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福地周至终南山楼观台寻仙问道(图文)

天下第一福地周至终南山楼观台寻仙问道(图文)

首页角色扮演灵山寻仙更新时间:2024-04-1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我国道教的先祖、古代圣哲老子李耳于2500多年前,在楼观台所作《道德经》五千言的开篇之句,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我对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没有做深层次的研习,但对这段开言之语,却是耳熟能详,颇有心得。这次机缘相合,能在工余时间前往我国著名的道教发祥地,寻仙问道于当年老子传经授道,著书立说之圣地楼观台,并瞻仰先圣留下的遗存,自然是有点喜不自禁了。

4月10日下午15时许,驱车由省城西安上三桥,在车载导航仪的指引下,经西宝高速往西行驶81公里,由武功直下到周至。出县城后,沿108国道向东南方向奔上107国道,进入关中大秦岭环山路,就来到了距周至约15公里的终南山下。

广袤的关中平原上,散发出了浓郁的春天气息。在蓝天白云下的旷野中,染满绿色的终南山脚,迎风盛开着的金黄油菜花,相连成片的弥猴桃果树林,将坐落在终南山北麓上的楼观台古建筑群,衬托的更加气势恢宏。

下了车,映入我眼帘的是宽敞的道教文化广场。在广场上,自西向东一字排列着12通,高约9米的周幽王、秦文公、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祖、唐高宗、唐玄宗、宋高宗、元世祖、明英宗、清光绪皇帝等历代帝王亲临楼观台的拜祭碑。

楼观台,得名于西周。这里,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倚山背水,茂林修竹的自然风光。其古迹主要有:宗圣宫、老子说经台、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

《陕西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因此,楼观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称,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史称“仙都”。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这种“古、秀、幽、静”的绝妙意境,特别适合老子的道家思想。

据史料记载,周穆王曾来此游乐,并建造“楼观宫”;秦始皇在观南建清庙,亲自来求拜神仙;汉武帝在观北建祠;东汉之后,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开山祖师,楼观台由此成为道教祖庭。

下午17时,我们来到广场的西侧,进入了巍峨的古老宫殿----宗圣宫。宗圣宫,原系周康王时期大夫尹喜的故宅草楼观,因老子来此讲授《道德经》五千言而闻名。

走在神道上,时光仿佛在此凝固:两边古柏森森,古碑林立,殿堂肃穆,神像庄严,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的寂静。我轻轻地迈着脚步,慢慢地徘徊在碑石之间,细细地辨认着那快要湮灭字迹的碑文,追寻着先哲的圣灵和哲理。

据《重建宗圣宫记碑》记载:宗圣宫占地18150平方米,气势宏伟。明清之际,宗圣宫遭受地震、山洪之灾,毁坏严重。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祖宗,亲自来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宋初,又奉旨改名 “顺天兴国观”。元代扩建后,于1266年6月,易名为“宗圣宫”,并沿袭至今。

眼前的这棵古柏,高约14米,胸围3.6米,此树龄约2500多年,主干中空,基部有两个洞,古貌苍苍,枝叶繁茂,三人需要手牵着手,才能合抱在一起。相传,老子来此讲学时,曾在这棵树上拴青牛,故名系牛柏。

又走了没多久,就见道旁有一株巨大的银杏树,树干约有3米长,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上前观之,但见树身中空,仅靠树皮传输养份,树龄也有2500多年。树前立有一碑,上刻“老子手植银杏”。此株银杏为雄性,它与老子说经台前的雌性银杏南北呼应。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宗圣宫。

次日一大早,便走进了终南山森林公园。左行百米,山门微开,一位道士闪身而出。跨过红色的山门,在晨曦中观赏着这座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的宫观。从古碑刻文得知,这就是楼观台景区中,最负盛名的老子说经台。

说经台,也叫授经台,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李耳讲授《道德经》之地。1236年此处重新扩建,明、清均有修葺。现今保存的多是明清古建筑,占地面积9432平方米。有正殿、偏殿、碑厅、厢房、回廊等建筑146间,为楼观台道教中心建筑群。

来到一座红柱绿瓦的六角亭前,里面立一石碑,上阴刻着“上善池”三个大字,系元代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颍所书。相传: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年)春,周至遭时疫,亡者众多。监院张致坚梦见老子告诉他:“山门前石板下有一眼泉水,可治时疫。”查之,果有一泉,凡饮此水者,时疫即退。

三年后,赵孟颍来楼观台游览,听到泉水治疫之事很受感动,就以《道德经》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意,挥笔题写了“上善池”三个字,并刻石立碑于此,以示纪念。有诗云“清泉虽小来历奇,诗人雅士多咏题。楼观台下一胜景,游览莫忘上善池。”

在小道士们的晨扫中,我们沿着青石铺就的阶梯路,向海拔594米的说经台上登去。此地虽处山之阴,但却尽得其阳,翠竹环抱,古木参天,秀峦葱郁,悦目赏心,历来都是帝王、道众拜仙之都,文人*客云集之地。

说经台上,坐落着老子祠,老子祠,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这里是老子讲学的地方,老子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穿过祠门,就是宫宇辉煌的启玄殿,它是供奉玉石雕就的老子讲经像的正殿。玄之意指赞扬老子著说《道德经》揭示了社会的奥秘,阐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在启玄殿的门头上,蓝底金字的“配极元都”匾额,尽显了大殿的尊荣。像前堂下,有一道士正打坐在青灯旁,念诵着《道德经》。殿前,香蜡随着枭枭的烟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清香。我在此时此地,仿佛领悟了道家思想的真谛。

道有深浅,德有厚薄,名有高下之分。“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核心。 “道”为宇宙的本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永恒的; “道”有规律,就是自然的、非人为的;可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关于“道”的基本理论。 “大道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现今而言,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老子祠的门楣上,悬挂一块“紫气东来”的大匾。据传:在春秋时期的一天,尹喜登楼远望,见一股紫气自东向西而来,得知真人将至,就上书朝廷,愿为函谷关令,遂蒙恩准。到关任职后,准备迎接真人。

至期,果见一鹤发童颜的老者,坐在青牛背上,悠然自得。尹喜见之,赶紧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参拜:“圣人来矣,有请!”原来,这骑青牛的老者,便是太上老君。老君姓李名耳字老聃,系东周守藏史。因周室内乱,便辞去官职,准备西行,路过函谷关。

老子见面前这位官员,气度非凡,便问道:“你是何人?”尹喜恭敬地回答道:“我乃函谷关令尹喜,去年冬天,我看见天理星西行,今春又见紫气东来,状如龙蛇,知真人将西行,故于此迎接。”老君日:“吾亦知子之奇”。遂相携入关。尹喜辞去关令,同回草楼,请老君在此讲经传道。这就是 “紫气东来”的故事。

在老子祠的院内,立有四通《道德经》碑:东边两通刻于唐代,用楷书书写,称为唐正本 《道德经》;西边两通刻于元代。

下了说经台,来到了“洞天福地”坊。这里,有一株雌性银杏树,它和我们昨天黄昏时,在宗圣宫见到的雄性银杏树遥呼相应,好像在期盼那相见的一天。看来,道家的清心寡欲,将使两株雄雌银杏树的相会之期,变得渺茫无望。。。。。。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其果、叶均可入药。相传,太上老君为炼长生不老金丹,需要白果这味药,才在楼观台栽了两株银杏树。他栽雌雄银杏树,是为了炼的金丹内阴阳二气相通,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二气相通,才能生出万物。

走出了说经台的山门,就见有两条登山道路,直接通往终南山上。左边是到老子巨型立像的显灵山道路,右边是攀爬到老子炼丹峰的山间小道。踌躇了一会,看看远山深处耸立的老子像,决定先到显灵山去瞻仰一番。

显灵山,绿树成荫,坡上郁郁葱葱。漫步在林中的小径上,尽情地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沐浴在春阳之中。穿过槐树林,跨过长虹般的“拜仙桥”,就登上了山顶。

山巅之上,一座背依终南山峦,面朝关中大地,高达30余米的老子铜像拔地而起。在周边的护栏上,分别凿有道家21幅手指指诀图,它们别有含意。观赏了半天,也没有记住一幅内容。

仰望这座 “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的老子巨像,想起佛祖释迦摩尼在出生的时候,也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步生莲花,目顾四方,一声狮吼:天上地下,唯吾独尊。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返回时,但见山腰有一小径隐入密林之中,旁边插有简陋路标:由此登炼丹峰。看来,这是一条捷径。想也不用想,就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陡峭的山梁;毕竟是简道,路滑难行。一身是汗地攀登过去,好不容易地走上了正途,来到了炼丹峰的半山亭。

炼丹峰,位于说经台之南,海拔888米。相传,峰上原有金、银丹炉两座,皆为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每个炉边都有一个烧火的仙童。据说,《西游记》中的妖怪金角和银角大王,就是以这两个烧火童子为创作原型的。

在亭中休息片刻,继续攀爬石阶路;从这里到炼丹炉,还有1公里的山道。上行不久,就见一汪池水,里面放养的数十尾红色鲤鱼正在欢快地游弋着,这就是炼丹峰一景:观鱼池。再向上攀登50米,就来到了怀苏亭。

说起怀苏亭,还有一段来历: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尚书右丞的苏辙(1039-1112),来楼观台游玩时,见此地修竹茂盛,连绵不断,心有所感,遂在此赋诗赞竹:“拄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大约半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炼丹峰的峰顶。顶端,有一平台,正中就是炼丹炉,此炉系明代所建;砖砌炉形建筑,坐北向南,南边有砖拱券门,炉内原有老君石像,如今已不复存在。炼丹炉前,已全被小摊位占据,无法观其全貌。

越过炼丹炉,就是一条比较宽阔、平缓的登山马道,不时有游人骑马由此上来。我们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从此路下山,于11:20分离开了楼观台,沿107环山公路向东行驶15公里,在涝峪镇草草用过中餐后,便从涝峪口进入了西汉高速公路,于下午16时顺利地回到了汉中。

据了解:楼观台现有历代名木367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16株;存有历代碑碣178通,名人诗词95首;还有论著、绘画、乐章150余篇。它们具有重要的观赏、保护和研究价值。因此,有学者说:“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是中国文化的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