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关注呗:古今烽火台,探秘中国历史故事和文化
华夏传承五千年,各种故事和文化流传至今,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也包括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这一期小编要给看官探秘神奇的针灸疗法。
中国神奇的针灸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探究针灸的起源问题,我们现在却还很难从时间上对它作出较为确切的回答。目前我们一般认为针灸术起始于新石器时期,其端绪甚至可以上溯到距今1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是根据先秦时期图书资料对远古事迹的记载和近年来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早在药物治疗以前,可能就已经有了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一些粗糙的、稍经加工的天然石块既用于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只是在新石器时代到来以后,由于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这才有了特定形状的医用砭石。
关于“以石治病”的文献记载
我国最早的医疗工具是砭石,又称针石(有锋)或馋石(有刃)。因其形状必须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或有锋,或有刃而得名。目前考古出土的砭石实物呈各种形状,有剑形、刀形、针形等,其年代多为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左传》、《山海经》、《素问》、《灵枢》、《汉书》、《说苑》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士的《脉法》、《五十二病方》等关于古代运用石器治病的记载可知,先民们用砭石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以消除病痛。
砭石乃金属刀的前身,后世金属针的出现,显然是模仿砭石的各种形状制作而成的。
1978年,在内蒙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出士了枚青铜砭针。此针长4.5cm,一端扁平,有半凤形刃;另一端呈锥形,中间手持处为四棱形。根据其形状特点可知,此针既可切开脓肿,又可作针刺之用。经鉴定,此针被确认是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
《内经》所说的被针和圆针、锋针,也分别与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出士的一枚小剑形玉质砭石,和在河南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发现的一枚砭石(一端卵圆,可用以按摩,另一端呈三棱锥形,可以放血)极相似。
针法的形成
根据古*载和考古出土文物,人们通过推理,一般认为:原始人在劳动或与野兽搏斗中,被石块、碎石所击伤或者被碰伤出血,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却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
显然,这种出于偶然的经验,最初是不可能引起人们重视的。但是若干年后,若干人次的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这种源于实践的经验,就会让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可以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于是逐渐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最终形成了针刺疗法。
近年来,在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有4块儿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的神物浮雕。面对着鱼贯而来的人群,神物的一手握着为首一人的手腕,另一手则作扬举状。其中有两幅可明显看出神物手中所握乃一针形器物对着来人的肢体。
据考证,这4幅图像是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针灸行医图。半人半鸟的神物形象来源于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
1978年,在山东嘉祥县宋山再次发现8块绘有人物的画像石,也看到有类似针灸行医图的形象。这些汉画像石在山东的陆续被发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砭石可能最先是发源于山东一带。
灸法的产生是经验的积累
有的专家推测灸法和火有密切联系。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时,燃烧着的木材所进出的火星,都难免会让先民们发生皮肤烧伤、烫伤等情况。有时会意外地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减。于是就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伤中,人们从这些偶然的发现中,最终积累成为经验。
也有的专家认为,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作局部取暖,既舒适又方便,还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热量。在多次使用之后他们又逐漸体会到这样做还可以消除某些病痛,如因受凉引起的腹痛,因寒湿造成的关节痛等,这就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改进,人们改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更多的疾病,从而形成了灸法。
总之,不管是哪种看法,都可推知灸法的出现,应当是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这说明灸法的产生与人们处在寒冷环境中的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以史为鉴,可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小编带大家探秘中国历史,分享历史知识和故事,传承民族文化。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希望你能关注、分享、收藏、评论,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历史和文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