚亚目恐龙在中侏罗世已灭绝了。之后人们确定它是一种阿贝力龙类,并创立了新属名——“拉氏”直角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埃氏阿克猎龙(Arcovenator escotae,2013):发掘于劳亚古陆中部(现法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欧洲发现的最大阿贝力龙之一,长达7.2 m,体重950 kg。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君王艾德玛龙(Edmarka rex):生存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西部)。它是一种巨型兽脚亚目恐龙,体长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接近,体重比一只亚洲象还重。它是侏罗纪时期北美洲的大型掠食者之一。在体型方面,它与巨型异特龙科的食蜥王龙不相上下,而且它们是同时期恐龙。两种庞然大物擅长捕食的猎物很可能各不相同,但也有可能会争夺某些食物。专家怀疑艾德玛龙是一个谭氏蛮龙的巨型标本,但至今对此还没有详细研究。

三足鼎立

谭氏蛮龙的最大标本有BYUVP 2003和BYUVP 4882,分别为格氏蛮龙和似蛮龙未定种(现美国西部,葡萄牙和坦桑尼亚)。它们的体型与君王艾德玛龙相差无几。

特征与习性

这些兽脚亚目恐龙的头大小各异,其骨冠原始,长有刀锋状的牙齿,脖子也长短各异,前肢有二至四指,后肢有四趾,体型中等至健壮。原始斑龙科是从鸟吻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棘龙科和异特龙科恐龙的祖先。它们是肉食性恐龙,在其生存环境中属于统治级掠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距今2.013亿〜1.45亿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计生存了约5 630万年。如果标本MLP 89-XIII-1-1是一只真正的斑龙科恐龙,那么这个时间范围还要再拓宽1.15亿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内森考博大龙(Magnosaurus nethercombensis):生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尽管它的名字叫“大龙”,实际上它却是原始斑龙科恐龙中最小的成年个体,其体型与一只狮子差不多大。几乎同样大的还有两百周年马什龙,它的体型更小,但更强壮,体长4.4 m,体重225 kg,尚不清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这两种恐龙的长度是君王艾德玛龙的1/2.7,体重是君王艾德玛龙的1/19。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葡萄牙发现的一些蛮龙未定种的胚胎,是该种类最小的标本,其中最小的可能是一个带牙的上颌骨ML1188。它属于一只长20 cm、重约30 g的小幼龙。

最古老纪录

体型巨大的“萨尔崔龙”是该类群中最古老的代表。它生存于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的泛大陆中南部和中北部(现印度和意大利)。在泛大陆中北部(现意大利)发现的足迹呈现出不对称的特征,就像斑龙超科恐龙的足迹一样,这些足迹在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地层中被发现。

最新纪录

坦达格鲁“异特龙”和似“蛮龙”未定种:都是晚侏罗世(提塘期晚期,距今1.485亿〜1.45亿年)最新纪录的代表。一个神秘的化石MLP 89-XIII-1-1(现南极洲)可能属于巨斑科恐龙,这是因为人们发现它年代很近,与同组的其他标本(康尼亚克期,距今8 980万〜8 630万年)相差了将近6 000万年。

最神秘纪录

绍氏展尾龙(Teinurosaurus sauvagei):是一块很大的尾椎骨,发掘于泛大陆中北部(现法国)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其特点在于体型巨大,但是不能肯定其亲缘关系。由其体型和所在地推断,它可能是一种斑龙科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类

斑龙(Megalosaurus):生存于中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该名字于1822年被第一次提及,而它正式的描述在两年后才被公布。斑龙最初的名字是“巨人阴囊龙”,创建于1763年,之后被废除,该名字目前没有用于指定一个物种。仅凭一个化石的碎块是不能确定任何一个特殊的物种的,因为在其发现地存在着很多大型兽脚亚目恐龙。

最新公布的物种

格氏蛮龙(Torvosaurus gurneyi):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葡萄牙)。该物种命名于2014年,此前它被当作蛮龙未定种。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埃及棘龙(Spinosaurus aegyptiacus):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在冈瓦纳古陆中北部(现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它属于巨型兽脚亚目恐龙,并且是其中最大的一种。它的体长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和一辆轿车头尾相连的长度,体重是一只非洲象和一只河马的体重之和。自从一个新标本被发掘之后,人们对这种恐龙的传统认知被彻底颠覆,其真实外形被揭晓:它的后肢很短,但有着非常长的身体。

其他竞争者

1996年人们发现了摩洛哥棘龙化石(现埃及,摩洛哥和尼日尔)。最初,恐龙学家认为它比埃及棘龙体型更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它与斯基玛萨龙体型相似,因此,估计它的体长和重量分别约为14.4 m和6.5 t。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颅骨很长,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锥形齿,长颈,前肢三指,后肢四趾,爪子很大,背部长着高高的神经棘,一次产2〜4枚蛋。

棘龙科是由原始斑龙超科演变而来的。它们非常适应半水生或水生生活,其头部构造与鳄鱼类似。大多数棘龙的背椎长有高高的神经棘,其作用尚不明确,但猜测它用于储藏脂肪和水,也可能具有求偶的功能。

食性:捕捉小型食肉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8 360万年),它们持续生存了大约8 47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人们发现过许多小型棘龙科的化石,特别是散落的牙齿,然而尚不清楚它们的生长状态。最小的成年标本是MPZ 2001/207(现西班牙),它与沃氏重爪龙非常相似,与湾鳄大小相当。从数据分析可知,它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埃及棘龙的身长几乎是它的2.4倍,而它的体重大约是埃及棘龙的1/12。分别发现于中国和泰国的扶绥暹罗龙(之前被称为扶绥中国上龙)和萨氏暹罗龙可能是最小的种类,但是由于缺乏更完整的材料,很难将两者进行对比。

最小的幼年标本

“Weenyonyx”是恐龙学家给一些小小的前肢化石起的非正式名称。这些化石可能属于一只幼年沃氏重爪龙,体长大约1.6 m,体重约10 kg。

最古老纪录

标本TP4-2:发掘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尼日尔),处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可能属于一种原始棘龙类。由于其具有三叠纪(现坦桑尼亚)主龙类梳棘龙的大型背帆,它被恐龙学家认为是棘龙的祖先。

最新纪录

未命名的标本XMDFEC V0010,来自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曾存活于晚白垩世晚期(圣通期,距今8 630万〜8 360万年)。

最早公布的种类

刀齿鳄龙(Suchosaurus cultridens,1841):发掘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处于早白垩世晚期。由于其有锥形牙齿,多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鳄鱼,直到在后来的一项研究中,它才被辨认出是一种棘龙科恐龙。

最奇异纪录

老挝鱼猎龙(Ichthyovenator laosensis):发掘于辛梅利亚古陆(现老挝),处于早白垩世晚期,和埃及棘龙一样,都是最奇异的棘龙类。鱼猎龙长有非常宽的神经棘,除了呈现出不寻常的外形,在其臀部的神经棘还具有相当明显的裂口,将背帆分成了两个部分。棘龙非常适应水生生活,因而它的后肢很短。它处于与巨型鳄鱼相当的生态位。

最新公布的种类

老挝鱼猎龙(2012):发掘于辛梅利亚古陆(现老挝),处于早白垩世,呈现出重爪龙类和棘龙类的混合特征。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巨食蜥王龙(Saurophaganax maximus):生存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分布在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它是同时期陆地上体型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其体重超过了一只亚洲象。它的脖子非常强壮,下颚有很大的咬合力,能将猎物的肉大片撕扯下来,并*死它们。为了捕捉一群大型猎物,它们需要团体狩猎。

其他竞争者

合依潘龙:生存于晚侏罗世(现美国科罗拉多州),是另一种体型巨大的异特龙超科恐龙。目前尚不清楚它是脆弱异特龙的大型个体,还是巨食蜥王龙的亚成体。它体长达到10.4 m,重达2.9 t。生存于晚侏罗世(现中国)的董氏中华盗龙和中棘龙科IVPP V 15310比合依潘龙更大更重,长约11.5 m,重约3.9 t。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有大到中等大小,牙齿呈刀锋状,短颈,前肢有三或四指,后肢有四趾,身体健壮度一般。

异特龙超科是从原始斑龙超科演化而来的,是鲨齿龙科和虚骨龙类的祖先。它们是次级或统治级捕食者。异特龙科和中棘龙科在侏罗纪时期大量繁育,而类似于挺足龙的其他类群要到白垩纪才变得常见。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早期(距今1.741亿〜8 98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长达8 43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七里峡宣汉龙(Xuanhanosaurus qilixiaensis):发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的长度相当于一只湾鳄,重量是一只狮子加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跟其他异特龙科恐龙一样,它的生长模式还未研究清楚。它的体长是合食蜥王龙的2/5,体重是合食蜥王龙的1/17。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葡萄牙发现了几颗幼年异特龙科恐龙的牙齿。其中最小的是IPFUB GUI Th 4 a,长仅约55 mm,重130 g。

最古老纪录

金时代龙生存于中侏罗世(阿林期,距今1.741亿〜1.70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属于中棘龙科,是异特龙超科最原始的一种,也是起源于这个大陆的种类。

最新纪录

兽脚亚目恐龙MCF-PVPH 320被发掘于晚白垩世早期(土伦期,距今9 390万〜8 980万年)的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该标本包括一块不完整的额骨,可辨识出是中华盗龙属恐龙。其他同样古老的材料发现于叙利亚,被认为可能是鲨齿龙或挺足龙。

最奇异纪录

上游永川龙(CV 00215):这是一只未成年个体,其颅骨比股骨短约9%,然而在成年标本CV 00216中,颅骨的长度是股骨的1.85倍。这表明其身体比例在其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其他近亲更明显。

最早公布的种类

瓦伦斯腔躯龙(Antrodemus valens,1870):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它是一块不完整的尾椎骨,可能属于一个已知但未完全确定物种的恐龙,目前习惯于将其归为脆弱异特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卢氏异特龙(Allosaurus lucasi,2014):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很多学者并不认可这个分类,因为他们认为这只是脆弱异特龙的一个个体,但是,这个成年个体体长比其他脆弱异特龙的短很多。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卡氏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carolinii):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早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它是当时体型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其体长超过了一辆公交车,体重是一只亚洲象和一只白犀牛体重之和。其最大标本的体型是基于一块非常不完整的齿骨推算出的,结果比模式种MUCPv-Ch1大6.5%,这一个体的重量可与君王暴龙最大的标本相当。南方巨兽龙比暴龙更长,但它的身体没有后者健壮。

其他巨型种类

有很多体重达到或超过7 t的鲨齿龙科,比如:阿根廷的丘布特魁纣龙(12.5 m,7 t),南非的标本MB R2352(12.5 m,7 t),阿根廷的玫瑰马普龙(12.6 m,7.6 t),尼日尔的鲨齿龙未定种(12.7 m,7.8 t)及摩洛哥的撒哈拉鲨齿龙(12.7 m,7.8 t)。

特征和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大,牙齿呈刀锋状,短颈,前肢也短,前肢三指,后肢四趾,身体比较健壮。

鲨齿龙科是从原始异特龙科恐龙演化而来的,是次级或统治级的掠食者。很多更大的兽脚亚目恐龙都是属于这一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长达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I

驼背昆卡猎龙(Concavenator corcovat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中北部(现西班牙)。它的体重与一只大棕熊相当,体长比一只湾鳄更长。其模式种是一个成年个体,体长几乎是卡氏南方巨兽龙长度的2/5,体重是它的1/21。

最小幼年标本

标本MACN-PV RN 1086:人们仅从一颗不完整的牙齿辨认出它属于一只阿根廷的鲨齿龙。这只恐龙在世时,至少长2.6 m,重64 kg。

最古老纪录

在泛大陆中南部(现尼日尔)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标本TP4-6,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鲨齿龙科恐龙。

最新纪录

一些鲨齿龙科恐龙灭绝于晚白垩世早期和晚期之间,但是其中一些类群在南美洲北部及欧洲都存活了下来。最新的标本UFRJ-DG379-Rd被认为是一个鲨齿龙科恐龙,它被发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曾存活在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巴西)。

最奇异纪录

驼背昆卡猎龙的脊椎骨在骶骨处非常发达,可能具有储存脂肪或调节体温的功能。它的一个近亲:长棘比克尔斯棘龙,有着与其相似的神经棘,但其化石材料并不完整。

最早公布的种类

硕大“斑龙”(1920):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它之前被称为硕大“角鼻龙”,因为当时专家推测它为一只巨型角鼻龙科恐龙。现在我们知道它属于原始鲨齿龙科恐龙。它与米氏旧鲨齿龙生存于同一时期,但是不能将两者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它们是通过不同的材料被认识和了解的。

最新公布的种类

广西大塘龙(Datanglong guangxiensis,2014):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被发现。这是一个成年个体,体型中等。在相同位置发现的标本NHMG 10858可能也属于这一种类,而且人们推测这一标本体型更大。

最大纪录 分类: 大型 等级 III

东北暹罗暴龙(Siamotyrannus isanensis):发现于辛梅利亚古陆(现泰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这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重相当于四只棕熊的总重,身长是两条湾鳄的体长之和。它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暴龙或是异特龙科恐龙,但近期人们推测它也许是一种原始虚骨龙类恐龙。

第二大纪录

除了一些更原始的种类以外,大部分的原始虚骨龙类体型演化得更小。安氏卢雷亚楼龙(Lourinhanosaurus antunesi)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葡萄牙)的中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地层中。它体长5.2 m,体重约300 kg。它的的体长是暹罗暴龙的1/2,体重是后者的1/6。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有小到中等大小,脑容量大,牙齿有小到中等尺寸,呈刀锋状;前臂和颈部的长度中等至较长,后肢和尾巴也长,整个躯体修长,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虚骨龙是从原始异特龙科恐龙演化而来。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小型快速捕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和(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早期(距今1.703亿〜8 63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长达8 4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

原始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的标本NIGP 127587: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被发现。它是一个成年雌性恐龙,在其体内还有两枚恐龙蛋。这种恐龙的体型跟乌鸦一样大,体长几乎是东北暹罗暴龙的1/11,体重是它的1/1 600。

最小幼年标本

目前已发现近300个安氏卢雷亚楼龙的骨骼化石材料,其中ML565是最小的一个,长度仅 为47 cm,重量是70 g。

最古老纪录

建设气龙(Gasosaurus constructus):生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曾被认为是一种异特龙科恐龙,但是新研究发现它是一种虚骨龙类恐龙。

最新纪录

原始虚骨龙类在白垩纪中期逐渐消失,但是有一些分支存活下来,直至晚白垩世晚期(康尼亚克期,距今8 980万〜8 630万年)。其中虚骨龙MAU-PV-PH-447/1来自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它可能是一只类似于阿根廷双百龙的恐龙,但是它生存的时代更近。

最奇异纪录

赫氏嗜鸟龙(Ornitholestes hermanni):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怀俄明州)。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恐龙的奇怪的虚骨龙类,其腿部适应快速奔走,上下颌前方的牙齿又长又尖,十分适合咬食猎物,特点类似于暴龙。一些研究者把它归为手盗龙类。

最早公布的种类

长足美颌龙(Compsognathus longipes,1859):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它是当地第一种被发现并确认的恐龙。其化石仅缺了几个小部分,比如,尾巴末端和一些趾头,所以它是非常确凿的标本。在当时,恐龙都被认为有着非常硕大的形态,而这种恐龙体型小似一只鸟,因而直到1896年,它才被确认为恐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赵氏敖闰龙(2013):发掘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它是以中文命名的,敖闰是长篇小说《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之名。

最大纪录 分类: 超大型 等级 I

标本NHMG 8500发掘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通过一块巨型牙齿来辨识的。这块牙齿巨大,就像是鲨齿龙科或暴龙科的大型恐龙的牙齿一样,其形态表明它属于与前两者不同的兽脚亚目恐龙,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地方,有与勇士特暴龙共存的大盗龙科恐龙,并且其体型更大。它的体重相当于一只亚洲象和一只长颈鹿体重之和。它与有巨大爪子的其他兽脚亚目恐龙共存,比如,体型巨大的泰坦巨龙、鸭嘴龙科、身披盔甲的甲龙科和角龙科,它们都有可能是这种恐龙的猎物。

体型最为相近的物种

硕大巴哈利亚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埃及),属于大型大盗龙。它长达12.2 m,重达4.6 t。体型稍小一点的有大水沟吉兰泰龙和米氏野兽龙(现中国和美国犹他州),身长11.7 m,体重4.1 t。后者可能更大,因为它是一个亚成体标本。“巨型疏骨龙”是一个据推测长达15 m的巨型大盗龙科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尽管实际上它可能是一只体型相当小的鲨齿龙科恐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较长,牙齿很大,呈现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和脖子中等或短,前掌有巨大的爪子和扁平的拇指,身体较僵硬,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大盗龙类与暴龙超科一样,是从原始虚骨龙演化而来的。一般来说,它们体型小,捕猎速度快,但也有一些体型很大。它们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部分地区占据着统治级掠食者的地位。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和(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294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6 340万年的时间,并且出现在整个白垩纪时期。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

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很多小型大盗龙类恐龙化石标本,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成年。发掘于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地层中的“大盗龙”未定种是最小的个体,它比似鸟盗龙和温顿南方猎龙更古老,其体型与一只狮子接近。它是基于一个尺骨推测出的,被认为可以代表一个新的属。它的体长是未命名标本NHMG 8500的1/3,体重是后者的1/30。

最小幼年标本

一些北谷福井盗龙在早白垩世早期(现日本)的地层中被发现。其中最小的是标本 FPDM – V980805018,它的体长只有76 cm,体重是1.9 kg。在更南部的地区(现澳大利亚),有许多年代相近的牙齿和椎骨化石。其中最小的可能是标本NMV P221205,它是一个很小的牙齿,可能属于一只体长为56 cm、体重为450 g的个体。

最奇异纪录

大盗龙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爪子,每只爪子上有个巨大的拇指,长度可达到34 cm。它们是著名的陆生掠食者。

最新纪录

标本 GNS CD 583:发现于新西兰查塔姆群岛,属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属于原始虚骨龙类,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一只大盗龙科恐龙。

最古老纪录

西伯利亚“异特龙”是在Tignin(也被称为Turgin或Zugmar)地层中被发现的,尚不知道它的精确年代。它被认为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欧特里夫期,距今约1.294亿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俄罗斯东部)。

最早公布的种类

“斑龙”未定种(1913):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巴西北部)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可能是一只大盗龙,这是因为它的牙齿与一种暴龙超科恐龙(鹰爪伤龙)相似,尽管该类群在南美洲并不常见。似鸟盗龙属是该类型中第一个建立的属,其他的种已被归属于异特龙属或斑龙属。

最新公布的种类

米氏西雅茨龙(Siats meekerorum,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犹他州)的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它有可能是属于异特龙超科新猎龙科,但据目前所知它是一种原始大盗龙。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希氏虐龙(Bistahieversor sealey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7 800万〜7 210万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是一种健壮的肉食动物,外观同暴龙科类似,但先前被当作后弯齿龙似绝妙种或是达斯布雷龙未定种。在白垩纪末期北美洲大陆西部(拉腊米迪亚古大陆),暴龙超科的衍生物种被暴龙科所替代,东部(阿巴拉契亚古大陆)的物种没有与这里的亚洲动物群发生融合,统治级的掠食者是暴龙超科的恐龙,如虐龙。

最长但最轻纪录

似蒙古原恐齿龙(cf.Prodeinodon mongoliensi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早白垩世晚期(瓦兰今期,距今1.398亿〜1.329亿年)地层中。根据一块筋骨、一块长约1 m的腓骨和一颗上颌牙的不完整化石,将它归为蒙古原恐齿龙,尽管这些遗骨化石不能与这个物种相比。它可能是一个外形类似华丽羽王龙的掠食者,因此, 其体长可能比虐龙还长,约为9.8 m,但它的身体更轻巧,体重约有2.3 t。反常屿峡龙可能更重,体重有2.6 t,但身长则短一些,约为8.2 m。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大齿呈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和脖子中等长度,尾巴长,躯体纤细,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原始暴龙超科是从原始虚骨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暴龙超科恐龙的祖先。其中除了一些大型强壮的种类,还有体型小、轻巧并行动迅速的种类。

食性: 肉食性,捕食小型到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77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长约1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奇异帝龙(Dilong paradox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在中国神话中,帝龙是一种中国龙,掌管河水和溪流。最大的个体尚未成年,其体型可与一只猞猁相比。它的身长是似蒙古原恐齿龙的2/11,体重是似蒙古原恐齿龙的1/220。

最小的幼年个体

侦察龙未定种CHEm03.537发掘于法国早白垩世地层中,它是一块小的原始暴龙超科的牙齿。它的主人应该有85 cm长,体重有1.5 kg。

最古老纪录

帝胄哈卡斯龙和布氏原角鼻龙生存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分布在古亚洲东部和泛大陆中北部(分别为现俄罗斯东部和英格兰)。

最新纪录

鹰爪伤龙(Dryptosaurus aquilungui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新泽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中期,距今约6 900万年)地层中。它是第一种以双足行走姿势复原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

鹰爪暴风龙(Laelaps aquilunguis,1866):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新泽西州),后更名为伤龙,这是因为该名字在30年前已为一种厉螨所有。

最奇异纪录

五彩冠龙外形的奇怪之处在于它长长的口鼻部和高度发达的骨冠。似乎这是原角鼻龙科的一个常见特征,但很难用此鉴定科内的其他成员。奥氏掠龙的骨骼非常典型,其腿骨有几处与众不同的特征。反常屿峡龙有一些与鲨齿龙科相似的特征,然而,一个尚未有正式描述的新材料表明它是一种衍生暴龙超科或基础暴龙科恐龙。

最新公布的种

2010年3月,研究人员公布了新种白魔雄关龙,同年6月描述了希氏虐龙和帝胄哈卡斯龙。“希氏虐龙”的名字是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创建的。2013年,相关报道称发现有几颗牙齿归属于德国的隐匿髂鳄龙,但其实它是一个未确定的原角鼻龙科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君王暴龙(Tyrannosaurus rex):代表这一物种最大个体的可能是标本UCMP 137538——一截后肢第IV趾第二节趾骨。该部分与著名的标本“苏”(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骨骼化石)相比略微大一些。考虑到这一标本(UCMP 137538)的身体比例与“苏”的类似,保守估计,它的体重可能与卡氏南方巨兽龙的最大个体相当(比两头亚洲象加起来还重)。标本“塞莱斯特”MOR 1126是另一个非常大的个体,遗憾的是关于它的描述还没有发布。我们推断暴龙会捕食甲龙科、鸭嘴龙科和角龙科恐龙,因为它们袭击的一些痕迹还留在幸存下来的猎物的骨头上。

其他竞争者

在另一时期,勇士特暴龙和巨型诸城暴龙被认为是与君王暴龙体型相近的恐龙,但实际上,这些种类的体重更轻,颅骨更长。还有一些君王暴龙的其他标本:强健蛮横龙、“巨型暴龙”、“将军暴龙”或“斯氏暴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长且大,牙齿大且多,呈现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短,前肢两指,后肢四趾,短颈,尾部长或相对较短,身体一般至强壮。

原始暴龙科是从原始暴龙超科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强健的掠食者,有着力量巨大的颌骨和短小的前臂。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到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对于暴龙科而言,我们知道它们仅出现在晚白垩世早期至晚期(距今8 630万〜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2 03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中国虔州龙(Qianzhousaurus sinensi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它可能是一种衍化的暴龙超科恐龙,或者是一种原始暴龙科恐龙。豪氏白熊龙是暴龙科恐龙中最短但最重的一种,体长6 m,体重900 kg。中国虔州龙和豪氏白熊龙的体长是君王暴龙体长的1/2,体重分别是它的1/11和1/9.5。

最小幼年标本

绝妙后弯齿龙(ANSP 9535)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地层中。这是一个幼年个体的前颌骨,推测其体长只有85 cm,重2 kg。

最古老纪录

最古老的暴龙科恐龙化石起初是在晚白垩世晚期(圣通期,距今8 630万〜8 360万年)地层中发现的。“勇士特暴龙”IZK 33/MP–61是在劳亚古陆东部(现哈萨克斯坦)发现的一块不完整齿骨。

最新纪录

后弯齿龙未定种、威肋“艾伯塔龙”、豪氏白熊龙、似特暴龙未定种和君王暴龙(分别发现于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和中国):都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最上层地层中被发现。君王暴龙标本TMP 81.12.1长达10.5 m,它位于晚白垩世地层中,距离古新世地层仅10 m。

最早公布的种类

恐怖恐齿龙(Deinodon horridus,185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可能是第一个被命名,并且也许是第一个被找到的暴龙科恐龙标本。据说,1806年威廉·克拉克率领的科考队在蒙大拿州发现了君王暴龙的肋骨,但是在该地区有着众多暴龙科化石,上述标本也丢失了,因而无据考证。

最新公布的种类

豪氏白熊龙和中国虔州龙在2014年第一次有了正式描述,前者发布于3月,后者发布于5月。

最奇异纪录

中国虔州龙(Qianzhousaurus sinensis):一种分支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原先它被命名为“匹诺曹王”,这是因为与其他暴龙科恐龙相比,它的口鼻部更长。一些研究人员怀疑虔州龙与遥远分支龙是同物异名。之前,分支龙族被怀疑是类似于特暴龙的暴龙科恐龙的幼年个体,但现在知道这是一个由小型而敏捷的肉食恐龙构成的独立群类。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奇异恐手龙(Deinocheirus mirificu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蒙古)。这种奇特的兽脚亚目恐龙具有特别的前臂,其长度可以超过2.5 m。也许前臂是用来抓取食物的,或者有防御的作用。奇异恐手龙体型巨大,体重可与一只巨大的虎鲸相比,再加上像这样很长的手臂,使得其成年个体变成危险的狩猎者。在之前的很多年中仅发现了一对奇异恐手龙的巨型前臂,但近期找到了两个新标本,其中一个更大也更完整。

神秘又充满疑问的巨兽

一块在韩国找到的牙齿碎片化石的本体被命名为“恐手龙”未定种,然而,这个材料并不属于似鸟龙下目,并且年代也更古老。据报道,一块1 m长的尺骨在蒙古被发现,但也没有正式描述。如果这个碎片是尺骨,并且是恐手龙的化石,那么它应该属于一只长约15.7 m、体重约为16 t的个体。它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或者是鸭嘴龙形恐龙,其归类显得疑问重重。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小,眼睛大,牙齿稀少或消失,前臂、颈部、尾巴和腿都很长,身体纤细或强壮,前后肢各有三指(趾)。

似鸟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它们主要取食植物,也有可能取食其他类型的食物。

食性:植食性和(或)杂食性。

时间范围

它们存在于整个白垩纪时期(距今1.3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7 9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

特氏恩霹渥巴龙(Nqwebasaurus thwaz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中南部(现南非)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亚成体,也是最古老的似鸟龙。它与轻翼鹤形龙一样长,但体重更重,成年个体长约1.2 m,重4.5 kg。特氏恩霹渥巴龙和轻翼鹤形龙是奇异恐手龙体长的1/10,体重分别是它的1/2 800和1/1 555。

最小的幼年标本

存在很多幼年似鸟龙化石,其中标本YPM PU22416是最小的,它发掘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特拉华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其体长可能只有70 cm,体重约1.1 kg。

最古老纪录

特氏恩霹渥巴龙 :发现于冈瓦纳古陆中南部(现南非)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据报道,有人发现了一个更古老的标本:可游鳞手龙,它在古亚洲东部(现俄罗斯西部)的中侏罗世地层中被找到,然而,人们怀疑它实际上是萨白卡尔库林达奔龙的遗骸。

最早公布的种类

达氏鞘虚骨龙(在1888年被称为孔椎龙)化石可能是一种似鸟龙或原始镰刀龙的一块颈椎骨。欧氏“斑龙”(现在称为威尔顿盗龙)化石是一些不完整的跖骨,学者在几年后描述了这个标本。

最新纪录

急速似鸟龙、轿似鸵龙和“似奥克龙”发现于劳亚古陆(现美国西部)。来自大洋洲(现新西兰)的标本GNS CD 579,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最新的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奇异恐手龙的形态非常独特,有着宽大的口鼻部,较短的腿,存在一个尾综骨,还有一个驼峰。这外观在似鸟龙下目恐龙中显得十分怪异。

最新公布的种类

帕卡德似多多鸟龙(Tototlmimus packardensis,201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墨西哥)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第一种用纳瓦特语命名的兽脚亚目恐龙。在2015年有一些关于它的描述,但其最终公布是在2016年3月。

最大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I

新波氏爪龙(Bonapartenykus ultimus):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地层中。唯一的标本是一个雌性个体,体内有两枚蛋(被命名为巴塔哥尼亚加达蛋)。尽管尚不明确它的食物来源,但推测它是蚁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因此,一些大型的阿瓦拉慈龙科与现代的一些以群居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如大食蚁兽或巨型食蚁兽)体型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

平局或三足鼎立

很多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是地球上最小的陆生兽脚亚目恐龙,包括那些最大的种类,体型都不值一提。布氏巴塔哥尼亚爪龙(Patagonykus puertai)发现于晚白垩世早期地层中,玛氏阿基里斯龙(Achillesaurus manazzonei)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两者都来自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长度约为2.8 m,体重约30 kg。它们的体型与新波氏爪龙非常接近,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为成年个体。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至较大,大眼睛,小牙齿,短前臂,颈部、尾巴和后肢都较长,躯体纤细,前肢有一至三指,后肢有三趾。

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它们有可能专食昆虫,也有可能是植食性动物。

食性:食虫和(或)杂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从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3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生存了9 75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

遥远小驰龙(Parvicursor remotu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其成年个体的体型比一只鸽子还小。另一种是在中国发现的阿瓦拉慈龙IVPP V20341,体型大小勉强超过了遥远小驰龙。遥远小驰龙的体长是新波氏爪龙的1/6,体重是新波氏爪龙的1/185。

最小的幼年标本

沙漠鸟面龙标本中最小的一个MGI 100/1001,是一个体长70 cm、体重约550 g的幼年个体。尽管它是已发现的最小幼年标本,但它还是比阿瓦拉慈龙科其他七个种类的恐龙无论是成年体还是亚成体体型大。

最古老纪录

灵巧简手龙:发现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晚侏罗世(牛津期,距今1.635亿〜1.573亿年)地层中。它非常原始,其外表与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差异相当大。标本V15849是一个同时期的牙齿化石,与简手龙相似,但某些方面也有不同。

最新纪录

罗马尼亚的安德鲁七镇鸟龙,科罗拉多的小“似鸟龙”和蒙大拿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UCMP 154584,以及其他一些材料,都发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当发现鹰嘴单爪龙时,人们认为它的每个前肢上只有一个指头,然而随后的一项研究证实,阿瓦拉慈龙科恐龙有两个退化的指头,但这一特征在这具化石标本中并没有保存下来。之后,学者发现了单指临河爪龙,这种恐龙的每个前肢上只有一个指头。

最早公布的种

小“似鸟龙”(1892):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只是一块残缺的跖骨,被推测属于一种似鸟龙类恐龙,遗憾的是这一化石遗失了。

最新公布的种

新波氏爪龙(2012)在10月被公布,4个月后 警丘纤腿龙也被公布,两者都生存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龟型镰刀龙(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最初只知道它长有巨大的指爪,并且推测属于一只体长超过3 m的巨龟,之后找到了它更多的骨骼,其中有一根长为2.5 m、几乎完整的前臂骨。

和恐手龙一样,它们的前臂也是兽脚亚目恐龙里非常大的。它们的指爪长得像长柄大镰刀,当爪子完全伸展时,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恐手龙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相比,我们得出结论,有这样前臂的动物体型应该比一只亚洲象还要大。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头部小,牙齿小且呈锯齿形,前臂和颈部短,身材沉重且庞大,爪子巨大扁平,后肢较短,尾巴有长有短,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镰刀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它们慢慢适应了食用植物。

食性:植食性和(或)杂食性。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或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45亿或2.01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7 900万或1.35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出口峨山龙(Eshanosaurus deguchiianus):这是一个神秘的化石。它与镰刀龙有许多相似处,但它更古老,也不完整,因而有人怀疑它可能是恐龙形类恐龙,或者它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古老。同时,我们尚不清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意外北票龙被认为是一亚成体,只有1.85 m长,重43 kg。出口峨山龙和意外北票龙体长分别是龟型镰刀龙长度的1/3.4和1/5,体重分别是其1/120和1/105。

最小的幼年个体

在中国已发现了不少镰刀龙的胚胎,但体型最小的镰刀龙的牙齿和小型骨骼碎片是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这些小恐龙宝宝在生前体长不足9.2 cm,体重约3.6 g。

最古老纪录

出口峨山龙(之前被称为杨氏峨山龙):发现于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的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地层中。在镰刀龙下目中,它显得尤为古老。不过,它的化石非常不完整,因而它确凿与否还是个疑问。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材料是来自摩洛哥的一块牙齿化石,地质年代为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

最新纪录

未命名的镰刀龙科标本RTMP 86.207.17被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加拿大),标本WAM 90.10.2.出土于澳大利亚,后者是一块归属仍存疑问的化石。两者都处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地层中。

最早公布的种类

达氏鞘虚骨龙(1888):是第一种被描述的镰刀龙下目恐龙,但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似鸟龙类恐龙。在鞘虚骨龙的发现成果发表76年后,龟型镰刀龙才有了正式的描述。

最奇异纪录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当属龟型镰刀龙,它看上去像一只巨型树懒。此外,它还有巨大的、几乎长达70 cm的指爪,比已知其他所有动物的指爪都要长。

最新公布的种类

义县建昌龙(Jianchangosaurus yixianensis,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一只幼年个体,保存得相当完整,连丝状羽毛也保留了下来。继意外北票龙的两个标本之后,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三只带羽毛的镰刀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标本MPC–D 107/17是一个类似于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erlianensis),但较之更大一些的恐龙的不完整下颌骨,人们怀疑它可能是同一物种的一个新个体。两者都来自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和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巨盗龙是一种植食性(也许是杂食性)动物,使用其巨大的爪子或凭借快速奔跑来防御、躲避天敌,它们的后肢比同时期的掠食者都要长得多。它是兽脚亚目恐龙中身形最高的一种,身高超过了一只长颈鹿。就体重而言,比白犀牛略微重些。目前发现有一些巨大的恐龙蛋化石,著名的有巨型长形蛋,它应该是像巨盗龙一样的巨型窃蛋龙下目恐龙产下的,但与之相比更古老。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具有圆而小的头部,有些长有骨冠,有些没有,大眼睛,牙齿小或缺失,前臂、颈部和后肢都很长,尾短,体型纤细或半笨重,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窃蛋龙下目恐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已知它们中的一些是肉食性的,一些是植食性的,有些可能是杂食性恐龙。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和(或)植食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398亿或1.4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7 380万〜7 9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

粗壮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 robusta):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这是一个成年个体,前臂和尾部的羽毛都较为发达,它仅比乌鸦大一点。标本BEXHM:2008.14.1的体型更小,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它体长约45 cm,体重约420 g。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对它依然存疑。粗壮原始祖鸟体长是标本MPC-D 107/17的1/12,体重是它的1/1 500。

最小幼年标本

目前为止发现的窃蛋龙胚胎数量比其他任何一种兽脚亚目恐龙都多。其中最小的可能是标本MPC-D100/1018,它发现于蒙古,被确定为似“雌驼龙”未定种,不过在同样的地点发现蒙古瑞钦龙或巴氏耐梅盖特母龙的可能性也很大。它体长可能有21 cm,体重约52 g。

最古老纪录

已报道的最古老材料是BEXHM:2008.14.1,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不过它有可能并不是一只窃蛋龙下目恐龙。年代更近一些的标本是在日本发现的SBEI-167(瓦兰今期〜欧特里夫期,距今1.398亿〜1.294亿年),标本化石是一枚前掌指骨的指爪。

最新纪录

维氏安祖龙(Anzu wyliei):发现于二连巨盗龙之后,是已知的第二大窃蛋龙。它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它的昵称为“来自地狱的鸡”,这是因为它来自地狱溪组。

最奇异纪录

奇特拟鸟龙(Avimimus portentosus):将它与其他长有冠的近亲相比较,它的外观显得很简单,然而它的腕骨与掌间、胫跗骨、跗跖骨和髋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就像鸟类的结构一样。与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相比,其第III跖骨窄足型的特征非常明显。

最早公布的种类

嗜角窃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1924):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最初它被命名为“葬火龙”,但是当找到与之相关的恐龙蛋化石后,人们改变了这一叫法。

最新公布的种类

赣州华南龙(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2015):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它被发现于南雄组地层,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六种不同的窃蛋龙。这一现象表明其中每个物种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卡氏南方盗龙(Austroraptor cabaza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 6 900万年)地层中。它比一只湾鳄还长,体重相当于两只狮子。它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捕鱼能手,因为它们的牙齿是圆锥形的,不像其他半鸟龙的牙齿呈扁平或刀锋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近鸟类恐龙及其后代并没有像它们更原始的亲戚那样拥有巨大的体型。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在中生代还是新生代,它们都不占据统治地位。

第二大纪录

佩氏半鸟龙(Unenlagia paynemi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早期(土伦期,距今9 390万〜8 980万年)地层中。尽管它是体型第二大的近鸟类,体长有3.5 m,体重为75 kg,但它还是比卡氏南方盗龙要小得多。实际上,人们对于它的完整生存状态知之甚少。标本UFMA1.20.194-2发现于巴西晚白垩世早期地层,这是一块极大的牙齿,并且人们确定它属于一只真驰龙类恐龙。由于这一演化支并不是该地独有的,因此,它有可能属于另一种驰龙科半鸟龙或甚至有可能属于某种阿贝力龙科恐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牙齿呈刀锋状,长着长前臂和长后肢,尾巴相对较短,身体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足部的第II趾非常发达。

近鸟类恐龙是从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它们是真驰龙类和伤齿龙科的祖先。一些专家认为它们对各种猎物都不挑剔,而另外一些人推测它们只食用特定种类的猎物。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鱼类和(或)昆虫。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

标本IVPP V22530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被发现。它是一个亚成体的小盗龙,与其近亲相比,它可能是体型相当小的物种,其大小还不足一只鸽子的一半。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发现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中侏罗世(卡洛夫期,距今1.661亿〜1.635亿年)地层中,它是体长最短(25 cm),但体重较重(220 g)的个体。上述两者的身长分别是卡氏南方盗龙身长的1/13.5和1/25,体重是后者的1/1 950和1/1 550。

最小幼年标本

宁城树息龙和海氏擅攀鸟龙分别在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现中国)。它们的体长为12 cm,体重是6.8 g。

最古老纪录

吉氏理察伊斯特斯龙GLRCM G.50823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的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地层中。另一与之年代相近的,是发现于俄罗斯(欧洲地区)的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标本PIN 4767/5,但这一化石年代并不比前者古老,它来自地层上部,前者来自下部。

最新纪录

有很多关于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上部地层发现了近鸟类恐龙化石的报道,这些发现中最著名的是一些牙齿化石:理察伊斯特斯龙似吉氏种(美国怀俄明州和南达科他州),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PIN 4767/5 (美国怀俄明州和新墨西哥州,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理察伊斯特斯龙似等边种(罗马尼亚)和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俄罗斯远东)。

最奇异纪录

奇翼龙(Yi qi)是最奇特的种类,首先它的学名特别短,是所有恐龙名称中最短的一个,再有它是唯一一种长有类似飞鼠的腕部棒状骨的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类

“汤氏古老翼龙” (1989):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它之前被认为是疑名,直到八年后它获得修正,其中一部分化石材料被证实属于翼龙类的鸟球买萨翼龙,另一部分属于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只小盗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奇翼龙(2015):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第一种呈现一些明显特征,长有类似蝙蝠或飞鼠的膜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驰龙标本VGI, no. 231/2: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地层中。这是一块巨大的牙齿,比其他驰龙牙齿都大。这种恐龙比一只棕熊还要重,还能够捕食比它更大的猎物。最近发现驰龙的身体比例与伶盗龙有差别,其脸部更短,牙齿呈锯齿形,腿部更长,身体和尾巴更短。这些发现使人们对驰龙原有的外观认知改变较大。

巨型猛禽的神话

奥氏犹他盗龙(Utahraptor ostrommaysorum):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西部)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成年标本BYU 15465的全长约4.9 m,体重约280 kg。有学者报道了一个全长为11 m的标本,但这似乎是个错误的计算结果,因为化石标本中掺杂了9个个体的化石,在确认和比较化石时可能发生了混淆。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很大,牙齿呈刀锋状,有长长的前臂和后肢,尾部坚挺,身体纤细,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它们的羽毛和爪子尤其是后肢的第II趾非常发达。

真驰龙类是从原始近鸟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强壮的掠食者。也许有些真驰龙类还能够成群猎食比它们体型更大的猎物。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

河南栾川盗龙: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与蒙古伶盗龙类似的驰龙类,但是它的体型更小(虽然尚不完全确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在美国马里兰州发现的纤细“驰龙”、在蒙古发现的“伊卡博德克兰龙”伶盗龙和英格兰的臀环联鸟龙,都比栾川盗龙小,但是人们对它们存有太多疑问,并且它们的化石非常不完整。栾川盗龙体长是驰龙类VGI, no.231/2体长的1/3,体重是后者的1/45。

最小幼年标本

小龙原鸟形龙(Archaeornithoides dein-osauriscu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一个体长约50 cm、体重约90 g的驰龙科幼龙。

最古老纪录

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俄罗斯西部),处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地层中的标本PIN 4767/6是年代最久远的驰龙科化石标本。

最新纪录

特氏冥河盗龙(美国蒙大拿州)、似艾伯塔驰龙FMNH PR2898(美国南达科他州)、似艾伯塔驰龙(美国怀俄明州)、驰龙未定种NMMNH P-32814(美国新墨西哥州)、似研磨彻剪龙UA 132(美国怀俄明州)、似研磨彻剪龙UA 103和似艾伯塔驰龙UA KUA-1:106(加拿大)、 似驰龙未定种,以及似蜥鸟盗龙未定种(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标本MPZ98-68(西班牙):上述所有标本都来自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年代最近的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尽管不是一个原始物种,但是蒙古恶灵龙长有比其他真驰龙类恐龙小很多的镰刀状的爪子。

最早公布的种类

扁宽暴风龙和光额暴风龙(187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晚白垩世地层中。该标本也可能是兰氏蜥鸟盗龙(现加拿大)的牙齿,该恐龙在102年前已被描述。

最新公布的种类

特氏冥河盗龙(Acheroraptor temertyorum,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来自加拿大西部的塞氏北方爪龙(2015)可能是该类型最新公布的种,但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古生物嵌合体,只有爪子属于塞氏北方爪龙。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标本AK498-V-001属于一只似美丽伤齿龙(cf. Troodon formosus),它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阿拉斯加州)。这些化石材料包括一颗很大的牙,它可能属于一只比狮子重两倍的肉食动物。尽管它暂时被确认为属于似美丽伤齿龙,但也可能属于一个体型更大的新物种,它们生活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这里光照很少。它的牙齿看起来类似于一些草食蜥蜴,不过其牙冠很窄,牙齿根尖像食肉动物一样呈现钩形。它们有可能是伺机性的杂食性动物,这样的饮食方式可以让它们利用不同来源的食物。

其他可能的竞争者

似美丽伤齿龙的牙齿化石ZIN PH 1/28被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俄罗斯东部)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些化石很大,其主人生前可能长达4.4 m,重达208 kg,但是尚不清楚它的生存或发育状况。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长着大眼睛,牙齿排布紧凑,呈刀锋状,前臂和后肢长,尾巴相对较短,身材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伤齿龙科是从原始近鸟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鸟类的祖先。它们的后肢适应奔跑,有很大的脑容量。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性和(或)虫食性。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

短羽始中国羽龙(Eosinopteryx brevipenna):可能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伤齿龙,或者原始近鸟类恐龙,它生存于中侏罗世时期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的体重勉强等于三只麻雀的总重。它同时呈现了幼年和成年个体的特性,因此,它可能是个亚成体。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属于原始伤齿龙科,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似鸟类。徐氏曙光鸟(Aurornis xui)的体型要更大一些,体长为40 cm,体重为260 g。短羽始中国羽龙和徐氏曙光鸟的体长分别是似美丽伤齿龙AK498-V-001体长的1/18.5和1/13.5,体重分别是它的1/3 800和1/1 460。

最小的幼年标本

美丽伤齿龙的一些胚胎化石被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现美国蒙大拿州),它们原先被确定为马氏奔山龙。标本MOR 246-11和MOR 246-1体长大约35 cm,体重稍重于80 g。

最古老纪录

赫氏近鸟龙、徐氏曙光鸟、短羽始中国羽龙和郑氏晓廷龙:生存于中侏罗世时期(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分布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

最新纪录

西班牙的似欧爪牙龙未定种(似近爪牙龙未定种)、加拿大的近爪牙龙似湖种UA MR-48、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蒙大拿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怀俄明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罗马尼亚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巴克伤齿龙、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伤齿龙未定种、加拿大的伤齿龙未定种、俄罗斯的伤齿龙未定种、美国犹他州的OMNH标本集合、罗马尼亚的标本FGGUB R.1318和存疑的诺氏沼泽鸟龙,这些都是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发现的年代最近的伤齿龙科化石。

最奇异纪录

短羽始中国羽龙:与其近亲相比,它的羽毛更短更稀少。此外它还缺乏尾羽,甚至在下肢也没有羽毛覆盖。它可能属于原始似鸟类或原始伤齿龙科。

最早公布的种类

美丽伤齿龙(Troodon formosus,185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最初人们根据这块牙齿推测它可能是一只蜥蜴,直到发现它的45年后,才把它确定为恐龙。该种名可能在未来失去有效性,这是因为根据所描述的模式标本是一块非常典型的伤齿龙科化石,很难将它和同时期的其他种区分开来。

最新公布的种类

蒙古戈壁猎龙(Gobivenator mongoliensis,2014):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至今为止已知的最完整的衍化伤齿龙科恐龙化石。发掘于加拿大西部的塞氏北方爪龙(2015)可能属于一只伤齿龙科恐龙。

初鸟类

最大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初鸟标本QM F37912:发现于冈瓦纳古陆东部(现澳大利亚)的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距今1.113亿〜1.005亿年)地层中。它是根据一块胫跗骨末端的化石推测得出的,外形类似于长尾雁荡鸟。其体型和体重与一只小美洲鸵(美洲小鸵)差不多,并且有可能它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相似的。它可能跟雁荡鸟一样,是一种纯粹的陆生鸟类。

最长纪录

敏氏矾鸟(Bauxitornis mindszentyae):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匈牙利)的晚白垩世晚期(圣通期,距今8 630万〜8 360万年)地层中。它体长有1.9 m,体重为18 kg,是所有初鸟中最长的一种。它外形类似于巴拉乌尔龙,是一种奇怪的初鸟,但有些专家认为矾鸟是一种大型反鸟类。

特征与习性

这种鸟类的头部大到中等,有些无牙齿,有些牙齿小或呈球状,长有大眼睛,前臂非常长,后肢也长,尾巴相对较短或非常短,身体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它们有厚厚的羽毛,有些能够有限地飞行,有些是陆生鸟类。

初鸟类是从伤齿龙科演化而来的,它们是反鸟类和今鸟形类的祖先。它们已适应了树栖或陆生生活。它们还不能进行熟练的飞行,因为胸骨上的龙骨还不发达,也没有帮助着陆的小翼羽。

食性:肉食性、鱼食、杂食和(或)虫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521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存活了8 61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II

横道子长城鸟(Changchengornis heng-daoziensis):这是一只成年的孔子鸟科个体,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从其羽冠可以看出,它的外形很像现在的蕉鹃,但体型要小得多,还不及两只鸽子重。它的体长是初鸟QM F37912体长的1/9,体重是后者的1/350。

最小幼年标本

郝氏中鸟(Zhongornis haoae):这是一个体长8 cm,体重6 g的雏鸟。由于其所处年代太早,还未演化出尾综骨。它的短尾由13节椎骨构成。它像是一种原始孔子鸟科,但有些研究者猜测它可能属于近鸟类擅攀鸟龙科。

最奇异纪录

强壮巴拉乌尔龙(Balaur bondoc):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罗马尼亚)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的外形与驰龙科类似,此外,它有两个可伸缩的爪子,并且每只爪子上只有两个指头可以活动。

最古老纪录

印石板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的晚侏罗世(提塘期,距今1.521亿〜1.45亿年)地层中。它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尽管“鸟”这个词的定义现在很模糊。这是因为定义鸟类的解剖学特征已逐渐在兽脚亚目恐龙中被发现。不同于其他类似于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印石板始祖鸟和其他近鸟类的身体被丰满的羽毛所覆盖。更古老的是发现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地层中的似始祖鸟未定种(现葡萄牙)。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原始伤齿龙科恐龙。

最新纪录

奥氏胁空鸟龙和邦多克巴拉乌尔龙都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地层中被发现,它们分别来自现马达加斯加和罗马尼亚。对于前者是初鸟类,还是有长前臂的近鸟类半鸟龙的问题,专家们仍存疑问。

最早公布的种类

印石板始祖鸟的第一个标本是一块非常不完整的化石,原先根据空气动力学形态判断,它被认为是翼龙目恐龙。在1857年它被叫作厚足翼手龙,在113年后才被确定为鸟类。有报道称发现了更古老的可能属于始祖鸟的化石,但还没有关于这些化石的详细描述。

最新公布的种类

曲足热河鸟(Jeholornis curvipes,2014):发现于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现中国)。它的两个名字(热河鸟和神舟鸟)中哪个更具优先性还存在争议,但更多的研究者还是认可使用热河鸟这一名称。

最大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

反鸟类标本PVL-4033: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地层中。这是一块曾被归类于似马丁鸟的大型鸟类的胫跗骨,直到近期才被叫作南方姐妹龙鸟。它的体重超过一只猫和一只乌鸦的体重之和。反鸟类动物有着多样的习性,因此这种大型飞鸟到底取食哪种类型的食物还尚不可知。

最具疑问的认定

敏氏矾鸟(发现于现匈牙利):之前被确定为一种反鸟类,它比似南方姐妹龙鸟PVL-4033还要大,但是其他专家认为它更像邦多克巴拉乌尔龙。雷氏反鸟(现阿根廷)的体型非常接近似南方姐妹龙鸟,其体长约78 cm,体重约6.75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鸟类的头部大,有些无牙齿,有些牙齿小或呈球状,长有大眼睛,前臂非常长,尾巴很短,身体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它们有些能够飞行,有些是陆生鸟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适应于树栖生活,但还有一些习惯于半水栖环境。这种类型鸟类的大腿骨(股骨)与身体的比例大于现代鸟类,因此,预测远祖阿克西鸟的体型接近于一只鸽子,但是实际上鸽子比它还要重2倍。

食性:鱼食性、肉食性和(或)虫食性。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398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生存了7 38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分类: 迷你型 等级 II

塞阿拉克拉图鸟(Cratoavis cearensis):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巴西)的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地层中。它是所有中生代恐龙中最小的一种。只有现代最小的鸟类——蜂鸟的体重比它更轻。它体长是似南方姐妹龙鸟PVL-4033全长的1/12,体重是似南方姐妹龙鸟PVL-4033的1/1 800。

最小幼年标本

列氏戈壁雏鸟(Gobipipus reshetovi):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目前只能通过胚胎来了解该恐龙。标本PIN 4492-4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身长不足4.7 cm,体重约2 g。

最新纪录

阿氏鸟龙鸟和鸟龙鸟未定种(现美国蒙大拿州),标本EME V.314和NVEN 1(现罗马尼亚)以及其他一些来自俄罗斯西部的化石,都是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的。

最奇异纪录

利伟大凌河鸟的爪指呈对趾型,这在中生代显得不太寻常。这种鸟具有对趾型的脚爪(两个趾头向前,两个趾头朝后)的特点,这一特征在某些鸟类中较为常见。在沐霞山东鸟的足迹中也发现了这一特征。

最古老纪录

反鸟标本 SBEI 307是一块肱骨,形状与成吉思汗鄂托克鸟的肱骨类似。发现于早白垩世早期(瓦兰今期,距今1.398亿〜1.329亿年)地层中,曾生存在劳亚古陆东部(现日本)。与瓦尔登威利鸟(现英格兰)处于同一时期,但是尚不知道它是原始近鸟类还是反鸟类。

最早公布的种类

微小戈壁鸟(1974)是第一种被证实没有牙齿的反鸟,这一演化趋势分别出现在各种鸟类身上,其中包括孔子鸟、某些今鸟形类和所有今鸟亚纲。

最新公布的种类

在2015年公布的种类有:崔氏敦煌鸟(1月)、有尾侯氏鸟和强壮原家窪鸟(2月)、阔尾副鹏鸟(4月)、塞阿拉克拉图鸟(5月)、波氏赫伯鸟 (6月)、大平房翼鸟(8月) 和巨前颌契氏鸟(9月)。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

恋酒卡冈杜亚鸟(Gargantuavis philoinos):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法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地层中。它是一种与鸵鸟体型相似的大型陆生鸟类,但是它更强健,类似于神翼鸟。它与巴塔哥鸟的骨骼比例有些差别,比如,它的股骨更短粗,这一特征使它与鸵鸟和鹤鸵更相似。它的发现曾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因为其体型大小超过了中生代其他任何一种鸟类。它曾被认为可能是一种大型翼龙目恐龙,然而相关研究最终证实它确实是一种鸟。

类群中最大的飞鸟

具有飞行能力的最大的原始今鸟形类是在加拿大西部发现的回足鸟未定种 RTMP 86.36.126。它体长估计有85 cm,体重约6.5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鸟类头部中等或大,牙齿小或缺失,前臂短或非常长,颈部长,尾巴非常短,身体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它们中有能够飞行、半水生或陆生的种类。

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或)虫食性。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294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持续生存了6 34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II

高冠红山鸟(Hongshanornis longicresta):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这是一个小的成年个体,还没有两只麻雀重。它身长是恋酒卡冈杜亚鸟的1/15,体重是后者的1/2 070。另一个更小的个体是今鸟类UALVP 47942,发现于加拿大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身长约10 cm,体重为30 g,年龄未知。

最小幼年标本

标本MACN PV RN 1108: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一只小阿拉米特鸟(Alamitornis minutus)的幼年个体。它是根据一块不完整的胫跗骨复原的,其体长不足11 cm,体重约20 g。

最古老纪录

发现于蒙古的得氏抱鸟,来自中国的弥曼始今鸟、高冠红山鸟和侯氏长腿鸟,发现于泰国的标本K3-1,它们都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之初。物种形态的多样性表明它们在早白垩世早期已经存在。

最新纪录

发现于比利时的标本NHMM/RD 271和美国怀俄明州的一系列化石集合BHI和SDSM系列都处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最上层地层中。

最新公布的种类

张氏觉华鸟和弥曼始今鸟:两种都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们都在2015年公布,分别是在3月和5月。

最奇异纪录

卢塞罗奥兰达鸟(Hollanda luceria):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的后肢相当长,并且后肢各趾的分布不同寻常。它可能已经适应了陆地生活,是一种像走鹃一样行动非常迅速的奔跑者。

最早公布的种类

两面鱼鸟(Ichthyornis anceps,原名为“革瑞克鸟”):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堪萨斯州)。它在1870年被发现,两年后有了正式描述。它是已知的第一种有牙齿的鸟类,因为更早的始祖鸟没有保存下来的颅骨化石。

最大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I

俄罗斯黄昏鸟(Hesperornis rossicus):发现于劳亚古陆中东部(现俄罗斯西部和瑞典)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地层中。它的化石在俄罗斯、瑞典两国都有发现,表明它曾在两个地区迁徙。在它生活的时期,两地的距离比现在更近。它的体型与帝企鹅非常相近,是中生代时期最大的水生鸟类。它在水中是很灵活的渔鸟,但在陆地上却很笨拙,因此,它们的行动几乎不离开水,就像现在的水鸟一样,它们的腿位于身体的后部。

体型一样大

黄昏鸟未定种: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俄罗斯西部)。它与俄罗斯黄昏鸟的体型相同,但年代更近些,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末端(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地层中。

特征与习性

这种鸟类头部中等或大,长有许多小牙齿,前臂萎缩退化,长颈,尾巴非常短,身体呈流线型,前肢没有指,后肢有四趾。它们是半水生或水生鸟。

食性:鱼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2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5 9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极小型 I

标本V-2487: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加拿大西部)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地层中。这是一个小型成年个体,体型与一只雪貂相当。它是一个尚未命名的新种,体长几乎是俄罗斯黄昏鸟的1/3,体重是后者的1/23。

最小幼年标本

有不少幼年黄昏鸟目的碎片标本有待描述。遗憾的是,很多标本都损坏了,因而目前不能确定其中最小的是哪一个。候选名单很长,详列如下:

•北美洲:哈氏帕斯基亚鸟SMNH P2077.125,加拿大的北极加拿大鸟 NMC 41053和黄昏鸟似帝王种,美国堪萨斯州的标本YPM 5768和外来潜水鸟KUVP 16112。

•欧洲:巴氏大洋鸟标本BGS 87932, BGS 87936 和BMNH A483;塞氏大洋鸟标本BMNH A480,SMC B55287,SMC B55289,SMC B55297,SMC B55301,YORYMG 581 和YORYMG 582;希氏大洋鸟标本BMNH A481, BMNH A484, SMC B55290, SMC B55291, SMC B55292 和 SMC B55293。所有这些标本都发现于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

•亚洲: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标本集ZIN PO,俄罗斯东部的“黄昏鸟”未定种。后者体长约35 cm,体重约330 g。

最古老纪录

巴氏大洋鸟、塞氏大洋鸟和希氏大洋鸟发现于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距今1.13亿〜1.005亿年)地层中。最古老的是一块尚未描述的牙齿,它发现于美国犹他州(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可能属于黄昏鸟目。

最新纪录

加拿大西部的美洲布罗戴维鸟,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贝氏布罗戴维鸟,美国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斯酷奇波塔姆鸟,美国蒙大拿州的似黄昏鸟,它们都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最上层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一些边缘呈锯齿状的牙齿被发现于美国犹他州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与中生代鸟类牙齿的特征有些不同。

最早公布的种类

巴氏大洋鸟和塞氏大洋鸟于1858年被发现,1859年被报道。在1864年前这些标本被认为属于“巴氏古卡丽鸟”和“塞氏伪齿鸟”,直到1876年才被正式发表并命名,由于拖了这么久,帝王黄昏鸟比它们早公布了4年。

最新公布的种类

霍氏烟山鸟(Fumicollis hoffmani,2015):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堪萨斯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原先被认为是一个外来潜水鸟的标本,直到39年后,学者才把它确定为另一个属的物种。

最大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I

标本RAM 6707是一只曾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的鸭子,它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属于灭绝的普瑞斯比鸟科。这件标本在一篇论文中被命名为“洛氏斯待居莱塔鸟”(Stygenetta logfreni)。它比一只鹳还高,体重与一只天鹅相当,是中生代时期最大的鸟类。

其他可能的竞争者

标本UCMP 53964是另一只体型相仿的水鸟,身高为1.15 m,体重为5.2 kg。最初,它的化石被认为归属于“拉拉水土鸟”,但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一只来自美国怀俄明州的晚白垩世晚期水鸟。

特征与习性

中生代的现代鸟类头部中等或大,无牙齿,大眼睛,前臂非常长,后肢长,尾巴很短,身体纤细轻盈,前肢三指,后肢四趾,长有厚厚的羽毛,有能够飞行的,也有陆生鸟类。

食性:滤食动物、谷食性和(或)虫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从晚白垩世早期到现代,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已经存活了9 39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

南方拉马克鸟(Lamarqueavis australis):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地层中。它可能是中生代时期一种最小的海鸟,连鸽子都是它的两倍大。它的体长是“洛氏斯待居莱塔鸟”的1/12.5,体重是后者的1/33。由于几乎所有中生代新生鸟类的标本都很零碎,因而很难得知它们的发育状态。

最古老纪录

标本PVPH 237(现阿根廷)和另一存疑的标本(现乌兹别克斯坦)被发现于晚白垩世早期(土伦期,距今9 390万〜8 980万年)地层中。还有一个年代存疑的化石是在法国发现的,估计它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贝里阿斯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1.45亿〜6 600万年)。后者是最有可能的,因为今鸟所在年代似乎没有这么久远。其所在的位置也存争议,可能属于哈采格盆地地层,处于中生代末期。另外,一项基因研究推测今鸟亚纲出现在南美洲。

最新纪录

今鸟亚纲鸟类在中生代末期的大灭绝中存活了下来,到目前仍然存在的超过1万种。它们的化石位于白垩纪和古新世地层的交界处,因此,在两个时期的记录中它们都常常有出现。今鸟亚纲鸟类中最接近这种地质分离的是来自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海洋伏尔加鸟、美国蒙大拿州的“洛氏斯待居莱塔鸟”、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待居莱塔鸟未定种”(全部来自白垩纪)。同时,在古新世,发现了君王无常鸟、迅捷革瑞克鸟、埃瓦迪西努斯拉鸟、亨氏新泽西鸟。

最奇异纪录

这些鸟类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因为它们与现代鸟类长得很相似。但是它们是根据不完整标本和解剖结构相似性鉴定的,所以也有可能是错的。有一块化石被鉴定为疑似叫鹤的股骨,证明属于著名的“恐怖鸟”的叫鹤类早在中生代便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其化石太破碎,这个推测也存疑问。

最早公布的种类

敏捷虚椎鸟(Apatornis celer,1873,原名“敏捷鱼鸟”):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堪萨斯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和鱼鸟生活在同一时期,但比鱼鸟演化程度更高。

最新公布的种类

南方拉马克鸟: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在描述它的同一篇论文中,它的名字从最小水土鸟和佩特拉水土鸟变成了拉马克鸟属。

历史

恐龙形类、兽脚亚目恐龙和中生代鸟类的分类学发展历程和相关纪录

1686年 英格兰 奠定了现有分类学的重要基础

约翰·雷发表了对1 800多种植物的描述和分类研究成果。这项工作在后来成了卡尔·林奈对动物分类的参考。

1735年 荷兰 开启当前分类学的作品诞生

卡尔·林奈创作了《自然系统》。这本著作更进一步奠定了物种分类的基础。

1751年 瑞典 确立了双名法

卡尔·林奈奠定了现代分类学的基础—双名法。

1758年 瑞典 创造术语“鸟类(Aves)”

卡尔·林奈在他的第十版《自然系统》中,创造了基于拉丁语(“avis”=鸟类)的术语“鸟类”,并描述了它的外部解剖学特征。

1768年 奥地利 创造术语“爬行纲(Reptilia)”

约瑟夫斯·尼古拉斯·劳伦蒂根据拉丁语(“reptilium”=蠕动爬行)创造了术语“爬行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龙都被归为爬行动物。

1800年 法国 第一只恐龙怪兽嵌合体

两个物种的化石材料错误地混在了一起:1770年由神甫巴切莱特发现的鳄类小喙狭蜥鳄,以及1776年由雅克·弗朗索瓦·迪克梅尔发现的兽脚亚目恐龙阿尔道夫扭椎龙。这两个种分别于1825年和1832年被确定和重新分类。

1808年 法国 第一只被科学描述的兽脚亚目恐龙

乔治·居维叶对扭椎龙的椎骨进行了描述和图解。在当时它们被认为属于一只鳄鱼。1825年它们被分为了两个种,1832年,其中的一块椎骨被鉴定为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

1813年 瑞士 创造术语“分类学(Taxonomia)”

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基于希腊语(“taxis”=顺序标记=条约或研究,后缀“ia”=行动)创造了“分类学”这个术语。这是一门对现有生物和已成化石生物进行分类的生物学学科。

1837年 美国 有着最混乱的物种名称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迷你安琪龙足迹(原为迷你石鸟的足迹):它们不是蜥脚亚目恐龙的痕迹,但一开始被鉴定为此。另一方面,最早发现的标本非常小,但当时被认为是安琪龙中足迹最大的一种。

1842年 英格兰 创造术语“恐龙(Dinosauria)”

理查德·欧文基于希腊语(“deinos”=可怕的,“sauros”=蜥蜴或爬行动物)创造了这个术语。在当时这一类群仅包括林龙、禽龙和斑龙。学者之后又对已有的属进行了重新归类,使其包括了央齿龙、鲸龙、板龙、扭椎龙、鳄龙、槽齿龙。

1843年 奥地利 肉食性恐龙的第一个分类单元

第一个创建的类是“斑龙类”,它把斑龙包括在内。由于该类是在1843年创建的,还未考虑到恐龙分类单元,因而只是兽脚亚目的一个旧的代名词。

1853年 奥地利 第一个创建的兽脚亚目恐龙科

术语“斑龙科”出现在1853年,但通常认为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1869年创造的。

1859年 英格兰 第一只“混合鸟臀目”,被错误鉴定持续时间最长的兽脚亚目恐龙怪兽嵌合体

哈氏肢龙被鉴定为一只鸟臀目恐龙,但它其实混合了未知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后肢,它在109年后才被重新辨认。该肉食动物以非正式的方式被命名为“纽氏米鲁龙”。

1871年 英格兰 第一个侏罗纪鸟科

始祖鸟科是代表了始祖鸟及其近亲的一个科。目前来看它是一个不活跃的演化支。

1872年 美国 第一个白垩纪鸟科

黄昏鸟科的创建源自帝王黄昏鸟,这是一种曾生活在晚白垩世的美国堪萨斯州的水生鸟类。

1875年 英格兰 第一个被混淆成兽脚亚目的蜥脚类恐龙

根据蜥脚类沟椎龙和马尔马拉椎龙的背椎进行推测,它们被鉴定成一种巨型兽脚亚目恐龙。

1881年 美国 创建分类“兽脚亚目”

兽脚亚目分类单元至今仍在使用。之前其他不成功的尝试名称有:斑龙类、弯足龙类、哈巴格龙类、兽足类和肉食龙形类。

1883年 俄罗斯 第一只混合了蜥脚类的兽脚亚目恐龙嵌合体

在库尔斯克州发现的施氏杂肋龙,是兽脚亚目恐龙骨骼与巨龙形类掌骨的混合体,还有一些其他不确定的化石碎片。

1887年 英格兰 创造术语“蜥臀目”

目前把恐龙分为两个大组:鸟臀目和蜥臀目,并被使用至今。

1916年 英格兰 创造术语“蜥形纲”

蜥形纲是一个很大的分类单元,目前包括羊膜动物、兽脚亚目恐龙,它们属于合弓纲分支(包括哺乳动物及其近亲)。由于爬行纲是一个并系群,逐渐不被认可为有效的分类。蜥形纲是一个在爬行纲后重新获得认可的术语。

1923年 印度 年代最近的兽脚亚目恐龙嵌合体

印度拉米塔龙的化石包括了蜥脚类恐龙的皮内成骨、鳄鱼的牙齿和兽脚亚目恐龙纳巴达胜王龙的骨骼。它被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

1974年 美国 把恐龙从爬行动物中分离出来

由于恐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并且其生理特征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更为相似,因此,有人建议将恐龙从爬行动物中分离出来。

1975年 阿根廷 第一个恐龙形态类的科

第一个恐龙形态类的科是兔鳄科,但现在发现它是一个不活跃的科。

1985年 英格兰 创建“恐龙形态类”分类单元

该分类单元包括了第I和第V跖骨较短的恐龙及其最近的近亲。

1986年 英格兰 创造术语“鸟颈总目”

这一术语包括了翼龙目和恐龙的演化支。最后它基本被“鸟颈类主龙”所代替。

1988年 美国 始祖鸟不再被认为是一种鸟

有人认为始祖鸟科也包括驰龙科和伤齿龙科。目前存在的争议是:始祖鸟是否位于朝向鸟类起源的准确路线上?还是只是众多演化分支中的一个?

1991年 美国得克萨斯州 最混杂的兽脚亚目恐龙嵌合体

得克萨斯原鸟是根据在同一区域找到的一堆杂乱的各种动物的化石复原的。这些化石被认为是同一种的不同标本。专家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分析,以便确定每部分对应的恐龙,发现其中有几只幼年虚骨龙超科恐龙,一只原始翼龙形类恐龙,一只巨爪蜥,一只鳞龙形恐龙和其他未确定的主龙形类恐龙。

1999年 英格兰 创建鸟颈类主龙演化支

鸟颈类主龙分类单元包括翼龙目和恐龙,它们还有具有长而扁跖骨的直系后代。

2003年 美国 有最短昵称的兽脚亚目恐龙

两具君王暴龙标本有着最简洁的昵称:FMNH PR2081被叫作“苏”,BHI 6219被称为“007”。

2009年 最新的恐龙形类恐龙分类单元

直到本书原版书出版,创建的最新一个恐龙形类恐龙的演化支是西里龙科。

2014年 美国 有最长昵称的兽脚亚目恐龙

维氏安祖龙,也叫作“来自地狱的鸡”。

2014年 最新一个中生代鸟类的分类单元

直到本书原版书出版,创建的最新一个鸟类兽脚亚目恐龙的演化支是Pengornithidae。

2014年 法国 最新的兽脚亚目恐龙分类单元

直到本书原版书出版,兽脚亚目最新的一个分类单元是玛君龙亚科。

2015年 美国 有最多昵称的兽脚亚目恐龙

君王暴龙标本被起了各种昵称,包括:“007”“B-君王”“贝尔”“血腥玛丽”“鲍勃”“巴基”“C-君王”“塞莱斯特”“雷克斯郡”“纸杯蛋糕”“达菲”“福克斯”“E.D.柯普”“F-君王”“弗兰克”“G-君王”“H-君王”“哈格尔·君王”“J-君王”“J-君王2”“简”“简-君王”“金刚”“L-君王”“蒙蒂”“Z先生”“泥土堆T.君王”“N-君王”“内森”“佩克的君王”“皮特”“皮蒂”“女王”“君王B”“君王C”“里格比标本”“桑松”“斯科蒂”“斯坦”“斯蒂文”“苏”“托马斯”“危险的君王”“维恩”“维恩君王”和“Z-君王”。

双名法

兽脚亚目恐龙和中生代鸟类的名称纪录

1763年 英格兰 第一个兽脚亚目恐龙的双名称

理查德·布鲁克斯将罗伯特·普洛特描述的标本取名为“阴囊龙”,这一名字是描述性质的,而非解释性质。在林奈分类之前的这个名称是无效的。

1822年 英格兰 兽脚亚目恐龙名称的第一个命名者

威廉·丹尼尔·科尼比尔是“斑龙属”(Megalosaurus)这一名称的命名者。该名称是取自希腊语(“mega”=巨大,“sauros”=蜥蜴或爬行动物)。

1822年 英格兰 第一个公布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属名

詹姆斯·帕金森公布了“斑龙属”这一名称,并预测其体长为12 m,身高为2.4 m。

1825年 法国 第一个有双名称的兽脚亚目恐龙

大喙狭蜥鳄曾被认为是一个鳄鱼化石。在1932年它被鉴定为与阿尔道夫扭椎龙是同物异名。

1826年 英格兰 第一个取自人名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种名

“科氏斑龙”这一名称被献给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威廉·丹尼尔·科尼比尔。但这一名字不正式,继而失效了。一年后命名了巴氏斑龙,是为了纪念自然学家、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威廉·巴克兰。

1826年 英格兰 第一个指代兽脚亚目恐龙的拼写错误

“Melagosauru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拼写错误,它指的是“Megalosaurus”(斑龙)。

1827年 英格兰 兽脚亚目第一个正式认定的种名

“巴氏斑龙”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自然学家、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威廉·巴克兰。

1832年 英格兰 第一次尝试对兽脚亚目恐龙名称的修改

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使用M. bucklandi命名而不是通称M. bucklandii,这一做法被众多同行所接受。然而,使用双i的后缀指的是某个作者,根据命名规定来说是有效的,因而这一尝试未能成功。

1832年 法国 第一个取自地名的兽脚亚目恐龙名称

阿尔道夫扭椎龙这一名称是取自瑞士的阿尔道夫镇。

1834年 英格兰 第一个与中生代鸟类混淆的翼龙目

由于克氏古鸟的骨骼化石与现代鸟类的气骨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而之前它被鉴定为一只巨大的鸟。不过,这个名字曾经被用来命名一种鸟类,学者后来又改了它的学名。后来该做法发生在另外一些翼龙目化石上:“阿迪亚斯鸟掌翼龙”,戴奥米底斯鸟掌翼龙,长嘴鸟掌翼龙,戴奥米底斯西莫鸟龙,哈氏白垩鸟龙,普利斯劳翼龙和尼氏萨姆路奇亚龙。

1835年 英格兰 第一个取自人名,与中生代鸟类化石混淆的种名

吉迪恩·曼特尔以馆长威廉·克里夫之名命名了一些化石,他认为这些零碎的化石属于一只巨型鸟类,因此,将其命名为克氏古鸟。后来证实这是在当时发现的第一只体型巨大的翼龙。

1837年 法国 第一个重复使用的兽脚亚目恐龙种名

与斑龙一样,巴氏杂肋龙也是取自威廉·巴克兰之名。在当时推测这是一个海生物种,也能在海滩上栖息。一份非正式的发表文章在一年前提到了“巴氏杂肋龙”这一名称。

1838年 法国 拼写错误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名

巴氏杂肋龙(Poekilopleuron bucklandii)的学名是拼写错误最多的名字。在其正式发表的一年之前,它被叫作“Poecilopleuron bucklandi”。在各种刊物中写错的名称有:“Peukilopleuron”“Pikilopleuron”“Poecilopleuron”“Poeiclopl- euron”“Poecilopleurum”“Poekilipleuron” “Poekilopleuron”“Poelicopleurum”和“Poicllopleuron”。

1841年 美国 第一个推测是兽脚亚目恐龙足迹的种名

为了纪念詹姆斯·迪恩,爱德华·希区柯克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迪氏鸟类迹(现叫作迪氏宽跟迹),因为希区柯克对迪恩的发现很感兴趣,并与之来回通信数次。现在这些足迹被认为不是兽脚亚目恐龙留下的。

1843年 美国 第一个兽脚亚目恐龙足迹的种名

为了感谢科学家本杰明·西利曼对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山谷足迹研究做出的贡献,爱德华·希区柯克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西氏鸟类迹(现叫作安琪龙足迹或西氏实雷龙足迹)。

1847年 俄罗斯 创建了兽孔目

“Dinosaurus”不是指的恐龙,而是兽孔目。现在这是名字已无效了,标本被归入沟足兽属。

1857年 美国 第一个与鸟类混淆的原始主龙类

发现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鸵形古老鸟的荐骨被鉴定为一只三叠纪的巨型鸟,但其实它是植龙属,与狂齿鳄是同物异名。

1862年 德国 第一只有两个名字的中生代鸟类

印石板始祖鸟(Arch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模式种被重新命名为“疑问神秘龙”(Griphosaurus problematicus)和长尾神秘鸟(Griphornis longicaudatus)。这是因为有些作者认为它不是一种鸟。

1862年 德国 第一只名字被遗忘的中生代鸟类

大尾始祖鸟曾是印石板始祖鸟的推荐名,但未经采纳。现在这一名字是一个受保护名称。

1863年 英格兰 第一只名称被更改的中生代鸟类

种名“Archaeopteryx macrurus”(大尾始祖鸟)的名字被提议换成A.macrura。这一更改没有必要,因为它是印石板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同义词。

1864年 英格兰 第一个以人名来冠名的中生代鸟类的属名

“塞氏伪齿鸟”(现为“大洋鸟”)的名字取自塞奇威克。该名字在12年后正式生效。

1865年 美国 被使用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的名称

雷普顿足迹后来被更换为狭足迹,因为在28年前这一名字已被海豹使用(现叫作德尔海豹属)。另一方面,该名字有许多同形异义词,比如鸟类中的花脸雀属、隐窜鸟属,哺乳动物小爪水獭属,甲虫中的圣甲虫和雷普顿甲虫,以及蜗牛中的平厣螺属。

1865年 美国 之前被占用过的第一个兽脚亚目恐龙名称

虚骨龙属是于1865年创建的北美洲兽脚亚目恐龙的一个属,但该名称在11年前已存在了。只不过老名字已经将其遗弃,所以不需要再次替换名称。

1866年 美国 第一个之前被占用过的兽脚亚目恐龙名称

鹰爪伤龙之前被称为鹰爪暴风龙(Laelaps aquilunguis),改名发生在1877年,那是因为学者发现有一种螨类从1836年就叫那个名字了。

1866年 美国 第一个基于神话故事命名的北美洲兽脚亚目恐龙

伤龙之前被称作暴风龙(Laelaps),在希腊语中是“暴风”之意。另外,“laelaps”或“lelape”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只捕捉猎物从未失败的狗,但最后被宙斯变成了一块石头。

1869年 美国 引用兽脚亚目恐龙名称时的第一个错误组合

长足美颌龙(Compsognathus longipes)被错误地引用成“纤细美颌龙”(“Compsognathus gracilis”)。

1876年 美国、法国 对于兽脚亚目恐龙名称的第一次修改

古生物学家Henri Emile Sauvage,把Tröodon(伤齿龙)的分音符号去掉,最终变成了Troodon。

1882年 塔吉克斯坦 第一个取自地名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的名称

天山实雷龙足迹取名于天山山脉。而后该属被改为加布里龙,后来又被改为加布里龙足迹。

1892年 美国 第一个被遗忘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名称

巨大多孔椎龙(“巨大的多孔脊椎”)是第一件不完整的君王暴龙化石的第一个名称。由于长时间未使用巨大多孔椎龙这个名字,并且暴龙这一名称被保护起来,终于导致老名字被遗忘废弃。

1902年 美国 对中生代鸟类名称的第一次修改

拉力士水土鸟被古生物学家奥利弗·佩里·哈依改名为拉拉水土鸟。

1905年 美国 有最直接同义词的兽脚亚目恐龙

在同一篇论文中出现了Tyrannosaurus(暴龙)和Dynamosaurus(蛮横龙)两个名称(前者出现在论文中的位置在后者之前不到一页处)。隔年,这两者被认为是相同的物种,因此,后者成为前者的同义词,被废除。蛮横龙的颌骨化石属于暴龙,其他骨板极有可能属于甲龙的皮内成骨。

1906年 英格兰 第一个假设的兽脚亚目恐龙名

创造了名称“先鸟”,一种假设的可能有着鸟类外观的鸟类祖先。

1907年 英格兰 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原始鸟颈类主龙

泰氏斯克列罗龙是翼龙和恐龙的祖先的近亲。

1907年 苏格兰 第一个种名取自人名的原始鸟颈类主龙

威廉·泰勒是泰氏斯克列罗龙的发现者,因而该龙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1910年 苏格兰 第一个种名取自地名的恐龙形类恐龙

埃尔金跳龙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埃尔金城。

1912年 美国 在引用中生代鸟类名称时的第一个错误组合

对拉拉水土鸟发生过复杂的认定错误,误把它鉴定为奥古里蒂莫翼龙。

1912年 德国 兽脚亚目恐龙第一个被废弃的名称

快支跳足鳄“Hallopus celerrimus”是三叠原美颌龙(Procompsognathus triassicus)第一个建议名。

1913年 德国 第一个种名取自三叠纪时期的兽脚亚目恐龙

三叠原美颌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1917年 美国 名称最含糊的兽脚亚目恐龙

嗜鸟龙(Ornitholestes),比起捕捉鸟类,它的前臂更适于捕捉小型哺乳动物。

1922年 德国 在引用中生代鸟类名称时第一个符号错误

由于语言的问题,“Archaeopteryx”(始祖鸟)曾被写成“Archaeöpteryx”(始祖鸟)。

1924年 蒙古 属名和种名最含糊的兽脚亚目恐龙

嗜角窃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因为它被发现在可能是原角龙的巢穴附近。最后学者发现,该巢穴是窃蛋龙自己的,可能正在孵蛋。不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排除它会食用其他恐龙蛋的可能性。

1924年 蒙古 在同一份出版物中出现的第一个兽脚亚目恐龙名称拼写错误

原恐齿龙(Prodeinodon)在其首次发表时同时出现了P. mongoliense和P. mongoliensis(蒙古原恐齿龙)两个名字。所以学者选择了其中任一名称作为正式名称。

1931年 法国 第一个名称取自民族的中生代鸟类

高卢鸟取名于高卢人,这个民族的人现在生活在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法国、荷兰和瑞士等地区。

1932年 加拿大 第一个名称取自国家的兽脚亚目恐龙

加拿大大趾龙的种名取自加拿大。它可能有一个同种异名叫作纤瘦纤手龙。一年前,帕氏巴西龙的种名取自巴西,但实际上它是一只鳄类。同样,在1931年命名的还有“印度福左轻鳄龙”“马氏印度龙”“印度鳄龙”,但直到1933年才正式生效。匈牙利斑龙这一名字始于1902年,但不是指国家匈牙利,而是指罗马尼亚的匈牙利区。

1933年 中国 第一个种名取自亚洲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亚洲古似鸟龙(原为“似鸟龙”)之前不是模式标本,在57年后才被指定为此。

1940年 加拿大 第一个被当成鸟类的不能飞行的兽脚亚目恐龙

把一个类似于现代鸟类的、无牙且有着尖下颌的标本被命名为柯氏近颌龙。其他一开始被当成鸟类描述的兽脚亚目恐龙有:重腿龙、斯氏近颌龙、金凤鸟、古老翼龙、粗壮原始祖鸟、先鸟(部分标本)和中华龙鸟。

1942年 巴西 最古老的恐龙嵌合体

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逃匿椎体龙是根据混合了主龙形类劳氏鳄科的原始蜥臀目恐龙骨骼推测出来的。该化石发现于中三叠世(拉丁期,距今2.42亿〜2.37亿年)地层。

1948年 中国 种名最含糊的兽脚亚目恐龙

当发现三叠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时,它被认为来自三叠纪地层,现在我们知道它来自早侏罗世。

1952年 德国 名称含义最简单的恐龙形态类恐龙足迹

“Dinosauripus”意为“恐龙的足迹”,这一名称没有种名。31年后被同一作者改为阿氏虚骨龙足迹。

1956年 阿尔及利亚 第一个种名取自非洲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非洲斑龙”是古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冯·休尼在列出撒哈拉斑龙时犯的一个错误。正式纪录属于非洲猎龙(Afrovenator)。

1956年 格鲁吉亚 在引用兽脚亚目恐龙时的第一个错误

作者在创建萨塔利亚龙(Satapliasaurus)这个名字之后的一次引用时将其误写成“Sathapliasaurus”。

1963年 阿根廷 第一个种名取自地名的原始蜥臀目恐龙

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这一种名取自伊斯基瓜拉斯托省公园。西里西亚镰齿龙的命名比它晚,取自西里西亚地区,现位于德国、波兰和捷克共和国部分地区。我们尚不清楚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恐龙,还是一种劳氏鳄科主龙类。

1969年 韩国 第一个名称取自国家的中生代鸟类

韩国鸟名称取自韩国国名。

1969年 哈萨克斯坦 第一个名字取自白垩纪时期的兽脚亚目恐龙

萨利苏白垩小鸟龙长着非对称的羽毛,最初把它当成了鸟类,但现在我们知道,羽毛也可能属于近鸟类兽脚亚目恐龙。

1971年 美国亚利桑那州 第一个名字取自民族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霍皮卡岩塔足迹是根据古老的霍皮族命名的,因为在他们的服装里,有这些足迹的装饰图案。另一个足迹叫作成氏霍皮足迹(现为异样龙足迹),它被认为是一只兽脚亚目恐龙留下的,但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一只鸟臀目恐龙的足迹。

1972年 阿根廷 最古老的恐龙形类化石嵌合体

混合刘氏鳄最初是根据一些混杂了主龙形类原鳄龙类的化石描述的。好在后来学者对其进行了一次修订,刘氏鳄现在被认为是一只近似于马拉鳄龙的原始恐龙形类恐龙,它位于中三叠世(拉丁期,距今2.42亿〜2.37亿年)地层中。

1973年 美国 关于中生代鸟类一科的第一个错误

“外来潜水鸟”(“Baptornis advenus”)被错误地引用成了“Bathornis veredus”。这一事件造成其他做出引用“Baptornitidae”(潜水鸟科)时,写作“Bathornithidae”。

1973年 坦桑尼亚 恐龙形类恐龙名字的第一个拼写错误

“Nyasaurus”是“Nyasasaurus”(尼亚萨龙)的错误拼写。

1974年 蒙古 第一个取名于地名的中生代鸟类

戈壁鸟名称取自戈壁沙漠,位于中国北部和蒙古国南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萨利苏小鸟龙和英格兰发现的瓦尔登威利鸟分别早于戈壁鸟5年和1年被命名,但是前者有不对称羽毛,可能属于一只能飞行的兽脚亚目恐龙,后者是一个不完整的肱骨,其有效性依然存疑,不能确定它是一只反鸟类,还是一只幼年兽脚亚目恐龙。

1974年 阿根廷 第一个被当成兽脚亚目恐龙的翼龙

小赫伯斯翼龙的不完整化石曾被当作一只小型肉食恐龙来描述。

1975年 罗马尼亚 第一个种名取自科幻人物的欧洲兽脚亚目恐龙

德古拉重腿龙取名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同名小说《德古拉》。

1975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地名的兽脚亚目恐龙蛋

南雄蛋(Nanshiungoolithus)是以南雄命名的,之前的名字为Oolithes nanshiungensis,但有些作者怀疑它不属于兽脚亚目恐龙。另一个卡氏巨型长形蛋(Macroelongatoolithus carlylensis)也是之前创立的名称(再之前被称为伯乐图蛋),但由于是以人名,而非地名命名的,所以种名被改为了carlylei(卡氏)。

1975年 中国 属名和种名最相似的兽脚亚目恐龙蛋

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比长形蛋早21年被人所知。

1976年 美国 第一个因节日命名的兽脚亚目恐龙

两百周年马什龙(Marshosaurus bicentesimus)是为纪念美国独立两百周年而命名的,该日期是1976年7月4日。

1977年 德国 第一个名字被保护的中生代鸟类

印石板始祖鸟这一名字受到了保护,因为这不是为该种创建的第一个名字,在它之前叫作厚足翼手龙。但是,由于始祖鸟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以及上述初始模式标本的不完整性,使得该学名在发生任何情况下都会受到保护,也就是不会再被更改。

1978年 法国 由同一个原因名字被改变最多次的兽脚亚目恐龙

蜥鸟龙这一名字被改为尾椎龙,这是因为在四年前已有另一只兽脚亚目恐龙叫了这个名字。但学者后来发现尾椎龙也被占用了,只能又改成了展尾龙。

1980年 阿根廷 名字最含糊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鸭嘴龙足迹(Hadrosaurichnus)不属于鸭嘴龙科恐龙,实际上它是兽脚亚目恐龙留下的。

1980年 澳大利亚 第一个名称取自神话生物的兽脚亚目恐龙

彩蛇龙(Kakuru)是根据澳大利亚神话彩虹之蛇命名的。这些骨骼保持在蛋白石中,这是一种当它反射光线时,看起来像彩虹的矿石。

1980年 阿根廷 兽脚亚目恐龙的第一个首字母是缩略词的名字

西北阿根廷龙“Noasaurus”的命名源自西北阿根廷(Noroeste Argentino)的缩写NOA。

1981年 蒙古 亚洲第一个名称取自神话生物的兽脚亚目恐龙

死神龙(Erlikosaurus)的命名源自“Erlik”——西伯利亚、土耳其和蒙古神话中的死神。

1982年 乌兹别克斯坦 第一个种名取自国家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乌兹别克斯坦巨龙足迹名称取自乌兹别克斯坦。现在它被叫作巨龙足迹是因为该名称属于另一种之前发现于澳大利亚的足迹类型。

1983年 蒙古 第一个种名取自白垩纪时期的中生代鸟类

哈氏白垩鸟龙比真白垩花剌子模鸟早102年命名,但前者是翼龙,后者是水土鸟。另一个名字白垩翼鸟,意为“白色土地的翅膀”,也就是来自白垩纪岩层之意,因此,这也是一个比花剌子模鸟早了90多年的间接证明。

1984年 美国 第一个名称取自人名的恐龙形类恐龙

斯氏科技龙是为了纪念布莱恩·J.斯莫尔,感谢他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时提供的帮助。

1984年 德国 第一个属名和种名最相似的兽脚亚目恐龙

理氏敏捷龙(Halticosaurus liliensterni)在50年后被改名为理氏理理恩龙(Liliensternus liliensterni)。如果发现诸城“暴龙”(“Tyrannosaurus” zhuchengensis)是巨型诸城龙(Zhuchengtyrannus magnus)的同物异名时,在未来也会出现这一类似的情况。因此,将出现一个新的组合“诸城诸城暴龙”(“Zhuchengtyrannus zhuchengensis”)。

1984年 美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学校的恐龙形类恐龙

科技龙是为了纪念得克萨斯科技大学而得名的。

1985年 中国 第一个随心命名的兽脚亚目恐龙

建设气龙是在一个天然气矿坑的建设期间被发现的,因此得名。

1985年 美国 第一个弄错成非兽脚亚目恐龙的鸟类

阿氏鸟龙鸟的跖骨看上去像一只有着类似鸟类特征的兽脚亚目恐龙。新的化石揭示了它实际上属于一只来自蒙大拿州的反鸟类。

1985年 西班牙 中生代鸟类中最难察觉的一个错误

领先鸟(Ilerdopteryx)和莱尔德鸟(Llerdopteryx),两者由于字母相似常常搞混。

1985年 德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侏罗纪时期的中生代鸟类

厦曲侏鸟是印石板始祖鸟的一个幼年标本。

1985年 日本 兽脚亚目恐龙的第一个日文的名字

御船龙(“Mifunesaurus”)和山出龙(“Sanchusaurus”)来自其他不正式的名字,比如,“Mifune ryu”或“sanchu ryu”。它们的名字变得拉丁化。但两者都是无效的名字。

1986年 印度 第一个之前被占用了名字的原始蜥臀目恐龙

Walkeria被改名为艾沃克龙(Alwalkeria),因为原来的名字已在163年前被一种苔藓虫占用了。

1987年 蒙古 第一个名字取自诗句的兽脚亚目恐龙

无聊龙(Borogovia)意为一只像掸子一样长着竖羽毛的纤细的鸟,它在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里的诗歌“无意义的话”中提到过。

1988年(1882) 塔吉克斯坦 改变属名花费时间最长的足迹

天山勃朗迹被改名为天山加布里龙,并且在106年之后又改为了天山加布里龙足迹。

1989年 中国 第一个属名取自地名的中生代鸟类足迹

安徽水生鸟足迹在中国安徽省被发现,“中国水生鸟足迹”取自中国,该名字先于安徽水生鸟足迹,但前者直到7年后才被正式确定。

1991年 葡萄牙 第一个以欧洲大陆命名的兽脚亚目恐龙

葡萄牙欧爪牙龙是基于几个类似于近爪牙龙牙齿的小或不完整牙齿推断出的。在之前命名了科氏欧湖鸟,它原被认为是一只鸟,但实际是翼龙。

1991年 哈萨克斯坦 第一个名字取自亚洲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巴氏亚洲黄昏鸟。一些学者认为它属于黄昏鸟目。

1992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国家的中生代鸟类

中国鸟这一名称取自中国。

1992年 西班牙 第一个在名字中发生重大错误的中生代鸟类

伊比利亚鸟(Iberomesornis)曾因发生字母顺序调换错误,被当成了美索伊比利亚鸟(Mesoiberornis)。

1993年 澳大利亚 第一个名字取自小男孩的兽脚亚目恐龙

似提姆龙是托马斯·瑞奇和帕特丽夏·威克斯—瑞奇以他们的孩子提姆·瑞奇命名的。巧合的是,在小说《侏罗纪公园》中,哈蒙德的侄子叫提姆西·墨菲(小名为“提姆”)。

1993年 中国 第一个种名取自小女孩的中生代鸟类足迹

沐霞山东鸟足迹这一名字以古生物学家李日辉的女儿——李沐霞命名,她参与了该足迹的发现。

1993年 蒙古 第一个名字变得最快的兽脚亚目恐龙

“Mononychus”仅在29天后就被改成了“Mononykus”(单爪龙)。这是因为在169年前“Mononychus”的拼写已被一个甲虫属占用了。

1994年 尼日尔 第一个名字取自非洲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非洲猎龙(Afrovenator):在恐龙物种清单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名字非洲斑龙之前,但是该名字是一个错误,它本该是撒哈拉斑龙。

1994年 蒙古 第一个发生在中生代鸟类名字上最奇怪的拼写错误

“Hoblbotia”(赫伯鸟)在这里被写成了“Kholbotiaka”(“候伯西亚加鸟”)。

1994年 蒙古 名字最含糊的兽脚亚目恐龙蛋

Protoceratopsirovum是兽脚亚目恐龙蛋,它被错误当成了原角龙蛋。它已被建议改名为“窃蛋龙蛋”(“Oviraptoroolithus”),但是该提议还未被采纳。

1995年 乌兹别克斯坦 第一个名字取自美洲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亚洲亚美龙(Asiamericana asiatica,现为理查德伊斯特斯龙)的名字取自两个大洲:亚洲和北美洲。

1995年 印度 第一个属名取自地名的中生代鸟类蛋化石

克钦细小蛋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城市克钦。

1995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哲学家的中生代鸟类

圣贤孔子鸟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而得名的。

1995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征服者的兽脚亚目恐龙

成吉思汗龙是特暴龙的同物异名,其名字取自蒙古战士和征服者成吉思汗。

1995年 葡萄牙 第一个种名取自作家的兽脚亚目恐龙

格氏蛮龙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作家、艺术家、畅销书《恐龙乌托邦:时间之外的土地》的作者詹姆斯·格尔尼。这本书描写了一片恐龙和人类共存的梦幻般的世界。

1996年 巴西 第一个种名取自虚构人物的南美洲兽脚亚目恐龙

种名“查氏激龙”是根据阿瑟·柯南·道尔的小说《迷失的世界》中人物乔治·爱德华·查林杰教授命名的。属名激龙是指他具有侵略性的性格倾向。

1996年 加拿大 第一个种名取自国家名的兽脚亚目恐龙蛋化石

加拿大延续蛋是唯一一个种名取自国家名称的恐龙蛋化石。之后在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该种的其他标本。

1996年 美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电影怪兽的兽脚亚目恐龙

哥斯拉龙取自日本电影《哥斯拉》中的怪兽之名。

1996年 蒙古 第一个名字取自虚构人物的亚洲兽脚亚目恐龙

一具没有颅骨的驰龙科标本IGM 100/980被命名为“伊卡博德克龙”。这一名字的意思是“伊卡博德头颅”,这是华盛顿·欧文的小说《沉睡谷传奇》或《无头人》中的一个人物。

1997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诗歌的中生代鸟类

华夏鸟这一名字取自诗歌《华夏集》,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合集。

1998年 法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虚构人物的中生代鸟类

卡冈杜亚鸟这一名字取自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的讽刺小说《巨人传》中的人物“庞大固埃”。

1998年 蒙古 名字变得最快的中生代鸟类

胁空鸟龙的名字从“Rahona”变成“Rahonavis”仅用了21天(从3月20日到4月10日),因为前一名字在83年前已被一种蝴蝶占用了。

1998年 意大利 第一个名字有双重意义的兽脚亚目恐龙

棒爪龙(Scipionyx)又译为思倍欧龙,其名字是以地质学家希皮奥内·布赖斯拉克以及古罗马政治家普布里奥·科尔内略·西庇阿命名的。

1998年 美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比赛的兽脚亚目恐龙

贾斯汀·霍夫曼是一次发现卡举办的抽签比赛的中奖者,抽签中奖者可以命名一个物种。贾氏内德科尔伯特龙就取自他的名字,这种恐龙有过一个非正式名字,叫“Nedcolbertia whittlei”。

1999年 中国 两次被描述和命名的同一个中生代鸟类标本

娇小辽西鸟和小凌源鸟先后一个月被描述和命名,但是两者均来自同一化石。人们对两个种名都存有疑问,因为它们代表的都是幼年个体。

2000年 南非 唯一一个名字读音里有噼啪声音的兽脚亚目恐龙

恩霹渥巴龙(Nqwebasaurus)取名于猎物“Nqewba”,它的读音像是“恩加上霹渥巴”,这是非洲南部语言中的一种典型发音。

2000年 美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虚构人物的北美洲兽脚亚目恐龙

斑比盗龙是根据费利克斯·萨尔腾的小说《小鹿斑比》中的人物命名的。这是因为它是一个幼年标本,也为了纪念发现它的孩子们。

2001年 蒙古 第一个名字取自神话人物的中生代鸟类

神翼鸟一名源于阿普萨拉(天女),她是印度教神话的水泽中的仙女,她能够随意改变形态。

2001年 阿根廷 第一个名字取自地区小城的兽脚亚目恐龙

酋尔龙是为了纪念阿根廷的一座小城基尔梅斯而命名的。之前它被称为卡曼奇龙,但这是个非正式的名称。

2001年 马达加斯加 第一个名字取自歌手的兽脚亚目恐龙

多齿的诺氏恶龙意为“马克·诺弗勒的恶毒蜥蜴”,这一名字取自摇滚乐队恐怖海峡的主唱。这是因为古生物学家在听歌曲《苏丹摇摆乐队》时发现了这具化石。一个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冰脊龙身上,根据它的骨冠形状像猫王高耸的发型,在1993年的《史前时代》中将其命名为“埃尔维斯龙”。

2002年(1838) 在兽脚亚目同属中发现时间间隔最长的两个种(尚未生效)

巴克兰杂肋龙比巴士敦杂肋龙早164年被命名,但是后者变成了一个新的属:迪布勒伊洛龙。时间间隔更长的还有:巴格兰斑龙和“查楚斑龙”之间差了177年,但可能后者是达步卡斑龙,并且两者都是非正式名称。

2002年 中国 第一次同时给兽脚亚目恐龙取名的冲突

宁城树息龙和海氏擅攀鸟龙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谁的描述更领先的冲突,因为它们双方被认为属于同一种。树息龙在8月21日以电子版本描述,9月30日印刷出版,而海氏擅攀鸟龙(Scansoriopteryx heilmanni)在8月1日被描述,出版于9月2日。不过,它们可能不是同物异名,因为它们的年代相差了几百万年。

2002年 中国 第一次同时给中生代鸟类取名的冲突

神州鸟公布于7月23日,比热河鸟提前2天。当揭晓两者属于同种鸟时,这使得部分作者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同物异名,而其他作者持相反观点。最后ICZN(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宣布神州鸟获胜,虽然是在没有特定日期的一份月刊中公布的这个决定。另外,第二种热河鸟——棕尾热河鸟随后被描述,这是对热河鸟名称的支持。

2002年 名字最复杂的恐龙形类恐龙

无父龙(Agnosphitys)这一名字发音听起来很复杂,甚至在描述它的同篇论文中错误拼写“Agnostiphys”都出现了三次。

2002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为首字母缩略词的中生代鸟类

会鸟(Sapeornis)这一名称源于“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

2002年 蒙古 兽脚亚目恐龙名字最奇怪的拼写错误

拜伦龙(Byronosaurus)曾被写成了“Byranjaffia”。

2004年 中国 在书刊中发生名字拼写错误数量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

巴氏耐梅盖特母龙(Nemegtia barsboldi)在被提及时发生的拼写错误有:“Nemrgtia barsholdi”“Nemrgtia harsboldi”“Nemegita harsboldi”“Nemegtiu barbsoldi”“Nemrgtiu barsbolidi”和“Nemegtia hursholdi”。

2004年 西班牙 第一个发生在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名称上意义重大的错误

极大龙足迹(Gigandipus)被写成了“Grandipus”,两个词从含义上来说是一样的。

2005年 南极洲 第一个名字是缩写词的中生代鸟类

阿极协维加鸟,这一种名源于阿根廷南极研究所。

2005年 南极洲 第一个名字是回文词的中生代鸟类

阿极协维加鸟(Vegavis iaai)这一种名是一个回文词,是指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读法一样的词。

2005—2006年 南非 第一个名字取自神话人物的非洲兽脚亚目恐龙名字

龙猎龙的名字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释:打猎的龙或者猎龙者。它在德拉肯斯堡或者“龙山”被发现,尽管这个名字出现在2005年12月的非洲古生物学杂志上,但在2006年才被正式发表。

2006年 巴西 第一个名字取自神话人物的恐龙形类恐龙名字

塞龙(Sacisaurus)这一名字源于“Saci”,是巴西神话中一个抽着烟斗的跛脚小精灵。他是一个可笑又烦人的人,但是能够满足追赶上他的人的愿望。

2006年 日本 第一个名字失效的兽脚亚目恐龙

“千叶龙”是为一具可能是暴龙科的化石创建的,但这一名字从未正式确定过。现在这一名字用于一只蛇颈龙。一个相似的情况发生在“朝鲜龙”身上,这是一个兽脚亚目恐龙的非正式名称,但现在被鸟臀目的宝城韩国龙占有。

2006年 阿根廷 第一个名字被意外泄露的兽脚亚目恐龙

巴约龙在发表前便意外出现在一个演化支图上。它是指标本MCF PVPH 237,一具非常不完整的阿贝力龙科化石。

2007年 蒙古 名字最相似的兽脚亚目恐龙和鸟类化石

大黑天神龙(Mahakala)是一只驰龙科恐龙,而马卡拉鸟(Makahala)是一只灭绝于新生代时期的鹱形目鸟类。

2009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精神领袖的中生代鸟类

扎纳巴扎尔龙取名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位蒙古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

2009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公司的兽脚亚目恐龙

金时代龙这一名字取自金时代公司,该公司建造了中国云南禄丰的世界恐龙谷公园。

2010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学校的中生代鸟类

沈师鸟,这一名字源于沈阳师范大学。

2010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庆祝活动的中生代鸟类

神七鸟的命名是为了庆祝“神舟七号”飞船的胜利升空,这是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

2010年 美国 名字给其他两个种名带来灵感的兽脚亚目恐龙

根据君王暴龙的名字又命名了许多其他的标本,比如:兽脚亚目恐龙的君王艾德玛龙(Edmarka rex)一种已灭绝的甲虫;暴君水蛭(Tyrannobdella rex),一种长有巨大“牙齿”的水蛭;霸王螺(Tyrannoberingius rex),一种已灭绝的海螺;君王暴蚁(Tyrannomyrmex rex),一种已灭绝的蚂蚁。此外,还有暴龙足迹和暴龙迹足迹。

2010年 罗马尼亚 第一个名字取自神话人物的欧洲兽脚亚目恐龙

风神龙的名字源自罗马尼亚民间传说中的巨龙。当风神张开它的嘴时,它的下颌触到大地,上颌顶到天空,它还有鳍、腿和无数蛇头。

2011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歌手的中生代鸟类

格拉芬祁连鸟是为了纪念格雷格·格拉芬而命名的,他是一位古生物学家,也是“邪教”朋克乐队的成员。

2011年(1957) 英格兰 非正式和正式学名发表时间间隔最长的恐龙

“尼亚萨龙”在一篇博士论文中被描述,直到56年后才被正式发表。它的种名从“克氏尼亚萨龙”变成了帕氏尼亚萨龙。

2012年(1920) 坦桑尼亚 从发现到其科学命名时间间隔最长的兽脚亚目恐龙

作为标本,厚锯齿东非龙被当作斯特乔异特龙的标本被提到,但它的鉴定在92年后才完成。

2012年 加拿大 第一个种名取自美洲大陆的中生代鸟类

美洲布罗戴维鸟是一个种,它与其他三个可能的种:莱氏布罗戴维鸟,蒙古布罗戴维鸟和瓦氏布罗戴维鸟在同一属中。

2012年 摩洛哥 第一个名字取自科幻人物的非洲兽脚亚目恐龙

索伦龙,意为“索伦之眼”,这是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史诗级小说《指环王》中的一个人物。根据虚构的精灵语,名字“索伦”意为“可怕或令人憎恶的人”。

2012年 摩洛哥 第一个名字具有双重含义的恐龙形类恐龙

强臂狄奥多罗斯龙,这一种名在希腊语中意为“粗糙的皮革”,同时命名也是为了纪念酒神斯库托伯拉齐俄,它是北非的一个神话人物。

2012年 阿根廷 第一个属名是缩写词的兽脚亚目恐龙

梅氏始阿贝力龙(Eoabelisaurus mefi)这一名字取自阿根廷埃吉迪奥·费鲁格里奥古生物博物馆(MEF)。

2013年 中国 第一个名字取自古大陆的兽脚亚目恐龙

盘古盗龙(Panguraptor)有两个相似的含义:其一是指“盘古大陆”;其二,“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世界的创造之神。

2013年 美国 名字最可怕的兽脚亚目恐龙

有不少名字指的是掠食者特性,或令人恐惧的外形,可能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血王龙,它名字的意思“嗜血的君王”。

2013年 津巴布韦 用在兽脚亚目恐龙名字和鸟臀目种名的同一个词

合踝龙(Syntarsus)的名字现已被废弃,因为在100年前一种甲虫已占用了它。艾伯塔奔龙合踝龙是一种鸟臀目恐龙,它沿用了这一名词,同样是因为其足部的骨头融合。

2014年 中国 在兽脚亚目恐龙名字中出现最多次的国家

中国在兽脚亚目恐龙的名字中出现过12次(中国虔州龙、中国神州鸟、中华丽羽龙、中国虚骨龙、中国鸟、中国鸟脚龙、中国似鸟龙、中国鸟龙、中国龙鸟、中国龙、中国暴龙和中国猎龙);在足迹名中出现过2次(中国水生鸟足迹和中国猛龙足迹),此外,还有2个现已无效的名字:“中国双棘龙”和中国颌锯齿龙。

2014年 兽脚亚目同一属下描述时间相隔最久的两个种

脆弱异特龙和卢氏异特龙之间被描述时间相差了137年,但有些研究员怀疑后者是前者的同物异名。梅氏“贪食龙”(现为角鼻龙)与小齿角鼻龙和大角角鼻龙之间相差130年。如果发现于瑞士的种不属于角鼻龙属,那么角鼻角鼻龙和后两者之间相差了116年。

2014年 兽脚亚目恐龙的种名中出现最多次的国家(蒙古)

蒙古种在9个不同属中都有采用(恶灵龙、布罗戴维鸟、秘龙、似鸡龙、戈壁猎龙、瑞钦龙、原恐齿龙、似鸟龙和伶盗龙)。

2015年 蒙古 科学名字生效经历时间最长的中生代鸟类

波氏赫伯鸟在它正式发表的33年前已被命名了。

含义最简单的兽脚亚目恐龙名称

铸镰龙(Falcarius)一词来自拉丁文“Falcatus”,意思是一把大刀。

鹤形龙(Hexing):在汉语里是仙鹤的外形的意思。

可汗龙(Khaan):蒙古语中是“先生或领导者”之意。

哈卡斯龙(Kileskus):在土耳其语中意思是“蜥蜴”,哈卡斯人读作“Khakas”。

鸟面龙(Shuvuuia):在蒙古语中是“鸟”的意思。

郊狼龙(Yurgovuchia):在犹他原始部落语言中是“土狼”之意。

名字含义最简单的中生代鸟类

抱鸟(Ambiortus):意思是“模棱两可”。

加拿大鸟(Canadaga):指来自加拿大。

甘肃鸟(Gansus):指中国甘肃省。

祁连鸟(Qiliania):意为“天空”。

乌如那鸟(Vorona):在马拉加斯语中是“鸟”的意思。

有最多同物异名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种

君王暴龙有14个:它的正式同物异名有5个(莫氏后弯齿龙,强健蛮横龙,大纤细恐暴龙,巨大多孔椎龙和兰斯矮暴龙);存疑的同物异名有2个(大后弯齿龙,冠后弯齿龙);非正式同义词有7个(“芝加哥暴龙”,“克利夫兰暴龙”,“矮暴龙”,皇帝暴龙,斯氏暴龙,巨暴龙和狂热暴龙)。

名字组合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种

君王暴龙有25个:(兰斯艾伯塔龙,大纤细艾伯塔龙,大后弯齿龙,冠后弯齿龙,兰斯后弯齿龙,莫氏后弯齿龙,莫拉后弯齿龙,兰斯蛇发女怪龙,大恐齿龙,冠恐齿龙,兰斯恐齿龙,强健蛮横龙,大纤细恐暴龙,大多孔椎龙,巨大多孔椎龙,兰斯矮暴龙,大暗脉龙,冠暗脉龙,莫氏暗脉龙,大暴龙,强健暴龙,巨暴龙,皇帝暴龙,斯氏暴龙,狂热暴龙)。

有最多同物异名的中生代鸟类的种

印石板始祖鸟有10个:正式同义词有8个巴伐利亚始祖鸟,厚足始祖鸟,大尾始祖鸟,欧氏始祖鸟,西氏始祖鸟,厦曲侏鸟,厚足翼手龙(喙嘴翼龙),重大沃氏鸟;非正式同物异名有2个:长尾神秘鸟和疑问神秘龙。

名字组合最多的中生代鸟类的种

印石板始祖鸟有14个:(巴伐利亚始祖鸟,厚足始祖鸟,大尾始祖鸟,欧氏始祖鸟,厦曲始祖鸟,西氏始祖鸟,西氏古鸟,长尾神秘鸟,长尾神秘龙,疑问神秘龙,厦曲侏鸟,厚足翼手龙,重大沃氏鸟)。

有最多同物异名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跷脚龙足迹有40个:安琪龙足迹,勃朗迹,蜥龙足迹,张北足迹,重龙足迹,重庆足迹,船城足迹,虚骨龙足迹,西布莉足迹,次三趾龙足迹,双脊龙足迹,实雷龙足迹,希区柯克龙足迹,加布里龙足迹,加布里龙,极大龙足迹,极大龙迹,恐龙足迹,热河足迹,金李井足迹,新三趾龙足迹,卡岩塔足迹,马斯提斯龙足迹,新跷脚龙足迹,新三趾龙足迹,新三趾域迹,鸟类迹,澳托足迹,似虚骨龙足迹,副跷脚龙足迹,普拉斯龙足迹,扁龙足迹,近鸟迹,似鸟迹,原三趾龙域迹,原三趾龙足迹,酋恩三趾龙足迹,分叉跷脚龙足迹,威远足迹,杨氏足迹。一些作者提出跷脚龙足迹、安琪龙足迹与实雷龙足迹是同义词,其差异可能是由于行为或个体发育因素造成的,而非因为骨骼不同。其他作者总结了其他更多的种,因而产生了更多的组合。可能在未来,在更详细的标准和分析下,一些名字会得到重新验证。

归属有最多种的兽脚亚目恐龙

斑龙用来定义了不少兽脚亚目恐龙,因为材料之间没有较多不同的差异可作为参考。这被称为“裁缝的盒子”属,因为它包括多个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种将被确定为不同种的标本,甚至有些不是兽脚亚目恐龙。实际上,斑龙属仅包含巴氏斑龙,以及存疑的菲氏斑龙,斑龙有55个:有效的有1个(巴氏斑龙),存疑的有1个(菲氏斑龙),同物异名有1个(“康氏斑龙”),不属于的有48个(安氏斑龙,鹰爪斑龙,阿根廷斑龙,厚足掘颌龙,布拉德利斑龙,剑桥斑龙,坎氏斑龙,丘布特斑龙,克洛刻斑龙,凹齿斑龙,居氏斑龙,破坏者斑龙,邓氏斑龙,纤细斑龙,赫斯珀瑞斯斑龙,恐怖斑龙,匈牙利斑龙,匿名斑龙,意外斑龙,硕大斑龙,夺目斑龙,莱氏斑龙,兰泽斑龙,马氏斑龙,巨斑龙,梅尔茨斑龙,梅氏斑龙,莫氏斑龙,角鼻斑龙,内森考博斑龙,尼卡斑龙,迟钝斑龙,欧氏斑龙,潘农斑龙,帕氏斑龙,杂肋斑龙,彭氏斑龙,拉氏斑龙,撒哈拉斑龙,施氏斑龙,施氏斑龙,西里西亚斑龙,傲慢斑龙,谭氏斑龙,泰氏斑龙,三联齿斑龙,瓦伦斯斑龙和伍氏斑龙),无效的有4个(非洲斑龙,查楚斑龙,达布卡斑龙和西藏斑龙)。

有最多有效种的兽脚亚目恐龙

角鼻龙有7个:有效种有3个(小齿角鼻龙,大角角鼻龙和角鼻角鼻龙),存疑的有3个(梅氏角鼻龙,劳氏角鼻龙和槽角鼻龙),无效的有1个(威氏角鼻龙),不同属的有1个(硕大角鼻龙)。

有最多有效种的中生代鸟类

黄昏鸟有10个:有效种有5个(周氏黄昏鸟,厚足黄昏鸟,纤细黄昏鸟,帝王黄昏鸟和俄罗斯黄昏鸟),可能的有1个(巴氏黄昏鸟)存疑的有4个(高黄昏鸟,贝氏黄昏鸟,孟氏黄昏鸟和蒙塔纳斯黄昏鸟),不同属的有1个(马氏黄昏鸟)。

兽脚亚目恐龙中使用最多的种名

蒙古龙:有效的有14个(恶灵龙,顶棘龙,布罗戴维鸟,葬火龙,恐齿龙,秘龙,戈壁猎龙,天青石龙,窃蛋龙,原恐齿龙,瑞钦龙,蜥鸟龙,伤齿龙和伶盗龙),无效的有2个(似鸡龙和吐鲁茨龙)。

恐龙形类恐龙、兽脚亚目恐龙和中生代鸟类的双名法的记录和奇趣事学名

为了准确无误地确定和引用所有的恐龙和所有生物(现存或已灭绝的),它们获得了学名。分类严格按照国际命名法则的规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分类单元,学名必须至少是一个唯一的双名,它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特定的种类)。

最长和最短的双名和三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是:克罗姆霍无父龙(Agnosphitys cromhallensis,24个字母);罗氏奔股骨蜥(Dromomeron romeri,16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原始蜥臀目恐龙是:伊斯基瓜拉斯托富伦格里龙(Frenguellisaurus ischigualastensis,33个字母,可能是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的同物异名),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Herrerasaurus ischigualastensis,30个字母);月亮谷始盗龙(Eoraptor lunensis,16个字母,可能是原始恐龙形类),卡氏伊斯龙(Ischisaurus cattoi,17个字母,可能是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的同物异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是:蒙氏阿巴拉契亚龙(Appalachiosaurus montgomeriensis,31个字母),冠状里斯本鳄(Lisbosaurus mitracostatus,37个字母,但它不是恐龙,而是一只鳄鱼);上游中棘龙(Metriacanthosaurus shangyouensis,31个字母,但这一名称现在无效);奇翼龙(Yi qi,4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六齿大嘴鸟(Largirostrisornis sexdentornis,30个字母),朝阳副红山鸟(Parahongshanornis chaoyangensis,30个字母),横道子长城鸟(Changchengornis hengdaoziensis,30个字母),棘鼻大平房鸟(Dangpinfangornis sentisorhinus,30个字母);厄俄斯侏儒鸟(Nanantius eos,12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足迹:虚骨龙足迹(Coelurosaurichnus schlauersbashense,34个字母),“舍伦贝格虚骨龙足迹”(“Coelurosaurichnus schlehenbergensis”,35个字母,是Coelurosaurichnus schlehenbergense的印刷错误),后手兽形副手兽足迹(Parachirotherium postchirotheroides,34个字母,不是恐龙形类恐龙,而是一只原始主龙类);梅氏阿特雷足迹(Atreipus metzneri,16个字母),槽阿特雷足迹(Atreipus sulcatus,16个字母),强悍斯芬克斯足迹(Sphingopus ferox,15个字母,可能不属于恐龙形类)。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原始蜥臀目恐龙足迹:威趾原三趾龙足迹(Prototrisauropus angustidigitus,30个字母);首要酋恩三趾龙足迹(Qemetrisauropus princeps,23个字母),“鹅状蜥龙足迹”(“Saurichnium anserinum”,20个字母组成,现为无效名);直线原三趾龙足迹慢亚种(Prototrisauropus rectilineus lentus,33个字母),直线原三趾龙足迹重亚种(Prototrisauropus rectilineus gravis,33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天山加布里龙足迹(Gabirutosaurichnus tianschanicus,31个字母),泰坦派勒巴迪达斯巨龙迹(Megalosauripus titanopelobatidus,31个字母,可能不是兽脚亚目恐龙足迹);何氏极大龙足迹(Gigandipus hei,13个字母,之前为何氏重龙足迹Chonglongpus hei);奔窄马斯提斯龙足迹(Masitisisauropus angustus cursor,30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足迹:半蹼萨基特足迹(Sarjeantopodus semipalmatus,26个字母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11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蛋:固城巨型长形蛋(Macroelongatoolithus goseongensis,32个字母),瘤突龙蛋(Dinosauriovum Grumuliovum tuberculatum,36个字母,现为无效名);比利牛斯桑科法蛋(Sankofa pirenaica,17个字母),粗皮蛋(Oolithes rugustus,16个字母,现为粗皮巨形蛋Macroolithus rugustus)。

最长和最短的属名

属名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伪兔鳄属(Pseudolagosuchus,16个字母);鸟足龙属(Avipes,6个字母)。

属名最长和最短的原始蜥臀目恐龙:富伦格里龙属(Frenguellisaurus,16个字母,可能是艾雷拉龙属Herrerasaurus的同物异名),艾雷拉龙属(Herrerasaurus,13个字母);始盗龙属(Eoraptor,8个字母,可能属于原始蜥脚形亚目)。

名称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鲨齿龙属(Carcharodontosaurus,19个字母),熊本御船龙属(Kumamotomifunesaurus,20个字母,现为无效名),伊卡博德克兰龙属(Ichabodcraniosaurus,19个字母,现为无效名);奇翼龙属(Yi,2个字母)。

名称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副红山鸟属(Parahongshanornis,18个字母);甘肃鸟属(Gansus,6个字母),乌如那鸟属(Vorona,6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足迹:虚骨龙足迹(Coelurosaurichnus,17个字母);阿特雷足迹(Atreipus,8个字母),卡洛迹(Calopus,7个字母,但不是恐龙足迹)。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蜥脚形亚目恐龙足迹:原三趾龙域迹(Prototrisauropodiscus,21个字母);酋恩三趾龙足迹(Qemetrisauropus,15个字母),蜥龙足迹(Saurichnium,11个字母,现为无效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似虚骨龙足迹(Paracoelurosaurichnus,23个字母),原三趾龙域迹(Prototrisauropodiscus,23个字母);查布足迹(Chapus,6个字母)。

名称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足迹:古鸟足迹(Archaeornithipus,16个字母);舞足迹(Wupus,5个字母)。

名字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蛋:球状棱柱蛋(Spheruprismatoolithus,21个字母);桑科法蛋(Sankofa,7个字母)。

名称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蛋:散结节蛋(Dispersituberoolithus,21个字母);阿氏蛋(Ageroolithus,12个字母)。

最长和最短的种加词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迪尔斯特蒂(dillstedtianus,14个字母,鸟足龙属),塔兰布(talampayensis,13个字母)和强臂狄奥多罗斯龙(Diodorus scytobrachion,种加词有13个字母);大伪兔鳄(Pseudolagosuchus major,种加词有5个字母)。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原始蜥臀目恐龙:伊斯基瓜拉斯托(ischigualastensis,17个字母,富伦格里龙属和艾雷拉龙属);普氏(pricei,6个字母,南十字龙属),原(primus,“槽齿龙”属,存疑),卡氏(cattoi,6个字母,伊斯龙属,是艾雷拉龙的同物异名)。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阿瓜达格兰特(aguadagrandensis,16个字母,肌肉龙属),警丘(cerropoliciensis,16个字母,纤腿龙树),似鸟(ornitholestoides,16个字母,盗龙属);莱德克惠恩龙(“lydekkerhuenerorum”,19个字母,现为无效名),惠恩莱德克(“lydekkerhuenensis”,19个字母,现为无效名);奇(qi,2个字母,奇翼龙属)。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大平房(dapingfangensis,15个字母,翼鸟属),巨前颌(magnapremaxillo,15个字母,侯氏鹏鸟的同物异名);杜氏(dui,3个字母,孔子鸟属),厄俄斯(eos,3个字母,侏儒鸟属),季氏(jii,3个字母,二指鸟属,朝阳会鸟的同物异名),李氏(lii,3个字母,食鱼鸟属),李氏(lii,3个字母,叉尾鸟属),李氏(“lii”,3个字母,“始扇尾鸟属”,现为无效名),君王(rex,3个字母,无常鸟属,不是中生代鸟,而是新生代早期),吴氏(wui,3个字母,异齿鸟属)。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恐龙形类恐龙足迹:施劳尔斯巴赫(schlauersbachensis,恐龙迹属),施莱亨伯格(schlehenbergensis,17个字母,虚骨龙足迹属),后手兽形(postchirotheroides,17个字母,恐龙迹属,不是恐龙足迹);拉氏(rati,4个字母,虚骨龙足迹属)。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原始蜥臀目恐龙足迹:威趾(angustidigitus,14个字母,原三趾龙足迹属);小(minor,5个字母,酋恩三趾龙足迹属)。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碾盘山(nianpanshanensis,16个字母,金李井足迹属),泰坦派勒巴迪达斯(“titanopelobatidus”,17个字母,“实雷龙足迹”,可能不是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属);何氏(hei,3个字母,极大龙足迹属),徐氏(xui,4个字母,暹罗足迹属,也可能是鸟臀目恐龙足迹)。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类足迹:半蹼(semipalmatus,12个字母,萨基特足迹属),石印(lithographicum,14个字母,足迹属,不是鸟类留下的足迹,它们是肢口纲动物留下的);鸟(avis,4个字母,雅克雷特足迹属),金氏(kimi,4个字母,金东鸟足迹属)。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兽脚亚目恐龙蛋:风光村(fengguangcunensis,18个字母,树枝蛋属);李维斯(levis,5个字母,棱柱形蛋属),“西峡”(“xixia”,5个字母,巨型长形蛋,它是xixianensis的印刷错误)。

种名最长和最短的中生代鸟蛋:范特隆(fontllongensis,14个字母,阿氏蛋属);闫氏(yani,4个字母,内乡鳄鱼蛋属)。

兽脚亚目恐龙清单

如果将学名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在不同的类别中,那么以下名称将是该行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双名

恐龙形类:克罗姆霍无父龙(Agnosphitys cromhallensis);小科技龙(Technosaurus smalli)或巴氏巴西大龙(Teyuwasu barberenai,尚不清楚它是恐龙形类还是原始恐龙)。

原始蜥臀目:马勒尔艾沃克龙(Alwalkeria maleriensis,可能是原始蜥脚形亚目);普氏南十字龙(Staurikosaurus pricei)或西里西亚“镰齿龙”(“Zanclodon” silesiacus,可能是原始主龙类)。

兽脚亚目:科马约阿贝力龙(Abelisaurus comahuensis);罗氏恶魔龙(Zupaysaurus rougieri)。

中生代鸟类:波氏曾祖鸟(Abavornis bonaparti);洛氏者勒鸟(Zhyraornis logunovi)。

恐龙形类恐龙足迹:怀俄明阿吉亚足迹(Agialopus wyomingensis);神奇原旋趾足迹(Prorotodactylus mirus)。

兽脚亚目恐龙足迹:阿斯蒂加拉加阿贝力足迹(Abelichnus astigarrae);晋宁郑氏足迹(Zhengichnus jinningensis)。

中生代鸟类足迹:安徽水生鸟足迹(Aquatilavipes anhuiensis,现为安徽韩国鸟足迹),柯氏水生鸟足迹(Aquatilavipes curriei);禽雅克雷特足迹(Yacoraitichnus avis)。

兽脚亚目恐龙蛋:水南安氏蛋(“Apheloolithus shuinanensis”,可能是无效名),巴塔哥尼亚加达蛋(Arriagadoolithus patagonicus);阿氏三角蛋(Trigonoolithus amoae)。

中生代鸟蛋:范特隆阿氏蛋(Ageroolithus fontllongensis);提顿结节蛋(Tubercuoolithus tetonensis)。

属名

恐龙形类恐龙:无父龙(Agnosphitys);科技龙(Technosaurus)或巴西大龙(Teyuwasu,尚不清楚它是恐龙形类恐龙还是原始恐龙类)。

原始蜥臀目恐龙:艾沃克龙(Alwalkeria,可能是蜥脚形亚目);南十字龙(Staurikosaurus)或“镰齿龙”(“Zanclodon”,可能是原始主龙类)。

兽脚亚目恐龙:阿贝力龙(Abelisaurus);恶魔龙(Zupaysaurus)。

中生代鸟类:曾祖鸟(Abavornis);者勒鸟(Zhyraornis)。

恐龙形类恐龙足迹:阿吉亚足迹(Agialopus);原旋趾足迹(Prorotodactylus)。

原始蜥臀目恐龙足迹:虚骨龙足迹(Coelurosaurichnus);酋恩三趾龙足迹(Qemetrisauropus)。

兽脚亚目恐龙足迹:阿贝力龙(Abelichnus);郑氏足迹(Zhengichnus)。

鸟类足迹:翼足迹(Alaripeda sp.,属于新生代时期),水生鸟足迹(Aquatilavipes);雅克雷特足迹(Yacoraitichnus)。

兽脚亚目恐龙蛋:安氏蛋(“Apheloolithus”,可能不是一个有效名称),阿里亚加达蛋(Arriagadoolithus);三角蛋(Trigonoolithus)。

中生代鸟蛋:阿氏蛋(Ageroolithus);提顿结节蛋(Tubercuoolithus)。

种加词

恐龙形类恐龙:混合(admixtus,刘氏鳄属);高髋龙(sitwensis,阿希利龙属),塔兰布(Talampayensis,兔鳄龙属,疑名),泰勒(taylori,斯克列罗龙属,一种原始鸟颈类主龙类)。

原始蜥臀目恐龙:逃匿(absconditum,椎体龙属);普氏(pricei,南十字龙属),原(primus,“槽齿龙属”,存疑),西里西亚(silesiacus,“镰齿龙属”,存疑)。

兽脚亚目恐龙:阿巴卡(abakensis,非洲猎龙属);邹氏(zoui,尾羽龙属)。

中生代鸟类:异常(aberransis,“华夏鸟属”);郑氏(zhengi,波罗赤鸟属),郑氏(zhengi,始孔子鸟属),甄氏(zheni,甘肃鸟属,可能为赫氏旅鸟的同物异名)。

恐龙形类恐龙足迹:阿加底亚(acadianus,阿特雷足迹属);齐格朗(ziegelangernensis,虚骨龙足迹属)。

原始蜥臀目恐龙足迹:鹅状(“anserinum”,“蜥龙足迹属”,现为无效名);小(minor,酋恩三趾龙足迹属),首要(princeps,酋恩三趾龙足迹属)。

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异常(abnormis,迪波足迹或蜥龙迹属,不属于恐龙),尖(acutus,艾氏龙足迹);扎氏(zvierzi,跷脚龙足迹属)。

中生代鸟类足迹:安徽(anhuiensis,韩国鸟足迹属);杨氏(yangi,具蹼鸟足迹属)。

兽脚亚目恐龙蛋:阿克鲁伊(achloujensis,尖蛋属);赵营(zhaoyingensis,树枝蛋属)。

相似的名字

如果你觉得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与中华丽羽龙(Sinocallioteryx),南方盗龙(Austroraptor)与南方猎龙(Australoraptor)是非常相似的名称,那你还应知道以下巧合: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恐龙:理查德伊斯特斯龙(Richardoestesia)、理察伊斯特斯龙(Ricardoestesia):15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3.34%,它是由于名称的改正而引起的。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恐龙: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南方巨兽龙(Gigantosaurus):14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2.86%。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和主龙类恐龙:巨齿龙(Teratosaurus)、角鼻龙(Ceratosaurus):12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1.67%。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和鸟臀目恐龙:赣州龙(Ganzhousaurus)、兰州龙(Lanzhousaurus):13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2.37%。

同属下名字最相近的两个种名:敏捷虚骨龙(Coelurus agilis)、脆弱虚骨龙(Cfragilis)、纤细虚骨龙(Cgracilis):16个字母,1到2处不同,相似度93.75%〜87.5%。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巨龙迹(Megalosauripus)、巨龙足迹(Megalosauropus):14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2.86%。

双名最相近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布里翁巨龙迹(Megalosauripus brionensis)、布鲁姆巨龙足迹(Megalosauropus broomensis):23个字母,3处不同,相似度86.96%。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 目和鸟臀目恐龙足迹:蜥龙足迹(Saurichnium)、斯塔尔足迹(Staurichnium):12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1.67%)。

名字最相近的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恐龙足迹:新龙足迹(Neosauropus)、始龙足迹(Eosauropus):11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90.9%。

名字最相近的中生代鸟类:始孔子鸟(Eoconfuciusornis)、孔子鸟(Confuciusornis):16个字母,2处不同,相似度87.5%。

种加词最相近的中生代鸟类:陈氏(chengi)、郑氏(zhengi):6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83.3%(天宇鸟 vs. 波罗赤鸟、始孔子鸟、晓廷龙),甄氏(zheni)、张氏(zhangi):6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83.3%(觉化鸟 vs. 波罗赤鸟、始孔子鸟、晓廷龙),郑氏(zhengi)、甄氏(zheni):5〜6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83.3%(波罗赤鸟、始孔子鸟、晓廷龙 vs. 甘肃鸟)。

种加词最相近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强壮(robusta)、强健(robustus):7〜8字母,3处不同,相似度62.5%(具蹼鸟足迹、副跷脚龙足迹 vs. 伶盗龙足迹)。

种加词最相近的兽脚亚目和鸟臀目恐龙足迹:王氏(wangi)、杨氏(yangi):5个字母,1处不同,相似度80%)(神木足迹 vs. 具蹼鸟足迹、副跷脚龙足迹)。

不同种之间的综合名称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恐龙:

中国龙(Sinosaurus)、阴龙(Inosaurus):10个字母,9处相同,相似度90%。

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扭椎龙(Streptospondylus):18个字母,16处相同,相似度88.88%。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恐龙:

簧龙(Calamosaurus)、阿拉摩龙(Alamosaurus):12个字母,11处相同,相似度91.67%。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和恐龙形类恐龙:

真腔骨龙(Eucoelophysis)、腔骨龙(Coelophysis):13个字母,11处相同,相似度84.62%。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和鸟臀目恐龙:

细爪龙(Stenonychosaurus)、慢行龙(Onychosaurus):16个字母,12处相同,相似度75%。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和原兽脚亚目恐龙:

纤龙(Rhadinosaurus)、阴龙(Inosaurus):12个字母,9处相同,相似度75%。

原兽脚亚目恐龙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名字:

阿瓦隆尼亚龙(Avalonianus,现为阿瓦隆尼亚龙)、阿瓦隆尼亚(Avalonia):11个字母,8处相同,相似度72.73%。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中生代鸟类:

周鸟(Zhouornis)、侯氏鸟(Houornis):9个字母,8处相同,相似度88.88%。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恐龙蛋:

三棱柱蛋(Triprismatoolithus)、棱柱形蛋(Prismatoolithus):18个字母,15处相同,相似度83.33%。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

新跷脚龙足迹(Neograllator)、跷脚龙足迹(Grallator):12个字母,9处相同,相似度75%。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恐龙形类恐龙足迹:

似虚骨龙足迹(Paracoelurosaurichnus)、虚骨龙足迹(Coelurosaurichnus):21个字母,17处相同,相似度80.95%。

名字中字母相同程度最高的原恐龙足迹:

副手兽足迹(Parachirotherium)、手兽足迹(Chirotherium):16个字母,12处相同,相似度75%。

在其他恐龙名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名称:

阴龙(Inosaurus)总共出现了16次,其中在不同的兽脚亚目恐龙中出现了4次:中华龙(Sinosaurus)、棘龙(Spinosaurus)、镰刀龙(Therizinosaurus)和秋田龙(Wakinosaurus);在蜥脚形亚目恐龙中出现了7次: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恐龙(Dinosaurus)、耆那龙(Jainosaurus)、细长龙(Lirainosaurus)、莫里尼龙(Morinosaurus)、奥林龙(Orinosaurus)和宜宾龙(Yibinosaurus);在鸟臀目恐龙中出现了2次:巨刺龙(Gigantspinosaurus)和厚鼻龙(Pachyrhinosaurus);在可能最终被认为是恐龙中出现了3次:北京龙(Pekinosaurus)、纤龙(Rhadinosaurus)、塔平龙(Tapinosaurus)。

在其他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名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足迹名称:

跷脚龙足迹(Grallator)一词出现在新跷脚龙足迹(Neograllator)、副跷脚龙足迹(Paragrallator)和分叉跷脚龙足迹(Schizograllator)中。

在其他兽脚亚目恐龙蛋的名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兽脚亚目恐龙蛋的名称:

蛋(“Oolithus”)出现了78次(它目前为无效名称),涉及兽脚亚目恐龙蛋化石的36个属、16个中生代鸟类蛋化石、13个蜥脚形亚目恐龙蛋化石和13个鸟臀目恐龙蛋化石。这一属名尚且无效。

棱柱形蛋(Prismatoolithus)出现在前棱柱形蛋(Preprismatoolithus)、三棱柱蛋(Triprismatoolithus)和球状棱柱蛋中。

名字几乎一致的两种兽脚亚目恐龙:

华夏龙(Huaxiaosaurus)、华夏龙(Huaxiasaurus,非正式名):13个字母,12处相同,相似度92.31%。

名称在其他恐龙名字中出现最完整的兽脚亚目恐龙:

棘龙(Spinosaurus)的名字分散出现在棘刺龙(Spinophorosaurus)的名字中:16个字母,12处相同,相似度68.75%。

编年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