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在关中平原,有七十二座帝王陵分布于渭河两岸,连同数量众多的高等级陪葬墓,犹如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一般,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东方帝王谷。
在东方帝王谷内,有一座帝王陵十分特殊,它埋葬着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它是绝无仅有的一座帝陵葬了两位皇帝,相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陪葬在里面......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因为太过于特殊,所以乾陵身上始终有解不完的疑问和故事。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爱好者,接下来,就为大家解读围绕在乾陵身上的五重迷雾。
乾陵
关于乾陵的选址,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
高宗死后,留有遗愿,“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武则天便命太史令李淳风和星相家袁天罡到关中为高宗寻找陵址。
李淳风沿渭水东行探寻位置,很快在渭河北岸的一座山上找到了理想的陵址,便将头上的发髻插入土中作为记号;袁天罡沿渭河北岸西行寻找合适的位置,也很快在渭河北岸的一座山峰上找到了建陵的地址,便将随身携带的一枚铜钱埋入土中作为记号。
两人复命后,武则天命人去查看李淳风和袁天罡各自寻找的位置,发现李淳风的发髻正好插进了袁天罡的铜钱孔中,这座山便是梁山。
传奇的故事,无非是为了增加乾陵的神秘性。
但顺着故事梳理一下,李淳风和袁天罡作为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学家,能选择同一个地方作为建造帝陵的位置,说明在堪舆学上,梁山的确是修建帝陵的理想之地。
乾陵复原图
在古人的观念里,什么样的地方适合修建帝王陵呢?
旭哥用两句话总结古人选择帝陵位置的标准,坐北朝南,依山临水的大格局;群山环抱,流水环绕的小系统。
《易经》中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中说,“天子面南而治,三朝五门”。这就是古代建筑的基本格局,历代的皇宫殿堂、州县官衙均取正南向,即坐北朝南取子午线向,例如故宫中的主体建筑前三殿和后三宫都是坐落于子午线上,向南而立。
这实际上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建筑坐北朝南可以夏季迎风纳凉,冬季可以背风招阳。
古人“事死如事生”,生前居住的房屋是什么样,死后的陵墓也是什么样,因此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死后的墓葬都是坐北朝南、北首而葬。
依山临水的建陵思想起于秦始皇陵,汉、唐以后的帝王陵都继承了这一思想。在坐北朝南的格局基础上,再依山临水,便决定了帝王陵的位置一定在山之南、水之北,这一位置山水俱阳,无论是修建都城,还是帝王陵,在古人看来都是上佳的选择,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便因此而得名,山水俱阳,谓之咸阳。
群山环抱、流水环绕的小系统,除了对应坐北朝南、依山临水的大格局,还和古人对山和水的认识有极大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山是大地的脊梁,水是万物生机的源泉,群山环抱可防风吹气散,流水环绕可使气有所聚,群山环抱、流水环绕之地也就是藏风聚气之地。
下面旭哥具体分析下乾陵选址的大格局、小系统。
如果去过乾陵,一定听导游讲过这样一句话,“武则天头枕梁山,脚蹬渭河。”这就是对乾陵大格局最经典的总结,乾陵北依梁山,南临渭河。
再来梳理一下乾陵的小系统,乾陵地宫位于梁山腹内,梁山向南分别绵延出东、西二峰,在梁山群峰的东边有莫谷河流过,西边有泔河流经,典型的群山环抱、流水环绕的小系统。
群山环抱的乾陵
据史*载,汉文帝临终前有遗言:“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史记》和《后汉书》记载,也印证了汉文帝的霸陵开了帝王陵“以山为陵”的先河。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
因其山,不起坟。--《汉书-文帝纪》
所谓以山为陵,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将悬宫建在山腹之中,实际上也是封土为陵的一种形式,与秦始皇陵、咸阳塬上汉代九座帝王陵的垒土为陵相比,有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但文帝之后的汉家帝王并没有继承以山为陵的思想,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才真正开启了帝王陵“以山为陵”的修筑方式。
昭陵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合葬陵,李世民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
可见,李世民选择以山为陵,表面上是继承了汉文帝“薄葬”和“防盗”的理念,但实际上昭陵既没有薄葬,也没能避免被盗掘,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以山岳雄伟的气势,来体现唐王朝的宏大气魄,在气势上压倒渭河北岸的汉代帝王陵。
自昭陵之后,位于关中的十六座帝王陵都延续了以山为陵的建造思想,乾陵就位于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上,地宫便凿于梁山山腹之中。
唐十八陵和汉九陵的位置图
远眺乾陵主峰-梁山
无字碑位于乾陵内城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和西侧高宗的述圣记碑遥遥相望,《雍州金石记》有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
可见,无字碑最初确实是没有文字的,关于无字碑的无字之谜,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武则天自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功绩无法用文字表达,便霸气的说,“千秋功过,流于后人评说”。
实际上这完全不符合逻辑,无字碑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功德碑,和高宗的述圣记碑作用完全一样,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便是从乾陵开始的,述圣记碑上歌颂高宗的碑文便是由武则天亲自撰写。既然无字碑是一通功德碑,古人以谦卑为美德,哪有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呢?
因此,无字碑的无字之谜和武则天没有任何关系,当要问武则天的继承人唐中宗李显,为什么只为母亲立碑而没有刻文?
无字碑
根据陕西文物研究所的考证,无字碑的阳面已经刻好了用以刻碑文的方格,而且经进一步考证,这些方格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也就是当时已经准备好了碑文,只是出于未知的原因,没有刻在无字碑上。
后世据此演义出了多个版本,有人认为,武则天以皇后身份陪葬乾陵,但又做过15年皇帝,李显不知称呼武则天为“先帝”还是“皇太后”,所幸就没有撰文;也有人认为,李显曾被武则天废了帝位,又长期生活在苦闷压抑、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中,为了表示对母亲的怨恨,就没有刻歌功颂德的文字,留下了这块无字碑。
显然,这些说法是没有任何历史考证的,只能作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许无字碑的无字之谜永远也没有答案。
旭哥认为,无字碑有没有字并不重要,无字碑和高宗的述圣记碑大体相当的高度,碑首有专属帝王的九尊龙纹,已经清楚的表明了武则天的政治地位和唐中宗李显对于母亲的评价。
如今的无字碑已是“无字碑头镌满字”,文人*客总喜欢舞文弄墨,评价前人,恰恰应了“千秋功过,让后人评说”的古话。
无字碑首的纹饰
乾陵之所以身上迷雾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难道是没有盗墓贼打乾陵的主意吗?
当然不是,古人“事死如事生”,大兴厚葬之风,特别是帝王陵,陪葬的珍宝更是无数,像乾陵据说陪葬品多达500多吨,更有传言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陪葬在乾陵中,这样的帝王陵一定是盗墓贼趋之若鹜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关于盗掘乾陵的记载:
黄巢沟,在乾陵西,黄巢掘陵时由此路过也。--《乾州志稿》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新五代史·温韬传》
在近代,军阀头子孙连仲以演习为幌子,动用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用大炮轰、炸药炸,也没能炸开乾陵。
这些仅仅是有史料记载的大规模盗掘乾陵事件,光顾过乾陵的摸金校尉怕是如多如牛毛,可见,乾陵在冷兵器时代被刀砍斧劈过,在热兵器时代被大炮轰过、炸药炸过,但却依然稳固如初。
直到1958年,当地的几位农民上山取石时,意外的炸开了乾陵的地宫入口,可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但是乾陵没有被盗,绝不是仅仅依赖于“天意”,旭哥认为有三点原因至关重要。
其一,乾陵以山为陵,悬宫建在山腹中,只有一条墓道和外界相连,梁山又是一座石头山,如果找不到墓道口,想盗掘乾陵,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其二,乾陵修筑于大唐盛世,国力雄厚,史*载墓道完全用重达两吨多的石条填充,这样的石条有4000多个,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栓拉,缝隙用锡铁熔化浇灌,和整个梁山浑然一体,可谓固若金汤。
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旧唐书》
其三,大规模的盗墓都发生在乱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可能长时间从容盗墓,一旦不能很快挖开墓葬,就得草草收场,像黄巢就是面临官军尾随而至,不得不急速撤退。
旭哥认为,这才是乾陵历经千余年,保存完好的原因。
黄巢盗墓时留下的“黄巢沟”
六十一蕃臣像位于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东侧29尊,西侧32尊,和真人相仿,装束各异,姿态恭敬。
这些石像原本被认为是参加高宗葬礼的外国使节,后经考证,这些石人修建于公元707年至708年,此时武则天已去世两年多了,唐中宗李显是效仿唐太宗昭陵刻立蕃臣石像的做法,昭陵前的蕃臣石像是为了宣扬太宗“天可汗”的宏图伟业,李显在乾陵前立六十一蕃臣像,目的也是为了颂扬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天下共主”的地位,而这些蕃臣像都是在唐王朝任职的各少数民族酋长像。
现如今,六十一蕃臣像都只剩下身体,石像的脑袋不知所踪,这也成为了乾陵的一个不解之谜。
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明朝时期,流行过一次大瘟疫,无药可治,很多人因此丧命,当地百姓便认为是这些异域的石人在作祟,便将石人的头都砸掉了。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性,但缺乏证据支撑。
旭哥倒是认为,发生于明朝时期的一次大地震,是造成六十一蕃臣像头部断裂的真正原因。
公元1556年,也就是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县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震级可能在10级左右,造成了超过83万人死亡,乾陵距离震中华县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必然受到了地震的强烈影响。
旭哥曾经实地查看过,不刚刚是六十一蕃臣像,位于神道两侧的翁仲、翼马,也有不少头部断裂的情况,而且这些石像身体和头部的连接处最为脆弱,大概率是受到华县大地震的影响,导致六十一蕃臣像的脑袋断裂。
至于断裂后,六十一蕃臣像的脑袋去哪了?也许永远都不知道,也许有一天,从地下会被某位农民意外挖出来。
六十一蕃臣像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爱好者,下一篇文章将会继续为大家解读乾陵,如果喜欢旭哥,欢迎点赞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