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波斯祆教?大秦景教?长安城哪来这么多宗教?

《长安十二时辰》:波斯祆教?大秦景教?长安城哪来这么多宗教?

首页角色扮演狼卫传说更新时间:2024-07-30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35篇文章

“之前有一周的时间,我主要对《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人物的原型进行了一些探究。本周开始,我希望从剧中的一些细节入手,来谈谈一些我感兴趣的唐代长安的生活相关。这一次的故事,要从剧中的一份长安舆图说起。”

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主演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自上线以来,好评如潮,豆瓣评分至笔者发稿起还是8.6分的高分。剧中所呈现的大唐盛世景象,真是让人神往。

剧中,当张小敬追查长安舆图追到了大唐西市,跟一位突厥狼卫发生了一场追击。经过曲里拐弯的一顿追逐,张小敬终于追到了怀远坊,闯进了一处祭祀的场所。其中所有的人都身穿红袍,以布掩口鼻,仿佛正在进行什么虔诚的祭祀仪式。

因为狼卫失手*了主持祭祀的人,现场的红衣教徒们愤怒了,直接冲了上去。将这位狼卫群殴死了。

怀远坊的大司仪还专门跑到靖安司兴师问罪。

这让很多观众感觉很意外,什么宗教能在长安这么大势力,居然能跑到官府问罪?剧中的这些红衣教徒所信仰的宗教,就是赫赫有名的祆(音同仙)教,也就是传说中的拜火教。

因为唐朝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让很多国际友人都来到长安经商和居住,甚至还可以做官。彼时的长安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成为了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时,各个国家的人也带来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这些宗教也逐渐在大唐境内生根发芽,不断传承。除了佛教和道教之外,还有很多本来小众的宗教也得到了了很大发展。其中的三个典型代表,也就是称为“三夷教”的——祆教、摩尼教以及景教。

本文中,我们就以此入手,来聊聊当时大唐长安的多种多样的宗教文化,聊聊“三夷教”在长安的传播。

01 祆教:圣火指引善恶分明

前面说了,怀远坊的祆教大司仪(这个名称应该是为了过审而特意改过的,其实这个负责管理祆教的人一般被称为大萨宝,本文后面统一称呼为大萨宝),要来靖安司兴师问罪。当李泌问大萨宝他们怎么处理张小敬的时候,大萨宝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这明摆着要烧死张小敬啊,后来贺知章出面,跟大萨宝做了一番谈话,才算化解了这场舆论危机。

这位大萨宝说的话基本上就是基于祆教的教义来阐述的。

祆教,是中国古代对于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称呼。祆教最早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间基本上跟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差不多处于同时间段的,创立地点在古波斯帝国(现在伊朗),创立后被波斯帝国定为国教,后来一直到公元226年,波斯阿尔达希一世创立了萨珊王朝,再次立祆教为国教,祆教迎来了第二次复兴。当时在萨珊王朝的钱币上,都可以看到祆教的祭坛。

萨珊王朝金币能够看到祆教的祭坛,有火焰在燃烧

随着萨珊王朝的迅速崛起,东征西讨,祆教也就随之开始向中亚地区发展。最终到了公元五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当时中国的北魏、北齐、北周皇帝都曾经有过奉祀。

祆教的教义到底是什么?其实祆教的这个“祆”字本身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祆”字不是中国原有的字,而是造出来的字。这个字左半边是示字旁,代表祭祀;右半边是个天,左右合起来,就是祭祀上天的意思。在《旧唐书·西戎传》中,曾记载到波斯祆教“俗事天地日月水火诸神,西域诸事火祆者,皆诣波斯受法焉。其事神,以麝香以苏涂须点额,及于耳鼻,用以为敬。

具体的说,祆教的教义是崇拜天地日月星辰,所信仰的是唯一的天神——阿胡拉·马兹达,认为世界上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它们之间要经过长期的斗争,光明最终会在阿胡拉·马兹达的带领下战胜黑暗的邪恶力量,取得胜利。而人在其中,需要选择自己属于那种力量,“愚痴受到永世的惩罚,真理引向丰颐的生命”。

在祆教信仰中,火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火焰具有清净、光辉,活力的特质象征了神的绝对和至善。同时,火焰又是正义之眼,一切善恶都在火焰面前无所遁形。

正因为火这样重要,所以祆教教徒必须面对火焰祈祷。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又把祆教称作拜火教。其实据我所找到的资料记载,祆教教徒并不喜欢“拜火教”这个名字,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只崇拜阿胡拉·马兹达一位真神,而所谓拜火只是教徒在对着火焰祈祷,不是真的崇拜火。

与“三夷教”中的景教和摩尼教不同,景教和摩尼教进入中国以后,都曾经有过翻译经典以及传教的行为。跟他俩相比,祆教是非常傲娇的一种宗教。祆教在长安从不传教,也不翻译经典,只在胡人之中流传,所以教徒中胡人居多,汉人很少。对于那种扩大影响,广招信徒的事,祆教从来都不做,采取“爱信不信,不信拉倒”的态度。这样傲娇的态度反而增加了祆教的神秘感,让南北朝的很多好奇的王宫贵胄都尊奉了祆教。正是因为祆教从不传教的态度,使得景教、摩尼教都称自己的教徒聚集地点为“寺”,而祆教的聚集点往往被称为“祠”。

为了贯彻唐朝的“祆人治祆”的态度,唐朝从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始,就为祆祠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官员,当然了,这管理官员往往也是祆教的上层人物,这个官职就叫做萨宝。这官可是有品级的,视作从五品的官。也就是剧中的大司仪的原型。

其实,祆教因为胡人信仰广泛,所以祆祠既是一个祭祀场所,其实也是胡人的一个文化交流中心,在这里,西域各国的胡人聚在一起,畅谈生活经历人生传奇,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后来到了中晚唐时期,武宗灭佛让祆教也遭了秧,此后,祆教在长安日渐衰败,最终逐渐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剧中有一个小小BUG,就是在我查到的资料中,祆教多是尚白衣,不穿红衣的。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中探讨。

02 摩尼教:为善去恶,唯光明故,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跟到了唐朝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祆教相比,摩尼教就属于比较年轻的宗教了。它是在公元三世纪由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所以叫做摩尼教。如今作为一种宗教,摩尼教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在它创立后一千多年时间里,曾经广泛存在于亚洲、欧洲和北非,从大西洋西岸,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直到中国东南海滨,都曾经有过摩尼教活动的踪迹。

摩尼教的最初的教义,是吸收了很多祆教的成分,可以称作是祆教的改良版。后来摩尼教分为了两支,一支向西传播,一支向东传播。为了传教,他们也需要把教义跟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所以西去的那一支就吸收了很多基督教的教义,东传的一支就吸收了中国的佛教、道教和民间神话之类的元素。所以到了后期,这两支基本上成了两种不同的宗教了。

摩尼教神祗,摩尼光佛

摩尼教的原始教义是“二宗三际论”,“二宗”谓光明和黑暗,即善和恶;“三际” 谓初际、 中际和后际, 即过去、 现在和未来。 摩尼认为, 在未有天地之前, 存在着光明王国和黑暗王国, 光明王国充满善美, 而黑暗王国则尽是丑恶,两者断然分开, 互不干扰。 后来由于黑暗侵入光明, 引起光明和黑暗的大战, 遂进入中际时期。在中际,光明和黑暗相混合,天地和人类是这种混合的产物。摩尼教的创立正是为了超度人类的灵魂,使之早日摆脱黑暗的纠缠, 重新回归光明王国。 摩尼认为, 世界的末日终将到来, 那时地球将毁灭, 光明和黑暗又将截然分开, 回复到初际的情景, 这亦就是后际。

从这个教义上看,大家很明显看得出来,这“二宗”基本上就是祆教的教义,而这“三际”基本上跟佛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有点类似。

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说是唐朝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这一年,有一位叫做拂多诞的摩尼教僧人,带着一本名叫《二宗经》的摩尼教经典来求见武则天。武则天当时正好处在要代唐自立称帝的时间段,需要一些宗教方面的理论支持一下,这会来了这么一个外国宗教,也没啥人听过的,正好可以为武则天所用。

所以在武则天称帝的时间段,摩尼教还是得到了很多的优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摩尼教都是属于合法宗教。但是在开元二十年,朝廷认为摩尼教是旁门左道,妄称佛教,欺骗百姓,命令国内人员不得信奉。这一下给了摩尼教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大唐境内的摩尼教徒几乎绝迹。

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唐朝境内虽然不让传播,摩尼教却在塞外的游牧民族中得到了广泛流传。二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只好向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回鹘求助,回鹘可汗在率军进攻叛军中间,遇到了一位摩尼教的高僧,受其感化,决定信仰摩尼教,并且把摩尼教定为回鹘的国教。由于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大功,摩尼教很快就依仗回鹘的势力,在唐朝境内大肆扩张。朝廷慑于回鹘的要求,自大历三年( 768 年) 至元和二年( 807 年),先后允许在京师、 荆州、 扬州、 洪州、 越州、 河南府、 太原府等地建置摩尼寺,称大云光明寺。 从大历三年直到唐武宗会昌( 841~846 年) 初元,约 70 余年间,是为摩尼教在中国最风光的时期。其时摩尼教在入传中国的诸多外来宗教中,其声势之盛,仅次于佛教。

后来武宗灭佛,摩尼教也遭遇了跟祆教一样的遭遇,大量的摩尼教寺庙被焚毁,摩尼僧人大量被还俗。

在唐朝以后,摩尼教逐渐转入了地下,因为摩尼教崇尚光明的教义经常容易被农民起义采用,唐以后的很多农民起义背后都有着摩尼教徒的背景。从唐以后,摩尼教因为其“朝拜日夕拜月”的传统,被很多人把日和月合在一起,自此以后,中原的摩尼教逐渐改名为——明教。

明教众人

提起来这个名字,那可就是如雷贯耳了,大概全球华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也是拜金庸经典《倚天屠龙记》所赐,小说中的明教那可是汇聚了很多英雄好汉,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等等英雄读来都是让人神往的。这里的明教,就是以历史上的明教也就是摩尼教作为原型的,只是明教缘起之地的波斯,在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占领,摩尼教遗迹也被毁之殆尽,所以是不会有什么波斯总教来找圣女的桥段了。

03 景教:在哪都是异端的宗教

在《长安十二时辰》最新更新的第20集中,李泌从奄奄一息的狼卫曹破延口中得知了狼卫的主使右刹的信息,曹破延只给出了“十字莲花”四个字就力竭而死。

右刹身上的十字莲花图样

经过徐宾的“唐朝大数据”推算,终于明白了,这十字莲花,原来是景教的LOGO。

徐宾这一段阐述已经很明白了,景教传入长安已经近百年了,可是从官方文件到普通老百姓都称呼景教寺为波斯寺。从唐朝的很多记载中,也确实发现了很多人对于祆祠和景教寺分不清楚,统统称为波斯寺。

张小敬赶到了位于义宁坊的景教寺,见到了寺中的执事伊斯。

剧透一下,伊斯在后面的剧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伊斯答应给他寻找他要的那个人,但是他还是傲娇的说。

看来伊斯对自己老是被人称为波斯寺也是耿耿于怀啊。

你说人家伊斯也不够就是个教士,张小敬还喂人家吃了一把狗粮。

张小敬喂伊斯吃狗粮

这就引出了在长安的另一种宗教——景教。下面我们聊聊景教。

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块黑黢黢的石碑,这块石碑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这块石碑上,人们意外的发现了原来在将近一千年前的唐朝,居然已经有一支基督教分支曾经在大唐的土地上广泛传播,那就是大秦景教。这个发现,一下把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时间提前了几百年,当时中国所有的基督教士都喜出望外,因为这样就可以证明基督教进入中国古已有之,对于他们的传教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那么,大秦景教到底是个什么宗教呢?这里的大秦,是泛指罗马帝国地区,而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叫做聂斯托利派。聂斯脱利派创始人聂斯脱利(约380~451年) 生于叙利亚的日尔曼尼亚,公元428年被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 他主张“二性二位说”。一方面同意基督具有神和人两个本性,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此二性统合为统一的本体,认为是神性本体附在人性本体上,故马利亚只是作为人的耶稣之母, 而非作为神的基督之母。这样的观点在保守传统的基督教会中无疑是无法被人接受的。在431年的以弗所公会上, 聂斯脱利受到批判,被视为“异端”。435年,聂斯脱利被革职流放,信徒因遭镇压向东流亡,基督教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等地传播。

在贞观九年(635年),景教高僧阿罗本到达长安,当时太宗皇帝命令宰相房玄龄迎接,并且请他在皇家藏书楼翻译圣经。至此,景教应该是正式传入了唐朝境内。贞观十二年(638年),太宗下旨准其传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对此事有这样的记载:“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休,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签。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于京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

可是好好的聂斯托利派干嘛叫了景教啊?原来是阿罗本进入中国以后,希望在这里传教,可是你跟唐朝的人说聂斯托利派人家根本听不懂,所以得起个中国的名字,后来就按照“真常之道 ,妙而难 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只好勉强称呼为景教了。

到了玄宗时期,景教受到了皇家的重视,玄宗钦赐五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的画像。按说这事跟基督教义有点偏差了,基督教堂一般只供一个耶稣十字架之类的,这供皇帝画像可是没有过的,但是景教的僧侣都是受宠若惊,看来此时的景教,已经逐渐淡化了其基督教的影子了。

到了天宝四载(745年),玄宗下旨将波斯寺改为大秦寺,这也算全了伊斯的愿望。后来安史之乱,很多景教僧人都加入了唐军帮助唐军平叛。当时郭子仪总戎朔方,肃宗任命景教教士伊斯(这个名字耳熟不?)为朝廷高官,担任同朔方节度副使,“为公抓牙作军耳目 ”,协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其实这个伊斯就是剧中的伊斯,此人在肃宗、代宗、德宗三朝身为“白衣景士”,帮助郭子仪出谋划策,为郭子仪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剧中“跑窟王子”伊斯

看不出来吧,剧里萌萌哒的帅哥伊斯居然历史上还真有这人!而且还立下了这么大的功绩!根据《景教碑》中的记载,这位伊斯应该就是出钱刻碑的“甲方”了。“三夷教”中只有景教有功绩立碑,可见景教在唐朝传播要远远超过祆教和摩尼教了。

事实也是如此,景教在唐代的传播,是“三夷教”中最为成功的,也是本土化最为深入的。景教不仅连教名都是按照中国文化重新起的,连教义都是跟中国的佛道儒家紧密相连,比如在碑文中记载:“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这意思说的是耶稣的十字架,但是风格绝对是道教经文的风格,“棹慈航以登明宫 ,含灵于是乎既济”这似乎又有点佛教那意思,称呼耶稣受难升天叫“升真”,好像耶稣升天成了“耶稣真人”了。现在看来,除了有点滑稽之外,还是能够看出景教积极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努力。

可是景教声势再大,终究大不过皇家,武宗灭佛过程中,景教寺也受到了波及,从此,景教在中国也就一蹶不振了。

回顾景教的历史,创始的时候在东罗马帝国也是异端,进入中国以后,虽然努力与中国文化结合,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间段,但是仍然被中国文化视为异端,在哪里都是异端,景教的命运,也是非常坎坷的了。

————————————————————————————————

唐代“三夷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在大唐的传播,无不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包容心态,和唐朝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心怀天下的大唐盛世,才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文化在唐朝发生碰撞融合的过程,正如贺知章在剧中所吟诵的那首诗:“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唐朝的那种胸有四海的心态,如今读来,也让我们不禁神往。

参考文献:

1、《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 彭树智 人文杂志 1999年第1期

2、《西域祆教文明》 周菁葆 西北民族研究 1991年第1期

3、《唐代摩尼教教史研究综述 》 王媛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唐代摩尼教传播过程辨析》 芮传明 史林 1998年第3期

5、《唐代景教之流行及其消亡》 邱树森、王秀丽 史学研究 2002.6

6、《从景教碑试论唐长安景教兴衰》 葛承雍 碑林集刊

——————————————————————————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 ,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