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 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韩湘子有个长辈是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据《消摇墟经》载,韩湘子祖师落魄不羁,与吕纯阳先生因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成仙。
“尸解仙”一词最初出自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论仙》,葛真人认为仙有三等,即天仙、地仙、尸解仙。“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上士白日飞升,中士也落得形神俱妙,只有下士只有尸解,蜕去皮囊神识飞升。《无上秘要》卷八十七所引《洞真藏景录形神经》《洞章琼文帝章经》《洞真太上隐书经》《洞真八素真经》《真迹经》等很多经典中都有详细描述和说明。
尸解仙最早记载于《抱朴子》,李少君就是尸解成仙的。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洞真藏景灵形神经》又云:“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旁出者;有死毕未殓而失骸者;有人形犹存而无复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发既脱而失形者。”尸解之后,断头的神识从身体某个部位出来;有的死了,尸首直接消失了;还有尸首存在,里面骨头没了,有的尸首不见,只留一堆过世身上的衣服,还有面目全非和生前相貌大不相同。
不仅尸解过世之后五花八门,尸解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据《无上秘要》卷八十七和《云笈七签》卷八十四至八十六所载,即有尸解法十种以上,较常见的有:
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等几种,尸解的现场应该十分惨烈,水解应该是相对可以接受的,指溺死之后尸解。关于水解的人也有书籍记载。据《道迹灵仙记》说:“段季正,隐士也,晚从司马季主学道,渡秦川溺水而死,盖水解也。”又称:“王进贤者,琅琊王衍之女也。遭石勒略……赴黄河,自誓不受辱,即投河中。时遇嵩山女仙韩西华出游,救而度之,外示沉没,内实密济矣。”段季正和王进贤两人均是水解的神仙。另外,李白据传说也是水解成仙的。
当然,最惨烈的要数火解了。《无上秘要·尸解品》云:“以药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 火解。”《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也称:“以录形灵丸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身体涂满火炭(应该还有燃油之类的东西),当着人的面直接焚化,恐怖之极让人瞠目结舌!
尸解仙虽然在神仙里面属于比较低级的,或者无奈的飞升之道,但是对于道家众多修行者来说,他们也是相当成功的。毕竟修行路上非常坎坷和曲折,能飞升确实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