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篇」 甘肃4A级寺庙类景点推荐

「甘肃篇」 甘肃4A级寺庙类景点推荐

首页角色扮演凝碧寻仙录更新时间:2024-04-29
马蹄寺(4A)

标签:寺庙,文化古迹,石窟

导语:集石窟艺术、祁连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脚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记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等七处建筑组成。

  马蹄寺石窟在晚期凉州石窟遗迹中颇具代表性,属于我国早期石窟——凉州石窟模式范围内。景区环境修理,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篷,喝青稞酒,吃手抓羊肉,体验草原牧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大都麻乡

张掖大佛寺(4A)

标签:文化古迹,寺庙,雕像

导语:殿内塑有室内泥塑卧佛

  张掖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罕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超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地址:甘肃张掖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

玉泉观(4A)

标签:寺庙,文化古迹

导语:清泉碧水莹莹、清甜透脑,景色宜人

  玉泉观历来以宏大的古建筑著称陇上,为我省乃至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群落。整个建筑依山而建,沿山脚而上,逶迤半山,建筑布局以道教规制分布。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造型精美、规模宏大,荟萃了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近年来引起我省国内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共认其规模和完整性为国内罕见。

  玉泉观藏有众多珍贵的历代碑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存历代碑石57方,石碣11方,砖雕34方。尤以元世祖忽必烈褒封制词四面碑及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草书诗碑四方最为珍贵,分别为“国宝”级碑石和玉泉观的震观之宝。

  玉泉观内古树参天,现存古树50株,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居全市景点之首。这些古树有的临崖舒伸,凌空险绝;有的傲立崖畔,参天挺拔。尤以“辫柏”最为奇绝,该树悬根露爪,根茎交织,形如发辫,故名“辫柏”,被国家古树研究专家誉为全国之最。苍劲荫郁的千年古柏与古建筑群相映生辉,更增添了“人间天上”的神秘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玉泉观则是西北地区道教发展的重要圣地。与道教有关的汉代卢真人、唐代吕洞宾、元代梁志通、张三丰、清代马一元等都与玉泉观发展史息息相关,其神奇的传说故事已久为民间流传,更为玉泉观增添了一些神奇感和向往感。同时道教文化中所涉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知足常乐图”等与现实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是一脉相承,极富有教育意义。

  玉泉观景区位于中心城区,距伏羲庙、龙城广场仅有500米,交通、食宿十分便利,是寻仙问道、探幽访古、观光游览的理想人文圣地。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上庵沟

伏羲庙(4A)

标签:古建筑,寺庙,文化古迹

导语:内有伏羲巨型塑像,院内古柏参天,环境清幽

  太昊伏羲氏是在远古时期生活于古成纪(今天水)的一位杰出氏族部落首领,以他为代表的远古先民开创性的生产和生活,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他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改变婚姻形态。他所做的这些基础性贡献,肇启了中华文明,历史上将其列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天水作为伏羲的出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其承载的伏羲文化内容更是异彩纷呈。卦台山作为伏羲画卦之地,其祭祀由来已久。明代成化年以后,在秦州专立伏羲庙。于是,伏羲祭祀中心从卦台山移至天水伏羲庙,祭祀由礼部特制标准祭文,地方官员负责祭祀,一年二度,礼乐齐备,规格非常高。秦州一度成为全国性的伏羲祭祀中心。

  作为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天水伏羲庙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其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之一,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其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伏羲庙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四进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太极殿尽间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

  伏羲庙内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另有千年槐树一株。庙院内老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目前,在天水伏羲庙每年举办有三次大的祭祀伏羲的活动,即农历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传统庙会,公历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秋祭伏羲活动。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因其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广、祭祀规模大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被国际节庆协会列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天水伏羲庙既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研究、展示、交流伏羲文化、龙文化、八卦易经文化的中心。今天,伏羲庙已经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胜迹的著名旅游景区。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云崖寺(4A)

标签:文化古迹,寺庙,森林公园

导语:八寺、三洞、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

  云崖寺集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于一身,史载与崆峒山、麦积山齐名,位于海拔1402-2875米的关山之上,山崖悬空,层恋叠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主峰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其中北台由笔架山、棋盘峰、神仙桌等五峰汇集而成,与云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观太极”的图画,意趣盎然。西峙罗汉崖,起伏多变,垒垒怪石似罗汉排坐。极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岭如狮,如虎,如游龙,如鹤立,如兵士列阵,如高士对弈,维妙维肖,历代游人形象地称为狮子岭、金驼峰、屡牛望月、金龟饮水、行军峰、棋盘峰等。

  曾自北魏以来16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寺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殚思竭虑,修筑了众多精巧玲珑的悬阁危楼,雕凿了无数风格迥异的洞窟佛像、尤以白云洞窟群中的“五方佛洞”之彩雕泥塑*为精美、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植。

  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遍布于广阔的林海。 有一外国专家在游览了云崖寺后评价:这是中国自然胜景中保护*完好的,是一块瑰宝。1993年10月,国家林业部公布云崖寺景区为国家醉美森林公园。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店镇郭漫村

龙泉寺(4A)

标签:寺庙,文化古迹

导语:堪称陇东山水的“天然盆景”

  龙泉寺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北一公里处,交通便捷,可直达西安、兰州、银川、宝鸡等大中型城市。景区面积2.47平方公里,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于一体,特别是奇妙的龙吐彩虹奇观、神奇的千年龙柏、珍贵的齐家文化遗址、厚重的先周公刘农耕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别致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科考价值。龙泉寺凤翥山高三百多米,腹部水溢岩石,滴沥成泉,形成三百多米长的水系,有大小泉眼百余处,一曰浓露泉,有陇上神泉之美誉。泉水经化验含人体所需的四十二种微量元素,属富含锶和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泉水沏茶,亲醇可口,香味四溢;泉边品茗观景,仿佛置身世外,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新建了龙泽湖、龙湖、龙柱、水榭长廊等景观,着力打造“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旅游品牌。到此既可赏山悦水,又可龙湖荡舟,是你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理想之地。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北1公里

文殊山石窟(4A)

标签:文化古迹,寺庙,遗址,石窟

导语:历史久、规模大的佛教石窟群,研究价值高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窟顶绘伎乐飞天,窟壁上层大面积绘千佛,中部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部绘供养人像。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效果。万佛洞有西夏时绘制的大型《弥勒经变》画及“镇窟四天王”像。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位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藏族乡

武威文庙(4A)

标签: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武威市文庙也叫圣庙、孔庙,别名凉州文庙,又称西北第一大孔庙。位于凉州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西北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文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43号

大云寺.王母宫(4A)

标签: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导语: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祖庙所在地

  泾川大云寺前身为隋大兴国寺。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佛祖舍利。公元694年,唐代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泾州大云寺,把原塔基下的14枚佛祖骨舍利用鎏金铜匣、金棺银椁、琉璃瓶盛装后重新放入地宫,并建塔供奉。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大云寺毁于洪水。

  泾川曾三次出土佛舍利,依次为1964年发现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供养佛舍利;2013年发现的宋代龙兴寺瘞埋诸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五重套函及14粒佛祖舍利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现保存于省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称泾州大云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佛教汉化的标志,在佛教考古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013年1月,在大云寺东侧发现佛像窖藏1处和宋龙兴寺地宫,出土陶棺一具、铭文砖一块,北魏至宋代佛像等文物270余件(组)。经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清理,陶棺内有大小舍利瓶6个,佛骨舍利一批,目前已清理出佛舍利1777粒,还有部分尚待清理。2013年12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甘肃泾川佛教文化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立天认为,泾川佛教文化“历史久、长廊长、文化价值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认为,泾川石窟及佛寺的历史延续,证明泾川是佛教东渐的桥头堡,与敦煌佛教文化遗产形成“西有敦煌、东有泾川”的发展格局;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延凤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