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仙侠小说的探邃与授记

散文随笔:仙侠小说的探邃与授记

首页角色扮演觅仙路更新时间:2024-04-11

这几年的仙侠剧几乎是扎堆上映,排行榜上的各大仙侠游戏亦足以亮瞎人眼,颇有点全民范围“成仙作佛”的意味。由此,常有写手抱着“仙侠不如玄幻,但也是热门”的缥缈心态,对于挖仙侠小说的坑投入以极大的热情。

当初的《诛仙青云志》引发了网友们的口水战,原著粉丝称其为“毁神巨作”。仙侠剧的高颜值走心表演却不被原著粉丝买帐,何止是《诛仙》、《花千骨》这样的小说,仙侠游戏改编成剧,比如《古剑奇谭》也被太多的古粉斥为幼稚的雷剧。

游戏党的世界暂且不论,就仙侠小说本身而言,商业娱乐片的市场状况并不能代表网络小说的命运,仙侠小说其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根基。

仙侠小说属于纯东方特色的幻想小说,现今主要分为现代修真、奇幻修真、古典仙侠、洪荒封神四类,在2010年达到鼎盛的高峰,之后一步步开始呈现疲软态势。仙侠小说自然要落在一个“侠”字上。套用一句梁羽生的话说,侠是灵魂,神仙文化是躯壳。侠是目的,幻想是达成侠的手段。当然,文化界还有一些关于修真小说和仙侠小说之间界限的争论,认为突出“侠”才是仙侠小说,否则就是修真小说。而在大多数网络写手看来,只有突出一个“仙”字,有完整的修炼体系,就可以归为仙侠小说了。

在文化界专家的眼里,仙侠小说属于武侠小说的变种(其实幻想小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武侠元素)。比如,不论背景设定如何,一步步练功升级,就是武侠小说常见的套路。再比如,报仇、寻宝、江湖派系的恩怨等等,都是武侠小说惯用的套路。各种神仙世界的升级和打斗,就是大家的各自重复,很难写出新意,而真正动人心魄而又经久不衰的,唯有激动人心的侠义精神。这是这类小说能够到艺术高度的根本。

而如今,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侠义价值观”已经无法成立,兼济天下的情怀没有了,历史使命感也没有了……对于今天的仙侠小说而言,建构不了新的价值观,就无法抓准目标读者群的心理。

而前些年火爆的热门仙侠小说,都已经是玩坏“变质”的了,“侠义”的精神早已不在。比如《诛仙》里面感动人的点都是“情”;《花千骨》本来就是借仙侠外壳来安放作者的少女心;《凡人修仙传》根本就是一本演绎腹黑的玄幻小说。

但是,仙侠小说会像武侠小说那样没落吗?我不这么认为,比如在西方的文艺作品中,《蝙蝠侠》《蜘蛛侠》等漫画英雄,依然在现代都市亦或未来世界中行侠仗义,把“侠”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再来看看一本“史上最畅销书籍”的故事简介:少年的父母被神秘坏人弄死,少年为报仇来到“魔法学校”练功,最后成仙……少年天赋异禀,过目不忘,学什么都比别人快,经常逆袭反败为胜……这个我们常见的仙侠文的梗儿,正是《哈利波特》的情节主线。

从这一点看,仙侠文同样又有着光明的市场前途。但是侠义精神已经“隐退”了,那么之前那些火爆网络的仙侠小说是怎么演绎经典的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稍早期的作品更接近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比如2001年的《悟空传》,代表着时代年轻人的憋闷与呐喊,2002年出版的《飘渺之旅》则属于奇幻修真的开山之作,我们暂且不论。但是《飘渺之旅》引发了仙侠小说的第一个井喷期,和稍后的《诛仙》一起成为仙侠题材的旗帜作品。

之后火热起来的仙侠小说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起点第一本VIP《天鹏纵横》,描写的是一个无敌妖怪;《升龙道》撰写的是一个有黑社会关系的流氓大学生的修真故事;《搜神记》作为广义上的仙侠小说,以战斗场面取胜;《仙佛录》则是地道的热血爽文,走浅显通俗的路数;《邪樱》本来就是一本仙侠为皮的爱情小说;《道缘儒仙》构建了一个宏大完整的修儒体系,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风起紫罗峡》则以“*妻证道”成为口碑之作。

《诛仙》在2005年开始风靡网络,同年唐家三少也推出了一本《唯我独仙》,同期作品中,同期的作品中,《仙路烟尘》以文字和意境取胜,《仙剑神曲》则回顾古典仙侠。

这里不得不特别说说《仙剑神曲》和《仙羽幻境》。《仙剑神曲》虽然发布的时候分类选在玄幻,但是这本书却被成为“仙侠小说中的经典”、“金庸版的仙侠小说”,对“侠”之一字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在侠义、责任这方面的演绎,网络仙侠小说中无出其右。《仙羽幻境》则是《仙剑神曲》的续篇,对于侠之一字的演绎,也是被网友们极为称道的。

下一年,洪荒封神类的开山之作《佛本是道》横空出世,抗鼎当年仙侠小说的大旗,并开创了以“利益”为先的小说模式,也就是“自我中心式的爽文模式”。同年的《朱雀记》作为现代生活为背景的销售,将仙侠情趣和人情事故相调和起来,口碑爆棚。

同年的《尘缘》,和《诛仙》一样,最动人心弦的亮点就是写“情”;《寸芒》则延续了“飘渺之旅的奇幻修真风格”;《神游》的作者自称为丹道小说,突出传统修真文化的含量。这一时期,“网游 仙侠”模式的小说也大力发展起来,比如《蜀山》。

从这个时期开始,仙侠小说的四大类别——古典仙侠、奇幻修真、洪荒封神、现代修真进一步清晰化起来,《绿袍老祖》、《幽冥仙途》作为古典仙侠的力作成为出版界的宠儿,但是《幽冥仙途》的故事偏于黑暗,没有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2008年开始,仙侠小说的网络热度开始呈现消退的端倪,但是四大类别达到了真正的圆满清晰的划分。抛开《灵山》、《仙道求索》这样的纯古典仙侠不提,古典仙侠也开始使用了“穿越开头的套路”,比如《蜀山妖道》、《新蜀山传》和《蜀山新剑侠》。洪荒封神流小说井喷了很多“穿越”作品,不细数了,只有现代修真的类别里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2009年之后,《凡人修仙传》引领了仙侠小说的第二个巅峰期,带起了一股“凡人流”的风潮,甚至开始垄断了整个仙侠修真体系,比如《仙逆》、《觅仙路》、《紫府仙缘》等等。

同期也有很多非“凡人流”的作品,比如《仙葫》、《焚天》、《阳神》、《小仙有毒》、《罗浮》、《太阳神宫》、《易鼎》、《纯阳》、《临时城隍爷》、《执掌神权》、《唯一鬼差》、《黄庭》、《立道庭》、《长生不死》、《许仙志》、《穿入聊斋》等等,再加上徐公子胜治的现代修真系列,这些作品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凡人流系列,共同把仙侠小说推上了鼎盛的巅峰。

仙侠小说在2010年开始走向衰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剧情的套路化让人厌倦;二是无线阅读的“侵占”。

盛极而衰的事情我们先不谈,即使从故事的根本性上来看,这些年的仙侠小说很少再突出“侠”,而主要写的是“仙”。很多脱胎于古典仙侠的创意和思路,甚至直接被各个作者融入其他幻想小说当中来写。

比如,仙侠小说这几个题材中,《佛本是道》引领了洪荒封神流、《飘渺之旅》引领了星际寻宝流、还有都市仙侠流、历史仙侠流,等等。只有《诛仙》这类的“言情”作品,还挂着古典仙侠流的旗帜。

再比如,《凡人修仙传》引起的跟风“凡人流”,因为篇幅太长,仙侠类的卖点已经被写光了,于是就大力开发所谓的“副本”——也被称为“唯资源流”,设置一个封闭的空间的探险情节,以让主角得到各种宝物。

再看看《仙逆》,这本书开启了一个 “冷酷无情流”,主角总是一副冰冷的表情,为了活下去、为了报仇,不断地被迫*人、夺宝、探险、升级……最后成为正义的化身,乃至是世界的救世主。

所以,从仙侠小说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个类别的小说能不能再度辉煌,完全取决于小说能否对准市场认可的人文价值观。

这个市场认可的人文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比如还珠楼主的笔下,这些修炼仙术的人,是凡人和神仙之间的一个群体,和传统宗教的神佛严格脱离,同时衔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世界;而如今的仙侠小说,修真者在和普通人迥然而异的世界中升级、渡劫、飞升,然后再进入另一重截然不同的世界。

无论是旧派仙侠,还是如今的“变异仙侠”,都指向同一个要点:主人公对于生命进程的自主性。

能否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种生命的自由感、自主感,才是仙侠小说价值观的闪光点。

但是,这个价值观还有一个真正的误区:正邪之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诛仙》,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何为正道”,主角张小凡从正道跳转到魔教,这是核心剧情的推力;《花千骨》,小骨童鞋也要由正入魔跳一回,而且变得更加厉害。

只要对自己有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所谓“极端主义”的典型特征,正是前些年那些火热的仙侠小说的共同特性。

在这个价值观虚无和混乱的时代,仙侠小说的戏剧张力要怎么体现?

必须要依靠极尽张扬想象力之能事,在东方奇幻美学的背景下,用种种事件来以满足自身的利益。

而这,正是方兴未艾的玄幻小说核心的共同模式。说穿了,作品披着什么样的“外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提供给读者怎样的心灵旅程。

就让我们共同期待能够掀起第三个仙侠小说巅峰期的经典神作问世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