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到后梁经历了什么安禄山之变迅速崩溃?一分钟了解盛唐灭亡上

盛唐到后梁经历了什么安禄山之变迅速崩溃?一分钟了解盛唐灭亡上

首页角色扮演女神圣纪更新时间:2024-06-18

故宫所藏唐太宗绘像

清毕沅所立唐太宗昭陵前文物碑

唐太宗昭陵前李世民雕塑

唐太宗昭陵前六骏图雕刻,原石刻保存在碑林博物馆

盛唐全域图

盛唐,我们共同的梦。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不仅物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空前繁荣,而盛唐的衰落却知之甚少。

传说被一个非常野蛮淫荡无耻的家伙猪瘟给灭掉了。

传说有误。

猪瘟只是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盛唐帝国已经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不是猪瘟,还有牛瘟鸡瘟。

这是历史发展的周期率。

盖莫能外。

毛老人家说过,共产党人除外。

但毛老人家还说过,猪瘟同志也不错啊。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另外朱温就如老人家所说,处在乱世,兵家必争之地,一介武夫,出身赤贫,东征西*,最后能够成就霸业,实属不易。

立国之后,能够思民所苦,奖励农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确实给战后社会重建,休养民生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多疑残暴嗜*淫乱,处于那个时代,有其阶级局限性。

但你要完全溫温遐迩雅儒十足,早成别人刀下俎,盘中肉了。

史书评价末帝朱友谅说,仁而无武,明不照奸,上无积德之基可乘,下有弄权之臣为辅,卒使劲敌奄至,大运俄终。

虽天命之有归,亦人谋之所误也。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我不*你反过来你就会*我,这就使乱世生存规则。

我们不能听着音乐喝着咖啡去评论历史的成败。

能打败盛唐的只是自己。

2

安史之乱是引子,根源是日益做大的藩镇制度,管钱管兵官人,一句话都是节度使的天下。

貌似强大的大唐帝国却大部分是节度使的天下。

一个安禄山就可以摧毁一切,腐朽到底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看来军队还是要自己控制啊!

唐之衰最重要的就是对军队的失控。

不仅仅是藩镇割据,就是宦官专权,同样是对禁卫军的控制,一个宦官就可以换掉皇帝,太不可思议。

正如唐文宗所抱怨的,汉献帝做傀儡吧,好歹后面是魏王,而我呢,几个家奴就控制了,真丢人啊。

历史上宦官专权的很多,但像唐末这样肆无忌惮的,没有。

汉朝出现一两个特别跋扈的,都是因为皇权更替,主少国疑。

明朝太监厉害吧那是对待大臣,皇帝一句话马上就灰飞烟灭。

唯有唐朝,后期的政治几乎是宦官的政治,宦官说了算,包括皇帝的废立。

那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我一个,还有继承人,直至灭于梁才彻底终止。

归其原因,还是枪杆子,皇帝的警备部队被宦官掌握了。

所以唐之亡,一是社会规律不能违背,繁荣太久接着肯定是下滑,社会开始腐败奢侈,阶级矛盾变大,然后出现政治失控导致灭亡。

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控制力的失控,对藩镇也好,对宦官也好,直接原因就是对军队的失控。

节度使再牛逼,腐败再厉害,只要专政工具在我们手里,你就蹦不高。

史书讲唐亡归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之乱,归结一句话就是枪杆子的丢失。

主席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认识如此深刻,绝对不是从蒋介石那学来的,就是从唐朝的兴衰感悟到的。

3

安禄山之反被看作盛唐没落之转折点,这只是表象。

提到玄宗,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为宰相近20年的李林甫,做小人绝多是登封造极了,绝多是阴谋家的鼻祖。

他的主要方式方法简介如下,仅供参考。

1)口蜜腹剑,也可以称做两面三刀,意思就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史载李林甫不学无术,出言鄙俗,心机深沉险恶,外人很难看清他的心思,即便对政敌也是当面说好听话,背后却极尽陷害之能事,小则贬官丢官,大则亡身灭族。

李林甫表里不一也是成语口蜜腹剑的出处。

2)无中生有,编造信息诱你上钩,对待级别较低官员常用此法。

比如玄宗非常欣赏卢徇,李林甫知道后把他当宰相影响自己,就制造谣言谎称玄宗要任命卢徇为交、广刺史,如果怕远不去就会被降官。

同时提出自己可以出力,为卢徇争取以太子宾客或者太子詹事的职衔到洛阳就个闲职。

卢徇信以为真,便申请去洛阳。

李林甫借机任命他为华州刺史,把他逐出朝廷。

3)欲擒故纵,故意告诉你一个信息,等你屁颠屁颠去皇帝那汇报,这头他再给皇帝分析其中不好的地方。

对待权高位重之人用此法。

4)未雨绸缪,一年大考,为怕招到高水平人才,影响自己的位置,从源头卡死不让有才能的人中榜,有时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招。

还拍玄宗马屁称天下才俊都已被纳入朝廷,民间已无高人。

真服了他,太牛了,做小人做到这份上,啥也别说了,眼泪汪汪的。

5)闭塞言路,对言官开会,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一句话概括不许给玄宗打任何小报告。

6)广开言路,这不是矛盾吗,非也,上面是阻塞皇帝之言路,这里是充分搜集皇帝之信息,这就知己知彼。

7)铲除异已,这容易理解不缀叙。

难道李林甫这样疯狂唐玄宗都是傻子一点察觉不出来吗?

后来逃到四川的李隆基与手下谈到李林甫时,李隆基说,这人妒贤嫉能,举世无比。

有人就问,陛下既然知道,为何重用他这么久?

李隆基沉默不答。

李隆基自以为自己很高明,觉得李林甫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殊不知自己被李林甫套路了,被玩得团团转。

所谓盛唐殊不知外表华丽,里面已被掏空。

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是谁忽悠谁。

历史如棋局局新,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吧。

4

其实李林甫和唐玄宗的二人转才是盛唐没落的引子。

藩镇做大是唐朝由盛至弱甚至走向灭亡的直接原因,宦官专权是催化剂。

而这都和李林甫不可分割。

唐初军事制度对在外大将控制也很严,一般是派朝中有威望的宰相或重臣出外作节度使,统宰诸将,不使边将久掌大权,防止藩镇坐大割据很有必要,而在外的节度使回朝后也往往成为宰相,这也就是“出将入相”来历。

开元后期,玄宗害怕边将和朝中重臣结成朋党危及皇位。

而李林甫也为杜绝朝中大臣凭借边功入朝为相危及自己地位的可能。

李林甫给玄宗开了一剂药方。

文臣不当为将,应专用寒士和胡人,胡人勇决习战,寒士孤立无党,必能为朝廷尽死。

另外李隆基因天下富庶、国力强盛,开始有“吞并四夷”的野心,也不想用文臣节制武将,以免影响军队战斗力,便同意了。

以后又把精兵猛将都调往边关,将领如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等几十年不调换,形成外强中*局面,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对宦官的控制很严,基本上没有宦官参与国家政事的事例出现。

由于李隆基对高力士极为信任,开了宦官处理国家政务的先例。

或在内供奉,或出外监军,宦官开始得到重用。

重用宦官是李隆基的一大弊政,它为后来宦官掌握军权、操纵朝政开启了方便之门。

宦官在唐后期帝王周围的作用就更大了,到后期,皇帝的废立都和宦官无不关系。

穆宗文宗敬宗武宗甚至就是宦官直接废立的。

安史之乱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开始只有“河朔三镇”,即庐龙(今北京及沿长城一带)、成德(稍南与山西毗邻的地区)和魏博(渤海湾迄黄河以北),每一个镇辖五、六州或十余州。

安史之乱平定后,代宗朝廷无力追穷寇,和平收编,让一批降将,继续原地就任,于是这些地盘都成世袭。

外面是藩镇割据内部是宦官专权,掌握禁军。

唐朝的冬天真的来了。

5

安史之乱开创了唐朝皇帝逃往入川的r历史。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原因归结为杨国忠杨贵妃本家兄妹。

唐朝末年,僖宗如玄宗般又入四川避难,有人便作诗影射杨贵妃死于无辜,

九重天子去蒙尘,

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

始知辜负马嵬人

也有人写道,

马嵬山色翠依依,

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

这回休更怨杨妃

肃宗李亨在逃跑途中首先发动马嵬坡政变干掉杨氏兄妹,于灵武仓促登基,身边也就几十个人,几百条枪。

但旗帜的作用是巨大的。

肃宗逐渐成了全国平叛的中心。

仰赖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名将效力,逐渐平定了安禄山叛乱。

此后藩镇割据反叛问题一直存在,只到唐朝灭亡。

唐张萱作武后出行图

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前的无字碑。

武则天给唐高宗李治所立述圣纪碑,也是帝王陵前首次出现功德碑,刻字记录李治文治武功,碑分七节,称七曜碑

乾陵前的六十一番臣像,遗憾的头像被毁掉

乾陵前石像生

乾陵前毕沅碑和文保碑

乾陵前石狮

乾陵陪葬墓永泰公主墓道很多壁画中一部分,右四从神态从身姿号称最美女神。

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道上壁画一部分,显示出各国来贺的情境,极为珍贵。

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鉴若止水鸟纹铜镜,镜背面刻有鉴若止水等三十二个楷书

6

唐朝从盛至衰以至灭亡,肃宗李亨是最明显的分界线,肇因者虽是玄宗皇帝,但宦官掌管军权却是自李亨始。

安史之乱后由于皇帝对带兵将领的不信任,宦官监军带兵成了常态。

为以后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源。

肃宗外逃长安时宦官李辅国一直紧随左右,马嵬坡兵变*杨氏兄妹、灵武登基拥戴有功。

李辅国在灵武时已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掌管军事,加上能言善辩察颜观色,回长安后李辅国被任命为殿中监,兼太仆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仅掌管宫内事务,还统领内外禁军,成为唐朝宦官执掌军权的第一人。

后升到到兵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最后还准备做宰相。

唐代宦官所控制的其实只是宫廷内外和京师的禁军,对京师外各地的军队并无控制权,然而这就足以控制皇帝和百官,再假借皇帝诏旨控制地方。

中唐以后军人造反、藩镇割据,原因固然很多,对抗宦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两个毒瘤引导着大唐王朝直线下坠,中间停顿都很少,即便出现了德宗宪宗中兴,也是昙花一现。

唐中宗李显定陵

定陵前石狮

定陵前石像生

玄宗为其父唐睿宗李旦修建的桥陵,适逢开元盛世,国富民强,桥陵修的奢华壮丽,素有桥陵石刻甲天下。

桥陵前的望柱和石像生

孤独的唐泰陵,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更能说明人生无常,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苟且和诗意并存

唐玄宗泰陵前妩媚雕塑

唐肃宗绘像,本图来于网络

后来肃宗也觉得李辅国权势太大,但已经尾大不掉。

李辅国在肃宗病重之际发动宫廷政变推举代宗继位。

肃宗也在惊吓中死去。

自食其果。

肃宗授李辅国以军权,无非是因为安史之乱让他不敢再信任文臣武将,就觉得家奴可信,天天和自己在一起,又出身卑微,不可能有所作为。

没想到家奴就在身边,一旦反目,祸患更大。

武将造反还远在各地,既可逃亡,也可调兵勤王,家奴造反,近在殿庭萧墙之内,根本来不及想办法。

肃宗想明白已经晚了,然而代宗、德宗居然不思前车之覆,一代代将这“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固然有不得已的,但更多的则是和肃宗李亨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至死不悔!

以前看到唐高宗受制于武则天,总觉得太窝囊,怒其不争不早把她废掉。

等自己结了婚才明白,别说废个皇后了,就是我们离个婚都难于上青天。

所以历史上有许多事无法用道理说清楚,或许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明白吧。

当年明月说,历史的经验就是从历史中吸取不了经验。

唐高祖李渊献陵前望柱

献陵前石虎雕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