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尸香魔芋、黑驴蹄子...《鬼吹灯》这些“专业词汇”来自哪里?

摸金校尉、尸香魔芋、黑驴蹄子...《鬼吹灯》这些“专业词汇”来自哪里?

首页角色扮演梦回迷城世界更新时间:2024-05-01

↑点击上方,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文/ 孟静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30期,原文标题《盗墓传奇:潜藏地下的文化暗流》,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 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神秘莫测的古墓,成为西方盗墓系列电影不可缺少的元素 )

无权威的盗墓文化

《鬼吹灯》得以走红是缘于它独特的题材,在登载它的几个文学网站上,它的界定非常模糊:红袖添香网站把它归为惊悚类,起点中文网算作灵异类,天涯社区则把它算作是鬼故事,也有把它列为玄幻小说的范围,作者张牧野则认为它是探险小说。它由独立成章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有七八万字,讲一个名叫胡八一的人在80年代初参与盗墓的各种经历。开始主人公是边防战士,无意中进入昆仑山腹地有着巨大蝾螈和透明瓢虫的9层怪楼;转业后,他因为金钱驱使到了东北鄂伦春人居住区盗墓,后来又随考古队寻找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消失多年的精绝古国……

张牧野写这本小说所用的笔名是“本物天下霸唱”,一个颇为古怪的名字,来自于一款游戏。一口天津腔的他对于小说中的科学依据,一概说自己是“瞎编的”。但实际上,从未有任何专家指出他书中的错误,一方面因为真正的盗墓者不会著书立传,另一方面,书中所提及的名词确实有出处,一些考古系的学生也在网上追着看这部小说,并用各种方法验证,书中的说法都有来历。

书中的盗墓专家被称为“摸金校尉”,这个词语来自于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张牧野是从《三国演义》看到的,在小说中,盗墓者的护身符叫做摸金符,前端用穿山甲的指甲制成。有好事者找到摸金符的图片,确实和书中描述很近似。他还提到一种昆仑木,将尸体藏在里面可以保持不腐;昆仑木上长有奇花“尸香魔芋”,红叶绿花,花体巨大,人接近它会产生幻觉,从而自相残*。这种花在千年前曾存在过,传说是守护所罗门宝藏的魔鬼花。目前还有这种花的变种“泰坦魔芋”,也叫“尸臭魔芋”,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花。

这本书中涉及的特异事物和现象层出不穷,这是吸引读者的最大原因。昆仑山中遇到物体会着火的红色透明瓢虫,来自于一个民间故事;书中提到盗墓贼遇到尸变时的两样武器——糯米和黑驴蹄子,后者是作者编造的,前者在香港僵尸片中极其常见,是南方惯有的风俗。

张牧野说他学历不高,最熟悉的中国书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所有的书中知识都来源于常识和想象。他学的是美术专业,现在与朋友合开公司,做金融信托业务,因为公司生意不太好,经常坐在一起编段子,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盗墓。虽然坚持认为一切基于想象,但有些知识的确不是靠想象能得来的。比如沙漠中的精绝古城,史*载说它存在于汉晋时期的尼雅文化,历史学家一直在探究它消失的谜团。在张牧野的想象中,精绝古城更多地具有唐文化的特点。

目前研究盗墓文化的书有《中国盗墓史》,多是讲述历史,究竟这个行业的内幕怎样,一直是个谜。在《鬼吹灯》里,有一套盗墓者的“切口”。尸体叫“粽子”,盗墓叫“倒斗”,“元良”是对同行的尊称,“龙楼宝殿”是超大型古墓。这些暗语一些是作者自己编的,另一些是盗墓者惯用的。从汉朝时兴起的盗墓行为,除了底层农民为了糊口外,其中有一部分是有技术知识的职业盗墓贼,甚至有一些把盗墓发展为“爱好”,例如西汉广川王刘去。有文字记载的盗墓技巧有林荫识墓,雷底听墓,水渐墓形,盗墓贼还发明了考古工具洛阳铲。《鬼吹灯》中把使用洛阳铲的盗墓贼视为庸手,主人公用的是工兵铲,他不用分析土质,仅从外观就能对墓葬有个大致判断。这些技巧通过师徒传承,虽然形成了文化但不能见诸于文字。盗墓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行业,这是由于其分工合作形成的。如有探墓,绘图,凿穴,识器,起藏等,每一门技巧学问都很深。像对于听风的,就有探墓与凿穴的不同,探水的就有凿穴与起藏的不同。

盗墓、风水系列

《鬼吹灯》的责任编辑向竹薇说,如果有读者看了这本书,从而对文中所提到的历史、自然知识发生兴趣,从而去寻找蛛丝马迹,也是个意外功劳。像书中描述的“西周人面青铜鼎”,就有人因此去查找关于它的知识。起初作者为了吸引网络眼球,在前几章有一些诈尸、民间传说的内容,但他后来明确了方向,去掉了怪力乱神的东西,把内容改成探险性质。红袖添香网站的站长孙鹏说,他周围的考古系学者很爱看这部小说,他们没法挑出毛病是因为考古工作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华丽,只有少数人能到达真正有神秘色彩的现场,因此也没法分析小说中的瑕疵。向竹薇也试图找过考古学家为这本书把关,只是工程量太大,没法完成。况且《鬼吹灯》更近似于民间笔记小说,许多人是把它当玄幻作品看。书中有一章名为“鱼骨庙”,描述的黄河边死鱼的头有卡车头那么大,用鱼骨垒成了祭祀河神的宗祠,鱼骨庙在日照确有其事。有个读者看了《鬼吹灯》后,自己也编了一部《盗墓笔记》,网上留言说:“如果《鬼吹灯》是《西游记》,那么《盗墓笔记》就是《封神榜》。”

这么相比似乎太过张狂,尽管网上对《鬼吹灯》的评价很高,说它比《达·芬奇密码》可读性强,比香港倪匡的卫斯理系列想象力高明。倪匡以卫斯理笔名所写的小说,大多是以科幻和不能解释的神秘现象为背景,曾经有小孩子在公交车上看到倪匡本人非常失望,因为在他们心中,卫斯理是个现实世界中实实在在的人物。

卫斯理小说中有很多穿越时空的内容,这种题材在《寻秦记》之后,一度成为网络小说的主流之一,比如《梦回大清》等书。孙鹏说,这类书架空历史,从现代进入古代,描写的还是现代人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多少科幻成分和历史资料。

另一类和《鬼吹灯》相似的是香港80年代的僵尸片,一度非常火爆,专演僵尸道长的林正英在去世前演过100多部僵尸片。这些片子所有依据都建立在“湘西赶尸”这个传统上,实际是功夫片的变种,类型有恐怖、搞笑多种,用的手段无非是茅山道士贴符作法之类。到了后期,和西方吸血鬼的传说结合在一起,经常在电影里上演东西方僵尸大战,有部《僵尸医生》里,刘、关、张的魂附在本土僵尸身上,最终战胜了法力高强的西洋僵尸,也算是国货当自强之一种。

不过《鬼吹灯》作者的经验更多来自于西方电影,比如能够瞬间将人啃成白骨的沙漠行军蚁就是从国外电影中学来的。向竹薇也说,这部小说的画面感很好,场面大气。它确实非常适合拍成大片,其中的雪崩、人与怪物的大战、沙漠中的玉石巨眼,都写得历历在目。也有影视公司接洽过,网友们还为小说人物想了很多的演员,但显然目前国内没有公司有实力拍这种成本的制作。

向竹薇把国外这几年的盗墓系列如《盗墓迷城》、《古墓丽影》、《卢浮魅影》等称为古墓文化,既然有墓必然有尸体,中国古墓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风水文化。这些年的风水书分为两种:一种供装修人士参考的家居风水,以环境科学的名义出版;另一类是风水小说。广东的未六羊写过一本《传古奇术》,试图利用故事解释《易经》和风水学,这种小说专业性更强,例如奇门遁甲和四柱八字,多是男性读者才有耐心看下去。《鬼吹灯》因为庞杂和有各种神秘现象,女读者的数量并不比男性少。■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