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贵族的游戏活动:身份的判定和为王权服务的工具

近代欧洲贵族的游戏活动:身份的判定和为王权服务的工具

首页角色扮演欧洲王室更新时间:2024-04-29

十六、十七世纪,随着王权的强化,所谓的"绝对主义"王权国家在欧洲大陆上纷纷兴起。这是整个欧洲社会环境的改变,当然游戏做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贵族对游戏的认识和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对于贵族这个群体来说,游戏不仅仅是娱乐活动,它同时也是其高贵身份的判定标准和象征。而如果再往上看,具体到以法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宫廷游戏则更是直接成为了王室控制贵族的工具之一。

贵族们的游戏:身份的判定和象征

在中世纪时期,所谓贵族教士平民只是一种职业的区分和社会职能的分别,也仅此而已。贵族负责战争、教士负责祈祷、平民负责劳作。如果一个贵族不会打仗,一个教士大字不识,那他就会变成所有人的笑柄。而到了近代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时代的演变,贵族阶层开始慢慢的脱离了其原本的社会职能。同时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贵族们强烈地想要从观念和生活上与平民百姓划清界限。

在人文主义者眼中,游戏可以说是儿童的专属领域,或者说他们几乎只关注儿童的游戏。在早期近代的欧洲,成年人的游戏活动从上层社会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上层社会开始把一些游戏专门列入"儿童游戏"的范畴,它们不再适合成年人玩。上层社会开始把自身看作一个不同于普通民众的特殊阶层,他们的娱乐活动应该是讲究优雅和克制的,这样方能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那么什么是适合上层人士的"游戏活动"呢?当时认为:最适合上层人士玩的是通过对话来进行的智力游戏,比如诗词歌赋游戏、接话游戏、格言游戏、押韵问答游戏、猜谜游戏、名著游戏、藏头诗游戏、限韵诗游戏等。包括网球、足球在内的一些体能游戏在贵族们眼里已经不符合他们"高贵的身份了"。因为这些游戏"适于所有的人玩,无论他是仆人还是主人、文盲粗人还是学者雅士"。

而且,当时的贵族们甚至认为: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从"智力游戏"中获得乐趣。更有甚者,还从游戏的角度把儿童与平民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幼童和平民没什么区别。所以老百姓的娱乐活动根本就不配有身份的人去玩,甚至认为儿童的游戏"也可以为乡间村夫们所用,他们的智力在这方面没有比儿童高出多少"。

这就显示出了欧洲近代贵族游戏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它特别强调贵族与普通民众的身份差别。智力游戏在17世纪中叶以后在贵族社会盛行开来。当然,还是有很多贵族依旧十分钟爱体能游戏,可即便是体能游戏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一位来自伦巴底的贵族曾写道:"在节日里,年轻贵族经常跟农民一起在太阳底下跳舞、扔短棒、摔跤、赛跑、跳跃。"并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而另外一位贵族则认为,贵族与农民一起玩应该有严格的条件,最好是他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胜,因为"看到一位贵族被一位农民赢了,特别是在摔跤时,是非常难堪和丑陋的事情。"

在这个时期,要求在游戏和游戏方式上与"下等人"区分开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一种普遍的诉求。 1580年,一为骑士贵族甚至因此直接把他的上级领主告上法庭。原因是后者强迫他在贵妇人面前玩冲靶游戏和唱放荡的歌,而这位贵族老爷则对此感觉极其不满,理由是"这种卑贱低下的义务不符合他的骑士身份"。

在此案件中,原告律师的辩护则非常有意思,他说:"我在高等法院为高贵的采邑所有者纪尧姆·德·梅高戴辩护,支持他不必服从根深蒂固的封建负担和义务,像个醉汉一样唱下里巴人的歌曲,像平民一样玩冲靶游戏,一边跑一边扔他的帽子或一根长竿......法庭应命令从此解除身为采邑所有者的贵族的这一义务,改由他人承担。"

在这里,原告律师用了"根深蒂固的封建负担和义务"这样的字句,说明低等级贵族承担这种取悦上级贵族的义务已经是由来已久了。不过在这个时候,这种传统的游戏义务已被认为是粗俗平民的专属行为,不再符合贵族的高贵身份。最后法院判定附庸胜诉。

这个问题就连法国国王也没法避免,亨利四世本人特别喜欢打网球,他的这个爱好则遭到了巴黎贵族们的嘲弄。1594年,一位贵族在日记中以极度鄙夷的口吻描述了国王在一个网球场里打网球的情形。他写道:"国王竟然只穿着一件衬衫,背部还开了裂,下面是一条被'狗爪子'抓破了的齐膝短裤。国王玩累了,追不上球,步伐笨拙得像'母鸭子'"。

当时甚至出现了许多讨论贵族教养的著作,其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游戏娱乐活动。路易十三的马术教师普吕维内尔对于优雅举止的要求贯穿了从骑术一直到到马上决斗(也就是比武)的每一个细节。普吕维内尔甚至教育路易十三:"要掌握好这种运动,就得让马听骑手的话,而骑手也要懂得怎样让马匹保持优雅的姿态。好些进行这种运动的人只会让人笑破肚皮,因为他们体态笨拙,动作滑稽———这些人还不如好好的在家里待着。让他们出来献丑,只会博得蠢笨冒失的坏名声。"

有些人甚至开出了贵族必须掌握的游戏技能的单子,包括各种骑士比武以及奔跑、跳舞、游泳等。近代时期的骑士比武比拼的已经不再是中世纪的战斗技巧和勇气了,贵族们讲求的是优美的身材和灵活的肢体,甚至认为骑士比武有助于人们用理性来驯服人类粗野的本能。同时,骑术不佳和操作兵器姿态不优雅者也会被人嘲笑和愚弄。

为绝对王权服务:成为了工具的游戏

在这个时期,宫廷贵族也形成了一套游戏理念,它不仅在技巧和体能游戏中贯彻执行,甚至同样适用于赌博。法国宫廷的很多上层贵族都热衷于赌博,路易十三、红衣主教黎塞留和马扎然都是赌场老手。路易十三的王后西班牙的安娜甚至被讥讽只会做两件事即:"赌博和向上帝祈祷"。

赌博和祈祷之所以能在如此身份的一个人身上和谐共存,是因为赌博与当时上流社会的伦理并不冲突。一切的关键在于游戏的姿态,如果用灵巧优雅的姿态去赌博,那就可以产生好的效果,而且即便是赌也要像"诚实的人"那样去赌。即为无论输赢均要做到面不改色,而不要像普通的赌徒那样暴跳如雷或得意扬扬。

"诚实"也是贵族宫廷游戏伦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它所表达的含义实际上非常复杂。举个例子,狩猎在贵族眼中是"极诚实"的一种娱乐活动。但又不仅仅限于如此。如果要判定一个外省贵族是否忠诚或"诚实",那么就要看他有没有驯养猎犬和猎鹰,能不能做到每天都去狩猎。

这跟基督教伦理或现代的"诚实"观念完全不同。在那个时代的宫廷贵族眼中:"诚实"首要的衡量标准是社会身份,即它只适用于贵族阶层,下等人根本就不具备"诚实"的资格。具体到游戏娱乐中,不作弊当然是"诚实"的要求之一,但"诚实"的最终目的是要塑造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的精神和气度,这需要通过得体的谈吐和举止来表现出来。这其实就是十六十七世纪宫廷贵族眼中的理想人格。

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因为连绵的战事需要大量的职业军人。为了同时保证对外战争的一帆风顺和贵族的忠诚,游戏就成为了路易十四笼络佩剑贵族,甚至是向其灌输王室至高,而贵族则必须依赖王室这个观念的工具。

宫廷剧作家莫里哀的许多喜剧都反映了这种历史心理现象——莫里哀的喜剧是在宫廷剧场里表演给贵族看的。《悭吝人》代表了宫廷贵族眼中典型商人形象,他们的吝啬、视钱如命,与贵族的从容慷慨形成鲜明对照。《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则象征着贵族的品位和精神气度源自他们的高贵血统,绝不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当时的法国,有一种异常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这种文化的中心正是以国王为首的宫廷——它不仅吸引了大小贵族,也令其他阶层趋之若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路易十四时期,宫廷的游戏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放松和享乐了。路易十四利用游戏这个工具来对贵族进行洗脑,从而巩固其绝对君主的地位。

路易十四曾经直言:"将贵族留在宫中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凡尔赛宫才修建的那么穷奢极欲,法国宫廷的游戏活动是和实际的政治功效绑在一起的。

骑士比武这类传统游戏干脆就变成了以各国宫廷为核心、以宣扬国王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为宗旨的盛装表演。法国宫廷还通过举行众多大型游戏活动(著名的魔岛嬉游就是其中之一)来宣扬王权的荣耀,并吸引贵族和民众的效忠。

结语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对于游戏活动的观念与态度是和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的。在中世纪时期,游戏是否有罪是一个问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人文学者们则开始开发游戏的教育功能并将之应用于实践。而到了最后,绝对主义王权逐渐兴起,在贵族宫廷里,游戏又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

游戏虽然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娱乐活动,但是它也能反映出时代和历史的变化。

参考文献:

法国中世纪至近代早期的游戏伦理[J]唐运冠

中世纪骑士制度研究[M]倪世光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雅克.勒戈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