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耦合叙事

探索传统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耦合叙事

首页角色扮演逆吾非道更新时间:2024-05-11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体,其中蕴含的人本思想,日益为现代组织管理所采用,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本然的耦合情节和实然的价值叙事。

“诚”而至自化与生态化的顺道管理

《中庸》中提及:“诚是以为中庸”,“诚”即“无伪”, 还事物以本真,顺应自然法则及运动规律,遵循人道原则及方式;其“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亦为要效法自然法则,遵循客观规律,在明晰事物结构、机理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推动协调运行、良性循环。《中庸》第一章开篇之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即规律通过事物的本质特性表现出来,应按照事物的本质规律要求办事,自觉地去研究探讨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去治理天下,按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管子》中提及“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指出自然界、人类社会有其固有的运动法则规律,人们需顺乎万物之“轨”,万物需顺应自身之“轨”,顺它,则“助之”,逆它,则“违之”。

以此为鉴,高校应把管理看作是顺乎自然的一种行为方式,要顺应管理过程中的规律之“轨”,符合学校发展规律之“轨”,深入探究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遵循客观规律推进管理有序运转。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具备周期性、相对稳定性、先行性、强制性的基本特征,而其作为有序与无序、确定与随机的对立统一,表现在横向剖析上,同一事物有不同性质的规律;纵向考察上 ,同一事物有不同层次的规律,具有多周期性和复杂性。因而管理活动需反映不同时期各管理对象的目的倾向和价值选择,不仅从物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还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规律看作是教育活动中各教育主体融入其中、相互作用影响生成的规律,并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协调处理好管理者、被管理者和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制定刚性与柔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迎合不同时期与个体的制度规范,以建构合规律、类生态的顺“道”管理模式。同时,将此制度规范、“诚”的理念内化为被管理者的基质,转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为,使其以最符合组织发展要求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工作和应履行的职责,继而“修己容人”,约束抑或激发被管理者的动机与行为,使学校的管理愿景深入人心,从而争取获得管理效益最大化。

“诚则明矣”“尽人之性”与情感式的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依据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明的组织管理程序来实现管理目的的管理模式,本质上体现了以物为本;而柔性管理则凸显人的社会需求和情感诉求,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突出强调人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 有利于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我劳动的内驱力,有利于管理对象强化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管理。这种情感式的柔性管理内蕴于中庸之道智慧之中,《礼记•中庸》指出:“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内蕴的管理内涵是,管理者应以“诚”感染管理对象,应以高尚品德和热情感化管理对象,充分发挥管理对象的“本性,才能发掘管理对象的潜力,得到管理对象的拥护,实现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真诚和谐相处。《论语•为政》所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则亦体现了这一层面。

与之相应,高校行政管理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个性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及成长趋势,以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目的,用体现“诚”的言语和行为进行友好友善沟通,在其(管理对象)心底产生潜在的说服力, 充分发挥管理对象的本性,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管理。这种模式摒弃了对管理对象自身所具备的自主性的忽视,反对一种单向的、主体缺失的行为。人是单位组织的关键因素,适当有效的情感管理能够鼓励员工高效工作,管理者应关心教职员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及时关注关心他们事业上、感情上、家庭上的问题等,以有效地营造出一种互相信任、关心、体谅、支持的和谐的氛围,从而增强领导的感召力及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对本单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这是一种采用非强制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是一种情感管理。

“惠而不费”与需求定位式的激励管理

《尧曰》中有言:“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也即既要给人以恩惠,又不需要过度的耗费;既要“役使”人员,又不使其产生怨恨;既要有*,却不贪心;既要泰然自若,又不显得傲慢;既要威严有加,又不让人感觉凶猛。而要找寻这一有效的管理均衡点,就要找寻到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的刺激点,依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的、社会的,有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所以应全面综合地识别人的需求,进行有效地激励。一般来说,激励程度、水平与人的行为表现及效果呈正相关关系,激励水平越高,其行为表现就越表现的越积极,行为效果就越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激励是对人的行为经常性的再强化,是通过外在的因素刺激人的需求或动机,引导人的行为顺应预期的目的,强化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人本管理是满足管理对象高层次需求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激励通常区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如何实现两方面内容的优化组合,这是管理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日常管理中,在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应让被管理对象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感,包括晋升、表彰、肯定、情感、信任、关怀、支持等方式,从而能使教职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使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实现预定的目标。激励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 管理者应当找准管理对象的需求定位, 利用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尊重激励、归属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手段,满足其正当合理的需求, 充分发掘其自身潜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逐步强化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无可无不可”与民主畅通式的自我管理

《孟子•尽心上》载:“孟子曰:‘孔子之去齐,接浙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这是时中的思维方法,也即“无可无不可”的阐释,意为有需要去做的要去做,不需要去做的则不要去做,在学校管理中不需为的则寻求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为管理对象提供自我管理的氛围及保障,这实质上是寻求一种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中庸》中也曾提及“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手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中的“慎独”强调内心的自我反省,将自己的言行与是否合规律、合本质的要求比照,其实质上也是在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对于高校管理而言,“无可无不可”的思想要求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方式方法应根据其需要来确定,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在原有刚性制度的规范内,宏观上抓好抓实有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长远发展的大事,要放手发动管理对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分内的事情。在对被管理者开展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的训练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管理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凸显每个人都是管理的主体,体现民主原则,营造民主氛围,打造立体互动的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比如可以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或学术、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增强管理对象的意识与能力,并相应的建立健全如职代会、教代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在让管理对象享有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的基础上,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充分发挥管理对象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对象真正成为办学治校的主体之一。同时还要充分强调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充分凸显个性,发掘人的创造性,在学术上营造生动活泼、宽松谐和的氛围,在管理上营造群策群力、科学决策的环境,以增强管理对象的归属感和关心学校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无“过”无“不及”“宽猛相济”与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的动态平衡管理

《论语•先进》中载:子贡问: “师 (子张) 与商 (子夏)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此为孔子教育引导弟子要中正不偏、恰当适合的注重自己的行为言语,既不可过激,也不能不到位。朱熹注引尹焞的解释:“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其认为待人处事要中庸,做过了头,如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好,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防止发生偏向。《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提及:“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以宽;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以是和。”指出在治国时,治理手段上要宽猛相济,要在二者对立中寻求统一,宽与猛都不可或缺,只有寻求一个适当的“度”,才能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在对立面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寻求统一, 中庸中强调“执两用中”“时中”“随时可以处中”,倡导的是一种因应时变的思想,体现了变通性与灵活性。高校管理中亦然,需要在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动态平衡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缺失了任何一面,或偏离正常轨道,都会“或过或不及”。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靠两种协定来维系,一种是效益上的协定,另一种是情感上的协定,二者是互为前提和基础,作为管理者必须以合理的绩效、制度及情感管理等方式激发被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其中要注意制度实施的火候和分寸,如果管理者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视管理对象的情感诉求,就不可能真正的提高效率,反之则效率亦然降低。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管理对象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感诉求,使管理对象的内心在接受人本化管理、情感管理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在激发被管理者内在的潜质与动力,也更好的促进学校的整体稳定与发展,这也是发挥组织协同效应和强化学校向心力、凝聚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江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古代哲学中蕴含的人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内蕴的积极内涵在新时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高校管理应然性地要求发掘其理论中的积极因素,经由现代精神洗礼和诠释改造,赋予时代气息和叙事模式,以期在高校人本管理的历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作者:王强,福建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编号:FJ2017B002]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