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但是却处在不同的位置,即便互不理解,也互不干扰。
以前玩游戏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一个完美开局。如果开局不如意,便关掉游戏,重新开始。可在现实中却不能这样,因为这是在和时间作对。就拿背英语单词来说吧,我上大学之后要考四六级,用的是新东方的红宝书。
书上的单词是按照首字母排序的,即ABCD的顺序。我记得当时每到考试的时候,便会集中时间突击单词,但很少有背到“B”的时候。翻翻自己用来默写单词的本子,发现上面写的最多的单词就是abandon(放弃),不知道这算不算,冥冥中自有天意。
如果能够不轻易放弃之前的努力,起码我应该背到“C”了。晋朝名将羊祜曾说,“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可见想要顺遂美满的人生,是多么不易了。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有时我在想,拿到一手好牌,怎样赢得干净利落、潇洒恣意,那不是我学习的主要目标;我想学的是一手烂牌,怎么能赢,即便不赢,也能沉住气,不掀桌子,把牌出完,学会在不顺中等待未来,即便未来不会变得更好,也不放弃,不让它变得更差。
哪吒告诉我,“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的确,先天的东西无法改变,但后天的努力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但既然是后天影响,那么不单单有我们自己的努力,还有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声音。这些声音中,有主旋律,也有杂音,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我们想要大步向前时,希望、美好、未来就是主旋律;当我们沉溺于过往,低下眺望远方的头时,能够催人奋进的声音,便成了杂音。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只有一种声音,而担当过滤器角色的,只有我们自己。就像李靖对哪吒说的,“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这一点,亚圣孟子的故事,做了最好的注解。有天生的圣人吗?孟子的回答是没有。当孟子住在墓地旁边时,他掌握了丧葬礼仪;当孟子住在市场旁边时,他在招揽客人、讨价还价上,表现出了天赋;当孟子住在学宫旁边时,他成了懂礼好学的儒者。“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反之,想要躺在天赋的优势上,始终保持领先,也是不现实的。“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错放的天赋,就不再是优势了。
同样以自身为过滤器,为什么有的人将奋进变成了主旋律,而有的人则将之变成了杂音呢?因为成见,这成见有来自他人的,也有来自自己的。当专家普遍断言,人类无法在百米比赛中跑进10秒之内时,即便再优秀的运动员,也只会以10秒为终极目标。
当美国选手吉·海因斯,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以9.95秒闯进10秒大关后,他向世界宣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破除心理障碍之后,有多人也相继闯进了10秒大关。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平常训练时撒下的汗水,是在赛道上的一次次奔驰。只要得知上方不是天花板,总有人愿意为了那微小的进步奉献一生。
但天花板在哪里,谁来告诉我们呢?即便有人告诉我们,那这天花板是所有人的,还是单属于我的?有人做到,就说明我也一定能做到吗?我又不聪明。尽管所有的声音都能进入耳中,但是我可以选择相信哪些,不相信哪些。而这种选择就是过滤的过程。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其实成见最可怕的,不是它像山一样重,而是你自己压根不相信自己能搬动。
《诗经·大雅·荡》中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人们都想有个好的开始,却未必能做到有个好的结束。一旦中间出现了挫折,便容易被外界的成见压弯了腰。但这一切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这成见是我们主动背在身上的。因为我们想要的并不是善始善终,而是一帆风顺。什么是善始善终,是好的开始,与好的结束,它从来没有要求过程必须顺遂。当我们要求自己一切都要做好,不能容忍失误时,成见便无法避免了。
况且,人的成见为什么能够*人,因为往心里去了呀。谁敢奢求所有人都能理解自己呢?既然不能理解,各过各的生活,并行不悖,不也可以吗?就像老农以为皇帝一天三顿都吃饺子,以为皇帝拿着金锄头种地,影响皇帝的正常生活吗?不影响。而这些成见影响老农的生活吗?也不影响。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但是却处在不同的位置,即便互不理解,也互不干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