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无灭国战争的真相

春秋时期无灭国战争的真相

首页角色扮演灭战国更新时间:2024-06-28

我们学历史的时候肯定都熟悉这3个名词“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礼乐崩坏”,有人说春秋时期没有灭国战争,古代人打仗比较有武德,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没有灭国战争,那么春秋五霸到底在打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春秋无灭国战,或者说是什么让人有了春秋无灭国战争的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个现象的内在原因。

首先明确一点,春秋时期不是不存在灭国战争,而是存在太多的灭国战争。据传说春秋时期有120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但是我们熟知的除了春秋五霸,基本也就宋、卫、鲁等国家。那为什么到了春秋后期只剩几个主要的大诸侯国呢?另外100多个国家去哪了?他们早被大诸侯国给兼并了,所以说春秋无灭国战争这个说法不完全对。之所以有春秋无灭国战争这个说法,主要是说春秋时期那几个大诸侯国彼此之间没实现灭国战争。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第一点:社会大环境是周礼,这个背景使战争的惨烈度有限。

孔圣人一生都是在致力于恢复周礼,这个礼是个概括词,是泛指,并不是单纯的礼节,而是对当时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的道德和强制性的约束,所以周礼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和道德的结合体。你必须得遵守,不遵守就会被鄙视,就要受到谴责,舆论和道德的压力让你抬不起头,就得社死。这个背景下,战争也有很多礼法规则和约束,而这个约束也使得大规模灭国战争基本打不起来。例如我们熟知的“五十步笑百步”,这就是春秋时期的事,而且在当时退50步的士兵确实可以嘲笑退100步的士兵,因为礼法规定了,敌人撤退50步表示人家想结束这个战斗,要撤退了,你就不能再追了,再追就是你的不对了。这种背景下一个士兵,一口气跑了100步,你这是逃跑,丢人啊。至于后来我们熟知的“两国交战不*来使”、“下战书”都是春秋时期传下来的,当时的战争非常绅士,甚至绅士的有些滑稽。大家遵循战争礼法,打仗讲究必须师出有名,要把自己包装成仁义之师,要派一个有知名度、能说会道的人去给对方下战书,说明战争的原因是,并约好时间、地点、人数,而且战书用词并不像后世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那样问候人家祖宗十八代,而是要对国君保持礼数和尊敬。交战双方可能国家实力不同,但是都不能以多欺少,别人派出10辆战车,你也得10辆,不能因为你战车多你就出20辆;不能偷袭搞阴谋诡计;不能出尔反尔;而且双方交战时不能*对方国君,而且战争中遇到对方国君还要下马行礼,比如晋楚争霸,有一位晋国将军连续与楚王碰面三次都下马行礼,楚王觉得“这小子可以啊”,心情大好,就把自己的弓赏给他了。对于老年士兵、受伤的士兵不允许再次击*,老人让他们回去养老,伤兵也要好好款待。当大家都遵守这个规矩的时候,怎么可能出现大的诸侯国被灭国呢,打不过认怂,对方也就结束战争了。

双方必须列好阵型,不能使诈,不能偷袭,人数一样,装备也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这就是一次“运动会”啊,目的是要你承认我的强大,满足我的虚荣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晋楚邲之战,《左传》记载了晋国和楚国之间的邲之战,晋国战败逃跑,可是战车挤在一起,逃跑速度实在是慢,这时后面追击的楚军看不下去了,大喊“你们把战车前面的挡木扔掉啊”,晋军照做发现这招果然好使,于是继续逃跑,继续追;可是跑着跑着又出问题了,战车上东西多,呼啦啦的大旗帜把战马累的够呛,眼看跑的越来越慢,后面楚军又大喊“把车上的大旗也扔掉,车就轻便了”,晋军再次照做,果然逃跑的速度大大加快。此时晋军回头对楚军说“我们真是不如你们这样的大国啊,逃跑经验真是丰富”。在我们如今看来啼笑皆非,在当时却无伤大雅。

第二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军队规模小。

生产力导致人口少是春秋无大规模灭国战最核心的原因,加之礼法对从军阶层的限制,战争规模真是大不到那里去,晋、楚、秦在当时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可是秦晋崤之战,晋楚城濮之战中,他们能出动的军队基本在3-5万之间,如此重要的战争只能出这些人,这要是战国时期,到就是几十万人的规模。所以说春秋时候军队的数量是有限的,想长途跋涉攻灭当时一个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诸侯国基本不可能。所以说只能把对方打服,打的他承认你的老大地位。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军队这么少呢?首先是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限制,整体人口有限;其次是有资格当兵的较少,大家注意下士兵这个名词,为什么士在兵前面,你得先是士才能当兵,平民和奴隶是没资格去当兵打仗的,想成为士这个阶层可没有这么容易,所以说当时战争其实是各国贵族之间的争斗,并不是战国时期那种动辄几十上百万人的战争规模。而且当时的人口、粮食、交通都不足以支撑远征他国,打起来太耗费国力,得不偿失;而且周王分封的时候,中原区域地盘小的但是人口多,边疆大国虽然地盘大但是人口不多,彼此实力差距没有大到能轻易灭国的地步。

第三点,各国贵族之间普遍联姻,被攻击的时候总能找到亲戚支援。

春秋时期大家对周王还是有一定尊敬的,诸侯都是周王分封的,你可以替周王讨伐,但是你不能擅自就把人家灭国,没有宗庙祭祀祖先;而且贵族之间都是亲戚关系,春秋时期国君还都是周武王那批功臣的后人,大家彼此联姻,都是亲戚,彼此之间的仇恨还没到把自己亲戚弄死的地步。这种情况持续到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大家的心态平衡线被打破了,虽然后来也有联姻,但是新贵族和老贵族的之间的礼仪理念、亲疏关系开始瓦解了。

第四点,文化认同,大家都是中原文明人,要打去外边打别人。

被周王室分封的国家自认为是礼仪之邦,大家都是文明圈的人,彼此不能伤害,但是能伤害圈子外的人,比如北狄、西戎等,周王朝统一之前到统一之后的齐、晋、楚、秦等一直在攻打周边其他非周王室体系国家,大规模的扩充版图,这样不仅不会被谴责还能去周王室邀功。这种现象在现在也有,西方国家对中东人民遭受战争根本不在乎,但是对乌克兰人遭受战火会有更强的同情的原因。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尊受周礼,不尊敬周天子,一切都在悄然改变,那么春秋礼乐崩坏和战争性质开始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首先,三家分晋,周王室承认了三晋诸侯地位,传输了一个信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实力强,大夫也可升级为诸侯,周王室会承认其诸侯地位,周王室彻底放弃了自己在春秋乱世存在的唯一价值,从此基本再无“尊王攘夷”之说,这也是孔夫子对周王室失望的地方。

其次,秦国商鞅变法,平民也能参军,大大激发了军队战斗力,军队规模爆炸性增长,从此平民和奴隶成为战争的主要力量,战争规模迅速扩大,正式进入战国时代,而周礼分崩离析和军队空前强大,使得灭国战争成为可能。

再次,社会意识在变化,礼乐制度面对尔虞我诈面前一败涂地,再没人去遵守古老的战争规则,例如宋楚之战,宋襄公拒绝半渡而击,等楚国军队列好阵势才攻打,结果是一败涂地,现遵循古老道德传统的宋襄公在不讲武德的楚国面前被打的毫无尊严,也彻底宣告了这种古老战争规则的结束。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虽然在春秋前期极少,但是在后期极为普遍了;所以春秋无灭国战争,非不愿,是不能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