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几乎全天下人都认为安禄山要反叛,只有三个人不这样认为,这三个人是:唐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和安禄山本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全国共有9069154户,人口52880488人。从去年开始,水旱灾害交替发生,关中大饥。好在大唐仓廪殷实,天灾并没有造成大规模民变,表面上看,天下太平无事。
一年后,安禄山反了。
唐玄宗欣赏贵妃跳舞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唐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数人的命运也因它而改变。
我们现在就以安史之乱时的唐朝做一个切面,了解一下当时的几个大诗人在这场全国大动乱中的人生经历。
一、参战诗人:岑参、高适天宝十四载(755年),岑参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邀请,再次出塞,进入封常清的幕府,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这是岑参第二次出塞了,第一次是在天宝八载(749年)。那一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随高仙芝一起入朝的还有他的俘虏小勃律国王。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非常喜欢这种高级别的俘虏。为了奖励高仙芝,唐玄宗加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时还给他的一个儿子封了五品官。
高仙芝高高兴兴的入朝,不久也高高兴兴的回了西域,顺便带走了岑参,让他进入自己的幕府,做掌*。这段时间,封常清是岑参的同事,任高仙芝的节度判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节选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率军远征中亚,岑参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坐镇后方负责后勤物资运转工作。
唐军从龟兹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在怛罗斯与阿拉伯联军相遇。此时统治阿拉伯的政权叫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喜欢称它为白衣大食。当时唐朝联军三万人,其中两万唐朝本土军队,一万藩属国葛逻禄和拔汗那联军。阿拉伯联军有十万人。
战争一触即发,双方血战五天,唐军渐渐取得优势。但是在第五天夜里,葛逻禄士兵反叛唐军,与阿拉伯联军前后夹击,唐军大败。
高仙芝率残部逃回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不久还朝,不再担任安西节度使,一同还朝的还有岑参。
高仙芝还朝之后,先由王正见担任安西节度使,不久王正见去世,由封常清接任。
就这样,高仙芝、封常清、岑参三个人的命运就产生了微妙的联系,但是这种微妙的联系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好运。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不负众望,果然反叛了。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多年不见兵戈,突然打起仗来,官员和百姓都有点手足无措。安禄山一人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麾下军队占了唐朝军力的30%。这三镇的军队由于经常跟契丹人打仗,所以装备充足,训练刻苦,战斗力很强,中原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叛军一路攻城略地,河北、河南的大量城池很快沦陷,叛军兵锋直指洛阳。
这个时候,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从西域回到了长安。跟上次高仙芝还朝不一样的是,这次岑参没跟着主将一起回来,而是留在了西域。
在安禄山大兵压境之下,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统帅,出兵平叛。但是,封常清几乎是一个人从西域回来的,精锐的安西军没有也不可能跟他一块回来。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安西军贸然回来几乎是反叛无疑。
此时的封常清只是一个光杆司令。
再高明的指挥官也打不赢没有士兵的战役,没办法,只能临时募兵。
估计有朋友会疑问,怎么还要临时募兵?长安和洛阳难道没有军队吗?
这个真没有!
唐朝的军事政策是守外虚内,全国的军事重心全在藩镇,京城只保持少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平时维持治安,打击黑社会还行,让他们跟边军打仗,别说战斗力,连人数都不合格。
朝廷虽然没有给兵,但是可以给钱给政策,封常清带着军饷到洛阳很快招募了六万军队。但是这临时招募的六万军队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就匆匆忙忙的上了战场,战斗力可想而知。
遇到叛军,官军一触即溃。封常清一败再败,洛阳很快失守。封常清只好退兵扼守陕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
这个时候朝廷给封常清派了一个帮手,他的老上级兼老战友高仙芝。
在洛阳失守之前,唐玄宗封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全权负责平叛事宜。高仙芝被封为为副元帅,是实际上的平叛指挥官。
高仙芝面临和封常清同样的问题——没兵。
朝廷再次给钱给政策,高仙芝在长安集合京城各类负责治安的守备兵和部分在京城的边军,同时又招募了一帮无业游民和市井无赖,组成一支杂牌军,浩浩荡荡的开出长安,到陕州与封常清汇合。
无论是高仙芝还是封常清都不是酒囊饭袋,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们俩再加上我们后续要提到的哥舒翰,可以称得上为西域三大名将,每个人都战功赫赫。但是,他们在西域打仗指挥的是安西军和陇右军,战斗力极强,打仗的时候很有自信,各种战术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是他们现在指挥的却是一帮乌合之众。
高仙芝和封常清看着自己手下的这支杂牌军队,心里实在没底。
此时,叛军势头强盛,与他们硬碰硬无疑于以卵击石。俩人一合计,只好放弃陕州,集中兵力扼守潼关,坚守不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挫伤叛军的士气,令其再而衰三而竭;二是等待各路勤王人马汇集过来,到时候再对叛军发起总攻。
总体来说,这个战术是正确的。
当时唐朝各路援军正在集结,假以时日,就会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到时候攻守形势就会逆转。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部队正在今内蒙古包头一带集结,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的部队在陈留一带集结,潞州长史程千里的部队正在山西潞州一带集结,江陵长史源洧(wei)的部队正在进湖北荆州一带集结,蜀郡长史崔圆之的部队正在四川集结。
安史之乱战场形势图
这个时候在潼关坚守的唐军只要沉住气,跟叛军耗下去,一直耗到各路援军赶到,胜利的曙光就会到来。
高仙芝和封常清能耗,但是唐玄宗不能耗。
这些年的唐玄宗整天忙着秀恩爱撒狗粮,早已不是年轻时的那个聪明睿智的李隆基了。杨玉环的温柔乡不但蒙蔽了他的双眼,也让他失去了判断力。
多年的太平景象也助长了他的盲目自信和虚荣心,这几点原因叠加在一起害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也害了唐玄宗自己。
洛阳城是朝廷的脸面,东都的沦陷让唐玄宗觉得很没面子。他希望高仙芝和封常清能够迅速出兵收复洛阳,好让他把丢在地上的自尊心捡起来。
这个世界很奇怪,当面子和里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面子,丢掉里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唐玄宗的悲剧在于,为了挣回面子不顾眼前面临的客观形势,急于求成,最终丢了更大的面子。不但洛阳没有收复,连老窝长安都被安禄山端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在于,他们只想到战术层面的对错,没有摸透领导的心思。
高仙芝和封常清畏葸不前让唐玄宗很恼火,在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谗言之下,唐玄宗一怒之下*了两位战功赫赫的名将。
*人不是目的,换将才是目的。
这个时候,长安城里还有一位能打的将军——哥舒翰。
哥舒翰到底有多能打?读读下面这首诗就知道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不过,这首诗描写的是年轻时候的哥舒翰,此时的哥舒翰已经中风卧床,几乎生活不能自理。
但猛虎虽病,余威仍在。
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相当于接替高仙芝的职位,让他带兵迅速收复洛阳。哥舒翰先是以生病为理由推辞,被唐玄宗拒绝。君命难违,哥舒翰只好硬着头皮出长安,走的时候,带上了另一位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代表人物,二人前期的经历也差不多。
岑参是进士出身,先在朝廷做官,有了点名气之后,被高仙芝主动收揽进自己的幕府。高仙芝离开西域之后,又被封常清邀请进幕府。
高适也是考中进士之后,先是被任命为封丘县县尉。他在县尉的岗位上干着不爽,不久就辞官了。然后去西域游历,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被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赏识,收进幕府做掌*。
哥舒翰领兵到达前线之后,发现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这仗根本没法打。他不自觉的选择了和高仙芝同样的战术,扼守潼关,避免跟安禄山硬碰硬。
唐玄宗没有让高仙芝执行这个战术,同样也不会给哥舒翰这个机会。
哥舒翰扼守潼关那段时间,唐玄宗两次派宦官催促出兵。哥舒翰上书解释死守潼关的军事意义,郭子仪、李光弼也上书朝廷建议坚守潼关。但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被虚荣心蒙蔽了双眼,再加上奸相杨国忠在旁边敲边鼓,唐玄宗拒绝了三位将领的正确建议。
高仙芝和封常清刚死不久,尸体还没凉呢。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再不执行皇帝的命令,自己也会落得和高仙芝、封常清同样的下场。哥舒翰没办法,只好指挥军队出潼关,向洛阳进发。史*载:翰不得已,抚膺恸哭。
当那个时代的五个著名将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都认为不应该出关跟安禄山硬碰硬的时候,哥舒翰率军出关的结果基本就像玻璃杯里的冰块一样透明了。
很快,唐军一败涂地,哥舒翰被俘。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保护下仓皇逃往四川。不久,哥舒翰被安禄山*掉。
小小的潼关成了三大名将的墓地,而掘墓人与其说是安禄山,还不如说是唐玄宗自己。
本来太平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的变乱害的大家都成了丧家之犬,在长安经营了半辈子的积蓄都可能化为乌有,好好的家不能呆了,要保着老皇上一块去四川。士兵们越想越生气,一股怨气逐渐在军队中扩散。皇上是不敢怪罪的,于是士兵们把一腔怨气都撒在了杨贵妃和杨国忠身上。
唐玄宗一行人逃到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发生哗变。先是一个叫张小敬的士兵一箭射死了杨国忠,然后在众士兵的要挟之下,唐玄宗含泪把杨贵妃吊死于佛堂。
杨贵妃像
杨氏兄妹死了之后,逃跑队伍也一分为二。唐玄宗继续往南逃,目的是成都。太子李亨带一部分人北上,目的是灵武。
哥舒翰兵败被俘的时候,高适从乱军之中逃了出来。他本打算先逃回长安,但是等他快到长安的时候,发现长安已经沦陷,皇上已经“巡幸”四川了,他又马不停蹄的逃往四川。
高适一路追赶唐玄宗带领的逃跑大军,到河池郡(今陕西凤县)的时候终于追上了老皇上。打了败仗却没有投降,皇上都成丧家之犬了仍一路追随过来,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唐玄宗很是感动。高适又说了一堆鼓励皇上的话,唐玄宗认定高适是大大的忠臣,于是加封他为侍御史。
趁战火没有烧到四川的这段时间,高适在成都陪老皇上过了一段太平日子,他的战争生涯暂时告一段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说说岑参。
封常清从西域回长安的时候,岑参并没有一块跟着回来,当他的两任领导高仙芝和封常清在河南和陕西一带跟叛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岑参还在北庭都护府当他的节度判官。
中原的动乱让岑参很是担心,他其实很想参战,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但是,没有朝廷的允许他不敢回中原,身为军人,擅离职守可是重罪。
至德元载(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他号召各地兵马勤王,岑参积极上表请求参战,得到了朝廷的允许。岑参才放心大胆的离开北庭都护府,东进勤王。
岑参到中原的时候,唐肃宗的办公地点已经转移到了凤翔。岑参只好先到凤翔报到,但是朝廷并没有给他安排武职,而是任命他为右补阙。
在唐朝,像拾遗、补阙这类官职都属于言官。拾遗的意思就是把朝廷丢的东西捡起来,补阙的意思就是把朝廷的漏洞补上。右补阙的官职肯定跟岑参理想中的官职有差距,因为他本来是想直接上战场的,但是没办法,他必须听从朝廷的安排。
近代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所以只要愿意等,机会总是会有的。
宝应元年(762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第八个年头,岑参终于得到了他盼望已久的武职。天下兵马大元帅雍王李适讨伐史朝义,岑参被任命为掌*,跟随平叛大军奔赴前线。当时的安史之乱已经基本接近尾声,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已经相继死去,史朝义已经是强弩之末,叛军很快被平定,安史之乱也结束了。
但是平叛有功并没有给岑参的仕途带来多大帮助,后来他的官职一直反反复复,始终没有进入高官行列,晚年还被贬到地方做刺史。岑参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客死异乡,享年五十二岁。
二、被俘诗人:王维、杜甫、王昌龄在安史之乱中,王维、杜甫和王昌龄统统被俘。被俘是相同的,被俘的方式和结果却各有各的不同。
(一)王维
安史之乱发生之前,王维的官职是给事中。长安被攻陷的时候,王维没能及时跑出去,被叛军抓了俘虏。
给事中当时已经不算是小官了,再加上王维诗画双绝,名气很大,所以他受到了安禄山的特殊照顾。安禄山为了招揽人心,就命人把王维押解到洛阳,让他在自己的朝廷中做官。为了保命,王维只好被迫接受。
虽然做了伪职,但王维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一次安禄山在洛阳凝碧宫设宴款待百官,虽然有乐工吹拉弹唱热闹非凡,但王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事后他做了一首《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注意,读最后一句的时候,一定要正确断句,“碧”和“池”之间要稍作停顿,否则就成了粗口了。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朝廷开始对投降官员进行秋后算账,本来王维这种接受伪职的官员是要处死或者流放的。但是关键时刻那首《凝碧诗》救了他一命,唐肃宗很欣赏他这首诗。再加上他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缙苦苦求情,愿意革职救他他兄长一命。朝廷免去了王维的死罪,任命他为太子中允,降级使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二)杜甫
与以上几位相比,虽然现在看来杜甫的名气是最大的,但是,他的人生际遇却是最差的。
岑参、高适、王维都是进士出身,都是拿俸禄的国家公务人员,但是杜甫却没有考中进士。安史之乱发生之前,他的生活已经很潦倒了。
杜甫像
天宝十载(751年),杜甫因为上《大礼赋》受到唐玄宗赏识。唐玄宗让他在集贤苑等候分配,但朝廷一直没有给他安排工作,直到天宝十四载才给他安排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也就是安史之乱即将爆发的前夜,杜甫正在回老家奉先(今陕西蒲城县)省亲。他刚进家门就听到了哭泣声,原来是小儿子饿死了,杜甫家庭生活的穷困可见一斑。
他前脚刚到家,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杜甫听说之后,就只身一人前往灵武,投奔朝廷,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不幸的是,在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
官大有官大的缺点,官小有官小的好处。
杜甫因为官职太小,在俘虏营里压根儿不受重视,几乎连行动自由都没有受到限制。在此期间,他竟然还能写《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两篇文章为剿灭安史叛军出谋划策,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自由、最胆大包天的俘虏。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趁郭子仪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杜甫从长安城西金光门成功逃脱。参考做俘虏时的待遇,估计这次出逃他也没有费多大劲。
到了凤翔朝廷之后,唐肃宗很高兴。对于这种冒着生命危险逃离叛军大营也要报效朝廷的行为应该予以鼓励和嘉奖,朝廷封他做了左拾遗。当然,我们知道,杜甫逃出长安的过程可能没有唐肃宗想象的那么艰险。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伤。
——杜甫《前出塞》
左拾遗是言官,就是负责给皇帝和朝臣提意见的,最起码,杜甫对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他对这个官职的粗浅理解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时宰相房绾向唐肃宗主动请缨要求率军收复长安,为了赢得唐肃宗的信任,房绾把牛皮都吹上了天,成功的忽悠了唐肃宗。
但房绾本是一介书生,从来没有过军旅经历,他的战术思想只是世上谈兵罢了。连高仙芝、哥舒翰这类的著名将领都吃了败仗的情况下,房绾的结局很好预料。唐军一败涂地,房绾狼狈逃回凤翔。
唐肃宗大怒,准备罢免房绾的宰相职位。这个时候身为左拾遗的杜甫觉得该是自己履职尽责的时候了,于是上书为房绾求情,说这是小罪,不宜罢免宰相。
实事求是的说,这一次败仗并不是小罪。当时正是战争的关键节点,这一仗的成败可能会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打了败仗不仅让唐肃宗收复两京的计划不得不再往后推迟,并且可能影响军队的士气。
杜甫的上书算不上客观中允,据说杜甫没做官时跟房绾就是好朋友,这次上书求情很可能夹杂着私情,这就惹怒了唐肃宗。唐肃宗本想把他打入大牢问罪,在宰相张镐(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后面我们还会提到)的求情之下,肃宗免去了他的死罪,但是从此再也没有重用过他。
从此之后,杜甫就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最终贫病交加,死在了一条小船上。
(三)王昌龄
在安史之乱中,王昌龄虽然也被俘了,但是和前两位诗人不同的是,他是被自己人俘虏的。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王昌龄正在龙标县(今湖南怀化)做县尉。王昌龄的家在长安,中原的动乱让他很是担心。
听说长安陷落了,由于挂念家人安危,王昌龄离开龙标县打算回家照顾家人。当他走到安徽亳州的时候,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捕获,不久被*。
对于闾丘晓*王昌龄的原因,《唐才子传》上说“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也就是因为嫉妒*的他,这种理由已经被后世认可。
因为王昌龄做的官一直很小,跟闾丘晓没有工作交集,俩人也没有私人恩怨,所以闾丘晓不可能是因为打击报复*的王昌龄。
那闾丘晓会不会是因公*的王昌龄呢?
王昌龄擅离职守是有罪,但是治王昌龄的罪不是闾丘晓职责之内的工作。闾丘晓抓到擅离职守的官员,可以用两种方式处理:一种是押送朝廷,由朝廷来处理;另一种是押送回官员岗位所在地,由当地的行政长官来处理。但是闾丘晓完美的避开了这两个正确方案,选择了第三种,他亲自动手*掉王昌龄。
退一步讲,就算闾丘晓自己有权力处理王昌龄,也明显量刑过重。根据唐朝法律规定,对擅离职守官员的处罚是流放三千里。闾丘晓是直接*掉了事,据说还是杖*,就是乱棍打死。
当时的王昌龄官职虽然小,但是由于诗写的好,在读书人当中名气很大,他的死让世人为之扼腕叹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人在做天在看,因嫉妒*人的闾丘晓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宰相张镐率军平叛,这个张镐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给杜甫求情的宰相。在解宋州之围的时候,张镐以贻误军机为名逮捕了闾丘晓,打算处死。
闾丘晓请求张镐饶他一命,说自己还有亲人要奉养。张镐直接怼了他一句:王昌龄的亲人谁来奉养?
闾丘晓哑口无言。
张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同样的方法杖*了闾丘晓,算是给王昌龄报了一箭之仇。
三位被捕诗人中,王昌龄的结局是最令人惋惜的。被敌人俘虏的没有死,被自己人俘虏的却死掉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有时候自己人比敌人更可怕。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候,有些看问题比较片面的人会选择“攘外必先安内”,虽然这个策略有时候并不是十分明智。
三、李白先是避难,然后被卷入另一场叛乱李白曾经风光过。
天宝初年,李白从四川来到长安。他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拜访唐玄宗面前的红人,时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贺知章读了他的《蜀道难》之后,大为赞赏,说:“你是从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
于是,把他推荐给唐玄宗。
唐玄宗召见李白时的情形估计是李白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那天,李白布衣入宫,唐玄宗步行出去迎接,并亲手为其调羹汤,这待遇简直羡煞旁人。
李白
在朝堂之上,唐玄宗问他一些当时的热门话题。李白见解独到,对答如流,唐玄宗很满意,封他为供奉翰林,工作职责是陪皇上读书写字。
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工作只是陪领导搞一些娱乐活动就认为它不重要,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这份工作离皇帝近,方便皇帝考察,如果得到皇帝的认可,前途不可限量。
其实,这个规律现在同样适用。
在公务员系统,秘书出身,办公室出身,或者在一些业务性强的部门中搞数据统计和业务分析的公务员更容易得到领导赏识,升职也更快。
想要知道某个人在领导眼中的地位,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他的工作离领导是远还是近。如果领导把你打发的远远的,说明你已经被边缘化了。当然,如果你想主动边缘化,那你就低调点,离领导远点,让他好事坏事都想不到你。
还说李白。
做供奉翰林的这段时间,李白确实风光无限,写了很多拍马屁捧臭脚的诗,最著名的就是《清平调词三首》,那是赞美杨贵妃的。当然,赞美杨贵妃就是赞美唐玄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但李白天生不是一个喜欢低三下四靠拍马屁生活的人,这样的日子虽风光,但是他内心深处肯定是抵触的。在这种心态之下,他的官肯定做不好。
做供奉翰林没多久,李白恃才放旷的本性就开始暴露出来了。他整天跟几个狐朋狗友(其中包括贺知章)喝的酩酊大醉,经常会因为喝的不省人事而误了上朝。更重要的是,他得罪了当时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据说,有一次他喝醉了之后,让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于是怀恨在心。
高力士之前有过在唐玄宗面前发表看法的经历,结果唐玄宗很不高兴,从那以后,他就几乎不在皇上面前对朝臣和时政发表看法了。高力士是个聪明人,懂得借力打力。他经常在杨贵妃面前说李白的坏话,然后他的话自然而然的就被转述到唐玄宗的耳朵里。
没多久,李白就失宠了。
唐玄宗还算给了他点面子,对他的处理是赐金还山,把他打发出了长安。
离开长安之后的李白开始四处游历,到处喝酒作诗,过着他快意恩仇的潇洒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李白在江西庐山避难,在那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虽然口口声声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建功立业的。
唐玄宗逃到成都的时候,下令各皇子招兵马买,共同讨伐安禄山。从潼关战场上逃回成都的高适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认为这样不妥,恐怕会埋下诸皇子争夺皇位的隐患,唐玄宗不听。
唐玄宗封永王李璘兼四道节度使,镇守江陵。此时的李白虽然到了人生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希望建功立业,取得一番成绩,于是毛遂自荐,入了李璘的幕府。
谁知这一入幕府竟跳进了火坑。
唐玄宗让李璘节制四道的目的是让他帮助唐肃宗平叛,但是李璘却想拥兵自重,割据江南,他的意图很快就被唐肃宗发觉。
唐肃宗听说高适曾经反对唐玄宗册封皇子,于是召高适商议讨伐李璘的对策。高适陈述江东利害,判断李璘必败无疑。唐肃宗很高兴,封高适做淮南节度使,率军平定永王叛乱。
高适和李白曾经是非常好的朋友。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唐玄宗冷落,落寞的离开长安。他在洛阳先遇到了杜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诗人相遇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诗仙和诗圣一路游玩的同时,还顺便带上了一个诗坛小弟——高适。
当时四十岁的高适屡试不中,过得也很郁闷,三个陷入中年危机的人一块在今河南商丘、开封一带整天喝酒游玩发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三人的关系已经好到睡一个被窝的程度了,出则同行,卧则同床。据杜甫的诗记载,三人“醉眠共秋被,携手同日行”。
三个人在一块玩了两个多月,后来才依依不舍的分别。没想到的是,下一次相见,竟然是在战场上。
昔日好友竟然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不禁让人唏嘘。但是此时两人的身份和地位却天差地别,高适是讨伐李璘的唐军总指挥,李白只是永王府的一个普通幕僚。
永王李璘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李白受到牵连,被关进浔阳的监狱里,这个浔阳就是后来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地方。
如果无人搭救,李白很可能就要被处死了。据说,李白曾经求过昔日的小弟高适,让他替自己求情,但是高适并没有伸出援手。
不过李白命不该绝,他年轻时曾经救过郭子仪的命。郭子仪在皇上面前苦苦求情,表示愿意拿自己的官职换李白的命。郭子仪的面子唐肃宗还是要给的,于是免去李白的死罪,把他流放到夜郎。
乾元二年(759年),关中遭遇大旱,为了求雨,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赦免之列。获得了人身自由的李白虽然逸兴遄飞的写下了千古名作《早发白帝城》,但是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生活无着的他只好投奔自己的族叔,当时在安徽当涂县做县令的李阳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死于当涂县,据《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是因为酒后捞月亮死的,这种死法很李白。
同一年死的还有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
在安史之乱这个历史切面上,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诗仙、诗圣、诗佛、七绝圣手再加上两位边塞诗代表等几位大诗人的生活轨迹。在这场大动乱中,他们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悲是喜,这场动乱都在他们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这烙印足以影响一生。
无论我们现在看来多么伟大的人物,当时也只是历史潮流中的一朵浪花。他们无力改变历史进程,只能随波逐流。这正如杨慎在《临江仙》中所写的那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