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 ……故而,“李冰化牛”之文化,应该是形成于东汉晚期“张道凌”与“应劭”之时。亦即,“李冰化牛”之文化,应该是形成于公元196年之前至百年之余时期。……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汉代以前的琉璃世界里是鲜为人见的、尚属仅有。何以如此,仍然有待再考。
作者:张涛
第一章 李冰与都江堰第一节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今都江堰市,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分水引流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2000年,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造作于东汉晚期(公元168年)的李冰石像
司马迁,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并且,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功绩:“蜀守冰凿离碓(同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灌溉意),百姓飨(xiang、3声、享意)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田地意)之渠,以万亿计,然莫(没有意)足数也。”
这是首见著书的相关历史资料。
都江堰示意图
第二节 李冰
李冰(约公元前302-235年),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公元前256-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市一带)太守。期间,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在相邻处今什邡市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时,病逝,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被后人尊为川主。在洛水旁边的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地段关口两侧后人修建有大王庙、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
第三节 李冰与石人
常璩(qu、2声、耳环意),生于约公元291-361年西晋末年,蜀郡、江原(今四川省成都市崇州)人,东晋史学家,《华阳国志》的作者。
《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华阳国志》记载,李冰筑堰时,“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江水中,与江神要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显然是为“水尺”的作用。
这是关于“李冰与石人”的始见文献。
于1974年以来、至2014年,已经在都江堰陆续挖掘出5尊石人造像,其中一尊刻有铭文。
此石像衣襟中间和左右袖上有隶书题记纵向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珎水万世焉”。
我认为:这尊造作于东汉晚期的李冰石像,应该是自《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作三石人”用于“水则”之后不断补充更新的续作,并且增加了对李冰的纪念和借以“李冰”之“神灵”镇河厌胜、求安祈福的新意。
李冰石像题记
至于,有观点认为,所挖掘出的“石人”皆着汉服、并且有铭文者为东汉晚期之作,故而肯定《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晚期的李冰“作三石人”不实;我认为,其结论欠妥、有误,理由是:
其一,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汉服”大体是一致的。
其二,“石人”初始的主要用途无非有二:1、“水则”,即测量水位。2、纪念参加的建设者。之后,在发展中,增加了借以“李冰”之“神灵”镇河厌胜、求安祈福的用途,丰富了“石人”的文化内涵,与初始者一样也是不可或缺。不论初始、还是后世之作,都不会一劳永逸,总是会有不断的损坏和不断的补充更新,直至标准“水尺”诞生为止。所以,已经挖掘出的5尊“石人”多有残损,将来应该是还会有更多出现,其中即有初始者遗物、也有东汉晚期者存在,自然不足为怪。
第四节 李冰与石犀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后期,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人。是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语言学家、融合儒道的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蜀王本纪》的作者。
《蜀王本纪》记载:“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在市南下,二在渊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
之后,《华阳国志·蜀志》也有记载:“冰,乃壅(yong、1声、堵塞意)江作堋(peng、2声、分水堤意)……外作石兕(si、4声、犀牛意)五头以厌(yan、4声、镇压意)水精。穿石兕渠于南江,命曰犀牛里。后转为耕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是也。一在渊中。”
2016年初,在成都市天府广场工地挖掘出一头巨大“石犀”、重达8.5吨。于上世纪70年代钟楼破土动工时曾被发现,因未予重视随即回埋原处。“工地”,疑似曾经是王公府邸故址。“石犀”,应该是李冰作石犀五枚之一。
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
第二章 李冰化牛第一节 洪水神话与治水英雄
洪水神话与治水英雄的文化在“李冰化牛”之前早已有之。
其一。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洪水滔滔,鲧偷了舜帝的息壤(永不减耗的土壤之神土)来填堵洪水,没有事先请示舜帝;舜帝命令祝融(火神)在羽郊(北极之阴,不见太阳)处死了鲧。鲧复有后代儿子禹,舜帝于是命令禹来领导挖土疏导洪水,最终安定了天下。”
《山海经》,是从战国到汉代初期、楚国和巴蜀地区人们的杰作,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志怪古籍,也是一部“山水物志”。成书,非一时、一人、一地之所作所为,在经西汉晚期刘向、刘歆父子编校后,终而汇集一处。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拓片
其二。
《淮南子·览冥训》又《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以前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损毁不能全部覆盖大地,地有塌陷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并且不能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抓取老弱的人们为食。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以确立天柱四极,*死黑龙水怪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极天柱得以扶正;洪水退去,天下太平;狡诈的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存;依附大地,敬仰苍天。
《淮南子·览冥训》又《女娲补天》,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共同撰著。
刘安(公元前179- 12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市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崇尚道家思想。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其三。
《河伯娶妇》:“魏文侯命西门豹为邺城县令。当地巫祝、三老勾结廷掾、豪长,假借河神娶妇,以少女投河,诈取百姓财物。西门豹微服私访,洞察其情,即将计就计。三月十五日为河神娶妇之期,西门豹亲至河边送亲,故指新妇容貌不佳,命巫祝、三老、廷掾禀明河神,容重选佳丽,将三人相继投入河中。百姓醒悟,河神娶妇之事遂绝。”
魏文侯(公元前472年―396年),名斯,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邺令。是著名的水利家、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重镇。
《史记》:“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河伯娶妇》源于《国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班固均称作者为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02-422年),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第二节 李冰化牛
纪念李冰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风俗通》:“秦昭王得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主者白:出钱百万 以行聘。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
《风俗通》又:“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江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冰以其女与神为婚,径至神祠,劝神酒,酒杯恒澹澹。冰厉声以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牛斗于江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亟,当相助也。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也。”
《风俗通》,作者:东汉泰山太守应劭。应劭(公元153-196年),字仲瑗,东汉学者,后投袁绍,卒于邺。
这是首见“李冰化牛”的文献。
此,似乎为《河伯娶妇》的衍生翻版,只是前者主旨“无神”、而后者则充满了“神意”、“神化”,何也?!
一者,两位作者先后都有“泰山”地区生活的经历,难免会有文化承袭。
二者,《河伯娶妇》发生地、以及主人公“西门豹”主政地,与《风俗通》作者应劭晚年生活地、卒地,先后同为一处“邺”,难免会有文化承袭。
三者,《风俗通》作者应劭,时逢东汉晚期,难免会有新兴的道教文化影响,收集编辑、或创造著作了“李冰化牛”的“神意”、“神化”。
张道陵,于东汉永寿二年、即公元156年卒。其,卒前3年,应劭出生。之后,应劭享43年,其间著作《风俗通》。亦即,“天师道”诞生与《风俗通》之“神意”、“神化”所成,先后不过百年之余,后者存在文化承袭实属情理之中。
有文曰: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是全国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被后世尊为天师,道名为张道陵。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代以后,山中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道”教派。
如此,可见一斑。“李冰化牛”,应该是崇拜《庄子》之神仙思想而造就东汉晚期道教组织、道教文化以“神意”、“神化”纪念“李冰”的一种形式。
故而,“李冰化牛”之文化,应该是形成于东汉晚期“张道凌”与“应劭”之时。亦即,“李冰化牛”之文化,应该是形成于公元196年之前至百年之余时期。
第三节 李冰与其之前石牛
《蜀王本纪》记载:“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
姑且勿论,《蜀王本纪》(作者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之此故事与历史、尤其是著名《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作者刘向、公元前77-6年)是否真实关联,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此“石牛”就是“石牛”,而绝非“李冰作石犀”之“石犀”。理由:
一、“石牛”与“石犀”出于同一著作、同一作者,概念清晰。
二、在成都市天府广场工地挖掘出“石犀”,其蹄4瓣、属犀类,特征鲜明。
故而,过去多有文献混淆“石牛”与“石犀”之两者、甚者质疑“李冰作石犀”的真实性,纯属误已。此处,不作详论。
第四节 李冰与中国牛文化
中国牛的祖先原牛分布广泛。大同市博物馆陈设有距今7万年前的原牛头骨,安徽省博物馆保存有11700年前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原牛遗骨,在华北、东北、内蒙古以及四川等地更新世不同时期地层发掘中也都有发现。
北京大学考古证实中国东北地区是牛驯化中心之一,将中国牛的驯化历史提早到距今一万年前。
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用于农耕、运输、祭祀、坐骑、纪年、产奶、肉食、皮革。其中:
l 驾牛。
《世本·作篇》作者不见于史,其名,最初是见于《周礼·春官·小史》、即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其言:“胲作服牛”。胲:即亥、商高祖王亥,作:进行、进行了……,服:即伏、亦驯服,服牛:驯服而用之。此句,是指:王亥,驾牛拉车。
《史记》记载:“诸侯贫者或乘牛车。”而到了东汉晚期,特别是灵帝(公元156-189年)、献帝(公元181-234年)时期,牛车又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时尚,至魏晋时期牛车更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东汉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帝王世纪》曰:“伏羲风姓,蛇身人首,常居此台伏牛乘马,故曰伏牛台。”故有“伏牛乘马”的成语。
商代妇好墓出土青玉牛
有文曾说,此青玉牛鼻部穿孔即是“伏牛”必须设置“鼻穿”的真实写照。
l 祭祀。
《庄子·至乐》记载:“具太牢以为膳。” 唐朝时期杰出的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史记·封禅书》记载:“阴阳使者,以一牛。”用来祭祀。
l 坐骑。
《史记·老子韩飞列传》之中《索隐》刘向(公元前77-6年)所记:“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l 纪年。
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的云梦竹简《旧书》中《盗者》占卜盗者相貌特征记
载:“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东汉思想家、哲学家王充(公元27-97年),《论衡·物势篇》云:“午,马也。子,鼠
也。酉,鸡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种生肖名。其《言毒篇》又云:“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又有东汉学者、史学家赵晔(生卒年不详)《吴越春秋》亦曰:“吴在辰,其位龙。”如此,完成了十二生肖。
我认为:十二生肖纪年,应该是源于东汉王充、赵晔。赵晔,应该是与王充同为会稽亦即今之浙江省绍兴县一地、一时之人氏。过去、直至今日,多有其它牵强依据者,谬已。此处,不作详论。
l 牛耕。
我认为:牛耕,起源于殷商武丁之前某一时期、亦即早于殷商甲骨文成熟之前某一时期,至春秋时期得到普遍应用,至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推广“耦耕”、“耦犁”使“牛耕”得到了更好更大的发展。
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画像砖《牛耕》图
关于牛耕的起源问题,商周历史文献缺失,尤其是郭沫若先生以甲骨文之“物”字为依据错误的理解和定论,致使今之学术仍然是在不具确凿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臆想臆断、各持偏见。此处,不作详论。以后,需者可读《考证牛耕起源之实证》一文--亦即,我的观点。
今,仅仅提供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夏商骨器”一套之一“夏商附刻文字符号骨坠”照片及相关“牛耕”文的特写和示意图,以供参考: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 夏商骨器一套6件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 “夏商附刻文字符号骨坠”正面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 “夏商附刻文字符号骨坠”反面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 “夏商附刻文字符号骨坠”“牛耕”文特写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 “夏商附刻文字符号骨坠”“牛耕”文示意图
此,纹饰、亦即文字符号反映出其文化非常古朴,远远早于殷商武丁时期已经非常成熟的甲骨文。从工具可以看出,其应该是“犁”之前“耒耜”之辈,加之“牛力”应该是“牛耕”文化之滥觞所属。
西汉宣帝时九江太守戴圣在《礼记·月令》之中引《吕氏春秋》曰:“季冬出土牛,示农耕早晚。”
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加释为:“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有文解释为:西周时期兴起,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 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
又为: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周朝、务农的事被提到朝打春牛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行礼。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句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牛,善良、温和、执着、坚韧、吃苦耐劳、默默奉献,被人崇敬。故而,人们把爱戴的李冰化作崇敬的牛以为纪念。
第三章 琉璃之我见琉璃,古称。广义来说:就是今天称谓的玻璃;狭义来说:就是今天称谓的玻璃的原始祖先,就是今天称谓的玻璃的一种分类。其,都是以含二氧化硅为主要元素的矿物质经过熔炼定型而形成的一种硅酸盐物质。区别,主要在于,是含铅、还是含钠,亦即其质或铅、或钠等元素存在与否和存在多少而已。琉璃含“铅”、“钡”,即“铅钡玻璃”;玻璃含“钠”、“钙”,即“钠钙玻璃”;也有另类,即“钾硅玻璃”。
琉璃,起源于冶炼青铜伴生物的发现,随之渐渐得到应用产生了琉璃之器、以及陶瓷釉料。
陶瓷釉料、即原始青瓷诞生于商朝。琉璃与釉之原料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固态”与“液态”、或为“浓”与“稀”而已。
“琉璃”,作为冶炼青铜的伴生物,是由原矿固体 → 熔炼液体 → 冷凝固体,属“自然”而成。
“釉料”,作为陶瓷附着的新生物,是由原矿固体 → 研磨粉末 水=稀释液体 → 施予陶瓷表面 干燥=脱水固体 → 熔炼液体 → 冷凝固体,属“人为”而就。
故而,可知商朝,首先发现了“琉璃”并且得到应用,之后衍生了“釉料”并且广泛发展,两者先后自明、伯仲是也。
l 商朝琉璃遗物尚无发现,原因诸多。也许,如:“诞生期”尚未被认知,历史考古
工作忽略了商墓中的琉璃;“诞生期”多为小珠、小管之物,又经久历史造成氧化变异,未被曾经的发掘者或盗墓者认知或重视,而被或遗漏、或损坏、或遗弃;“诞生期”与西周初期的时间非常接近,周灭商后、原有倾国之宝尽被西周掠夺占有、承袭所用,后人误以为西周遗物;“诞生期”于商朝晚期,周灭商后、原有商人被“毁其宗庙”以及“没收财产”并且不再享有厚葬权利,所以商朝遗存、加之西周推而广之所造早期琉璃也就只能大量而普遍出现于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以至南方长江流域的西周墓葬;等等。其中,与已知商朝墓葬均为早中期或远离中央的晚期墓葬、并且发掘时间太早和数量太少也有很大的关系。此处,不作详论。
l 西周时期诸侯国倗国,存在于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晋国附近,其范围在今山西
省绛县。墓内出土了骨牌组佩,其中就有琉璃管,制作非常精美。
西周时期诸侯国倗国墓内出土的骨牌组佩--琉璃管
l 越王勾践,春秋晚期,即公元前520-465年生、于其间公元前496年即位。越王勾践剑剑格正面镶嵌蓝色琉璃。
越王勾践剑剑格正面镶嵌蓝色琉璃(最初原始照片、残存遗物)
越王勾践剑
l 江苏省无锡市鸿山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陶胎红彩蓝色琉璃玲珑球”。 这件
镂空玲珑球属低温烧造、技术难度极大,温度控制需要因循蛇身蓝色琉璃的特性而定。这件文物是目前全国考古出土唯一的一件陶和琉璃融为一体的完美艺术品,诞生于距今2400年左右。
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出土的“陶胎红彩蓝色琉璃玲珑球”
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出土的“陶胎红彩蓝色琉璃玲珑球”
l 琉璃,自始商朝晚期,经过西周、春秋战国、秦,至汉代时发展已是登峰造极。汉
代,经由南北丝绸之路开始有了大量舶来品的进入,更加促进了琉璃繁荣昌盛的发展。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里,出土有两只十三点五公分的琉璃耳杯,目前所知是中国现存最早以脱蜡铸造的高铅玻璃,距今至少已有2133年的历史。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琉璃耳杯
第四章 汉代雕塑艺术的一个突破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对人物、动物的雕塑--不论载体如何--一直都有一个“木讷”或称“呆板”的共性,直至进入秦汉、更准确地说是到了东汉晚期才有了一个让人瞠目的“突破”--亦即,形成了写实、灵动的雕塑艺术。示例如下:
上海博物馆馆藏石家河文化玉人
商代妇好墓出土玉人
商代妇好墓出土玉牛
故宫博物院藏牛形玉勒
战国牛虎铜案
战国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出土,归属战国时期青铜器。
秦俑
西汉早期徐州驮篮山楚王墓出土的吹奏俑
西汉早期徐州驮篮山楚王墓出土的抚瑟俑
咸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羊脂白玉仙人骑马玉饰
仙人骑马玉饰,于1966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新庄“汉元帝渭陵”西北汉代遗址出土。刘奭(公元前74-33年),即汉元帝(公元前49-33年在位),西汉历十二帝中、第十一位皇帝。
安思远旧藏西汉末期至东汉青铜鎏金小熊席镇
安思远寓所沙龙案头摆放的这尊7.6cm的西汉末期至东汉鎏金青铜小熊,经拍卖被朱塞佩·埃斯肯纳齐以285.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多万元)成交价请走,成为历史上最贵的“小熊”,可谓动人。
四川博物馆藏东汉击鼓说唱俑
东汉击鼓说唱俑,时间为东汉光和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184~220年),于195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崖东汉墓出土。
乾隆时期 青玉牛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殷志强教授认为:此,堪比2009年5月在英国举行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以42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4500万元)创下中国玉牛文物拍卖价格世界纪录的一件清代玉牛摆件,毫不逊色、更胜一筹!
从上述示例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时至东汉的雕塑艺术更加贴近真实、更加灵动鲜活。
第五章 汉代琉璃牛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戴德的民族。都江堰惠及一方、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自然要纪念这个伟大功德的创建者--李冰。而“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已不足以能够表达人们对恩人--李冰的情感,随之也就产生了“李冰化牛”。这个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世界的精神需求。想必是:希望李冰是神,像牛一样勤劳奉献、施展无穷的力量,永远伴随着人们的左右、庇护一方安宁。
都江堰已历2270多年的历史,“李冰化牛”也有1800年以上之多时,可“李冰化牛”之文化除以文字记载之外却少有文物实体的发掘与发现。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发现并且研究了一件汉代琉璃牛,认为与“李冰化牛”之文化相关、相符,反映了“李冰化牛”之文化的一种表现。
为了进一步辅助说明“李冰化牛”之文化现象,特将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汉代琉璃牛”、以及另一件“汉代骨质奔牛”学术性实证宝藏提供给大家,以为借鉴: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汉代琉璃牛
长6.3cm。
琉璃牛,应该是东汉晚期之作。其特征诸多,如下:
一、实心、即实体。
二、表现形式。
1、一体雕塑:一只牛,踏在一方土地之上。
2、牛,圆雕,写实、富有动感;体魄健硕,四蹄蹬地着实有力;上体低伏,俯首下视;神态警觉,其间却暗隐疲惫之形。
*此,恰似“李冰化牛”打败“江神”之后又在继续奉献、庇护民生的状态。
3、土地,浮雕,是一方抹角的不规则长方块形状,上小、下大,长边两侧直壁各有极具道家思想的3折水波雕塑;右侧前后抹角明显,前端抹角幅度最大、并且呈现坡状,其次是后边右侧抹角幅度仅弱于前;左侧前端如尖,后边一角稍圆、微有坡度;地上、牛下,前端迎面有翻卷浪花,左右两侧分别有灌木花草、漫水浪花。
*此,正如李冰治水“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指导思想。
*其,也如都江堰的核心元素“鱼嘴分水堰”之象形、只是状态更近原始而已。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汉代琉璃牛纹饰特写
三、颜色。
浅淡黄色、亦即犹如麦黄,其中内含、或交融有如云如雾般浮漂的浅淡绿色,背部偏黄少绿、背下偏绿少黄。黄绿色彩分布不均,或轻或重、过渡参差,局部凝重、颇显翠绿。似有出土古玉天然受沁的效果,又有案牍水墨晕染的特色,美不胜收。
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汉代以前的琉璃世界里是鲜为人见的、尚属仅有。何以如此,仍然有待再考。
四、表面特征。
1、水汪汪的油脂光泽,张扬之中又有收敛含蓄。
2、迎光透视,薄处、或边缘微透明。
3、局部有稀疏散落气孔、寥如晨星,尤显于色淡的背部。
4、茬口断面,呈现微小颗粒状晶体凸凹起伏参差不齐,仍然具有石质矿物的特性。
5、后边直壁横向有一道很深的裂隙线纹,线纹两侧棱角之表面有明显收缩为圆润的现象。
6、个别之处,有如瓷器流釉的蜡痕堆积。其中一点于周边残留有对浓稠液体引导的纤细划痕迹象。
7、牛鼻梁上面短横线褶纹、以及几乎所有纹饰的原始工痕,均随之琉璃受热时融化、或又冷凝时覆盖。
8、以30倍放大镜下侧光观察,其内满布有如极为微小的雪花状云母闪光、以及深入肌理的沁蚀斑点,加之表面一种特有的光泽,真可谓:苍古深邃、宝蕴盈然。
五、平底。
浅淡土黄、亦即浅淡棕色。底面平齐,留有直线线性打磨痕迹、以及零星散布月球坑状气孔残迹,未作抛光。
六、工艺。
奇妙无比,登峰造极。
我认为:其,应该是由一种能够生产琉璃的天然原矿石首先琢制出创作的雏形,再经入炉、低温“融化”变软表面、取出修饰雕塑、反复使然、直至成品。同时,亦将原矿石之中呈色元素几经“氧化”、“还原”的过程,最终定格在了黄绿相间犹如水墨晕染般的色彩之中。又巧与象征“春华”的绿色、象征“秋实”的金色、象征“大地”的土色完全一致,以为牛之德行、李冰化身,恰如其分、简直无言以复加。
此物,来自于天津市老城区一位老者处。
其,诸多元素表明应该是东汉晚期的罕世遗物。亦即,应该是1800年以上之多时所形成的“李冰化牛”之文化、乃至2270年前“李冰治水”所产生的都江堰之文化的一种表现。如然,意义非凡。
其,可为研究此领域文化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李冰化牛”、“牛”、“琉璃”;“天然受沁的效果”、“水墨晕染的特色”;“微小颗粒状晶体”、“雪花状云母闪光”、“石质矿物特性”;“有如蜡痕堆积”、“深入肌理沁蚀斑点”;“水汪汪的油脂光泽”、“张扬之中又有收敛含蓄”;“月球坑状”、“气孔残迹”;“绿色”、“金色”、“土色”;等文化,提供一个尚属未闻未见、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另一件,与“汉代琉璃牛”的材质和工艺不同,却是属于同一时期、同一性质文化的遗物。随及一并附上,谨为简介,以为多飨。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馆藏汉代骨质奔牛
长约5cm。
这件骨质奔牛,局部仍有难以清除的青铜绿锈“沁蚀”残迹,诸多元素表明应该是东汉晚期之作、之遗物。其特征:
一、写实鲜活、具真灵动。
至极的强劲动感,致使身体的平衡点悬在千钧一发之间。
二、艺术奇巧、惟妙惟肖。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骨质材料固有的形状和体积的极限,创作了精妙绝伦的“动”与“力”的体现。
三、文化彰显、画龙点睛。
唯一一件佩饰,非属“礼制常规”或是“伏牛标配”、却是特殊豪华的“绶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此物,来自于河北省霸州市地区民间。
至此,谢过有可能引用了前辈的著作知识而又无法知其姓名的人们!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 创始人 张涛
2017年06月26日完稿
2020年06月26日修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