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所住街道名字的由来吗?
街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
成都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成都是唯一一个建城以来
城址未迁,城名未改的城市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成都的每一条古老街巷
都记载着成都的历史
走近成都街巷,映入眼帘的街名
总会让我们去寻找她的由来
拾捡她的故事
街巷的命名方法各式各样
有的以地理位置和方位命名
有的以历史故事命名
有的以街道功能分区命名
有的以文化名人命名
还有的以名胜古迹、街道特征和显著标志命名
……
你会不会因为街名
而更爱你所居住的这座城?
小编带你一起去找寻
与街巷有关的故事
1根据地理位置等关系得名东、南、西、北四大街
各县市街道,大都如此划分
本为襟河,因自城内斜出,状如衣襟,故名。唐节度使白敏中改为金河。又雍正《四川通志》称此河为禁河。天启《成都府志·关梁》所谓“金卞河……旧名禁河”。对旧字未指出上限年代,但这个称呼,可能起于明初。以其邻于蜀王宫禁之地,故有此称。
1935年的金河街
因明代蜀王府俗称它为“皇城”。这些街道,是顺着蜀王府的萧墙建成的,萧墙清代就已经没有了,现在是按照从前的方位称呼在东的称东顺城街,在西的称西顺城街。
因沿御河得名
按方位分为东御河和西御河街两段
因皇城外城,有东、西两道过门,即东西华门。华,是取《聊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意思。街道也以此命名。
2 因曾是机关衙署的所在地得名总府就是指挥使司,是明朝的指挥部队的官,我们常听说的封疆大吏,明朝就是指的都指挥使与布政使、按察使,分别是管部队的,管钱粮的和管刑法的,当然到了清朝还有总督、巡抚。
拍摄者丨庄虎_tian
明代为巡抚察院衙门。清初的四川,是由川陕总督或川湖总督兼管。雍正九年设四川总督,裁撤四川巡抚,以抚署为督署,称制台衙门。街名督院,是因为总督例挂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头衔。这些职务,是属于部院大臣的等级,所以总督的衙署,就称为督院。
因清代提督衙门设此得名(衙门所在地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提督是管一省军队的高级官员(从一品),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和总兵不同,总兵称镇守总兵官,是二品官员。)提督要受二品衔的巡抚指挥,因为巡抚倒挂兵部侍郎的头衔,这是中央机关高级军事人员的职称。
因是清代盐茶道衙门的所在地得名。它主管四川的盐、茶业务。其他的省份,只管盐业,称为盐法道(设有盐运使的,就不再没盐法道)。
因是清代帘官的住地得名
清代乡试时,从知县中间挑选一部份出来担任帘官。阅卷的称内帘官,管理考场事务的称外帘官。他们来到省上时,或出场以后,都住在这里,门口要垂帘,表示与外界隔绝,以免发生弊端,所以这条街就称为帘官公所街。
是宋代“茶马交易”管理马政的地方
宋、明时期,这里叫马务街,又叫马正街。马正司的官衙,就设在这附近的华莹寺西侧。至于改正为镇,可能是形容那里人来马往,有如市镇一样热闹的关系。
3因纪念历史人物而得名
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有足够的名人资源来为街道命名。在中国任何一座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街道很常见。
目前
成都市以名人之名命名的街道
有劼人路、黄忠路、文翁路、草堂路等
是以文学大师李劼人的名字命名的
李劼人,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具有 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曾赴法国留学,建国后曾任成都市副市长、四川文联副主席等职。一代文豪巴金先生曾叹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 ”
黄忠是东汉末年名将。黄忠祠、墓建成之后,每年清明时节,乡民们都要在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黄忠祠、墓由此而成为成都西郊一大景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跃进”时期,“青年赛过赵子龙,老人赛过老黄忠”的口号流行于神州大地,黄忠祠、墓作为“正宗”的黄忠遗迹,也就堂而皇之地改名为“黄忠村”,一直相沿至今,附近的路也被命名为黄忠路。
为了纪念这位西汉时代的教育家文翁
西汉时的蜀郡太守文翁十分重视教育,他在成都创建官学,以石头修筑校舍,称为“石室”,又称“玉堂”。经文翁倡导,巴蜀学风大兴,史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而文翁创办的“石室”则一直成为四川的官办学校,从“文翁石室”到“锦江书院”(1701年),到“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再到“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今日的石室中学,历经两千余年其址不变。石室中学旁的文翁路,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西汉时代的教育家。
晋人张华的《博物志》
记载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古时传说天河与大海是相通的,有人乘船出海,来到一处世外桃源,捡到一块美丽的石头,向路人询问这是哪里,路人让他去蜀地问严君平就知道了。
后来此人果真带着石头找到严君平,严君平告诉他这块石头是天河织女的支矶石,那人其实是乘船到了天河仙境。故事中的严君平,本名严遵,字君平,是西汉时的学者,隐居不仕,在成都以算命为生。
严遵著有《老子指归》一书,西汉文学家扬雄少时曾拜严遵为师,后人为纪念严遵,便把他居住的街道命名为“君平街”。
那块被人从天河带到人间的“支矶石”
在成都也留下了一条以它命名的街道
隋唐时代,成都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与扬州并列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诗圣杜甫在成都留下众多痕迹。他在成都浣花溪畔构筑草堂,寓居数年,留下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今日成都的草堂路、草堂巷、少陵路、少陵横街等街名正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两宋时代,成都的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三苏、陆游、范成大等文人前后都曾旅居成都,这些人中以苏东坡名气最大。苏轼多次来到成都,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的东坡路、苏坡路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巴蜀最有名的文豪。苏东坡晚年遇赦后,曾被朝廷封为提举成都玉局观,因而有“玉局老”、“玉局翁”之美称,乾隆皇帝曾题下“玉局风流”的匾额,现在成都还有一条玉局庵路。
因纪念明代的方孝儒得名
方孝儒在洪武时曾应蜀王之请,来蓉讲学,后因不肯替明成祖起草登极诏书被*,还诛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他的书斋叫“正学斋”,所以人家称他为正学先生,方正两字的涵义即在于此。
4因特殊建筑或其他显著目标的关系得名
因有天涯石的关系得名。天涯石系古蜀文化遗物,具体的作用是拿来放在墓前,具有后来华表、墓阙的性质,只不过这里显得更原始而已!地涯石也属同一性质,但旧文献上地涯石又作地角石和海角石。
这里在唐代至德年间,是古大慈寺的正门,街东头有六楞形红色石柱一根,柱端原有石狮,今已毁。因系古蜀遗珠,后即以此作为街名,现分为正横两街。
因有鼓楼的关系得名。现按方位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又分为一、二、三街。鼓楼下为鼓楼洞,街称鼓楼洞街。鼓楼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明末被毁,清代重建。鼓楼洞是1953年拆除的。
这条街并是纪念诸葛亮的,因为它的正式名称,在明、清两代都叫锦江街(清称东锦江街)。街上有门井,大家都叫它诸葛井。时间久了,慢慢地这条街就叫诸葛井街了。
5 因历史或神话传说而得名徜徉在成都街巷
古老地名串起从
先秦到当代的历史风物、人物典故
春熙路就取自老子《道德经》中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
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太平盛世的景象
春熙路是成都第一条以“路”命名的街道
在清代成都满城的西南角,有两条相邻的胡同——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属于镶红旗的驻地,因为一条比较宽,一条比较窄,所以被人们称为宽巷子与窄巷子。
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在这里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
茶店子以当地曾有一茶社而得名
《成都县志》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成都有地名茶店子。”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余年。
在很久以前,茶店子四野荒凉,为埋葬死人之地,每年清明节扫墓人络绎不绝,年深日久便踏出一条小路,可通骡马,亦为驿道。在这条路旁有一刘姓穷家小户,借此搭茅草棚数间,为扫墓歇脚之人提供香蜡钱纸和便宜茶水。所以,来往行人便称此茶棚子为茶店子,大约在清同治年间便确定了此地名。
洗面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与武侯祠东西相望,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士兵也无不怀念关将军,于是全军军姿虽齐但士兵脸上都挂有泪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水洗面,自己也立马桥头无比感慨。
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东晋《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人们为了纪念胸怀大志的司马相如,将升仙桥改为驷马桥,至今仍是成都北上的必经之地。
据《华阳县志》记载,“红牌楼堡距县南十里,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名曰红牌坊。”
相传当时在红牌楼场镇南北街头各建有一处牌坊,蜀王建坊的目的是迎接西藏前来送贡礼、做生意的藏族同胞,故按藏族的风俗习惯将牌坊涂成红色。因此,红牌坊亦被称为红牌楼,它作为红牌楼场镇的标志性建筑和民族和睦、商贸繁荣的象征,雄踞街头,壮观达远,盛名累世。
今成都人民中路二段
原名骡马市街
清初成都驻有满、蒙八旗兵丁,为应军队及贵族养马需要,陕、甘、宁贩马商人逐渐增多,便在少城(满城)东,近“皇城”后子门外的广场设立骡马市场。
雍正以后,四川安定,用马减少,马市便迁到城外,由于广场地处城区中心,居民修房营商业者多,逐渐形成街道,约定俗成名“骡马市街”。虽市场不存,却流行一种习俗,即凡成都畜马的人,每年正月初四必乘马到此街一行,祈骑马者一年平安,这种风俗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废止。
纱帽街系明代做官帽(也叫乌纱帽)的手工业聚居地,街名始于明代。于是这条街便成了“纱帽街”。那时的纱帽街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不少官员来此挑选购买。
在著名学者何韫若的《锦城旧事竹枝词》中,就描写了当年纱帽街的繁华景象:“蟒袍玉带帽乌纱,锁子黄金亮铠甲。出将入相寻常事,行当穿戴细分家。”也有成都民谣唱道:纱帽街上官帽好,天涯石接庆云庵。这首《唱成都》由已故民俗研究者冯水木整理而成,在1955年前被广为传唱。
除此之外
街道的命名方式还有很多
在成都
以河、桥、庙等命名的街道比比皆是
九眼桥、青石桥、顺河街、小关庙、衣冠庙等
此外,成都还广泛分布着北京路、武汉路
陕西街、宁夏街、西安路
湖广馆街、江南馆街等
以其他城市名命名的街道
一地有一地的故事
一街有一街的记忆
路名是城市的符号
它无时无刻不在与大众交流
大众在接受路名的符号传递后
又在群体间进行交流
形成一种社会互动
构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短短的几个字蕴含着
待挖掘和解读的隐藏信息
你住在哪条街?你知道所住街道名字的由来吗?
(信息源:城市观察者,侵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